农产品电商平台APP为创新创业打通快车道

物流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早在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的流通方式。毫无疑问,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可以为农产品快捷高效流通打造平台、构筑舞台。当务之急,是要精心打造好农产品电商平台,让客商站在市场就能做世界的生意,为“精英创业”、“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提供用武之地。

  打造电商平台,是信息技术高度普及形势下,加速农产品流通的必然要求。当前,全球通过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占整个国际贸易的比例在逐步加大,国内对外贸易的70%通过电商平台达成。近10年内产生的不少电商奇迹证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力是巨大的,利用电子商务,就能激发巨大的内需增量,引发产业的巨大变革。长沙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地处全国唯一的食品工业示范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明显,打造现代化的电商平台,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打造电商平台,是商品竞争条件下,推进创新创业提速步入快车道的重要手段。商品竞争既是质量的竞争,又是效益的竞争,同时也是速度的竞争。产品的流速从一定意义上影响着产品的价值。电子商务不仅能加快产品的流速,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能传播足量的供需信息,种养技术,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养加市场的引导,经营方式的转变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沙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在深入调研市场走向的前提下,确定了电商营销方式,并定位为国内首个农产品批发交易B2B电商平台,中南地区首个有机健康食品B2B电商交易平台,入驻的客户和采购商可以实现一台电脑达成交易,货还在运输途中甚至田间就已经售出的完美销售的机会。

  打造电商平台,是发展现代农业趋势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产品流通靠市场,市场发展靠流通。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与市场发达国家成熟、完善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此,在国内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农业更加对外开放、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加快农批市场建设,完善市场功能,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沙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着眼于“大市场、大物流、大服务”,抢占制胜点,找准切入点,把电商作为主要的流通方式,打造现代化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为农产品流通领域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新人做电商APP,如何玩转品牌营销?

一丶如何找自己了解的行业及产品

何为了解,许多人问自己了解什么,有时候还真不知道。那你在问问自己喜欢什么,如果你连这几项都不知道的时候,请面对眼前的情况。别逃避

面对现在,活在当下。不断去摸索,绝对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路,绝对可以找到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产品。

如果现在的你已经有了产品或已经在操作,本文也提到了,我们先帮没有目标的朋友解决一下如何去改变现在。

如果:你找不到任何改变的方式,那请休息一下,去旅游,看最新资讯,去商圈转一转,不断吸收新环境新事物,这时候你会发现效果很好,脑子不知什么时候突然改变了,这时候你已经改变了,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次,效果很好,你完全可以测试一下。

提示:

找产品你要分析这个产品的数据,你预计这个产品能够做多长时间,这个产品未来的空间最少是多少,这个产品哪个年代的人群最喜欢,这个产品互联网用户认可度是多少……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要搞清楚。

二丶快速做人群定位

找产品每个人都可以很轻松做到,只要你有一点经验,找产品都不是很困难,但有了产品不知卖给谁,这时候头疼的问题就出现了。

做人群定位之前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你的产品真的质量好嘛,你的产品客户买回去真的一年内不出问题嘛。把这些问题搞定,自己在来定位,这时候你定高端还是低端心里也很清楚。

首先想在互联网把一个产品卖出去,你要去分析大数据,例如你卖的是母婴系列。母婴主要人群肯定是妈妈,但母婴产品人群也分好多种:马上要做妈妈丶已经是妈妈丶亲戚送礼物……

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产品卖给谁更容易卖出去,找准你的客户人群,你的产品会轻易卖出去。

规模小的时候先做一个人群定位,细分到极致,把小范围玩好,你的产品自然会赚钱。

提示:人群定位是你的关键,简单说如何定位,你知道自己的产品卖给谁,然后找到最容易买你产品的人群,主推这个人群,那么你的定位就是非常成功的,慢慢来放大。

关键点:(哪个人群做容易买你的产品)

三丶人群细化分析

① 如何获取人群常出现的位置

找出人群出没的地方

我们就用母婴产品来举例子,首先我们的人群定位是妈妈,那就需要知道产品针对哪个年代的妈妈,她们喜欢干什么,出现在什么地方。

妈妈们喜欢聊天,一旦聊起来就是几个小时。一般会出现在,QQ群丶移动端社群丶微信群……

知道了她们出现的地方,你就需要参与进去,也来充当一个妈妈,来发生关系,彼此成为好友,这时候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推广,就看你的技巧了。

这些宝妈们的特点就是喜欢贪小便宜,那你就去满足呗,满足了她们,你就好过了哈。

提示:发生关系,加为好友,用技巧去运营。满足她们的贪心。

② 了解人群最喜欢干的事儿

想真真的站稳,你必须要知道你的用户还有什么喜好,包括:运动丶特长丶喜欢去什么地方旅游丶不喜欢什么丶生活是否幸福……等等的一系列你可以了解到的信息,这都是你的商机和提高成交率的数据。

做了这些积累和分析,你的产品销售量会大大提升,并且你通过这些数据最起码可以快速低成的本开发出5-10个产品来卖给这些客户,当然她们都是很自愿的付费。

提示:有了数据的积累,最起码跨多个很成功的行业都是没问题的。信者做不信者不做,Thanks

四丶巧用大平台,跳出传统思想

利用大平台,来完成自己的产品销售

对电商来说最好的平台就是:阿里巴巴丶淘宝丶天猫丶京东

实体商家:美团网丶大众点评丶糯米(这是主流的三家)

做品牌完全靠这些平台是不行的,但没这些平台也是万万不能的,对于现在的互联网状况,希望大家把能做到的都做了,让自己的产品曝光度无处不在。

同时把这些平台利用好,每个平台都要发力,并且证明给客户看,我们是有实力的,同时也告诉客户,你可以在多个地方买到我们的产品。往往这种情况客户会把你当做强人。

我来给大家推荐一套流程:产品-定位-第三方平台-自己的品牌网站-口碑建立-信誉架构-客户数据系统-私密系统

在这个流程中把细节和营销模式做好,完全是可以执行的,是非常简单的,假如还是不明白,你可以来找我。

五丶做出属于自己的数据库体系,为长期作战做准备

想打长久战,你必须要有准备

1. 数据库存放

也就是真真的大数据,你要有一个存放自己的客户数据的地方,包括聊天记录,和联系方式。

例如:姓名是赵小东,电话是XXXXXXXXXX,微信是210711671,然后就是聊天记录。

这些才是真真的大数据,一定要把分类搞的清清楚楚,不然以后你的数据就一文不值。

2. 品牌独特的运营模式

想在后期展示出你的品牌知名度,那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运营模式是什么,是怎样模式和其它人比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可比性。

人人都喜欢新鲜的东西,当然你想让它微创新。它绝对满足你,让你做到微创新。只要你想做,它绝对满足你

3. 产品运作流程

整体的产品运作模式和流程,例如咨询丶发货丶包装丶运营丶财务……这些具体的运作流程,一定要做好详细的计划,当然你可以和竞争对手学习,千万别自己摸索,等自己摸索出来了,钱也快砸光了,那时候也没有精力做了。

简单流程:

高保密存库-大数据-运营模式实时能看到-客户反馈能第一时间处理,并保存你的大数据。

一定要坚持好保存你的大数据。一年后拿出大数据来分析你的客户不喜欢什么,喜欢什么,喜欢的关联产品是什么,都是一清二楚的。

如何低成本挖掘App商店的免费资源

受渠道集中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的影响,现在的app推广越来越难,推广和开发又不一样,开发一个app比较简单,招聘几个技术员画个设计图几个月就能上线了,虽然累点,但是产品一上线,对技术同学们来说,工作就算完成了一大半。而推广则不一样,推广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可能很多工作都干了,几个月下来,一看数据,出来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所以推广是个比较难得工作,累人累心累时,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广方法上有个全面系统的策略。

推广从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推而广之,让更多外面的人知道,所以推广的目标是外部资源的综合利用。目前的app推广的外部资源有哪些?比如应用商店资源,网络媒体资源,社会化资源,运营商资源,手机厂商资源等等,可能还有更多的资源,资源这么多,大家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要求大家对这些资源有步骤,系统的利用和挖掘,而不是漫无目的一哄而上,这些资源就像你手中的牌,每张牌都代表一个优势,如果一下把你的牌都用了,那么你基本输定了。所以,在利用资源的时候就要仔细细致的使用,挖掘的充分一些,做到单个资源的最大化,进而取得推广上的成功。

下面,我主要讲下应用商店资源的利用和挖掘,其他方面的资源后续有机会再写,应用商店有哪些免费资源呢?下面我就从这五个点来说。

1.免费的推荐位置资源

说到应用商店的免费资源,可能大家都会觉得拿不到,或者根本没有,其实应用商店始终都是有免费资源的,应用商店除了一部分的商业资源外,还是会预留一些免费资源给优秀的应用,毕竟应用商店也要积累用户,也要用户体验,不能全部都是收费的,那样会影响用户的体验,但是这些资源你能不能拿到就看你的方法了。我曾经通过某个市场的商务认识了他们的一个软件编辑,然后这个编辑给我推广的app推荐了几次,带来了几万的流量。所以,要想获得应用商店的这些资源就要多交际,毕竟掌握资源的人会把资源给自己最熟悉的人。

2.应用商店新产品上线资源

应用商店有哪些新产品?当然有了,应用商店可能会出电视商店,pad商店,智能手表商店等等,新的产品线,在上线初期都是最缺资源的,网址大全刚上线缺的是网址资源,书站刚上线缺的是书籍资源,新闻站刚上线缺的是新闻资源,而新上线的应用商店,肯定缺的是应用资源,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投其所好,把我们的app推荐出去,因为任何刚上线的产品在内容审核都不会那么严格,所以这就给了我们机会。同时,新上线的产品,会导入巨大的流量,这个也是我们不能放弃的机会之一。比如某个电视商店刚上线,它肯定会从手机商店导入流量过去,这个时候你最先做新产品的适配,夺得先机,后期你的app在电视商店端获得了大量的用户的时候,也可以顺势切入手机端商店,这种曲线救app的方式也是可以采用的,毕竟在你的app量比较少的时候,你处于弱势,再加上资金限制,你和手机商店上的那些土豪cp们还拼不起。所以,这种曲线救app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3.应用商店的新应用上线扶持资源

应用商店虽然一部分的资源是用来做商业化的,但是也对新应用有一些扶持资源,比如安卓市场,首页就有个最新上线的应用和游戏专区,其他的市场一部分也有这些资源,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好好的利用这些资源,和对接人员仔细沟通好具体的需求,做好产品的icon设计和文案优化,适时监控下载量和用户评论,争取在最新位置获得最好的下载量。

4.应用商店的活动资源

应用商店每到节日都会出一些活动或者出一些专题,比如情人节,国庆节,劳动节等,这个时候如果你的app恰好符合这个专题,你一定要第一个先冲上去,因为一个新的专题刚上线的时候,商店编辑会面临app筛选问题,除了一些常用的,肯定还有一些预留位置,而且是免费的,这个机会你一定要抓住,而且你要第一个贴上去。同时,应用商店还会搞一些节日活动,比如应用宝扫码红包活动,360商店的免费流量活动,都可以来参加,这些活动都是应用商店的重点推广对象,还会投入除了应用商店之外的其他宣传资源,比如海报,灯箱等线下资源,对一个app来说,这一块资源,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5.应用商店的改版和合作伙伴资源

应用商店运营了一段时间后,会进行改版,虽然这样的改版次数比较少,但是偶尔也会出现新的资源,比如加了新的栏目,优化了图标和介绍,增加了二级页面的推荐位等等,特别是现在行业变化比较快,这些资源也是不错的。另外还有一块就是,合作伙伴的资源,有的应用商店会和手机厂商,手机芯片商合作,比如,我遇到的英特尔和某个应用商店合作时候,就有很多推荐位置资源给到对方。这个时候应用商店会把一些优质资源给合作伙伴,你如果认识这个合作伙伴,能达到对方的条件,那么也可以通过应用商店的合作伙伴得到这些资源。

上面说的这五个点都是在我个人的推广经历中遇到过的,我曾经在很多位置拿到过这些免费资源,所以,给大家的忠告是我们做推广的别天天宅在办公室,同事给你带不了量,老板给你带不了量,真正的量在“外边”,坐在家里天上不会掉资源,要多结交人脉,和这些商店的人保持好的关系,要戒骄戒躁,别一开口见面就要量,毕竟别人都不欠你的,只要人脉多了,关系好了,自然而然很多资源就来了,因为每个人只会把好的机会给自己熟悉的朋友,不会给陌生人。

成人用品电商APP成资本新宠

成人用品市场成为资本的新聚焦点。成人用品App“性价比”宣布完成A轮5000万元融资,并同时宣布更名为“他趣 Touch”。男性在成人用品上的消费能力超过女性,且较高的重复购买率成为“他趣”的改名主要原因。

融资和更名后,“他趣”将引入除杜蕾斯、冈本等知名品牌以外的其他优秀国外产品,并拓展现有的商品品类。购物体验上将进一步改善,如用户可以在真人测评、美女导购的介绍下挑选情趣用品。据统计,目前“他趣”已经拥有了2000余万用户,单月销量突破1000万元,社区用户日发帖量超过10万。在刚过去的“双11”,“他趣”的日单量突破了20万。低成本、高利润成为成人用品电商行业新的投资热点,也将成为垂直电商的下一个风口。除了“他趣”,“90后”马佳佳创立的泡否科技、蔺德刚创立的春水堂以及小米前员工刘克楠的“大象”等,都已成为互联网成人用品领域的焦点。

服装上市公司频繁触APP探索四大创新模式

“双十一”落下帷幕,阿里当天全天交易总额为571亿元,再度证明了消费渠道的互联网化是大势所趋。这其中网购最多的是食品、服装、电器三大类商品,这些产品以优质的品质和实惠的价格,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对于传统服装企业来说,电商的快速发展掠夺了他们的线下份额,单纯的百货销售模式面临巨大考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最近一年来,众多传统服装上市企业都在谋求转型,部分企业根据自身的独特性和目标客户群,创新性设计了一些新的网络销售模式,其中不少让人耳目一新。

首尝“电视+电商”模式 通过电视节目和开发服装App朗姿股份换上“女神的新衣”

近期,一档真人秀节目引起了服装企业的普遍兴趣,并开创了国内服装行业“电视+电商”的模式,引发了业界新思考,由于上市公司朗姿股份(002612,收盘价23.20元)的参与,该节目也因此备受关注。

这档节目叫 《女神的新衣》,今年8月在东方卫视首季开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其特殊之处在于,消费者在观看的同时,节目中演绎的服装已经在网上同步发售,消费者可以一边看节目,一边在网上下单购买自己心仪的衣服。

服装设计到销售仅需一天/

时代改变生活,《女神的新衣》不是电视购物,也不是电商,反而更像是一个融合体,以美国 《天桥风云》为雏形。《天桥风云》是美国的一档时装设计师展示才华的真人秀节目,它有名模主持,大牌评委,还有一群充满才华和梦想的时装设计师,他们手下诞生的服装不亚于四大时装周展示的名牌。而《女神的新衣》则是国内首档明星跨界时尚真人秀节目,每期有六位演艺明星围绕一个主题创意来展示不同的服装。消费者可以了解设计师的设计过程,欣赏明星亲身试衣的效果,新衣已在网上同步发售。

节目在24小时内设计成衣实况展示,由四大服装公司的专业买手现场竞拍,通过提前录制、延后播放的方式,采用即看即卖的销售模式,同步快速在天猫进行产品投放。而朗姿股份是四家买手企业中唯一一家上市服装企业。

类似的模式不禁让人想起 《舌尖上的中国》,当时天猫凭敏锐的嗅觉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大家不难发现,在4月21日播出雷山鱼酱后,当晚即引发疯狂搜索购买,甚至天猫开通了舌尖直通车,赚足了流量与销售,这样的F2O (FocusToOnline)模式让天猫也尝到了甜头。而此次女神新衣的电商首发天猫也是独领风骚。

不得不说,这一模式在中国的服装行业前所未见。单从时间上来说,传统的时装业从设计、时装展、订货会、量产、销售,一般需要至少6~10个月。而《女神的新衣》是在24小时内,通过“女神”们与各自设计师的紧密配合,设计打样,成衣调试,完成后立马T台走秀,买手竞价后迅速量产,播出当天就在天猫预售。某种意义上来说,“电视+电商”的融合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从一件衣服的设计、生产、推广、销售的过程。就是一个快字,一看电视马上可以网上买到。

品牌人气得到快速提升/

那么,这个模式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朗姿股份证代李伟先生表示,公司上节目就是为了宣传,至于以后还上不上节目还要看公司和制片多方面情况。

既然是一个营销行为,就要说到营销成本。众所周知,电视营销中常见的就是冠名,而电视栏目的价值逻辑一直是以内容产生观众,观众产生消费市场,消费市场回馈冠名商家,无论是《爸爸去哪儿》,还是《中国好声音》都是如此。

而《女神的新衣》节目要求,参与竞拍的每个服装公司需要交付500万~600万元进场费,及竞拍资金1000万元,当竞拍资金全部用完,该品牌离开买手台。相较于以往7000万甚至8000万的冠名费用而言,上节目合计花费在1500万元上下,可见其营销性价比。就广告效益来讲,诸如伊利、加多宝这类企业的上亿广告投放,广告效益也很难准确衡量。而节目中服装买手们的投入在通过电视内容播出后,即刻在电商销售上形成检验,这样的模式也是对节目宣传效果的一种评估。

招商证券分析报告提到,《女神的新衣》“明星+设计师+即播即卖”模式不仅为传统品牌带来高性价比的营销创新,还引发了传统品牌开始对设计师领域的挖掘、供应链潜力的开发及O2O模式运营等方面,产生一系列新的思考。某种程度上,为传统线下服装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碰撞。

但整体而言,目前即看即卖的新模式尚未给品牌带来效益,整体销售规模也不大,但参与竞拍四个服装品牌的淘宝搜索指数得到了提升。就可统计销售数据来看,截至10月5日21:00时,女神系列服装在天猫平台累计销售规模为1271万元,而竞拍总额共计4336万,其中,8月24日和8月31日两期累计销售额均超过竞拍价。就单个竞拍而言,ASOBIO-尚雯婕,伊芙丽-nana,朗姿-张馨予,朗姿-莫小棋,均出现了累计销售额超过竞拍价的情况。

而朗姿在7期节目中,前6次参与竞拍,竞拍款数共10款,竞拍总额576万元。截至10月5日21:00时,朗姿所拍天猫女神系列累计销售180万元,远未覆盖成本。不过,尽管9款商品中仅有2款销售额超过竞拍价,但在节目开播后品牌知名度得到提升,特别是朗姿在前期高价获拍后,品牌搜索指数明显提升。

朗姿在节目播出后,天猫搜索的客户中95%是新客户,这成为增加线上流量的新生力量。另外,凭借品牌人气的快速提升,节目第三期开始朗姿也在线下实体渠道投放了少量“女神”系列产品,并在线上商品售罄后通过客服发放优惠券,有意将在线上获得认知的消费者引导至线下体验。

转化为销量尚需时间/

目前朗姿线下女神系列产品投入量不大,但新的尝试使朗姿对O2O运营有了新的理解。行业分析师在研报中提到,《女神的新衣》节目播出后,设计师群体也受到了传统品牌商的关注,为设计师和传统品牌间搭建了沟通桥梁。传统品牌与知名独立设计师合作后,借助线上销售的一手数据可以更好把握市场潮流,便于突破品牌设计同质化框架。此次朗姿为配合节目,采用四个工厂轮换的方式,利用录制完毕到播出间隔的四周时间,将工期压至20天左右的时间完成生产。从运营7、8期的效果看,朗姿已经可以通过自身原有工艺与新模式进行融合,实现向“快时尚”,以及由预售向现货提供的转向。

华衣网主编王新民对记者表示,近年服装行业在转型,很多品牌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女神的新衣》这个节目也算是一种跨界尝试,将电商和综艺节目结合,除了打响品牌知名度之外,还能以此网罗电视机前的消费群体,最终指向品牌营销。这个节目收到的反响还是不错的,所以日后类似的尝试和方式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而电商分析人士王利阳表示,女神新衣的模式没有普适性,仅仅适合大品牌做营销推广时采用。“对于广阔的服装市场来讲,绝大多数都不适用,也不能带来足够的转化。”视频电商仅仅是一个新渠道,但是还太过初级,有太多的不完善之处。

一位长期关注服装行业的分析师表示,朗姿股份这种做法,打广告的成分居多。“我去看过天猫的销量,平均一套衣服销量也就几十件上百件,算下来销售额还不能覆盖竞拍的成本,如果竞拍成本是完全真实的话。”这位分析师说,“不过,这样的节目会吸引你进店看,也许你没有看女神新衣中的单品,但是你可能会买其他东西,有个引流作用。”

O2OAPP如何改变双11

从今天零点开始,天猫双11就源源不断地发出各种刷新纪录的数据,我毫不怀疑,今年的双11将继续创造销量奇迹。

但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电商领域最具标志性的节日,双11经过六年的发展,已经初现疲态。(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可及时获取更多深度原创)

【双11大变局:电商增长放缓】

我们可以看看天猫(之前的淘宝商城)历年双11当天交易额数据的变化,从2009年的5000万、9.36亿、33.6亿、132亿、到2013年的350亿,虽然交易额逐年递增,但增长率呈递减的趋势,从最开始的几十倍回落到两倍多。

今年的双11宣传明显比往年来得要早一些,各大电商平台从10月下旬就开始进行宣传,也从侧面说明今年的双11需要更长时间预热。

这折射出来的是整个行业大势:中国电商经过黄金十年发展,已经开始进入相对平稳的增长期。你想想,淘宝京东都到了去村里刷墙的地步,网络购物早已被普及成为一个日常消费行为!而不再是过去那种集中爆发的话题性行为。

而且各大电商平台热衷人工造节,除了双11和各种“店庆”,“618”、“419”、“双十二”、“春节大促”层出不穷,对于已经习惯网购的人群来说,低价几乎天天有,再加上物流等瓶颈,双11的低价已经不再是致命诱惑。

可以说,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双11正在面临动力不足的问题。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历年的双11虽然热闹非凡,但其模式几乎没有变化。唱戏的主角始终是几大电商平台,主打的商品局限在服装、数码产品、化妆品等实物商品,用户的行为也年复一年地固定下来——宅在家里、盯着屏幕刷单抢购,而人们消费的另一大块——餐饮、电影、旅游、酒店等服务类消费则一直缺席。

【O2O:重新定义双11】

其实,服务类消费是更大的一块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6.1%,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随着服务业的兴起,在整个电商版图中,基于服务业的电商即O2O平台正在强势崛起。团购领域出现了美团等代表性企业;机票和酒店领域中携程、美团酒店占据了主流市场;电影票领域,猫眼电影、微信电影票等各类在线电影票平台云集,今年电影票在线销售的份额即将突破50%;外卖领域更是增长迅猛,美团外卖在一年之内就做到日订单达超百万级别。如同五年前的电商行业,O2O行业正在出现平台级的公司。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双11出现与往年不同的一大亮点——O2O平台开始强力介入。美团就抢先推出了第一个“O2O双11”,号称投入亿元,从11月7日到11日,让全国百余个城市在内的3000家影院、餐厅、酒店、KTV等在美团网上以团购价五折的价格出售。

那么,O2O的双11到底有什么不同?

一、商家:从网店变成实体商户

双十一是在网购的市场背景下诞生的,因此传统的双十一市场主要是网络电商的角逐地。阿里、京东正打得火热,苏宁易购、国美在线、一号店等电商巨头也纷纷加入到促销战之中。对实体商家来说,它们以前一直是被排斥在双11之外的,迫切希望分享到这个全年最大规模促销活动的红利。O2O的双11,则第一次把实体商家纳入到这次购物狂欢之中,美团此次促销旨在与全国百余个城市在内的3000家影院、餐厅、酒店、KTV等商户合作,以O2O为链接,线上为线下引流,将消费者带到数以千计的实体店中。

二、产品:从实物商品变成生活服务

传统的双十一期间,商家通过价格直降、购物返券等促销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大量的折扣特惠,商品基本是实物类,如3C产品的热销等。但是美团网结合自身团购网站性质,通过与名店大牌的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超值优惠的生活服务。极大地丰富了双十一的产品内容,改变了消费者对双十一的传统定义。

三、用户:从一个人宅在家刷单变成走出去与朋友欢聚

与实物电商的双11不同,美团网鼓励用户走出家门,来到线下实体商户进行消费。这次美团网双11大促,号称在光棍节帮消费者“脱单”。不管是聚餐、看电影、住酒店还是唱K都意味着要与他人共同享受生活,从线上走出,来到线下来消费服务。与其独自刷单,不如约三五好友狂欢,这样的双十一才是真正的狂欢节,真正的消费者盛宴。

四、O2O的加入不仅补齐了双11的概念,还摆脱了实物类电商的物流瓶颈。

双11其实是一个人为制造的销售高峰,卖家一接到订单就要立即发货,大量的接单、发货、收货都堆积在一个时间点上,对于用户和卖家而言都是非常糟糕的体验;而餐饮、电影、酒店等O2O服务是需要预定的,完全没有物流的压力,商家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在一段时间内逐渐消化订单。

【O2O双11:为何今年才出现?】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用户和商家对O2O领域的大型促销活动有如此旺盛的需求,为何直到今天才真正出现O2O领域的双11?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综合性O2O平台的出现。

在2009年阿里推出第一个双11的时候,O2O概念还未兴起。2010年出现的团购网站第一次让线上支付、线下消费的O2O形式成为现实,但旋即就陷入了混乱的千团大战,直到2014年,美团以过半的市场份额稳居团购老大,并把品类也从单一的餐饮扩展到酒店、电影票、外卖等领域,整个O2O市场方成气候。BAT等巨头也纷纷在此时入局,腾讯入股大众点评,百度收了糯米、发力地图、推出直达号,阿里更是亲自做了淘点点。也就是说,一直到2014年,O2O领域才真正出现了类似电商领域的阿里和京东的综合性平台,能够支撑跨品类的大型促销活动。

二、O2O平台与商家协调的难度。

双11这样的全国性促销,考验的是一个平台调动海量商家的能力。电商网站的双11全部在线上完成,达成促销方案,卖家就可以按照备货、上线的流程走起来。O2O商家则不然,它们非常分散,分布在全国成百上千个城市,并且线下的情况千差万别,同一个品牌的不同店面也面临不同的需求,任何合作就依赖平台与商家一家一家进行的线下沟通,其协调的成本和难度远大于线上商家。从这次美团双11参与的商家也可以看出,主要是新辣道鱼火锅、金逸影院、博纳影院等头部商家,估计主要也是出于降低协调难度的考虑。不过对比天猫(当时还叫淘宝商城)2009年第一次双11的时候只有27家商家参与,美团这次召集3000家商户的参与,规模已属空前。

三、移动端的兴起。

O2O做的都是吃喝玩乐等消费型服务,有很强的即时性,在场景出现的时候才会产生需求,而手机等移动设备的随身性支持了对即时需求的满足。之前的互联网公司全部都在转型为移动互联网公司,到今年,BAT纷纷宣布自己的移动端的流量超过了PC,美团更夸张,移动端流量占到其流量的八成,成为移动属性最强的电商公司。用户对移动端的依赖,让他们随时随地订餐、订酒店、买电影票的行为成为习惯,这也成为O2O双11得以实现的基础。

但我相信,随着O2O的高速发展,“O2O的双11”在未来必将能与阿里、京东一起PK交易额!

爱信不信—-直到你又一次错过大趋势带来的黄金商机。

智能手表应用APP是什么样子?

新华网11月3日电 据美国科技博客Gizmodo报道, 我们在今天了解到, Sonos正与谷歌智能平台Android Wear合作开展beta测试,这对曾经梦想通过手腕设备就可以切换歌曲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只是通过智能手表控制播放列表,对许多人来说,其吸引力还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请告诉我们:你梦想中的应用程序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已经关注智能手表的开发团队,或许你的脑海中已经有了很棒的想法。如果你还对其保持怀疑,请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应用程序,会让你想要拥有一块智能手表。我们将在下周发布最好的评论。

APP创业可以降低投资成本

毫无疑问,现在是有泡沫的。在硅谷,创业公司的租金是十年来的高位,出现不少十年的租约。这些房东不是傻瓜,他们知道现在的价格是最贵的,才会一次跟你签十年。上一次出现十年租约还是2000年时候。

再看国内,初创企业的融资估值很高。2009年创新工场的李开复融资,三个人的团队就要两千万美元的估值,大家都觉得很离谱。2010年初,我跟晨兴资本的刘芹一起投小米的时候,估值是三千万美金,就觉得小米几乎是个奇迹。Google的首轮融资估值不过六千万美元。现在,随便一个项目出来融资估值都是两千万美金,但是每个公司都能成为小米和Google吗?这不是泡沫是什么?

至于背后的原因,还是跟钱太多有关。美联储给的利息非常低,有大量的钱要去找回报,不然钱放在那里就是贬值。国内在2009年启动创业板后,有几十家公司上市,很多投资人以当初很低的投入获得了巨大的退出回报。现在热钱涌入,还想重复当年的好事,那是不现实的。好多人找到我要我投下一个小米,你以为小米是可以被复制到很多地方吗?不可能。

当然,BAT近两年的频繁收购,一定程度上也会推高估值。他们彼此竞争越来越激烈,有时间抄不如去买,效果就立刻明显了。以前没有并购这种退出机制很糟糕,仅仅靠IPO,现在BAT愿意花钱收购,我觉得是健康的。

2011年曾有过一个小的资本低谷期,正是因为太多资金在系统里循环。以团购为代表,很多公司拿到钱,但是市场格局定不下来。BAT这些大家伙没法发挥影响,腾讯投了F团等几家公司也没做起来。当时巨头自己也在转型,本身急需移动互联网流量,无法发挥太大作用。经过三四年发展,每一家都在移动端有布局,把流量导向细分领域,让控股或参股的公司变现,这是很好的模式。

今年个别行业也比较热,像互联网金融、O2O,因为大家看到电信、零售行业等相继被互联网颠覆,认为金融被颠覆的可能很大。虽然有点疯狂,但并不离谱,不比当年的千团大战。

泡沫归泡沫,这只是一个资本市场的表现。如果你观察到移动互联网的行业趋势,可以发现几个有意思的数据对比:2005年全球网民人数是10亿,现在是30亿,中间增长的20亿人口差不多1/3来自中国。网民数翻了30倍,为什么股市表现还是一样呢?

从全球来讲,移动互联网都只是一个开始阶段,未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所以虽然项目现在比较贵,但是我还是会投。因为我会看增长的网民数量,我会赌下一拨起来的公司是谁。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贵一点我不会太介意。没有泡沫怎么赚钱?没有泡沫是不会有人创业的,创业是疯狂的事情、低概率事件。

现在私募市场的估值可能比IPO还要高,因为VC/PE怕错失好的项目,还是愿意付这个钱。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期,一旦二级市场的波动,就会影响到一级市场,只是有个时间差而已。

有泡沫吗?有。会破吗?会。但是就算泡沫破裂也不要紧,不会出现像2000年那样的灾难。2000年泡沫时期,全球只有1亿网民,一下子涌现出那么多公司,而且那么贵,做的产品只有几百万人在用,企业无法变现。公司动辄估值几十亿美金,肯定不合理。

现在则不然,有30亿人口在上网,未来这个数量还会增加。而全球真正具备互联网经验和市场的只有美国、中国,或许再加上日本、韩国,其他地方没有经过十几年竞争产生的互联网公司。不然UCweb也不会在印度成为排名第一的浏览器,猎豹的清理大师也不会在全球拥有海量用户。所以中国创业者不要担心是否有泡沫,而是应该想着怎么出海,去外面抢市场,怎么打造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其实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海外很有竞争力,只要想好怎么落地与本地化,怎么找当地的人才加入,真正做一款全球化的产品。

泡沫破灭也不见得是坏事,大家不会那么贪婪,不会那么疯狂,好好利用手上的钱。很多好的企业都是在泡沫破裂后出现的。Facebook是2004年创办的,如果那时候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很热,扎克伯格不一定会那么专心做他的事情。我希望泡沫破掉,这样我可以降低投资成本,我希望一些不应该拿钱的人不要拿钱,真正好的公司拿到钱继续往前走。

就算融资环境受到影响,企业出现资金断裂,我也救得起,看怎么选。2008年危机的时候,我投了15家公司,但是跟我要钱的公司不到5家,相对来讲比例不高。提到泡沫的时候,每个人都说应该多融一点钱,这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讲。但是钱多也可能导致创业者头脑发热,所以不见得是好事。

很多人也在问,阿里上市会不会是一个分水岭?上市的窗口期还在不在?这个没有人知道,但是阿里一直对资本市场很有感觉,两次上市的时机都把握得很好,因为有足够的银行家给他们做分析,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融资最合适。

小米跟阿里的心态比较像,不着急上市。现在有些人讲,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小米发展一定会遇到瓶颈的,这些人没有注意到海外市场。雷军找来Google的Hugo,加上小米生态链,这会让小米在海外充满想象空间。我还是那句话,中国到了互联网创业最好的时代,未来十年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O2OAPP回归经营属性

2014年的餐饮行业,与其说是艰难中固守,更不如说是逆流中前行。对于所有餐饮企业而言,今年不仅是转型升级的一年,也是做品牌提升内在的关键性一年。在这一年中,虽然有不少企业在路途中跌倒,从此一蹶不振;但也有一批行业中的顶尖企业锐意前行,高歌猛进,标榜行业方向。

当餐饮行业辉煌时期的神话褪色,数年来,餐饮由暴利转为微利,企业的发展之路也开始由平坦大道走上了崎岖山道,这似乎标志着餐饮业逐渐陷入了发展困局。在今后3至5年内,餐饮的需求总量随着市场经济会迅速增加。巨大的市场空间是不少品牌大肆扩张的动力。这当然意味着餐饮市场的进一步洗牌,许多未能在新一轮市场洗牌的过程中站稳脚跟,没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定位的企业将会被市场竞争和大环境给淘汰出局。

餐饮行业门店与其他相比,因为进入门槛低、可选择条件多等优点,也成为一般创业者的创业首选。自有资金不足是经营者没有胆量硬撑的关键。有的餐厅前期的各种费用过高,使很多人在店面开张后,手里基本没有资金支持,只能靠门店获利,而此时一旦客流与客单稀少,没有人会长时间硬撑下去,只能干巴巴地宣告创业失败。作为门店投资者,必须要清楚核算出门店的年度盈亏平衡点,包括房租、工资等投入成本,很多人梦想着短期内快速收回投资成本,这是不现实的想法,投资作为固定成本来说,要均摊到经营的年限内。

1.发展阶段步步紧靠

第一个阶段:1-3个月内,增大资金周转速度,培育大量顾客数。第二个阶段:4-8个月内,这个阶段要做的工作是对重点菜品的调整。第三个阶段:9-12个月内,本阶段的工作重心是梳理顾客群体,整理重点顾客与普通顾客,建立有效的会员体系,并根据门店的顾客数量,增大与周边有互补性能店面的联合营销手段,扩大店面的盈利机会点。

2.有效化解成本结构

新开餐饮门店一定要知道,正确的经营不是每天要赚多少钱,而是要清楚地知道最重要的是如何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抛开每单必赚的思维,在新开业期间人气才是经营的第一位。作为餐饮门店经营者一定要明白,新开的门店赚钱不是重要的目的,而是如何使门店能有效地存活下去,加大店内服务质量、员工销售技巧的培训,以满足顾客的服务需要,度过六个月的适应期,在此期间大量培养惯性顾客,并将顾客黏性进行培育,有效分辨出重点顾客与普通顾客的价值供应量,为后期的大步发展做好准备。

3.把握好周边市场

任何品牌的建立都是时间的沉淀,餐饮品牌也不例外。餐饮企业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周边市场消费者对自己的扶持。任何一个餐饮品牌回头客的影响力都是不言而喻的。与其花大精力抢占别人的领土,不如把握好自己的主场。其不论是经营关系、社会资源都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自己的主场,餐饮企业必须把握。企业还需要压缩成本,建立有效的营销体制和绩效考核体制,才能促进各种制度在销售过程的有效性、适应性,企业的市场营销效益才能实现最大化。

4.精准营销传播

餐饮行业已经进入发展期,而营销的变革就是行业转型的重要一部分,因为差异化的信息化工具对餐饮行业的发展更具推动力。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应用让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商家看到了在品牌拓展、精准营销、品牌塑造、口碑传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布局餐饮o2o阵地必将成为餐饮行业进入移动互联网创新营销的先锋力量,通过互联网平台,构建手机客户端为整个行业有效的扩充营销渠道、降低宣传成本、迅速树立起了市场口碑,形成强大的市场领导力。

5.加快餐饮O2O布局

现阶段餐饮市场竞争激烈,面对大中型企业花样繁多的营销活动所带来的压力,许多新开门店对未来发展表现得踯躅不前。之所以有此困扰,是因为这些餐饮企业自身缺乏抵抗竞争的实力。所谓穷则思变,面对这些困扰,新开餐饮企业应努力拓宽消费者的获取渠道,减少房租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餐饮企业需要探寻新的营销模式、更加关注创新餐饮经营结构以控制成本。加快餐饮品牌经营结构的合理布局,特别是加快餐饮O2O的优势重构。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自助餐厅来引领传统餐饮产业的转型调整,特别是通过创新来推动传统餐饮产业向价值链、产业链的高度优化转移。

现阶段,餐饮行业由于受到成本压力的影响以及品牌战的开启,餐饮行业已经不再是暴利时代,微利时代下的餐饮企业需通过升级谋求更远的发展,无论是品牌还是营销手段,都被提上了升级日程。餐饮行业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但是对于中小餐饮企业来说,未来的发展还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饮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快速发展,还需讲究策略。同样的市场机遇面前,机会是公平和均等的。所以餐饮企业能否超高速发展都无法背离宏观的整体环境,均是建立在市场容量的巨增的基础上。

餐饮行业的竞争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品牌竞争。广告战、商家资源争夺战成为餐饮O2O主旋律,大量的餐饮O2O服务企业在品牌包装、广告传播、渠道建设上投入的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通过品牌包装策划、广告轰炸、地面渠道建设加速人员推进将成就不少餐饮企业向信息化的超高速发展。

怎么让用户天天使用你的APP

应用商店中有数百万个app。每部智能手机平均安装41个app。人们每天所使用的app平均为8个。用户的下载不再意味着一款产品的成功,而只是漫长成功路上的一个节点而已。网上已经有很多文章教你怎么从上百万个app中脱颖而出,成为用户下载的41个app之一,但是如何成为人们每天使用的8个应用,却少有人谈及。 那么,怎样才能让用户天天使用你的产品呢?答案非常简单:找到一个触发器(Trigger) 。 1.触发器 假设你所在的社区周三统一清理垃圾,有一次你忘记了,但是周二晚上回家时你看到邻居们都把垃圾桶整齐的放在外面,你会立马想起来。你看到了一个触发器(其他人的垃圾桶),接下来你就会采取行动(倒垃圾)。 Charles Duhigg在他的著作《习惯的力量》中,解释了触发器的原理,以及它是如何塑造人类日常习惯的。Duhigg认为,几乎所有的触发器都可以归结为以下5类: ● 地理位置(Location); ● 时间(Time); ● 情绪状态(Emotional State); ● 其他人(Other People); ● 前一步行为(Immediately Preceding Action)。 一个触发器实际上就是一种提醒,最终会导致某种行动。 2.移动互联网的触发器 我们来看看这5类触发器会在移动互联网中会导致什么样的行动: ● 地理位置:“我到了一个新地点,我会打开foursquare找附近最好的咖啡馆。” ● 时间:“我要迟到了,我会用Lyft或Uber打车,而不坐公交地铁了。” ● 情绪状态:“我是个怀旧的人,所以我会用时光机应用Timehop看看往年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其他人:“别人都没在这,我得把这场景拍下来发到Snapchat上给他们看看。” ● 前一步行为:“我感觉很不舒服,我得上ZocDoc联系一下我的医生。” 3.触发器必须表达出明确的信息 你需要向你的用户解释清楚“你的服务解决什么样问题”,然后告诉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你的产品。 很多公司会用一句简单的宣传语表达使用场景,比如帮助用户征集好友意见的工具Seesaw在“当你需要观点时”使用(他人触发);Pocket的宣传语是 “当你看到一些内容想要稍后阅读时,把它放在Pocket中”(前一步行为触发);价格追踪网站Nifti的应用场景是“当你在网上看到喜欢的东西时。” (情绪状态触发)。 4.启动你的触发器 理想的情况是触发器能够自动启动。但是,很多初创公司的产品在试图改变人们的行为,这时,触发器就很难自己产生作用。该怎么办呢?答案就是,你来触发这个点。最常见的方法是推送通知。200个字符不长,但是分量很重(因为会推送到千千万万人的口袋里)。Foursquare之前的一个版本中添加了地理位置触发器,当你距离某人或某地不远时,会收到通知。 当你的一位朋友要去附近看演出时,WillCall就会使用“他人”触发器来通知你。Fab的目标并不是做日用品交易,但是他们以此起步,引入“时间触发器”,通过促销邮件,做成“精美设计”的在线交易平台。If This Then That(IFTTT) 让你自己建立触发器,差不多属于“前一步行动”类型的。成千上万的用户在平台上制作触发器供人们使用,他们管这个叫做制作“菜谱”(recipe)。 当然,力量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推送消息需要内容专注并保持与产品的相关性。用户收到信息时是高度警觉状态的,然而,很多公司却越来越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不断地打扰用户。 5.用触发器培养习惯 清晰的触发机制有什么好处呢?答案是形成习惯。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是极具价值的,是培养终生用户的关键所在。 Duhigg在他的书中详细的阐释了习惯循环,很值得一读。接下来就举几个例子,来说明Uber和ZocDoc是如何改变数百万人的习惯的。这里用“触发器”(Trigger)来代替Duhigg原书中所用的“暗示”(cue)这个词,以保持本文的连贯性。 用户感觉不舒服(前一步行为触发器),他们习惯性地打开ZocDoc,身体好些后他们感到满足,下一次不舒服还会用ZocDoc。用户要迟到了(时间触发器),他习惯性地打开Uber应用,最终准时到达,下一次快迟到时还会用Uber。 6.利用触发器盈利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触发器的力量,作为习惯循环第一步的触发器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三方Push服务商Urban Airship能够帮助开发者获得更多的收益。去年,Facebook也开始拓展app安装广告,推出更有效的互动式app安装广告。Estimote Beacons则着力于“地理位置触发”,它可以通过蓝牙推送基于地理位置的通知,精确到一个特定的房间,这样推送的内容与用户的需求相关度极高。 当用户接近某个商场时会收到推送的通知,用户进入商场后收到最新促销信息,并通过室内定位相关的商品,最终用手机支付。 7.在移动互联网的混战中取得成功 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海域,有一种鱼叫引金鱼(Trigger fish),颜色非常艳丽,它的背部长了两根脊椎来抵御掠食者,保护自己。如果要启用第二根脊椎,另一个必须受到了压迫,这种压迫就是一种触发器。两根脊椎相辅相成。 当然,在移动互联网的混战中,你首先需要用户下载你的产品,并利用触发器的原理使产品的作用最大化。不管是在大海中,还是在应用商店里,触发机制是防范天敌和竞争对手的利器, 你默默无闻还是成为弄潮儿,完全取决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