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圳”APP助五一期间大鹏半岛预约通行

今年“五一”期间(4月29日-5月1月),试行东部景区大鹏半岛节假日预约通行,每天对自驾车辆发放2万个预约配额。同时,交警部门将通过在出入预约区域的关键路段、节点的车牌识别卡口进行识别,未预约车辆将按照“违反禁令标志”处300元罚款、扣3分。此举目的在于避免交通拥堵和景区爆满,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创造优质的景区环境及高质量的交通服务。

假期看海,终于有望告别“车海”,这对于计划前往大鹏游玩的市民朋友显然是个利好消息。那么,具体应如何进行预约?据了解,市民可下载“我的深圳”APP, 打开APP首页-深圳印象-“大鹏通行预约”,即可享受精心定制的预约绿色通道。

同时,“我的深圳”APP还为广大市民准备了出行小锦囊:

据悉,助力本次东部交通试行车辆“预约通行”的“我的深圳”APP,除大鹏预约外,还开放了多个功能:“深圳热点”,深圳本地热点新闻一手掌握;“公共服务”,公积金、违章等在线服务快捷入口;“医疗健康”,提供在线问诊、智能自诊、药品助手等,尽享在线便捷医疗健康服务;“社区服务”,实现在线生活缴费,实现便利生活;“住房服务”,提供真实房源信息,解决市民多方面住房需求;“深圳印象”,介绍深圳特色文化、景点、美食,同时提供深圳志愿者服务;“民生服务”,提供人才就业、婚姻登记等人文关怀服务。

据了解,围绕“以市民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全方位了解市民需求的基础上,“我的深圳”通过整合公共资源、社会资源、企业资源,将会完成包括行政审批、交通出行、住房保障、文体教育等10大服务领域在内的系统构建,旨在为市民打造覆盖“医学住行”、“生老病养”的市民线上服务统一入口,全方位解决市民用户的实际生活问题,使市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方便快捷、统一规范、优质高效的政务民生服务,是深圳市民享受全方位智慧生活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

“城市公厕”APP来救你的内“急”

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进,出门内急找不到厕所的囧事将在“城市公厕云平台”上得到解决,手机登录“城市公厕”APP即可快捷找到厕所。

据市环卫处工作人员介绍,市民即日起下载“城市公厕”APP,用手机号码登录,即可获得附近的公厕信息,包括公厕距离、级别、厕内设施、有无第三卫生间等。上完厕所后还能对公厕环境和满意度进行打分,投诉公厕环境问题。

据悉,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发的城市公厕云平台除了“城市公厕”APP外,还有“城市公厕巡检”APP,后者为公厕管理人员提供公厕智能化管理,市民所反馈的问题管理人员通过此APP及时收到信息,根据问题情况委派人员进行处理,整改到位后上传照片。

目前,我市城市公厕有500座,除了环卫部门管理的公厕外,还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开放的公厕,部分公厕的信息已录入“城市公厕”APP,余下部分争取在五一节假日前完善。平台具有开放共享的特性,商家也可共享自有厕所,向社会开放。

互联网公司需要什么年轻人?

除了没有真刀真枪,如今的互联网跟古代的战国时代没有什么区别,豪强并起,今朝还是王者,明日就一命呜呼。战胜对手的决定性因素,除了黄金,就是战士。那么,什么样的人是互联网公司需要的战士呢?

为什么互联网需要年轻人?因为这是世界上增长最快也最动荡的行业。除了没有真刀真枪,如今的互联网跟古代的战国时代没有什么区别,豪强并起,今朝还是王者,明日就一命呜呼。战胜对手的决定性因素,除了黄金,就是战士。

 

这段时间对关于小米等互联网公司文化的讨论甚多,我这里讲一个刚认识的年轻人的故事吧。

Ivan Wang 是国内某互联网公司在台湾的 Marketing 经理,目前被公司短期派到硅谷出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他。

这个23岁的大男孩,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之前还有一个身份是小米在台湾的第一个员工。在Ivan 还在读大二的时候,基本不在学校,大部分时候在校外教高中生英语。此外他还喜欢研究各种电子产品。那年他在网上看到了小米发布会的视频,认定小米未来会变成大公司。于是 Ivan 给小米发了一封邮件。“小米要国际化,第一站肯定是台湾。虽然我不是工程师,但我觉得你们需要一个懂科技也懂语言的人。”小米一开始没有回应,Ivan 就在网上人肉到小米人力主管的邮箱,直接给他发了封邮件。第二天便收到了回信。

Ivan 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负责将小米的中文手机界面,翻译成符合台湾人阅读习惯的繁体中文语句。十万字的内容,他花了三天时间翻完。半年后,他正式成为小米在台湾的首位员工,他领到的薪水是一般大学毕业生薪水的2倍以上。在那段时间,他负责小米在台湾的品牌营销,并协助公关和产品测试,把小米在台湾的Facebook 粉丝页从 0 做到 20 万粉丝。

Ivan 就这样把小米在台湾的业务从无到有做起来了。

所以几个月前 Ivan 离职的消息震动了小米高层。小米总裁林斌在电话里花了两个小时试图挽留他,雷军还亲自给他发邮件表示惋惜。

Ivan 对于小米不可或缺吗?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 Ivan 是互联网公司喜欢的那种年轻人:聪明、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放在一块地方就能野蛮生长。

坦率的说,对于全世界的年轻人,这是一个悲惨的时代。经济的停滞和产业的剧变带来的是迷茫和焦虑。跟我同龄的一些美国朋友,一毕业就背负着沉重的学贷,许多至今仍在做着厨师、收银员等薪水卑微的工作;在欧洲,这片世界上最文明的土地,失业的年轻人像孤魂野鬼般在大街上游荡。在台湾,Ivan 告诉我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少得可怜,以至于像小米和猎豹这样的公司在台湾开稍微高点的工资应聘者如潮;我在北京的两年,亲眼看到生活已经把大把20多岁的年轻人,折磨成了中年人。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属于年轻人,只有互联网了。 这个行业在过去十几年内经历着过山车般的剧变,不变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前赴后继投入其中。

为什么互联网需要年轻人?因为这是世界上增长最快也最动荡的行业。除了没有真刀真枪,如今的互联网跟古代的战国时代没有什么区别,豪强并起,今朝还是王者,明日就一命呜呼。战胜对手的决定性因素,除了黄金,就是战士。

为了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互联网公司需要的是昼夜奔袭千里攻城拔寨的战士,而不是亦步亦趋行动缓慢的老弱病残。什么样的人是战士?就是年轻健康的身体加上一股热血和蛮劲,义务反顾追求完美,像打鸡血一样加班,像疯子一样自我折磨。。。不管是扎克伯格提出的“Move fast, break things” ,还是李彦宏倡导的狼性,都是这个道理。

疯狂的冒险带来的是财富。在硅谷,那些不停涌现的科技新贵,不断拉动的房价上涨让当地人苦不堪言;在北京,据说如今售楼小姐眼中的目标客户,除了煤老板,就是那些手握上市互联网公司期权的年轻工程师们;

而另一面,是过早的衰败。毫不夸张的讲,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年轻人是用生命在工作,燃烧自己点亮公司。许多人可能还不到三十岁就像磨损严重的机器,甚至落下一身慢性病,到了一定年限就干不动了。

所以互联网注定是年轻人的天下。

有人要说,让人一天工作12个小时,晚上不能陪女朋友,周末不能出去放松。这是正常人的生活吗?当然不是;这样合理吗,当然不合理;这样人道吗,当然不人道。但套用现下流行的一句话。”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的游戏规则,两军交战抢占要地,日行八百里的一方肯定比日行五百里的一方先行到达,速度和体力决定胜负。

所以请不要咒骂小米吃人的加班文化,也不要嘲笑那些诺基亚被裁的员工。一切都是关于选择,”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如果你受不了,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可以尝试跳到其他行业,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即使在硅谷,也每天都有人忍受不了,退出互联网行业远走他乡。

下面这段话,我知道肯定会挨骂,但我还是要说。

如果你身处互联网行业,某一天你的老板把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摆在里面前,你不应该抱怨,甚至应该感恩。要知道你的大部分身处其它行业的同龄人,在你这个年纪,只能跟在老板(通常年纪比他们大很多)的后面,做一些打酱油和跑龙套的事情。这些超出你能力和精力的任务可能让你产生挫折感,甚至崩溃,但却是最好的练级手段。菜鸟可以在这样练级中迅速成长为大牛。这些年我采访过的年轻的创始人和CEO们,莫不是如此。

以上就是我在互联网行业的一些观察,希望对那些迷茫的年轻人们有所帮助。如果你们并不在互联网行业,其实你们还是可以利用互联网做很多事情,下面就是我认为的可以利用互联网习得的三种能力。

1. 快速学习能力

坦白讲,我觉得如今的教育体系已经跟不上时代。年轻人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对于很多公司来说一文不值,在美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读大学。Ivan 的学校在台湾很一般,学的专业也跟互联网没关系,但他在业余时间的学习能力成就了他。当如今在互联网上,你可以学到你想学到的任何东西,不管是焊接电路板还是最新的swift语言。相信在未来最抢手的人才是那种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习得技能解决问题的人。

2. 自我营销能力

互联网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就是能把个体的影响力最大化。“英雄不问出处”,互联网真正做到了。不管是微博上那些草根大V,还是淘宝上卖各种产品的小镇女孩,总而言之,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互联网就有给你展示的舞台。这样做不但能让你潜在的雇主和合作伙伴找到你,而且当一份你喜欢的工作机会降临到你面前,那些就是你最好的简历。现在大红大紫的王自如就是最好的例子。

3. 国际视野

互联网正在迅速让世界变成一个村落,未来行业整合将跨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快速进行,我们不妨像 Ivan 一样将视野投向海外。习得一门外语,到某个国家短暂交流和学习,都是值得的投资。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刚刚毕业,有两份工作—一家高大上的外企和一份屌丝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应该选择谁?

我会说后者。不久前谷歌创始人说未来打量传统工作会被机器取代导致许多人失业,而一个互联网高管也告诉我,他们现在招人宁愿要没有经验的新人也不要大型外企的员工,因为他们知识解构单一,还往往自以为是不愿意学习新东西。所以那些刚毕业的年轻人,与其去高大上的外企做一颗螺丝钉,不如到屌丝互联网公司滚爬几年努力成为公司的栋梁。因为螺丝钉随时可以被取代,而栋梁放在哪里都是栋梁。

各行各业都在盯着智能家居

8月18日消息,《华尔街日报》最近发表文章称,智能家居领域最近突然变得火爆,除了科技巨头,电信公司、公用事业公司甚至保险公司等都在瞄准着这一领域。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人们怀有“智能家居”的梦想已有几十年了,但对一般家庭来说,这一梦想过于昂贵。

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创建联网家庭的成本正下降,设备制造商、公用事业公司、电信公司等正摩拳擦掌,准备投入这场争夺客厅之外地盘的战斗。最新的证据是:三星周四宣布,该公司正在收购初创企业SmartThings,后者让人们通过一件价格为99元的设备,实现对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

英国智能家居科技公司AlertMe CEO玛丽·特纳(Mary Turner)表示:“过去两三年来,智能家居领域一直不温不火,投资者主要是一些风投机构。但现在的情况迥然不同,该领域大部分的交易都是与大型公司达成的。各类行业巨头都在摩拳擦掌,准备争夺家庭中客厅之外的地盘。”

AlertMe和谷歌旗下的Nest Labs等公司正将产品和软件整合起来,使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专用控制设备和智能手机应用,控制从门锁到温控器再到灯具等一切家用电器。除了提供舒适性和控制功能,智能家居系统还能收集和分析数据。例如,通过更智能化地用电,从而降低电费。

Nest Labs欧洲区总经理莱昂纳尔·佩莱特(Lionel Paillet)指出,“智能家居”一词正过度使用, “我们喜欢‘有意识家居(conscious home)’这词。家居用品将对其周围环境和居住者的需求有意识。它们将开始照料居住者。”

市场研究公司Berg Insight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到2017年,欧洲安装的智能家居系统将达到1740万套,而美国将达3140万套;智能家居市场的年营收,包括硬件、服务和安装在内,欧洲和美国将分别达到34亿美元和94亿美元。

为什么这一市场增长如此快速?这首先要归功于智能手机,它可以作为智能家居设备的一个控制中心。其次,宽带和云服务的价格已下降,人们可以承受得起;此外,随着新芯片的研发和网络标准的制定,设备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沟通,“物联网”的基础设施也开始完善。与以往相比,有更多的公司出售联网设备,如飞利浦、霍尼韦尔和通用电气等。

智能家居的最大推动者或许是科技巨头。谷歌斥资约40亿美元收购Nest Labs和Dropcam。苹果推出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将智能家居作为其核心战略。微软正在将其Cortana智能助理与智能家居平台Insteon进行整合,尝试如何控制家用电器。

而现在,三星也宣布正在收购SmartThings。三星数字家电创新欧洲主管拉恩•默卡兹(Ran Merkazy )在宣布这项交易之前曾表示,“作为一家公司,下一次革命将发生在智能家居领域”,三星“将实现智能家居的未来”。

其它大型科技公司同样不会错过这一重大机遇。虽然亚马逊没有公开表示出对智能家居有任何兴趣,但该公司通过Fire TV电视机顶盒进入了客厅,为人们提供流媒体视频服务。(在送货上门服务领域,该公司也是领导者。)

与此同时,电信公司、公用事业公司、保险公司和零售商等都在谈论类似Nest和AlertMe这样的智能家居产品。

电信公司在智能家居领域拥有很多先天优势,因为它们提供了家庭大部分的基本网络连接服务。它们的营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OTT(over-the-top)业务——向家庭提供内容和各种服务——在智能家居领域,情况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例如,英国电信(BT)和Sky等电信公司已向用户提供了家用宽带路由器,而在用户支付额外费用后,添加摄像头和传感器,它们就可以提供家庭监控服务。沃达丰集团与其它公司合作,在新西兰和荷兰推出了家用智能电表。德国电信推出了智能家居平台,用于控制与家庭安全、用电和娱乐等相关的各类家电。西班牙电信称,该公司计划在欧洲和南美洲实施智能家居战略。

AlertMe的特纳表示:“用户在网络连接服务上每花1英镑,就会在OTT业务上花5英镑。让家居产品联网就是那1英镑。”

保险公司也在考虑,如何面向智能家居领域推出不同的保险服务。加拿大好事达(Allstate Canada)、美国State Farm、法国巴黎银行意大利分行和德国安联(Allianz)等保险公司,最近纷纷与家居自动化厂商合作,提供智能家居方面的保险服务。英国数字技术咨询公司Ninety Consulting表示,拥有用户网络的电信、电力和公用事业等公司,他们会定期上门访问用户,对于保险公司打开这一市场起着关键作用。

这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一旦所有的智能家居上网并开始产生数据,隐私将是最重要的。Nest Labs和 AlertMe均表示,它们均不收集用户的数据。但保险公司希望基于使用情况的数据来收取保费,因此它会希望能访问更多私人信息。

Google Play比APP Store应用数量少85%

GooglePlay和AppStore究竟哪个收录的应用更多呢?日前,市场调查机构AppAnnie发布了最新的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2018年第1季度全球应用的下载量和交易额再次刷新历史记录。AppStore和GooglePlay下载量达到275亿次,同比增长10%,是有记录以来单季度下载量最高的。此外用户在两大平台上的消费额已经达到184亿美元,同比增长22%,同时也刷新了历史记录。根据图标显示,AppStore应用收入比Play商城多85%,但是Play商城的下载量是AppStore的235%。

需要指出的是,AppAnnie报告中所提到的下载量并不含应用更新或者重新安装,只统计安装的新应用程序。

另外,2018年第1季度全球APP经济总消费额达到184亿美元,这里只统计付费应用、应用内购和订阅服务。但是没有统计如APP内的广告收入、应用的电商交易(例如网购和骑行共享)或者其他第三方Android应用商城的收入。

AppAnnie同时还表示在2018年第1季度,伴随着“新年新气象”的决心以及人们对订阅收费模式的认可,健康和健身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18年第1季度,GooglePlay和AppStore共提供了620万款应用程序,其中该季度两家Store上游戏依然是下载量的主角,尤其是最近非常火爆的绝地求生移动版和堡垒之夜。

国内开发APP总数达411万款

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2月底,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移动应用APP为411万款,较去年年底增加8万款。其中,游戏类应用、系统工具类应用、影音播放类和社交通讯类应用下载量均超过千亿次,分别为1987亿次、1917亿次、1503亿次和1499亿次。

据统计,截止2月底,我国本土第三方应用商店移动应用数量超过233万款,苹果商店(中国区)移动应用数量超过178万款。2月份,我国第三方应用商店与苹果应用商店中新上架19万款移动应用(APP)。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类应用数量增长明显。截止2月底,游戏类数量为137万款,较上年底增加近20万款;电子商务类应用规模达41.9万款,较上年底增加近3万款,排名第三。排名第二和第四的分别是生活服务类应用和办公学习类应用,规模分别为54.2万款和34.8万款。

在市场热点类应用当中,以物流企业应用、货运运输服务应用和具有自有物流服务能力的电子商城为代表的智慧物流类应用数量超过18000款;而提供二维码扫码、转账等金融支付功能的网络支付类应用数量保持约12000款的规模。

在下载量上,除了下载量超过千亿次的四类应用外,下载总量超过500亿次的应用有日常工具类(786亿次)、生活服务类(663亿次)、资讯阅读类应用(579亿次)、电子商务类(561亿次)和金融类(505亿次)。

泰州正在开发“厕所地图”APP

近期,泰州市城管局正在将《关于征求泰州市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函》分别发送给市相关职能单位。根据计划,我市今年将从全域共建、全域共管、全域参与三方面着手,进一步打造整洁环保、舒适温馨的如厕环境。

“厕所地图”APP正在开发

“厕所革命”被称为“小角落的大革命”,虽是小事,却更能彰显城市精细管理智慧。董维华说,我市今年将坚持把“一厕一景”、“一厕一所长”的理念融入管理中,将所有新改建环卫公厕打造成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比如,通过加强对公厕管理人员的监管,采取日查、周报、月考,奖优促劣,调动管理员积极性,强化管护能力;按季度组织所有公厕星级评比,持续提升厕所的运管水平。

同时,我市还将努力运用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互联网 大数据”模式,探索设计开发“厕所地图”手机APP等厕所智能管理服务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系统等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厕所的监督管理。

此外,我市还将坚持全域参与,推动厕所共享革命。目前,我市正在制定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机制,鼓励沿街具备条件的宾馆、饭店、商场、银行等公共单位,向市民免费开放厕所,以动员全社会共同打造舒适便利的如厕环境。

 

苹果利用了法国初创APP开发公司和APP开发者

本周早些时候,法国财政部长 Bruno Le Maire 表示,苹果利用了法国初创公司和开发者,这属于滥用商业行为。今天苹果对这一指控做出了回复。苹果表示,公司与法国开发者的关系很好,并提到开发者们通过 App Store 已经赚得了10亿欧元。

很多开发者的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最初只有1-2个人,这些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他们的应用也在全球155多个国家上架。这些都要感谢苹果在 iOS 、开发工具和 App Store 等领域的投入。

苹果一直捍卫用户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我们准备在法国法院澄清这一误解。 同时,我们将继续帮助法国开发商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通过我们的编程项目支持法国学生学习代码。

Le Maire 在 RTL 电台公开表示,「我了解到,当开发者开发完应用并将其向苹果和谷歌销售时,他们的价格是强加的(应该指的是提成),谷歌和苹果拿走了所有的数据,谷歌和苹果可以单方面改写合同。这一切都是不可接受的,而且这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经济。他们不能这样对待我们的创业公司和开发者。」

 

智能硬件市场的看空情绪

巨鲸音乐CEO陈戈再次创业推出的智能耳机、台湾创业公司带来的智能脚环、360展示的儿童卫士、上海初创公司带来的“领结”追踪器……,在TechCrunch 2014北京大会创业展厅转一圈后,你会发现,其中一半的产品是关于硬件的,而且大多数都打着“智能”的标签,创业者们也在细数在各大众筹平台上实现的销售量,其中有在KickStarter、Indiegogo,也有在点名时间、京东以及太火鸟这些国内平台,甚至还有通过电视频道进行产品预售;然而,在主会场,你会看到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不论在讲台上的互联网大佬或者是硬件创业者,都在表达对目前智能硬件市场的看空情绪,甚至认为这个市场已经走入了误区。

搜狗CEO王小川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市场上还没出现一款真正的“智能”硬件。对于无论是智能眼镜或者是智能手环,王小川都认为是一些让人失望的作品,Google Glass的初衷很好,帮助人们解放双手,但实际体验却是非常一般,使用眼镜进行上网的体验非常糟糕,要改进这种体验,还需要一段非常长的时间;而市面的手环最多是一个数据收集器,对用户而言,呈现给他们的是一串串的数字,并没有给予人们做出改善健康的建议,或者真正帮助手环用户做决策,而说到底,它没有做到比你更了解你。

手环的“鸡肋”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时候,你会听到,用户对手环这款产品的最大惊喜在于它的震动提醒功能,反而,对它号称的健康管理功能往往反响平平。

“智能”硬件不够智能的看法,当然不是王小川一个人的看法。语音搜索应用出门问问的李志飞就谈到,过去两个星期,在硅谷看了几十款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硬件产品,但这些产品最多算是连了蓝牙的联网设备。而这些硬件产品的普遍问题是,在收集完数据后,就不知道干嘛了,而重度睡眠数据、轻度睡眠数据,这些都不是用户真正关心的。

当然,在他们看来,市场上还是有一些真正的智能产品,比如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恒温器Nest,他们都能够收集、处理大量数据,真正帮助人做决策,从而真正取代司机、管家这样的角色。

处在智能硬件创业中心,拿到腾讯、京东2000万美元投资的PICOOC创始人张悦也谈到,强势、优秀的服务内容的缺失,是现在智能硬件产品最大的问题。对于PICOOC的未来,张悦认为,将打造社交化、游戏化、时尚并且有意思的服务。并提到,把硬件当做入口是一个错误的认知,未来对用户有吸引力的是超级App,硬件只是用来采集数据,而这很容易被替代。

当然,对于智能硬件的未来,大家还是持着乐观的态度,认为这将是下一个大市场。在王小川看来,做硬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平台,一个穿戴产品完成所有身体信息的收集,既当做计步器又能测血压,收集用户所有的数据,然后进行处理、帮助用户做决策,真正实现健康管理的智能化,从而厂商能够通过软件服务获取商业价值。而另一种是,做真正满足需求提供垂直服务的硬件产品,比如深圳的大疆飞行器厂商,通过技术的积累,真正能够帮助实现电视剧、电影的航拍工作,而这些硬件产品定价也不低,通过硬件的销售实现收益。

对于这样的趋势,搜狗也不会放过,王小川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将在今年年底推出一款硬件产品,而在对话的几分钟后,他正赶着去见最近来到北京的体感控制器Leap Motion创始人——Michael Buckwald。

是的,对于目前的智能硬件产品,大家都不满意,但是谁也不想错过这波大潮。

苹果推送iOS开发者更新,图书APP改回ibooks

苹果发布了开发者测试版iOS 11.3 beta4 更新,这次更新比以往晚了一些,距离上次发布已经有两周时间。这次更新依然是以修复bug和增加系统稳定性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图书应用名称再次改回了ibooks,新增的AirPlay2 也被移除了。

已经注册开发者的用户目前可以通过OTA进行下载更新升级,当然也可以前往苹果开发者官方下载固件更新。有用户更新后反馈iPhone7 会出现键盘卡顿问题,控制中心改成了透明,不知是bug还是本身设计就是如此。

支持设备包括 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5s、iPhone SE、iPhone 6/Plus、iPhone 6s/Plus;9.7 英寸 iPad、iPad Air、iPad Air 2、iPad Pro(9.7/12. 9 一二代、10.5 英寸)、iPad mini 2、iPad mini 3、iPad mini 4,iPod 方面仅有 iPod Touch 6 一款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