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微信生态战争前 这些知识你应该先知道

评论微信生态战争前 这些知识你应该先知道

话说,国内第一移动App“微信”正陷入舆论危机中,近日,支付宝再度指责微信“锁国”,网易也因旗下音乐App被封杀前来助拳。

其实这一年多以来,阿里、腾讯的生态战争愈演愈烈,淘宝、支付宝、新浪微博、快的打车与微信互相封杀,大家本来见怪不怪。但微信又对网易云音乐等App出手,让腾讯坐实了“恶霸”形象。

作为科技从业者,大家不免评论几句,但如何才能摆出正确姿势呢?至少在下判断之前,这些事情你应该明了:

1.封停支付宝的红包接口,背后是阿里、腾讯的移动支付战争。

随着农历春节临近,红包成为互联网支付产品推广自身的好手段,腾讯家的微信支付、QQ钱包都在酝酿利用红包拓展市场,微信甚至有在春晚投放红包广告的计划。

这与阿里家的支付宝产生了竞争,马云甚至称微信红包是“偷袭珍珠港”,而支付宝的应对手段就是自己也做红包,但红包想传播好其实还是要依赖社交平台。

阿里家的几个大生态:淘宝、天猫、支付宝的社交属性的都很差,新浪微博又实在不咋给力,无奈之下只有暗度陈仓,向微信端延伸,却被腾讯不出意外的打了回来。

微信对支付宝红包的封杀,其实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看待,移动支付产品领导者地位,事关万亿级市场,仅以感情论,未免显得肤浅。

2.阿里系、腾讯系是互相封杀。

微信封杀支付宝红包,仅是阿里系、腾讯系生态大战争一角,淘宝、支付宝、微博与微信、QQ、京东互相封杀早已是糊涂账,说都说不清楚。

但可以清晰看到的现象就是,阿里、腾讯各有攻防两端:

进攻端是自己的工具类产品,比如阿里的支付宝、UC浏览器、地图;腾讯家的微信支付、微店等;

防守端,则是自家的生态,比如阿里家的是淘宝、微博;腾讯家的则是微信、QQ等。

两家都希望将自己的工具产品,延伸到对方的生态中获取最大利益。但就像淘宝不可能接入微信支付一样,腾讯也要拼命拦截支付宝。

在保护自家生态,并试图将工具延伸到对方生态这方面,其实阿里、腾讯的逻辑、做法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高尚高明。

3.封停网易云音乐,网易真称不上冤枉。

与微信封杀支付宝不同的是,腾讯对网易云音乐的封杀,是腾讯被舆论坐实“恶霸”形象的关键。但对这事,其实微信是有话要说的:

此前,新华社等官方媒体,多次指责微信对版权保护不利;还有个人因原创内容被盗版并在微信中传播,状告腾讯。这也让腾讯高层意识到微信作为社交平台,允许盗版内容传播,自身要承担风险。

因此,微信公众平台最近不断发声明要保护原创。而刚好QQ音乐一直在状告网易云音乐侵权,就被腾讯顺手封杀。

那么网易云音乐是否侵犯了腾讯的利益呢?一位腾讯内部知情人士的说法是,腾讯签过华纳、YG等唱片公司的独家数字版权,这些内容在网易云音乐中随手可搜到,总计数量过万首。

至于QQ音乐是否也有盗版的问题,腾讯公关负责人就表示:QQ音乐不能说100%没有版权问题,但如侵权,肯定第一时间下架,但网易的情况是是屡次投诉依然没有解决。

这样看的话,网易云音乐被封杀,与阿里腾讯的大战争背景还是要区别看待,侵权了人家的内容,还要利用对方平台传播,网易云音乐被封杀倒真心称不上冤枉。

4.微信较为封闭的生态,是腾讯将最高层面的决策

微信的舆论战争演化到这个阶段,已经不是张小龙和他的广研的事情了,而是要看腾讯最高层的决策了。

而腾讯最高层的态度其实很明确:在微信这个平台,侵犯腾讯核心利益的玩法,是不允许存在的。

阿里家的移动支付只是一例,另举个更典型的例子:微信订阅号在上线App广告时,腾讯最高决策层曾明确划定大多数App广告都能做,唯独不允许给社交类App做广告引流。

因此,微信虽然封杀了不少App,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涉及核心利益的,比如与阿里的生态战争,涉及O2O、电商、移动支付等多个层面,腾讯最高层要坚决封杀。

涉及产品体验的,比如H5游戏刷屏、微软小冰(还有人记得这事不…)、营销公众号互推啥的,可以缓一缓,张小龙和广研比较上心。

至于其他的边边角角,尤其是内容层面,只要不像网易云音乐一样与腾讯有版权冲突,或者闹到法律层面,大概腾讯未必有多上心。

北京app开发公司

免费WiFi之战 运营商与互联网巨头谁能笑到最后

免费WiFi之战 运营商与互联网巨头谁能笑到最后

 免费Wi-Fi近两年火了起来。尤其是2014年,BAT、360等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入局。日前,传统企业中国平安也宣布推出零门槛免费Wi-Fi。免费Wi-Fi作为移动互联的重要入口,既可圈占APP用户,又可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成为必争之地。在判断免费Wi-Fi之战的趋势之前,先要了解两个问题:

 第一,Wi-Fi商业化目前处于哪个阶段?从目前可以看到的发展方向分析,Wi-Fi商业化分为四个阶段:传统布网、简单入口之争、O2O场景之争、用户大数据之争。传统布网阶段已经过去,由电信运营商主导,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近两年处于简单入口之争阶段,通过Wi-Fi发展用户或者通过第三方广告进行盈利。接下来要发展的是O2O场景之争,Wi-Fi热点成为重要的O2O连接点,互联网企业看中的是这个风口。对于用户大数据之争,是比较遥远的事情。

 第二,参与Wi-Fi之战的玩家有哪些,处于什么位置?简单来看有网络提供者与网络运营者之分。电信运营商是主要的网络提供者,一些第三方公司如迈外迪也致力于此。在网络运营者的角色里,同样也包括电信运营商,以及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巨头等。在Wi-Fi之争中,传统企业参与者较少,而且诉求比较简单,目前只是发展用户、服务用户。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巨头之间,既有激烈的竞争,也有紧密的合作。

在了解这两个问题之后,我们来分析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免费Wi-Fi之争。

 一、电信运营商内功深厚,进可占据鳌头,退可成为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伙伴

电信运营商凭借多年的运营,与互联网巨头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1、电信、移动、联通有庞大的用户优势。三大运营商拥有移动用户接近13亿,差不多人均1个电话号码,尤其是二线城市以下,使用的基本都是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用户对于电信运营商网络质量的信任度还是比较高的,基于网络用户基础,电信运营商推出的Wi-Fi网络同样受到信赖与欢迎。

2、经过10多年的网络建设,三大电信运营商Wi-Fi热点覆盖已成规模,部署热点600多万,在诸多城市中可谓触手可及,地域差异性不大。可以说,当前全国固网建设基本上是电信运营商在进行,如果没有固网基础,多数Wi-Fi将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

但电信运营商Wi-Fi运营一直以来不温不火,用户体验不佳,带来收入平平,主要是因为思维观念相对陈旧、机制约束以及互联网基因缺失等。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冲击,电信运营商也做出了相应改变。其中一个重要的策略是,在免费Wi-Fi这一领域上探索新的玩法。以电信的流量宝为例,在2014年6月就推出了“免费Wi-Fi”功能,目前已覆盖三大运营商的Wi-Fi热点,与第三方热点相比,其覆盖范围广、网络质量高、安全可靠;另一方面,与传统的运营商Wi-Fi需进行繁琐的页面认证相比拥有更加便捷使用体验,可以直接免验证登录使用。而最大的创新点在于打造了一个流量交易平台,连接了企业与用户,融合二者需求与交互,形成了良好的盈利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在流量宝设置任务、游戏等活动,在用户达成任务、做游戏的过程中,赚取了所需的流量币,企业也达到了宣传自己的目的,甚至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取用户。对于用户来说,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获得免费的流量币,可以兑换三网运营的网络流量或Wi-Fi时长,适用范围极广。

当然,电信运营商在免费Wi-Fi的经营过程中,仍然有诸多困难。能否取得成功,要看他们“去电信化”的力度。如果考虑到最坏的情况,那就是电信运营商推出面向用户的运营,为互联网企业提供网络基础,即使这样,作为管道,电信运营商也是受益者。

 二、互联网巨头来势汹汹,但盈利模式恐陷入困境,能否持续、规模化运营有待观察

几大互联网巨头都看到了Wi-Fi的入口价值,无论是作为简单入口之争发展用户,还是作为O2O入口进军传统行业,于是纷纷布局。

1、腾讯在去年9月宣布联合光音网络等国内十家商用Wi-Fi服务提供商成立安全Wi-Fi联盟,号称已实现了对10000+商超,15000+咖啡馆,35000+餐厅的覆盖也将商用Wi-Fi之意表露无遗,致力于开放平台建设。在智能硬件领域有“全民Wi-Fi”,基于Wi-Fi等网络的微信电话更具有杀伤力。

2、阿里通信推出覆盖全国的免费Wi-Fi服务。1月23日,虚拟运营商阿里通信“淘Wi-Fi”应用正式上线。用户通过淘宝账号登录该手机App软件,可免费使用包括三大运营商在内全国600万个热点。每天1小时免费上网,时长不够可用“淘金币兑换”,还有多种方式“赚取”上网流量,进行交易。

3、360在免费Wi-Fi也不小。2014年9月,周鸿t将360免费Wi-Fi项目列为了最高级别:2014年目标是要做到业界第二,2015年前三个月就要成为第一。其中360手机助手和360手机卫士都调整到“免费Wi-Fi”内容中来。

百度、小米等也有相关布局,不详细介绍。可以看出,互联网企业覆盖的热点基本都包含一定的电信运营商网络和第三方提供的网络。虽然这些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Wi-Fi自身存在技术缺陷。中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宁宇处长称,Wi-Fi自身存在的技术缺陷逐渐暴露,非电信级的设备质量以及缺乏专业的运营能力,又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这将对Wi-Fi服务质量埋下一定的隐患。

 二是Wi-Fi建设周期较长。e路Wi-Fi相关人士对媒体透露,公司在北京公交上部署免费Wi-Fi,前期使用华为的网络设施,由于标准不统一,无法继续下去,现在改用迈普公司Wi-Fi设施,由于系统的升级换代,耽误了几年时间。互联网企业与一些第三方Wi-Fi提供者合作,在覆盖进度与范围上不好保证。

 三是互联网企业在Wi-Fi上的盈利模式尚不成熟。强制弹屏、广告收入等微乎其微,难以覆盖相关运营成本。某Wi-Fi运营商告诉通信生活报,在APP上推出免费Wi-Fi刚刚开始,仅有资讯等少量内容推送,应用还在筹划阶段,用户数量少,谈赚钱为时尚早。而BAT目标不是赚钱,在探索O2O场景模式上,还处于培养用户的初级阶段。但如果一味往里面砸钱,却不能实现规模化运营,BAT们很难将其上升到集团战略,最多也就是几个小部门小打小闹而已。

三大缺陷会让互联网巨头随时抽身,免费Wi-Fi有沦为噱头的可能。如通信生活报获悉,由于多方分歧,进展缓慢,某互联网巨头的免费Wi-Fi项目已被叫停。

对于传统企业的入局,带来的威胁并不是很大。万达在免费Wi-Fi上布局较早,但始终停留在本地化服务阶段,在场景之争上有一定的想象空间,但并不是他们发展的重点。中国平安动静不小,但当前的投入只是用来发展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长期的目标是进行用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进而更好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否在未来的大数据之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还有待观察。

北京app开发公司

融资热浪挟补贴大战来袭 点餐APP上演肉搏战

融资热浪挟补贴大战来袭 点餐APP上演肉搏战

  “本来餐费是20元,因为有优惠活动减了10元,然后用微信在线支付,再减了8元,最后等于花了2块钱而已。”在五羊新村附近上学的学生小李饶有兴致地说着最近在外卖平台的订餐经历。这种疯狂的补贴正在饿了么、美团外卖、淘点点等外卖平台激烈上演。

在这类打车软件的烧钱背后,外卖平台又迎来新一轮“炫富”时刻。在美团18日晚间正式确认获得新一轮高达7亿美元融资之时,饿了么获得了某互联网巨头数亿美元投资的消息又传得沸沸扬扬。面对南都记者的采访,饿了么不置可否,仅表示暂时还没有确切消息。

“现在大家在培养用户的习惯,让用户产生粘性和需求之后,这些外卖平台才能进入到正常的盈利模式中。”艾瑞咨询集团餐饮O2O分析师刘晓煜向南都记者表示。不过在刘晓煜看来,除了烧钱,这些外卖平台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对餐饮商户,都仍要下功夫做好粘性培养。

  烧钱大战:5折吃外卖

和打车软件一样,伴随着背后投资方的热捧,这轮烧钱战一直未停歇。2013年12月,淘宝推出移动餐饮服务平台淘点点,背靠着土豪“阿里”,淘点点开始砸市场。返50%红包或者是第二单免费的补贴,阿里一出手外卖市场即一片腥风血雨。

在去年5月份获得大众点评网8000万美元投资之后,去年8月份,“饿了么”联合分众传媒,在上海推出20万份免费午餐活动,每份20元,共计400万人民币。

现在,找到了现金“奶牛”的外卖平台仍在狂烧钱,不过烧钱的重点除了“吸粉”之外,还延展到移动支付上来。

以天河餐饮商圈为例,美团外卖和饿了么斗得难解难分。饿了么的补贴分为赠送红包和在线支付减餐费两种。南都记者尝试在72街点了两份餐,原价50元,其中一份套餐正在做原价25元,限时秒杀10元的优惠,订餐费共35元。另外选用微信支付,再减免10元,最终餐费仅25元,等于打了5折。

而在这个商圈的多个餐饮门店,均在进行在线支付可减免餐费的优惠促销,比如购满29元减10元,满39元减14元,满49元减18元,满59元减21元,等于享受低于6.5折的优惠。

美团在移动支付的补贴力度更厉害,首次用在线支付下单立减18元。如非首次下单,也可享受约6 .75折的优惠,比如满30减10元,满40减13元,满50减15元。

不过相对于打车软件在一个城市“普天同庆”的补贴,外卖平台会针对不同的区域或商圈进行不同力度的补贴,更具针对性。

一位天河商圈餐饮企业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不是平台上所有商家都会有补贴,不同商家获得补贴的力度也会不一样,而且不同的商圈是错开促销的,有些促销可能只做几天,有的则会做一两周。”

  补贴战后,要培养用户和商户的体验

补贴大战让个平台看似红红火火,但是在补贴大战之后呢?

在外卖平台开始爆红的时候,就开始分化出两种模式。其一是如淘点点、大众点评网等,仅仅为餐饮商家提供一个消费者订外卖平台,配送由餐厅负责的轻模式;另一种则如到家美食会和易淘食等,具备配送队伍,可承接配送,每张订单向消费者收取配送费的模式。

不过,随着竞争的激烈化,这种界限在逐渐模糊化。比如淘点点、美团虽然没有自己的配送团队,但部分订单的物流配送环节则交由“生活半径”完成,而点我吧则采用自营配送和商户配送并行。

“轻模式在流量、商户入驻上会有明显的优势,而重模式则需要投入物流建设成本,其区域扩张受到比较大的限制,但其用户体验会优于轻模式。”刘晓煜认为,两种模式优劣势互补。

刘晓煜曾做过系列用户的访谈。“对于重模式而言,其每覆盖一个市场就要自建一个物流团队,但餐饮的配送不同于快递。毕竟目前配送集中在午餐和晚餐,因此对物流团队如何合理规划路线、优化产能很重要。”在陈晓煜看来,未来外卖配送可能会拉大至早餐、下午茶和消夜,而且可能还会承担其他品类产品的外送以此降低人员成本。

对于轻模式,刘晓煜则认为需要强化用户体验。“对消费者要强化下单流程、优化消费者的操作体验,对商户则要帮助其优化订单,帮助餐饮企业很好地优化堂食和外卖的产能分配。”在陈晓煜看来,餐饮企业的产能是固定的,堂食和外卖的量有一定冲突,如何寻找一个优化方案是未来外卖平台要做的。

事实上,刘晓煜确实点中了餐饮企业心中的一个困惑。“比如我们和淘点点的合作,双方的系统并没有完全对接。”广东某知名餐饮连锁外卖配送的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淘点点承接的订单发送过来之后,其还需要人工接单,确认订单是否在门店配送范围中、订单的产品是否在门店中仍有售之后,再将订单发送到门店中。“外卖平台不会主动和你做这些对接,但是对餐饮企业而言,我们会自己主动对接,毕竟这能节约人员成本。”该人士表示。

此外,刘晓煜指出,现在外卖平台除了要培养用户粘性之外,还要着重商户的培养,帮助餐饮企业提升信息化程度。

  重点延伸

  外卖平台BAT扎堆身后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补贴大战身后的金主们。阿里巴巴将餐饮O 2O交给旗下品牌淘点点;收购糯米团后的百度低调上线了外卖频道,同时发布了独立的外卖App;腾讯则选择联手大众点评,利用旗下QQ、微信等社交平台与大众点评达成深度合作。而到家美食会身后的则是京东。

美团此次7亿美元的金主身份尚不得而知,而风传也获得数亿美元融资的饿了么此番投资方则被指是互联网巨头。

“有了资金的支持,外卖平台有钱烧了,可以帮助平台进行用户抓取,为平台带来大量用户流量。”刘晓煜称。

事实上,对BAT巨头而言,其看中的或不仅仅是外卖O 2O市场的容量那么简单。“互联网的核心是谁能抓住用户。”在刘晓煜看来,将用户吸引到平台之后,能做很多溢价的事情。

不过对任何商业模式而言,最后都要算一笔能否盈利的账。虽然易淘星空旗下的易淘食瞄准的是外卖配送,但是其盈利点或更多集中在聚网客这家子公司上。在易淘星空的C EO张洋看来,易淘星空要做的不仅仅是让餐饮商户入驻易淘食的网站,而是要帮助餐厅打造云餐厅的概念,即帮助餐厅拓展互联网市场。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20万家上线聚网客,让订单达100万单/天,帮餐厅至少提高10%的营业额。”张洋不久前对南都记者表示。对于盈利模式,张洋仅表示,淘星空会帮助餐厅入住淘点点、百度地图、百度外卖、大众点评网、京东等众多第三方平台,帮助餐厅在互联网上进行销售和分销,原则上不向餐厅收费,但是帮助餐厅选择了平台之后,会与平台进行分成。

刘晓煜认为,外卖平台最终的盈利模式应该和其他电商平台相似,比如销售提成、软件使用费、营销服务费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轮的烧钱大战中,也有外卖平台没见到盈利的曙光就被拍死在沙滩上了。比如前阿里员工在2014年年初创办的呆鹅早餐配送,在2014年底宣布倒闭。“做时段戏份的外卖,垂直类的平台竞争不过平台类,而且即使做起来了,规模也不会太大。”刘晓煜表示。

1、去年5月,大众点评网向点菜平台“大嘴巴”注资5000万。

2、去年5月,大众点评网8000万美元入股外卖订餐网站“饿了么”。

3、去年9月,外卖平台“到家美食会”宣布完成5 0 0 0万美元的D轮融资。

4、去年9月17日,易淘食宣布获B轮2000万美元融资,领投方为新希望产业基金。

5、今年1月,美团确认最新一轮融资,数额为7亿美元。

6、今年1月,传饿了么获得了某互联网巨头数亿美元的资金。

app开发

超级APP是怎样炼成的?用户过亿只是及格线

APP的一端连接着互联网,另一端连接着用户。各行业都涌向这块新金矿,各类APP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过,用户的好奇心正如潮水般退去,从目前的用户使用率来看,大众类APP日渐式微,巨头正在积攒力量,“超级APP”这个新词语应运而生,它们在逐渐吞噬着整个市场。超级APP究竟是如何炼成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超级APP概念不一 用户量是关键

什么是超级APP?行业内对它的判定不一,集中为两种声音。

一种是单从用户量来讲,认为5000万这个量级是成为一线APP的分水岭,用户超过5000万的APP就算是超级APP

另外一种则从用户量与多功能性两方面来判定。易观国际分析师唐佳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超级APP一方面用户量需要达到亿级以上,另一方面在功能上并不是单一的,如果仅在用户量上达到要求只能算是潜在超级APP。以微信为例,用户数量上微信已达到6亿,而在功能上微信已经集社交、资讯、游戏、支付、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因此它可以算得上是典型的超级APP

虽然业内评判标准有所不同,但不难发现,用户量是大家所公认的能否成为超级APP的决定性因素。

满足用户刚需 更新迭代“粘”住用户

从平台背景来看,当前超过5000万用户量的APP中一部分来自BAT3巨头阵营,包括微信、高德地图、360手机卫士等应用,这些APP的平台好、流量大、资源多、有钱砸。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其所在行业于垂直领域的深耕而得到海量用户跻身一线APP行列的,如陌陌、墨迹天气、唱吧等。

但是用户不是机器,一款APP若想真正留住用户,不断增强用户黏度,至为关键的仍然是产品本身能带给用户尖叫的体验。

满足用户刚需,抓住用户痛点是众多成功APP的典型特征。以唱吧为例,截至目前该APP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将用户量积累到了1.7亿,唱吧CEO陈华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综观所有做的比较成功的APP,它们都是可以解决用户刚性需求的,比如说大多数人都是有唱歌这项需求,而我们的产品恰好抓住了这一用户痛点。”

但是目前同类APP众多,大家同时满足了用户“刚性需求”,有的门可罗雀,有的用户却是上亿级别,原因何在?天使投资人王利杰曾将答案指向用户体验,“在一个主打相同需求市场的不同应用之间,体验竞争特别重要,包括APP的搜索排名,软件包大小,注册便捷性,登录速度,页面加载速度,信息内容获取、分享,每一个按钮的摆放,颜色的选取等等每一个细节。”此外众多APP创业者一致表示,把握住用户多变的口味,产品的创新升级要快,比如微信起来这么快就是因为版本升级速度超过了所有竞争对手。

用户过亿只是及格线 未来发展靠变现

对于APP行业来讲,用户过亿绝对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过亿的用户量级到底意味着什么?过亿之后又该如何变现?有分析师评论指出,APP用户规模过亿“只是及格线”,用户过亿只是阶段性成功,转化率才是关键。

部分APP选择基于自己的优势,提供更多新功能的服务,或把自己当做一个平台入口引入更多的商业合作。快拍二维码CEO王鹏飞之前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将借助产品涉足电子商务,吸引众商家进驻。

而墨迹天气、美图秀秀这类APP则走出了一条“软硬结合”的路子,步足硬件,将APP的粉丝变为硬件产品的使用者,墨迹天气作为生活类应用,最终要切入用户的生活场景,因此他们做了智能硬件“空气果”。美图秀秀由于与相机功能相连接,最终美图秀秀做美图手机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过唱吧则要转到线下去,在线下开KTV,算是KTV这个行业的颠覆者,通过做KTV实现了O2O形式的落地,它本身就存在的海量用户优势,也是传统KTV所做不到的。

app开发

微商:电商的未来?

2014年电商领域有个非常火的现象,就是微店崛起。2014年1月1日,口袋的微店平台正式上线,如今已经出现了十几家规模较大的微店平台,就连电商巨头京东也加入了微店大战。

在老冀看来,所有开微店的商家当然都可以称作“微商”。那么,到底都是哪些人在开微店?微商与现在的淘宝店主都有哪些区别?带着这些疑问,老冀在12月28日参加了口袋组织的微店商学院北京站交流活动。

这也是微店商学院召开的第二次大型线下交流活动,第一站在杭州,第二站移师北京。在此之前有1000多人报名参加这次活动,为了方便微商们做更深入的交流,最后筛选了200人。

当天,有三位微商代表做了现场分享。

第一位微商代表是20岁的周周,她目前是北京工商大学的大二学生。她前不久做了自己的第一家微店,收获了自己的第一笔订单,并在20天内赚到了1万元的纯利润。
周周做微店是一个偶然的原因,她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电子商务比赛,她用一套天猫店铺的设计方案获得了复决赛的门票。接下来的比赛就不只是设计店铺那么简单了,必须是实际销量最高的才能拿到冠军。天猫的入驻门槛太高,淘宝的流量成本太高,周周只好注册了一家微店“草本美妆”,卖化妆品。

据说周周拿到产品设计图的时候心都碎了,厂商给的图片实在是太Low了!幸好周周学的就是广告设计,她自己一张张地把图抠出来,自己做文案。一开始周周就是利用不上课的业务时间,做文案、发展用户、做推广、进货发货全都一个人包了。后来实在忙不过来,她召集了12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了微商小团队。

怎么将客单价做到826元这么高?周周讲了自己的一些心得。她将“四件套“化妆品进行捆绑销售,每件单独卖288元,捆在一起打九折只卖259.2元。最早的用户怎么积累?周周将化妆品送给同学尤其是美女同学试用,然后让她们秀朋友圈。周周还通过口袋购物发红包,分享红包成交后给提成,这样就发展了一批促销员。此外,周周还广泛拜访学校周围的企业,发展集团客户。

虽然还只是一名大二学生,周周讲起自己的微商经验俨然老手:借助热点话题,与周围超市做联合推广,给老客户打回访电话,通过“朋友圈助手”撰写温馨的促销文案……老冀不仅要感叹,如今的90后真不简单!

第二个上台做分享的微商代表是满爸。

满爸在广电设备行业工作多年,今年9月23日开始做微商,他开的微店叫做“凤果香”,专门卖山东老家的红富士苹果。最近一个月,满爸的微店完成了将近10万元的销售额,比前两个月的3倍还多。

能够看出来,满爸是个挺会总结经验的人,老冀把他总结出来的八点经验称为“满爸八式”:

第一式: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第二式:宣传产品的知识点

第三式:收集分享来自朋友(消费者)的体验、感受和反馈

第四式:展示产品出产的全过程,引导用户参与其中,讨论并提出建议

第五式:搜集分享产品的权威佐证

第六式:收集分享产品的使用场景

第七式:把产品与热点话题相关联

第八式:做节日活动

这“八式”看起来朴实无华,却都非常管用。

第三位上台的微商是老搜。老搜过去是搞广告的,后来放弃了这种“非人”的生活,开始创业。他做的是典型的O2O模式,卖的产品是手工布艺布偶,通过召集用户到咖啡馆一起来制作手工布艺的,完成销售闭环。

那些亏钱的生鲜电商 APP

上个月,当我的一位前同事在微信朋友圈晒照片,告诉大家他开始创业在网上卖橙子的时候,我想,生鲜电商从此要告别“蓝海”了吧。

  这不,12月27日,国内最大的大卖场——大润发旗下B2C电商飞牛网运行近一年后,开始在上海推出生鲜商品。

  今日资本创始人、知名投资人徐新认为,生鲜领域O2O领域是能出一个巨头的。在我看来,飞牛网就具备成为这样一个巨头的潜力,对于国内目前大大小小的数十家生鲜电商来说,又一强敌来到。

  

不计利润要流量

  在大润发做了十几年生鲜采购的吴卫明,在飞牛网决定上线生鲜商品后,他和团队成员从每家生鲜网站购买每种商品来进行研究,并因此决定不销售运输中一定会出现问题的葡萄。

  大润发董事长、飞牛网执行董事黄明端告诉笔者,生鲜产品一向是大润发的强项,但是出于配送上的一些担忧,最初他还不敢在网上做生鲜。可是,在看过几家生鲜电商的仓库之后,他立刻决定,以最快的速度上线生鲜产品,吸引更多顾客解决流量难题,而且对成为中国最大的生鲜电商这件事充满信心。

  在他们看来,由于300家门店的支撑,除了富有经验的生鲜采购团队外,电商仓库就在实体门店旁边,线上平台当日没有销售掉的生鲜商品,可以立刻拿到实体店去清仓处理,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销售商品的新鲜度,同时也节约了很多成本,是其他纯电商无法与之相比的优势。除了新鲜和安全的保证外,还要以最快速度送到顾客手中。飞牛生鲜商品在上海地区承诺半日达,上午11点前下单,下午5点客户就能收到货。同时,每单生鲜货物免费借用顾客一个保鲜箱,冷藏时间可以达到16小时,彻底解决买家收到生鲜品后的保鲜携带问题。

  

生鲜电商投资年

  75岁的褚时健靠着种橙子,一年盈利3000万元的故事时刻告诉我们,卖水果是可以赚大钱的。我知道的一个水果经销商,只是凭借向卖场销售猕猴桃这一单品,一年就净赚几千万元。所以,你不难理解,生鲜电商为什么成了众多商家砸钱争夺的高地。

  从未来看,2014年,也许是生鲜电商的投资元年。以褚橙而名噪天下的本来生活网宣称1月拿到了新的融资;3月,号称国内最大的鲜果网购品牌天天果园宣布完成由锴明投资领投的新一轮数千万美元的融资,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也参与了此轮融资;5月,鼎鼎大名的亚马逊在上海宣布入股垂直生鲜电商平台美味七七,投资金额达两千万美元,帮助美味七七从上海开始拓展全国市场;8月,中粮集团旗下繁荣我买网宣布获得B轮融资1亿美元,IDG资本领投,是其历年来在电商行业的最大投资。A轮领投的赛富基金追投,加上A轮所投的3700万美元,我买网创下国内食品电商包括生鲜电商领域的融资之最。有小道消息说,2005年就已创立的易果网已经获得阿里的投资,嗯,这个消息没有求证到,反正,大家知道各路资本都开始投资生鲜电商就对啦。

  不止是上面提到的这些垂直电商,京东、1号店、苏宁易购,几乎每一家综合性电商都陆续上马生鲜业务,连做快递的顺丰、做视频网站的乐视也都玩起“跨界”,纷纷开辟生鲜电商战线。

  

亏本的生鲜电商

  只是,理想虽然美好,但总有坚持不下来的时候。

  你看,国内一批最早进入生鲜领域的垂直电商,目前都没有取得突破性发展。2009年创立的沱沱工社,今年12月刚宣布进入上海,6年时间投入上亿元资金,没有实现盈利;2013年1月初,由于融资困难,生鲜电商优菜网宣布转让;同样在2009年底投入运营的菜管家,2013年获得光明集团注资,到目前仍是亏本。往近点来说,生鲜巨头永辉超市上线的生鲜电商网站“半边天”运营不足两个月就夭折。连本来生活网今年都传出了资金链可能断裂的消息。

  为什么都亏本?业内人士告诉笔者,生鲜商品最注重新鲜和安全,配送上的高成本和高损耗,是赢利的最大困境。和标准化商品不同,水果、蔬菜等生鲜商品,没有经验的人都很难分出好坏,所以挑拣无法靠机器必须人工逐一选择。从仓储到运输,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冷链配送,一个环节没注意好,商品质量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你如果没注意,把这些有问题的商品送给了顾客,那么好,花几百块流量成本好不容易吸引来的顾客,就这么流失了。谁能解决好这些问题,谁才能挖到生鲜的金矿。

  “每一家现在的做法都不是为了赢利,是为了赢得顾客。”黄明端称,“现在不算利润,将来才有利润。”

移动互联网APP将成银行主战场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互联网研究机构艾瑞咨询集团近日发布的《2014商业银行互联网化报告》指出,受用户需求以及市场竞争压力推动,银行业的互联网化将是大势所趋,未来,互联网甚至将成为商业银行争夺用户的主战场。

  报告指出,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用户网上使用银行服务的场景越来越多,促使银行推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网络业务。另一方面,P2P(网络个人借贷)、基金电商以及民营银行的发展都对传统的银行业务带来竞争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必须探索网络业务满足用户需求,应对市场竞争。

未来教育在线教育app化

一种极端的想象是,未来所有在线课程都需要配套的通用或专用的交互工具。专用的工具需要配合课程专门开发,使得在线课程成为一种App

  这将意味着,在线教育绝不是生硬地在网络上放视频,相反,“课程研发”将成为多学科交叉活动,每门课背后也都要有一个制作团队:教师做教学设计,编导设计视觉和桥段,程序员编写配套软件,演员出镜讲课……

  孙志岗这样阐述:选择题只是通用交互工具的一种。不同课程往往还需要不同的工具。编程课需要在线编程环境,典型如Codecademy;Linux课需要虚拟机,如编程公园;人文课需要peerreview(作业互改),如Coursera;英语课需要口语评分,如有道学堂;吉他课需要乐谱同步,如Soundslice。而这也将催生一大波新型创业公司,例如,专门为各科教师提供全套课程开发服务的公司;精于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各种课程自动化处理能力的公司;善于利用Kinect、LeapMotion、脑波检测仪等新型传感器提升交互能力的公司等。

  巨大的想象空间仍在等待创业者们发掘和创造。

在移动APP互联中“杀”出一条路

王斌的办公室大多数时间是敞着门,中国移动手机视频基地办公楼大平面上的任何一个普通员工,都可以走进去跟这个年轻的老总唠上一会儿嗑。42岁的王斌是这个基地的灵魂人物,早上8点刚从湖北往上海飞,中午一落地就赶回了公司。

  王斌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自己最近刚看了热播剧《北平无战事》,他的公司在中国移动“和视频”上推出了宁浩导演的新片《心花路放》,“可好看了。”这位国企高管一张口就能报出一堆近期年轻人们最爱讨论的新片,像《古剑奇谭》、《吸血鬼日记》、《一生一世》等,他还关注“峰菲恋”等娱乐八卦,时下火爆的选秀节目他也能说上几个。

  从2006年开始,他就从事一项全新事业——让手机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终端观看正版视频产品。如今,这项业务已经从当年的“试试看”,走到了重新规划市场格局、实现超额盈利的地步。这一成就,在8年前,几乎没人敢想。

  放不下的互联网创业梦

  1998年,毕业于西安交大的王斌被分配到刚从邮电局剥离出来的“上海电信信息产业公司”,负责做“上海热线”电信上网业务。

  王斌在学校里就曾参加过一些互联网、软件创业项目。大学期间,他跟随导师郑庆华做了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识别技术”,获得当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二等奖。与他一起获得二等奖的,还有其西安交大的师兄周鸿祎。

  王斌从“贝尔卡特”公司、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电信技术研究所里挑了18个人,组成了“上海热线”团队。然而,十几个年轻人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上网平台,到了实际运营时,却困难重重。

  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即便家家户户都能上网了,网民其实面临的是无网可逛的窘境。因为,当时没有多少可供选择的中文网站让网民浏览。

  为了增加上网的“趣味性”,他们还自主开发了一个中文网站。这个网站的主要任务不是承担“上海热线”品牌的传播任务,而是为了通过网络传递新闻。这个颇具上海特点的网站,连域名都颇有“上海味道”——ala.ch.cn。“ala”取自上海话“我们”的意思。

  王斌记得,那时的上海热线网站,雇了好几个年轻的女孩,她们的任务就是“抄报纸”——把上海各大报纸上的新闻“抄”到网站上。整个上海热线网站的团队,都是重新招人打造的,耗资巨大。

  早期的创业型网站,如果没有风险投资人的介入,很难坚持下去。2000年,因为过度依赖风险投资,却缺乏稳定的盈利模式,互联网创业企业遭受了一轮重创。

  2001年,王斌29岁,他得了一场严重的肺结核病,然后辞职离开。辞职后,王斌去了一家美国IT企业做了副总裁。“但还是放不下心中那个做互联网的梦”。

  2002年,互联网泡沫随潮汐而去,反倒袒露出了更为坚实的土地。

网络文学已经进入移动APP阅读时代

12月8日消息,2014网络文学行业峰会今日在深圳召开。腾讯文学CEO吴文辉在会上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和IP价值的拓展,网络文学已经进入移动阅读时代。

  吴文辉表示,移动设备正成为网络第一端,2014年我国手机用户已达6亿,覆盖80%的网民,人均手机使用时间同比上升50%。网络文学的价值越来越在移动端体现。

  “网络文学正迎来一个更好的时代。2013年网络文学市场收入规模达46.3亿元,较2012年增长66.7%。从几万的作家群到2.74亿的用户圈,腾讯文学正迎来新的轮回。”吴文辉说到。

  据吴文辉介绍,腾讯文学正在构建全阅读生态系统。将游戏、影视、动漫、文学等领域的粉丝力量聚合在一起,扩大渠道,建立强大的原创平台。未来作家得到的将不仅是物质上的奖励,更多的是其个人品牌化的打造和粉丝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