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汪峰头条:关于无人机的几个小高潮

抢汪峰头条:关于无人机的几个小高潮

  2月7日汪峰向国际章求婚了!本应是娱乐版块的头条,今天却在科技类新闻中频频现身。原因出于汪峰老师不仅求婚、下跪、献钻戒,还使用了高科技、看起来很有范儿的无人机将一颗9.15克拉的鸽子蛋,悬停在2米高的空中。这样的吸睛方式不被抢头条才怪(真是心疼汪老师啊……)。

  据悉这次求婚使用的无人机是一款来自大疆科技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科技”)的无人机,产品型号为Phantom 2 Vision Plus。大疆科技创始人汪滔对于此次求婚新闻表示,用无人机是汪峰自己的行为,并非有意的商业策划。

  在“汪峰帮你上头条”的助力下,原本看似有些距离的无人机使用突然变得平易近人起来。它可以拿来航拍、闯白宫、送快递,现在又多了一项功能,求婚。

  关于无人机的几个“小高潮”

  无人机与快递:2月4日,淘宝宣称携手圆通及某饮品在北上广开展无人机送快递服务,用户选择购买49元的某饮品礼包,即有机会享受一小时内极速送达。

  据淘宝方面介绍,在2月4日至6日,消费者登录淘宝网下单,购买某饮品礼包后,就有机会享受无人机送货。客户在下单一小时内,就能收到圆通无人机VIP运送的产品。据悉,每个城市一共能配送50单。但是据实际请看来看,宣传中“无人机飞上阳台送快递”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在无人机到达指定送货地点后,还需要由快递员出面负责消费者的当面签收。网友吐槽淘宝和圆通“玩概念的”、“又是噱头炒作”。

  虽然,电子商务对无人机有着迫切的需求,但要真正投入使用尚需要相关技术的深度发展,尤其是在中国,无人机要想非常准确地投递,需要充分的大数据,更精准的地图坐标定位,当然,前提还得是非雾霾天。

  无人机与白宫:距离上一次无人机登头条是在上个月末26号,在美国华盛顿的白宫里突然从天而降一名不速之客,并且坠毁在白宫内的草坪上。听起来是不是颇有动作电影的感觉,但其实是当天白宫的执法部门发现一架小型无人机闯入白宫,特勤局正就此展开安全调查。

  无人机上的标志“Dji”也标志了此架无人机是由中国的深圳大疆公司所生产。事后,大疆发布公告,称将升级固件将白宫周围设为禁飞区。在闯入白宫前一周,还有消息称有人用无人机运送冰毒跨越墨西哥到美国的边境。

  无人机与航拍:无人机最为人所熟知的功能应当就是航拍,很多热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所使用的航拍设备就是来自于大疆公司的无人机。其实一些热门美剧如《神盾局特工》、《国土安全》中拍摄的航拍镜头,很多也是通过大疆的设备拍摄。

  在欧美国家,大疆有大量拥趸,连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都是粉丝之一。每次大疆有了新产品给他试用,他都非常高兴。“外国人有易于接受好东西的文化,我们在好莱坞推广的时候,人家一看到我们的产品,就愿意主动帮我们传播,并且由衷赞美你。”汪滔说。风险资本也发现了这家公司。市场传言,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诸多投资机构和大疆均有接触。有分析称,大疆创新在B轮融资后可能在2015年启动海外上市计划。

北京app开发公司

(本文为艾瑞网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谷歌眼镜“命不该绝” 但是缘何失败?

这是一个涉及很多营销噱头、未来主义可穿戴技术、秘密实验室、时尚模特以及一段终结一位亿万富翁婚姻的公司内部三角恋的故事。这是谷歌眼镜的故事。

谷歌眼镜“命不该绝” 但是缘何失败?

本不该如此?

自2012年公开亮相以来,它曾一直备受追捧,成了众人梦寐以求的产品。不管技术宅男、还企业CEO、大厨还是时尚达人,无一不心生向往。它一度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玩意,将会成为新生的可穿戴计算机的黄金标准。

《时代》杂志曾将其列入“年度最佳发明”榜单。该产品曾获得了《Vogue》杂志长达12页的洋洋洒洒的报道。《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有一集以谷歌眼镜为主题,尽管Homer是将该产品称作“Oogle Goggles”。谷歌眼镜出现在了各种早间和晚间节目当中,也成了包括周末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科尔伯特报告》在内的各种脱口秀节目和无数YouTube视频的热议主角。世界各国的领袖纷纷试用该款设备。查尔斯王子也戴过一副谷歌眼镜,奥普拉、碧昂斯、詹妮弗・劳伦斯(Jennifer Lawrence)和美国喜剧明星比尔・默里(Bill Murray)亦然。

2012年纽约时装周,黛安・冯芙丝汀宝(Diane von Furstenberg)也佩戴上了一副红色的谷歌眼镜,并让她的模特戴上不同颜色的谷歌眼镜走上走秀台。不久之后,冯芙丝汀宝在一段精心制作的视频中向谷歌设计师伊莎贝尔・奥尔森(Isabelle Olsson)表示,“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了谷歌眼镜。”

另一个充分体现该产品的文化影响力的例子是:《纽约客》发表了一篇5000字的特写报道,来详述佩戴该款新颖的可穿戴设备的感觉。该文出自一位获邀测试产品的谷歌眼镜探索者之手。格雷・斯特恩加特(Gary Shteyngart)诙谐地回忆起他在地铁上进行即兴产品演示时的情境。“那是谷歌眼镜吗?”有位商人问他。“那简直酷毙了。”一位大学生说,“你真幸运。”

不过,谷歌眼镜上周所引发的波澜也许才算是前所未有的:谷歌突然宣布谷歌眼镜项目将移出Google X实验室,该产品也将停止销售。

这着实令人唏嘘不已,仿佛它引发的种种喧闹只不过是昨日的事情。

从数位曾参与谷歌眼镜项目的现任员工和前员工的描述,这个故事本来不应该如此结束。只不过,谷歌眼镜当初的出场――以及伴随它而来的那种喧闹――也不是这个故事应该开始的方式。

Google X

为了厘清该项目为什么会失败,我们需要说回几年前的事情。谷歌的创始人和数位高层当初提出了一份列有100个未来主义想法的清单。

那些想法包括室内GPS以及“谷歌大脑”(Google Brain)项目。不过,真正让他们兴奋不已的是一种新型的可穿戴计算机,它可以依附在皮肤上,或许也可以像普通眼镜那样戴在头上。

2009年年末,谷歌时任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向斯坦福大学的天才研究人员塞巴斯蒂安・特龙(Sebastian Thrun)抛出了橄榄枝,招募他领导践行那些疯狂的想法。特龙需要给该实验室取一个很酷的名字,他决定将其名称暂定为“Google X”,寄望日后能够取一个更好的名字。

据数位曾在早期阶段参与Google X项目的匿名谷歌员工称,该实验室不久之后就在谷歌园区找到了它的“家”――占据查尔斯顿大道1489号的一座普通建筑的二楼。在那里,该实验室诞生了它的首个项目:一种虚拟现实式的设备,它后被称作谷歌眼镜。

特龙网罗了一连串的著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来开发谷歌眼镜,其中包括走在可穿戴计算领域前沿的阿斯特罗・特勒(Astro Teller)和巴巴克・帕维兹(Babak Parviz)以及设计师奥尔森。不久之后,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也加入帮助运营Google X。

关于布林,在此要指出两件事情。当时,他已经结婚,妻子是基因测试创业者安妮・沃茨克奇(Anne Wojcicki),他们有两个孩子。另外,谷歌内部普遍认为布林存在“项目注意力缺失症”,他一时著迷于某个项目,但没多久又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项目上。

布林和特龙掌舵的时候,Google X和谷歌眼镜项目成功保密了一年多时间。“谷歌员工每天都经过Google X实验室,却对里面的事情完全不知晓。”一位Google X员工说道。

直到2011年,《纽约时报》记者撰文揭开了Google X秘密实验室的神秘面纱,详细谈到了实验室正在展开的一些项目。

内部分歧

当时,对于谷歌眼镜最基本的功能,Google X内部的工程师其实有着很大的分歧。有的认为它应当全天候佩戴,就像“时尚设备”那样全天使用;有的则觉得它应该仅在用于特定用途的时候佩戴。不过,Google X内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点共识:现有的原型只不过是个原型而已,还有很多的重要问题有待解决。

有一位显要人物对此并不赞同。布林知道谷歌眼镜并非成品,还需要改进,但他想要公开进行改进,而不是在高度保密的实验室当中进行。他认为,Google X应当将谷歌眼镜推向消费者,利用他们的反馈来对设计进行改善。

为了强调谷歌眼镜仍是在制品,谷歌决定不在零售店中出售它的首个版本,而是仅将其推向谷歌眼镜探索者――花1500美元成为早期用户的一批极客和记者。

这一策略引发了反效果。有限的开放推升了人们对谷歌眼镜的兴趣,引发各路媒体争相报道。而谷歌不仅仅煽起了人们的热情之火,还火上浇油。

“Google X内部团队知道该产品还远没有做好准备。”一位前谷歌员工称。但谷歌营销团队和布林另有计划。

例如,在2012年6月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佩戴着谷歌眼镜的跳伞员从天而降,引起雷鸣般的掌声。布林似乎得益于所引发的巨大关注,他还被打上了现实版钢铁侠的标签。后来,布林得意洋洋地戴着谷歌眼镜出现在了冯芙丝汀宝的时装秀的前排位置。

谷歌眼镜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不是还在埋头于改进工作的Google X工程师希望看到的低调试验,而感觉像是看人用带放大器的扩音器说出自己的秘密来。

不过,跳伞员和时尚模特的作用终究有限,谷歌眼镜的光芒很快便开始衰弱。最终将谷歌眼镜拿到手的科技评测人员将该产品称之为“时上最烂的产品”,直言它电池续航能力糟糕,存在不少的漏洞。它也引起了隐私担忧,人们担心会在一些私密时刻(比如小便的时候)被戴着谷歌眼镜的人偷拍。该产品也遭遇了各种场所的禁令,包括酒吧、电影院和拉斯维加斯赌场。因为这些地方并不希望有顾客利用谷歌眼镜秘密进行偷拍。

谷歌眼镜一下子从众人的热捧对象沦为人们的笑柄。有个Tumblr部落格取名“White Men Wearing Google Glass”(戴谷歌眼镜的白人)。

内部三角恋

2014年初,Google X实验室遭遇丑闻侵袭。布林和曾帮助筹办Diane von Furstenberg时装秀的谷歌眼镜营销经理阿曼达・罗森博格(Amanda Rosenberg)有了绯闻。布林因而与妻子分手,罗森博格也跟同为谷歌员工的原男友分道扬镳。《名利场》还爆料称,布林的妻子跟罗森博格曾是朋友。

自那以后,谷歌眼镜似乎日渐衰落。数位Google X早期员工离职,其中包括转投亚马逊的帕维兹。布林则忙于处理其私事对公司的影响,也不再在公众场合佩戴谷歌眼镜了。

由此才有了上个月谷歌突然宣布关闭谷歌眼镜探索者项目的那一幕。这基本上等同于宣布谷歌眼镜气数已尽。不过,该产品也许还气数未尽。

在转入Nest智能家居部门后,谷歌眼镜由领导时尚专家、珠宝设计师艾维・罗斯(Ivy Ross)和前苹果产品高管、Nest创始人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负责。

“谷歌眼镜的早期努力取得了突破,让我们得以学习对于消费者和企业而言什么才是重要的。”法德尔在声明中表示,“我很兴奋能够跟罗斯一起给该产品提供指引和支持,她将领导整个团队,我们将共同把那些学到的东西整合到未来的产品当中。”

数位了解法德尔的计划的人士称,他将会重头设计谷歌眼镜,直至完工才会将它推出市场。“未来不会有公开的试验。”法德尔的一位顾问说道,“法德尔善于做产品,他不会在产品完善之前将其推出市场。”

至于冯芙丝汀宝,她对于谷歌眼镜仍热情不减。她周二接受采访时说,谷歌眼镜就是革命性的产品。“正是它的出现,人们才开始讨论起可穿戴技术。”她说道,“当下的科技进步越来越快速,谷歌眼镜将一直会是历史的一部分。”

北京app开发公司

保守的iPad,你得向Windows平板学习了

iPad已经快要5岁,在这几年中,它很好地填补了手机和电脑之间的空白,作为一种移动式的类计算机设备受到用户欢迎。不过,苹果的世界已经被iPhone占满,参考其最新的财报,我们看到了大屏iPhone带来的惊人利润,占据了苹果四分之三的营收,而iPad则因为市场及需求的饱和,逐渐呈下滑趋势。

根据产业链及媒体的猜测,苹果有可能在今年推出两款新型产品,一个是大屏幕iPad、一个则是小尺寸MacBook Air。有趣的是,它们的屏幕尺寸似乎都为12.5英寸,令人好奇苹果如何让它们在市场中共存?仅仅是通过不同的市场定位及营销形式、亦或是Mac OS X和iOS的系统差异?

对于用户来说,一直在期望多功能并且具有良好体验的产品。比如iPad,虽然人们一直很喜欢它流畅的触控体验、丰富的应用程序及娱乐功能,但始终无法在移动办公领域取得突破。而在这个方面,微软的经验似乎值得苹果去借鉴。Surface Pro 3可以说是目前将移动、桌面计算机体验结合地最完美的产品,而随着Windows 10的到来,微软很有可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线。

微软的理念:多设备同平台

保守的iPad,你得向Windows平板学习了

Windows 8及混合PC之所以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功,主要的原因来自于系统的不足。早期RT平板由于取消了桌面界面,令消费者感到混淆;而对于混合设备而言,即便搭载完整的Windows 8系统,Modern界面的使用价值并不高,使得微软无法在移动市场打败苹果。

然而,Windows 10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可能,同平台跨设备的运行方式感觉十分正确,通用的应用程序将可在手机、平板、PC甚至Xbox上运行,针对移动和桌面的智能切换形式也更为人性化。另外,Windows 10的硬件设备设计也具有更灵活的转换形式,这是从应用深度上相比iPad的优势。

另一方面,苹果也没有坐以待毙,iOS及Mac OS X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升级,最明显的则是合作方式的进化。苹果的方式是通过Continuity功能实现跨平台的应用形式,用户可在iOS和Mac间无缝切换iWork、iCloud、信息、Facetime等功能。当然,这种形式对用户的要求较高,因为需要用户完全生存在苹果的生态系统下,如果单纯依靠iPad,依然无法实现Windows平板那样的桌面体验。

消费者逐渐厌倦了iPad的保守

保守的iPad,你得向Windows平板学习了

苹果电脑的定位和类型划分实际上非常严格的,比如笔记本电脑(MacBook系列)、一体桌面电脑(iMac)、桌面电脑(Mac Pro、Mini),而iPad则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本质上它仍是移动产品,但大屏幕更适合阅读、网页浏览等体验,所以很多用户也希望将其作为笔记本替代品使用。

但事实上,iOS限制了iPad作为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体验。Cnet编辑认为,消费者逐渐厌倦了iPad单纯作为上网、娱乐设备,这也是为什么iPad的外接键盘配件非常受欢迎。消费者在外出时想要尽量少地携带数码设备,手机自然是必须,而平板和超轻薄笔记本在某些方面出现功能重叠,只能二选其一。在这种情况下,iPad无法完全胜任,笔记本又略显复杂,所以类似Surface Pro 3这样的混合产品才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市场。

iPad应该变得更加全能

保守的iPad,你得向Windows平板学习了

那么,iPad的未来应该是怎样的?Cnet认为,一个全新的界面、新的配件(如一个巧妙的官方外接键盘)、适当的接口优化,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这听上去很像是微软的Surface系列,但形式却并不一定按照Windows 10的轨迹发展。

事实上,Mac OS X与iOS的合并在目前来看尚属不可能,但针对iPad优化的新版iOS却是苹果可以做到的。此前,iMore发表文章称,在Apple Watch获得了特制iOS版本之后,iPad实际上也应该获得更好的界面接口,如增加同屏多任务界面、提供外接键盘及手写笔配件等等,从而变得更加全能。显然,iPad已经从微创新产品逐渐走向保守,苹果应该做出一些改变。

北京app开发公司

中国手机(手机app)市场步入衰退期 2015年国产手机(手机app)怎么玩

继小米手机成功之后,曾经昙花一现的“互联网手机”再次卷土重来。

1月28日,刚刚推出超级汽车的乐视宣布打造“超级手机”,并且要打造手机行业的新模式――“生态派”。与此同时,阿里巴巴、360、百度相继入局,不过与乐视不同的是,阿里巴巴、360、百度相继选择与魅族、酷派、联想合作,借道挤入手机市场。

但事实上,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然步入了衰退期。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3.89亿台,相比2013年的4.23亿台下降了8.2%。

华为、小米等领先厂商均宣称2015年出货量要大幅增加,而市场玩家又越来越多,狼多肉少,怎么分?

  生态派和利润派的两极分化

2014年,小米堪称成长最快的智能手机。该公司宣布销售手机6112万台,销售额为743亿元, 但未公布利润。

2013年小米销售手机1700万台,营业收入为265.83亿元,净利润为3.47亿元,利润率仅1.8%。但很显然,雷军志不在手机这点眼前的利润,整个2014年,小米启动“手机连接一切”的战略,开发了智能手环、路由器、电视、空气净化器、空调等多种硬件。雷军的玩法是,以手机为入口搭建封闭的硬件生态,通过规模效应摊薄硬件成本,同时通过软件和内容获益,并且在未来启动大数据经营。

2014年底的两个月,小米支出接近80亿元,在内容、硬件领域频繁布局,这些疯狂的并购都是围绕那个庞大的生态帝国而展开,以图未来的巨大利益。

小米的模式令人叹为观止,也吸引了不少重量级玩家。2015年1月28日,乐视宣布正式进军手机领域,并且旗帜鲜明表示要打造“生态派”。至2012年推出超级电视以来,乐视为家庭互联网搭建了包括LeUI系统、终端、视频应用、电商平台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如今,乐视希望把这一系统延伸至汽车、手机。

除乐视之外,阿里巴巴联合魅族、360与酷派合资,甚至最近有传闻称百度也将入股联想旗下的神器工场,该公司的定位就是打造包括手机、路由器、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在内的智能生态。

事实上,早在2012年,阿里巴巴、360、百度就曾高调推出自有品牌手机,但均昙花一现。如今,他们卷土重来,国产手机的“生态派”正在迅速壮大。

“生态派”正在延续互联网企业“烧钱抢用户”的习惯。得到阿里巴巴支持的魅族于近日发布了售价699元的魅蓝,与小米不久前发布的红米2售价相同,但硬件参数却优于后者。而小米则计划发布499元、甚至399元等更低价的手机,希望通过低端市场迅速扩大用户、壮大生态。

在生态派冀望未来的庞大用户赚钱,一些手机厂商更务实地选择了眼前的利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华为。据赛诺咨询报告,2014年,国产手机在份额上升的同时,平均价格也在不断走高。2013年1月-2014年9月,国产手机平均价格从875元增至916元,而华为平均价格则从803元增至1215元。而这,主要得益于华为在2014年推出P7、MATE7等高端产品。华为P7上市半年后销量已经超过了400万台,MATE7销量超过200万台,2014年,华为高端旗舰智能机销量占比达到18%,并且,华为计划2015年继续提高这一比例。

除华为之外,OPPO、vivo的中高端定位也收获较高利润。据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老杳)测算:“2014年,OPPO、vivo的销量基本都是3000万左右,但他们利润高达30亿,领先国内企业。”

  中国市场步入衰退

但无论是生态派还是利润派,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然进入衰退期。根据中国通信信息研究院(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数据,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3.89亿台,相比2013年的4.23亿下降了8.2%。而在2012、2013年,智能手机市场还保持着166.8%、64.1%的高增速。

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降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各大手机厂商宣布的出货量却在暴涨。

1月27日,华为宣布其201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7500万,同比增长45%,同比上涨45%,暂居榜首。而据IDC统计,联想2014年四个季度出货量累计7030万部,排名第二,不过,该结果并未统计MOTO前三季度的销量。小米紧随其后,雷军在1月5日曾公布:2014年,小米手机出货量6112万部,相比于2013年的1870万部增长了227%。

此外,酷派、中兴、TCL智能机出货量均在4000-500万之间,而OPPO、vivo接近3000万。此外,据了解,金立2014年的出货量也接近2000万。

这排名前九的国产手机厂商出货量累计超过4亿,同比2013年增长超过50%。其中一部分增长来自三星让出的市场,而另一部分则是海外。

目前,TCL在国产手机中拥有最大的海外份额,其7349万的销量中仅900万来自国内,其余6400余万主要借助旗下阿尔卡特品牌在欧洲、拉美市场的收获。

除TCL之外,华为、中兴也早已开启国际化布局。据悉,目前华为海外营收已经超过了国内,占比达到了52%。并且在11个重点国家中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5%,比如,在缅甸市场份额高达50%,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市场份额为16%,而在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市场份额均超过7%。

根据IDC统计,小米已取代LG,与华为、联想一同杀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三家厂商一起占据了全球17.26%的份额。

根据目前已公布规划,华为、联想、小米、TCL均计划2015年出货超过1亿台手机,增速均超过40%。倘若中国市场2015年继续下行,那么唯一的增长空间只有海外市场。

但需要指出,对于小米、OPPO、vivo、金立、酷派而言,缺少专利储备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门槛,一旦进入国际市场,不可避免会遇到频繁的专利诉讼,但他们目前还不具备应对专利纠纷的经验。

而没有专利之忧的华为、中兴、联想、TCL,虽在部分市场站稳脚跟,却很难像三星、苹果一样能形成全面布局。一位TCL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是当地的文化理念、消费特色,还是本土化的团队管理,都需要投入时间、资金去耐心经营,没有其他办法。”

  渠道挑战

其实,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国产手机还要面对一个相同的问题:渠道。

目前,国内九大厂商的渠道积累各不相同。

作为唯一的“新秀”,小米自成立以来就凭互联网营销一骑绝尘。赛诺咨询调查指出:2014年1-11月,小米线上销量达到2400万,线下销量为1800万,线上比例接近60%。而且,由于线上用户更依赖于“口碑”,且小米在2013年为其线上销售完善了仓储、物流、售后等大量基础配套,小米开始在线上市场形成越来越强的卡位优势。

而中华酷联,则更多依赖于三大运营商渠道。据中国移动统计,2014年全年,中国移动渠道手机销量超过8000万,占全国手机市场超过20%。TCL也主要是依托旗下阿尔卡特在全球积累的运营商渠道,得以在欧洲、拉美实现丰收,2014年智能机、功能机总销量7349万。

OPPO、vivo、金立依靠多年累积的公开渠道深耕市场。王艳辉告诉记者:“OPPO、vivo十多年前经营VCD时就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渠道,甚至覆盖到县级区域,其他企业均难以望其项背。”

目前,国内公开渠道、运营商渠道、线上渠道基本维持比例为40%、40%、20%。但由于,运营商减少手机补贴,运营商渠道影响力日益衰退,而电商渠道的占比则不断提升。“预计2016年,三大渠道基本会三分天下。”Gartner首席分析师吕俊宽如此预测。他指出:“这两年,可以看到国产手机厂商在不断调整他们的渠道布局。”

华为、中兴均曾公开表态,要摆脱对运营商的依赖,并分别推出了荣耀、努比亚作为线上品牌。除此之外,2014年下半年,华为开始大量建设线下渠道,去年一年开设了300多家服务店。

而酷派与360成立合资公司布局生态的同时,也在酝酿渠道转型。王艳辉认为:“酷派希望能够像OPPO、vivo一样发展线下渠道,但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转型过程。”vivo战略规划部部长宋定国也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厂商在渠道上砸了不少钱。但坦白说,这种方式比较不理性,也并不能帮助大家在短时间适应国内的渠道变化。”

“渠道变革,其实考验的并非厂商的渠道覆盖。”吕俊宽认为,三大渠道相互渗透,更多挑战的是厂商对于不同渠道的管理运营经验。“如何在三大渠道中寻找平衡,消弭三种渠道并存对产品营销造成的冲突,国内企业其实都没有太多经验。”

而这种渠道管理经验的缺失,也将是国产手机在海外市场最大的难关。“在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运营商渠道难以覆盖全国,而本土渠道的忠诚度又特别低。”吕俊宽表示:“所以,过去几年,华为、中兴、联想、TCL,在印度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不过,他也指出,2014年起,华为、OPPO、小米、金立等企业已经意识到要摆脱对于传统渠道的依赖。据记者了解,目前小米在印度市场每个月用于渠道建设的资本支出都超过1亿元。而OPPO联合全国各省级渠道商,在印度每个联邦建设本土化渠道。吕俊宽指出:“这种方式虽然漫长,但却是唯一能实现长远运营的办法。”

迅速崛起的国产手机,现在不得不停下来补课。无论是来自互联网生态的变局,还是行业内渠道变革的冲击,都有可能帮助国产手机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北京app开发公司

苹果(ios app开发)或月底推12寸视网膜新Air及AppleWatch

苹果(ios app开发)或月底推12寸视网膜新Air及AppleWatch

2

2月5日消息,据Apple Insider网站报道,苹果计划在本月底举行一场媒体发布会,届时将发布新款配视网膜显示屏的MacBook Air,以及揭晓最终版Apple Watch。

iGen 网站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将在2月24日举行新产品发布会。此前,有消息称,苹果将在今年第一季度推出一款采用更薄机身设计、全新12英寸MacBook Air 设备,具体时间点在三月底,这刚好跟2月底亮相MacBook Air发布会时间吻合。

根据iGen报道,新款MacBook Air将配置高清晰度12英寸视网膜显示屏。另外,有消息称,这款设备将配置更小、可双面使用的USB 3.0卡槽。

对苹果智能手表而言,苹果已在去年9月提前展示了这款设备,现在这家公司正在做最后的开发,因为要赶在4月推出。苹果将借2月底产品发布会来提供有关这款可穿戴设备更多配置细节,比如电池续航时间。

另外,苹果还有可能揭晓所谓的“iPad Pro”平板电脑,此前有传言称,这款设备将配置12.2英寸显示屏。不过,也有报道称,这款设备要等到今年第二季度才发布,可能会出现在苹果今年WWDC大会上。

在过去2年时间,苹果都没有在年初举行过重大产品发布会,每年都是在6月举行的WWDC大会上揭晓其新产品。苹果最后一次在年初举行重要产品发布会还要追溯到2012年,当时苹果发布了第三代iPad平板电脑。

iGen 网站以追踪和预测苹果未来计划而著称。去年,这家网站获得了来富士康iPhone6设计图纸,上面显示了iPhone6最终设计。该网站还曾成功预测苹果新设备的发布细节。

北京app开发公司

苹果(ios app开发)提交新专利申请:用iPhone解锁车门

北京时间2月4日凌晨消息,苹果公司此前已用Apple Pay移动支付服务表达了想要取代钱包的意愿,而现在该公司提交的一项新专利则表明,汽车钥匙可能也已成为其追逐的目标。

苹果公司申请的这项新专利的美国专利号为8947202,该专利申请与“一种初级的便携式设备”有关,该设备“可向汽车传输一条包含车辆出入凭证的激活信息,从而打开一辆汽车”。通俗地说,这就意味着用户可以使用iPhone来解锁汽车,不再需要到处摸索钥匙。更有甚者,当用户进入汽车内部以后,甚至还可利用iPhone来发动引擎。据专利申请文件称,这种信息传输将通过蓝牙方式进行。

此前,苹果公司一项类似的专利申请已经获批。据美国科技博客Apple Insider报道称,该专利允许用户使用iPhone配合一种“配件控制”设备来打开车门。但这项新的专利申请则意味着,用户无需使用其他设备即可直接用iPhone进入汽车。

当然,苹果公司申请的专利数以千计,其中大多数最终都不会用在成品上。举例来说,将iPhone手机的Home键改造为一种弹出式操纵杆的专利就不太可能被实际应用。在苹果公司的专利申请中,有很多只是为了先发制人或是在司法诉讼中压制对手。

但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用智能手机解锁车门正是其发展方向。宝马也已开发了一种技术,允许用户用智能手机解锁汽车。但宝马开发的这种软件已在最近被发现存在一个漏洞,能让人无需授权即可“黑进”汽车。这就表明,像这样的解锁技术想要广泛普及将面临很大挑战。而另外一个问题则是,如果用户的智能手机没电了,同时又没带备用钥匙,那么就会变得求助无门。

北京app开发公司

产业联盟无踪,后向流量夭折是为何?

前向收费与后向收费,是根据收费对象来区分的不同商业模式。运营商的后向流量业务,就是对于用户使用的数据流量,运营商不向使用者收费,而是向提供流量内容的商家统一收取。2014年5月,由快用苹果助手与悟空网络发起了后向流量产业联盟,此举在业内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甚至有媒体称,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新时代的来临。然而联盟正式启动之后,音讯全无。这是什么原因呢?看钛媒体作者宁宇独家解密:

去年中,由快用苹果助手与悟空网络发起了一个“后向流量产业联盟”,此举在业内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这边运营商要开展流量经营,那边互联网公司希望改善客户体验,双方愿望一致,立场趋同,后向流量业务应该是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一拍即合的合作。因此联盟被各方人士普遍看好,甚至有媒体称:“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新时代的来临。”

然而正式启动之后,就不见了这个联盟的消息。挺好的创意,怎么没发展起来?因为这个业务并不那么简单。

前向收费与后向收费,是根据收费对象来区分的不同商业模式。前向收费是对使用业务的客户收钱,而后向收费则是从提供业务或内容的合作伙伴那里收钱

后向收费是互联网和媒体常用的商业模式,对前向客户免费或者少收钱,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竞价排名的搜索网站、插入广告的视频网站、分类排名的电商网站,以及依托点击量和发行量的媒体等,收费的形式可以是广告发布费、竞价排名费、冠名赞助费、会员费等。

电信运营商惯常采用的是前向收费,即根据客户使用业务情况,收取资源占用费和业务使用费。收费的基本方式是月(日/年)租或计次,而计次的单位则五花八门,可以是时长、流量、条/次数、速率、接入终端数等,也可以是他们的组合。

运营商的后向流量业务,就是对于用户使用的数据流量,运营商不向使用者收费,而是向提供流量内容的商家统一收取。具体的业务模式归纳起来,是三个维度组合而成的多种变化:定向/非定向,统付/定额付,指定用户/所有用户:

1、定向流量是对指定的网站或地址提供后向流量业务,比如用户浏览视频网站或者从某家互联网公司下载应用时,用户不需要支付相关的流量费。

2、非定向流量类似于给用户进行流量充值,这部分流量由商家从运营商那里购买赠给客户的,用户可以在任意网址使用。通常是商家给客户的优惠活动,或者给指定用户提供的赠品。

3、流量统付是指有关的流量全部由商家付费,商家通常会采用这种模式,因此有时把“后向流量业务”统成为“后向流量统付”。不过也有商家希望给用户支付的流量有一定的额度限制,这种限制不是商家“抠门”,而是希望防止发生竞争对手或者个别客户恶意盗刷的现象,避免商家损失过大。

基于多维度进行组合,互联网企业或者别的商家可以与运营商开展后向流量经营,玩出很多花样,难怪运营商推出这样的业务之后,各类企业趋之若鹜,创意无限。但要开展后向流量业务并非轻而易举,目前来看至少遇到三方面的阻碍

障碍1:是技术实现相当复杂。从业务逻辑看,后向流量就是把给客户的流量计在合作伙伴的账上;但技术实现则是一个复杂的流程。

第一步是运营准备,需要合作伙伴提供地址信息,然后由网络、支撑等部门在全网进行工作部署和局数据制作。

第二步是运营计费,用户使用业务后,由支撑部门采集打标记的话单,通过全网分发体系,一方面传送给客户的归属地,用于向用户提供详单;同时将话单汇聚在一起,用于汇总向企业需要收取的费用。

第三步是运营服务,包括为前向个人客户提供的话费减免、查询等服务,以及为后向企业客户提供的对账、结算、缴费等服务。

总结下来,要实现后向流量业务,不仅跨越了运营商的不同部门、不同地域,而且要为前向的个人客户和后向的企业客户同时提供服务,更麻烦的是:后向流量业务的变化繁多,每开通一项具体的业务,都需要按照特定的场景重新进行运营准备,这与其他业务相比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障碍2:是商务谈判相当艰巨。虽然双方都有合作意向,但当谈判涉及到具体的需求和价格时,往往异常艰苦,甚至不欢而散。

谈判第一难在于业务交流。互联网企业很容易就能接受后向流量的概念,与运营商达成合作意向;但是具体的业务组织、技术配合、商务合作等方面,很多都不清楚。后向流量是运营商的新业务,没有发展为成熟商业合作模式,缺乏规范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流程,只能边摸索边前进。开会时吵作一团,却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鸡同鸭讲,沟通的基础差、效率低。

谈判第二难在于需求沟通。运营商开展后向流量业务的营销目标是集团客户,虽然后向流量已经抽象提炼出了几种相对成熟的模式,但是到了具体的业务设计和使用场景,每一单的需求仍有不同。为了创新和变化,需求的内容总会发生调整,而即使只是稍作调整,都需要业务与技术人员进行大量的沟通协调,才可能达成一致。

谈判第三难在于价格协商。购买后向流量做营销推广会产生多大的效果,商家对这一新事物并没有底,因此往往不敢投入太多的资金;同时主观上认为运营商应该给个实惠的业务批发价格,所以对价格的期望值相当低。然而流量业务是运营商未来的主要收入来源,后向流量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小业务,一旦这个口子开了,推动流量单价迅速下滑,未来运营商怎么活?因此在价格上运营商并不愿做过多让步。在价格问题上,双方原本的立场差异就比较大,再加上都不愿意让步,这就使价格谈判成为合作前最难迈的一道坎。

去年成立“后向流量产业联盟”的目标之一,就是聚合起中小规模的互联网公司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与运营商谈判的议价能力。然而分析后就能意识到:聚合起来的商家具体需求并不一样,因此对于运营商和商家来说,合作还得一单一单分别进行,再加上价格谈判没有进展,联盟的价值大打折扣,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障碍3:是运营质量堪忧。后向流量业务是统一组织、一点支付的全网业务,与传统的两级运营体系间存在各种不匹配。

从运营准备环节看,开通一项全网的后向流量业务,以中国移动为例,需要在全国近千台GGSN设备上配置数据,需要在31省进行支撑系统参数变更,需要每个省公司对客服口径和服务要求进行调整,理论上在上线前需要对每一个业务场景进行测试和验证。然而巨大的工作量与超紧到底进度要求之间,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往往在运营准备工作并未全部就绪的情况下,业务带病上线。

从计费结算环节看,对后向流量产生的话单,采集、预处理、计费、批价等模块都要进行针对性改造,数据信息需要在省公司和总部的多套系统之间交互数十次,才能完成业务要求。而这套新业务的处理流程是叠加在传统生产系统之上,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无论是向客户多收费,还是对商家收错钱,都会引发不小的麻烦。

从售后服务环节看,无论是运营商还是合作商家,都没来得及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流程,用户的投诉多是人工处理,效率低,甚至出现丢单漏单投诉无人理的情况。而且后向流量业务涉及众多部门和处理环节,即使找到了问题所在,要解决起来也需要花很长时间。我听到过不止一个客户经理抱怨:“做后向流量业务得罪了(集团)客户,以后再也不推这个业务了。”

虽然困难重重,但后向流量业务还在推进,巨大的投入后也产生了一定回报。此时,我们更需要反思,为什么如此“叫好”的业务却身陷重围,能否以互联网思维让后向流量业务获得重生

运营商不能按照前向收费的思路做后向流量业务,或者说要学会开展面对集团客户的运营。

运营商做前向收费面对的是个人客户,因此在规则化基础上的精细化,对每一张话单、每一笔业务都要计算得清清楚楚。运营商的传统计费系统优势在于强大的并行处理计算能力,把清晰、明确的规则固化到系统中,由高性能计算设备自动处理;相应的,对规则的应变能力较差。

运营商喜欢做加法,不习惯做减法;经常不断上线新业务,而对既有业务和产品不敢削减下架。所以在探索新型商业模式的过程中,运营商很难下决心进行颠覆性创新,经常只是对旧有流程进行微调,时间久了,规则越来越复杂、运营难度越来越大,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而后向收费面对的是集团客户,其商业协议往往需要以客户为中心,规则和需求很难固化。如果让运营商的传统计费系统支持灵活的规则变动,就好比让一艘超大吨位的战舰追着小舢板走“之”字路线,资源消耗巨大,也不可能跟上节奏。如果后向流量的计费是把不向客户收转移向后向商家收,那么运营商的资源消耗永远难比换来的收入。

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小规模的、适应规则快速变化的支撑系统,配合以具备灵活运营能力的组织,来满足集团客户的个性化运营需求;而后通过契约制的方式,实现集团客户运营单位与传统运营体系之间的市场化结算。这样,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减少对传统的业务和运营体系的影响和干扰;另一方面赋予集团客户运营单位自主权,让他们得以轻装前进,开展简化、集约的运营,更好地满足集团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运营商体量超大,商家购买后向流量的费用与运营商的前向收入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所以如果只是盯着把既有收入从前向收费转到后向收费,那么后向流量业务永远无法成为运营商的主流业务。后向流量业务的目标是创造新的产业、产生新的需求、激活新的能量,抛开现在的成功经验和业务,后向流量才可能在涅之后,获得新生。

北京app开发公司

狂赚180亿 苹果(ios app开发)还是要发债

狂赚180亿 苹果(ios app开发)还是要发债

 

  上季度,苹果公司狂赚180亿美元利润。该公司周一宣布将重回债券市场,发行债券。

苹果公司本次计划发行2020年到期的浮息债券、2020年、2022年、2025年和2045年到期的固定利率债券。根据美国SEC的文件,高盛和德意志银行将帮助苹果公司出售债券。

由于税务问题,苹果公司将大量利润囤积在美国之外,因此它选择发行债券来为自己的股票回购计划提供资金。目前,美国的公司融资利率正处于历史低位。

在2013年4月,苹果公司出售了170亿以美元计价的债券,为20年来其首次发债。苹果的发债规模在当时创下了公司债的历史记录。

此前提到,在2013年5月的债券销售之前,苹果没有任何债务。

当时,苹果手握1450亿美元的现金,但其中只有约450亿美元在美国本土,另外约1000亿美元现金被留在低税率的海外,如果将现金转移到国内用于股东回报,苹果公司将需要承担相当规模的税收。

苹果公司尚未透露本次发债计划募集多少资金 ,其表示:

本次发债是为了满足公司需要,需要包括:普通股回购、股息支付、为运营、资本支出、收购以及偿还债务提供资金。

北京app开发公司

相对三星等Android手机(手机app),为何iPhone更保值?

相对三星等Android手机(手机app),为何iPhone更保值?
  iPhone6推出之后,苹果正在全球各个市场大获全胜,苹果日前发布财报显示,2014年Q4,苹果共售出7450万部iPhone手机,同时有数据称,苹果公司首次成为中国最大智能手机厂商。另外,苹果在全球各个市场捷报不断。比如在韩国,iPhone市场份额从iPhone 6和6 Plus发布前的15%,飙升至33%。在日本市场,苹果的份额已占半壁江山。在美国与欧洲,苹果则处于完全主导性的地位,在中国市场,苹果市场份额已经超越三星。

也许业界比较疑惑,iPhone6发布之后,从硬件到软件,除了屏幕大小的调整,再也看不到过多亮点,苹果在技术创新上的瓶颈的表现非常明显,业界对于苹果的唱衰也是不绝于耳,但苹果的销量、股价、市值、人气、关注度等诸多方面却呈现强劲的增长走势。也正如我们所看到的,2014年Q4,苹果共售出7450万部iPhone手机。但如果从Android手机阵营的表现与iPhone一对比我们就知道,iPhone6的流行,其中有一个被忽视的理由:即相对Android手机,iPhone更具有保值性。

我们看智能机的二手市场。在智能机二手市场,苹果人气高,品牌含金量高,销量高,因此二手苹果手机的回收一直以来都是主流,去各大电子产品数码城转一转就知道,旧款iPhone从来不愁卖不出去。

另一方面,我们再看2013年上市的iPhone5S与三星note3、S4的价格对比,这三款手机在上市时价格都在5千以上。目前iPhone 5S的电信3G/移动4G/双3G的报价均不低于4000元。三星Galaxy Note 3 (N9006)的价格在2900左右,三星S4目前的报价普遍已处于1800~2500元的价位区间。三星的旗舰机价格随着时间推移,价格缩水惊人。

  手机保值,在Android阵营很难做到

这些案例已经不用举太多。可以看出的是,iPhone相对三星等Android手机,具备更高的品牌溢价。支撑苹果品牌溢价主要是对于智能手机重新定义与创新的首创性品牌影响力、独有的工艺设计与iOS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的构建。

而三星等Android厂商,大多只是硬件属性的厂商,随着时间推移以及摩尔定律的作用下,其品牌不是上行反而是下滑了。苹果则相反,从iPhone4到iPhone6,历经几代iPhone的发展与品牌沉淀,加之iOS独有的封闭系统的优良体验驱动其高端品牌价值处于上升阶段,其品牌具备了苹果本身时尚科技奢侈品属性所带来的稳定性。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苹果品牌溢价赋予iPhone具备更高的保值性。有数据显示,在美国,购买12个月的iPhone,依然可折价60%出售,在中国,这个价格甚至还可以更高。而Android智能机则大致只能以40%的价格卖掉,甚至更低。另外,据MarketWatch网站的数据显示,美国用户手中的iPhone旧的手机设备的价值从2013年的340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470亿美元。

因此从投资价值角度看,买iPhone相对来说,带来的个人损失反而更少,而转手也更容易。加之苹果新iPhone的推出,苹果也会推出以旧换新的回收政策,消费者可将旧iPhone设备抵扣现金去购买新iPhone。这不仅带动苹果新机型的销售,也在间接为iPhone旧手机保值而服务。

然而,手机保值在Android阵营却很难做到,在Android手机阵营,多年来竞争手段都没有变过,无非是硬件配置、参数的比拼,最近华为小米还在为2K屏幕大打口水战。但手机硬件配置与性能参数分分钟都会被超越,一旦被超越,就面临价格缩水,加之智能机硬件目前已经发展至相当成熟阶段,硬件比拼只是细微的差别,不构成核心竞争力,Android手机的降价快也是无奈之举。

日前苹果公司CEO库克也表示,在新款iPhone的销售量中,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此前使用Android智能手机的用户。这里面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即Android手机对市场用户多年来的培育,反而为iPhone做了嫁衣。因为从本质上来看,Android终端厂商始终并没有找到一个独有的核心竞争点,Android系统体验与iOS依然存在差距,这造成了苹果在高端价位始终压制着Android终端厂商的上浮空间。

Android手机由于系统软件与系统兼容性问题以及卡顿、频繁弹广告、恶意程序、越用越慢等因素都在将更多Android用户推向苹果,但这不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关键因素在于,目前不少Android用户在多年市场培育后开始考量手机这种电子消费品上的长远投资价值,即尽管iPhone手机售价高,但从长远的使用成本来看,其保值性决定其使用成本要低于Android手机。

  苹果创新乏力是事实

不过,苹果的未来风险也是显而易见。苹果创新乏力是事实,基于今年秋季将会推出的iPhone6S,iSuppli Corp.中国研究总监@Kevin王有传称,iPhone6S主要是升级处理器、iOS。至于内存,至于外观、屏幕 和摄像头都依然没有变化。创新能力是决定苹果是否能维持高品牌溢价的基础,但更大的影响因素在于苹果之外的手机厂商是否有别具一格的软硬件创新体验以及是否具备撬动苹果生态的力量。

做手机中的奢侈品是苹果为自身的定位,周转快、利润高,人为地制造一种供不应求是苹果新品发布都需要制造的一种效应。这种效应为苹果年复一年的带来光环。但苹果的危机也在于,目前iPhone交易渠道的便利化,苹果正从满足一小部分人的愿望到到沦为街机,从小众走向大众。比如我们还知道,2015年年中,苹果或将会停产iPhone 5c推出4寸低价iPhone即iPhone6S mini,而四寸屏手机可能将为完成iPhone5C的未竟使命,即为覆盖更多中低端用户群体而生。

从这个角度来看,苹果事实上需要对标的是LV或者爱马仕,因为奢侈品的定位决定其只需要吃掉高端窄众市场即可,品牌高端化与利润最大化本身是相矛盾的,否则大众化会反噬品牌本身。而我们目前看到的则是供应链管理出身的库克在不断迎合大众需要作出市场策略的调整,导致iPhone6的销量达成井喷,但这种井喷过后则是iPhone的大众化,大众化则削弱其奢侈品的品牌价值与保值性。因为品牌的高端属性是iPhone更具保值性的基石。

另外,不具备过多创新因子的iPhone6销量过高,将驱动市场饱和程度加深,并导致iPhone产品赋予消费者的梦想意义与身份彰显意义都已不再,而且会压抑用户后续对iPhone新品的需求。

可以看到,苹果为了布局生态圈占据更广泛的用户,推动销售覆盖更多市场,正在采用各种手段,但这显然不利于苹果后续的品牌上行与其产品保值性的延续与稳固。苹果的未来不在于销量,依然在于其是否能真正在创新瓶颈上积聚势能,在用户心理预期达到低谷的阶段能带来惊喜式的突破,并处理好利润最大化,用户最大化、生态圈建设与高端品牌稳定性四者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是否能处理妥当才能铺垫好苹果的未来。

北京app开发公司

三星为小米们敲响了警钟:手机(手机app)硬件是苦生意

三星为小米们敲响了警钟:手机(手机app)硬件是苦生意
  三星今日之困,也是所有手机硬件厂商的明日之忧。

最新财报显示,2014年,三星在过去3年中首次出现年度利润的下降,而第四季度来自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的利润同比下降达64%,这已是三星该业务连续第5个季度利润同比下降。

三星表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出货量第四季度出现下降,但并没有公布智能手机的销量数据。来自多个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三星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可能被苹果再次夺回第一,在中国市场也失去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作为国内手机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上述消息或许让诸多国产手机厂商内心窃喜。在过去几年里,三星风头盖过苹果,也成为国产手机头顶难以逾越的一座大山。可以预料的是,当看到把三星踩下去的希望后,2015年国内各大厂商会更具侵略性的去抢夺三星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

但换个角度看,如果曾经如日中天的三星,现在也面对销量利润持续下滑的困境,说明了手机硬件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护城河、没有安全感的苦生意。

以小米为例,这家平地而起的中国手机厂商在过去一年里完成了野蛮扩张。雷军(微博)自称,2014年小米手机出货量达到6112万部。但在2015年,小米需要面对千元机市场的红海竞争以及进军中高端市场后面临的全新挑战。

诚然,用户会不断追求更大更好的屏幕、更好的性能,对智能手机也有更新换代的需求,但用户终究是要通过终端来使用和生活工作相关的应用服务,技术和硬件的发展不能领先手机本身所能提供的服务太多。

手机本身难以成为奢侈品,再忠诚的用户,换一个品牌的手机都不会是太难做出的选择,尤其是安卓手机。

苹果有着更好的用户忠诚度,过去几年同样遭遇销量和市场份额下滑的苦涩,虽然凭借大屏幕手机重回巅峰,iPhone销量达到创纪录的7450万部,但iPhone6和iPhone 6 Plus的市场效应终会逐渐耗尽,下一步,市场如何演变,苹果如何维持高增长,依然是未知数。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论智能手机排行榜前十怎么变换,谷歌(微博)依然坐享其成,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大小小互联网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能力依然在不断扩大。

无可否认,硬件厂商极大促进了科技和时代的发展,但未来的时代却很可能不属于硬件。摩托罗拉、诺基亚如此,现在的智能手机厂商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与用户消费者最切身相关的,依然是生活、工作和服务。

硬件厂商们的不安,最直接的反应是,都试图去创建或主导自己的生态圈。

三星希望凭借Tizen系统自建移动生态,摆脱对谷歌安卓的依赖,但是其自有的应用程序现在不过千余款,Tizen手机在印度也遭遇如潮恶评;更早些时候,诺基亚也玩砸了MeeGo。

小米从诞生之初,就在经营自己的MIUI,但是很难摆脱安卓所建立的应用生态,推出的米聊等一系列产品也难以和安卓上全平台产品竞争,或许在应用游戏分发、视频聚合等方面,凭借用户积累小米能获取一定收益,但除非在用户硬件更新换代中小米依然维持稳定的用户群,或者其软件应用本身有类似微信、淘宝的不可替代性,否则战略意义有限。

要知道,即便是三星在鼎盛时期也无法在安卓下建立起自己的第二级移动生态。

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似乎为手机厂商找到了另一条看起来更有希望的发展道路,因为这里是谷歌和苹果也无法统治的全新领域――如果把自己的手机硬件和用户其他所有智能硬件产品在底层深度集成,成为用户家居生活、移动出行的控制中心,小米这类公司或将建立新的庞大生态圈。

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任何一家手机或家电硬件厂商要想做到70%市场份额、建立自己的行业标准,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如果不垄断市场,这样的跨界整合在竞争中将变得虚有其表、有名无实。

至少,更多从一开始就信仰互联网的人会愿意相信,最终只有互联网平台和应用才能打破无数终端之间的隔阂和障碍,真正让用户体验到互联互通、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

北京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