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叫板哲学”:吃不着的葡萄都是酸的!

余承东“叫板哲学”:吃不着的葡萄都是酸的!

  3月4日,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在巴塞罗那MWC大会上纵论手机市场大势,对苹果、三星、小米、联想等竞争对手一一点评,并表示华为在未来三五年将成为手机市场领军者。余承东在MWC大会上重申他此前观点,“未来,我们的主要对手将是西方公司,而不是中国公司。三到五年后多数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将消失,我们将成为市场领军者”。并表示很少有公司能与华为在研发设计投入上相提并论。谈及竞争对手及其产品,余承东称:“三星(Galaxy S6)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三星的品牌影响力更大,但我们的产品更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变化。”“联想太过关注营销和销售,反而忽视了技术和创新”。提及小米及其MIUI用户界面,他表示小米擅长小技巧和小产品,“很多手机厂商看起来非常成功,但它们将很快消失。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它们无法生存。”

是的,你没有看错,偃旗息鼓了一阵的华为“余大嘴”又重出江湖了,并在巴塞罗那MWC 2015大会上学起了曹操,又来了一次煮酒论英雄。尽情设想华为消费终端BG在未来三五年肃清宇内,囊括四海之盛况。但细看下来,华为所点评的对手正是华为所要征服的大山;大嘴所点评抨击的地方,正是华为所欠缺的;而在大嘴所骄傲的地方,华为也不是天下无敌。

  一、华为的底气源自何方?

余大嘴的豪气与自信,源于其所领导的华为消费BG在2014年的强劲表现。根据华为公司自家晒出的2014年成绩单,我们可以看到:在2014年,华为消费者BG的盈利能力保持了持续的上升,并超额完成了年度贡献利润目标,预计销售收入将超过11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0%,在出货量上,2014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7500万台,同比增幅大于40%,其中用于狙击小米的互联网品牌华为荣耀智能手机在2014年贡献了超过2000万台的销量。在品牌价值方面。华为则首次成为Interbrand Top 100首家大陆上榜公司排名94位,品牌价值为43亿美元。2014年对华为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其凭借华为Mate7成功闯入了3000元以上这个对国产而言的高端市场,并呈现出了一个一机难求的局面。

二、华为的底气足不足?

显然,华为消费终端BG在2014年取得的成绩给了华为以及余承东极大的自信,也给了华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底气,但这样的底气究竟足不足,还得看看华为所点评的这几家在2014年的市场表现如何。根据市场调研机构Trend Force公布的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排名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前十名分别为三星、苹果、联想+摩托罗拉、LG、华为、小米、酷派、索尼、中兴以及TCL。

而从这份榜单我们可以看到华为所点评的公司除小米外,市场份额均在其前列,而领先多少?其中被不断唱衰的三星市场份额为28%;联想(包含摩托罗拉后)市场份额为7.9%,小米市场份额为5.2%,而华为自身市场份额为5.9%。但华为自身的市场份额其实是没有达到华为在2014年初未自己设下的目标的,大嘴曾在MWC2013大会上说道,华为在2014年的目标是要达到市场份额目标是8%-10%,预计将售出超过8000台机器。但是结合华为自己公布的成绩单以及此份榜单来看,华为依旧与此目标差距巨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三、华为所点评的更是华为所欠缺的

华为余大嘴在MWC大会上一番煮酒论英雄所点评的,在我看来更是华为目前所欠缺的。

余承东“叫板哲学”:吃不着的葡萄都是酸的!

  1.品牌影响力

大嘴首先点评了三星,认为“三星(Galaxy S6)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三星的品牌影响力更大,但我们的产品更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变化。”

华为大嘴认为三星是胜在品牌优势上,但是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对一个公司意味着:

公司产品及服务在财务方面的优秀表现;

品牌对消费者选择的重大影响力;

品牌在溢价或锁定公司收入的强大控制力。

而我们用华为引以为豪的Interbrand Top 100来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三星在此榜中也是赫然在列,并且排列第7位,领先华为87位,而其品牌价值为450多亿美元,更是华为的10倍量级。而这样的品牌价值更是现在华为所不具备的,是华为急需的。所以我们看到华为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自2012年起,华为手机就在全球范畴内开始了一系列品牌营销活动,包括赞助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俄罗斯足球等全球顶级联赛和国家足球队,同时成为AC米兰、多德蒙德、阿森纳、阿贾克斯等多个全球顶级俱乐部的合作伙伴。

而说到S6这款产品,余承东表示其判断是基于先前泄露的一些信息,但是在S6发布之后,我们看到,三星S6的槽点大幅减少,产品亮点颇多,创新也数独家,各家媒体对其的评价均为正面居多。且S6尚未经过市场检验,大嘴就得出没有太大竞争力的结论的又是否妥当?

而华为的产品又是否更好?好在哪里?全部的胜出?从诸多测评结果来看,产品依旧不完美,所以更好的过论稍显强迁,并且华为Mate7的成功,究竟是必然还是一个爆款的偶然,我个人认为还需要在2015年观其后续产品的表现后才能得出结论。

  2.营销与销售

说完三星,又到联想,大嘴开炮联想说的是:“联想太过关注营销和销售,反而忽视了技术和创新”。

然而营销与销售对于一款产品的成功重要性显然不言而喻,但华为在营销上却是败笔多多。其大嘴更是华为营销与公关部门的头痛之人,其最新力作就是在小米Note发布之后:连续了诸如“最近看到一些公司开始使用2K分辨率屏幕,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对于6英寸以下,人眼几乎无法区分1080P和2K,而2K屏造成手机功耗很大,电池续航能力很弱,最近试用MX4 Pro和Note4等,电池续航能力太差了,体验很差!看到小米Note仅3000mAh电池5.7英寸2K屏,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电池续航能力已达很糟糕!”结果被小米反营销,弄得华为偷鸡不成蚀把米,尴尬不已。

而回归到他所谈及的联想创新问题上,个人认为也是缺乏大家风范的言论。

联想董事长柳传志就认为“虽然联想虽然联想在技术创新上稍微有欠缺,但联想在商业创新方面却占据优势,特别是在管理创新方面。并且认为对于创新的一般理解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在当下,更有人认为创新是互联网技术与产品的创新。这是狭义上的创新,创新可以在各行各业进行,同时不限于技术、产品创新,还有管理,商业模式的创新,前者基于技术,后者基于商业智慧。基于商业创新是长跑,类似马拉松,后者是联想的创新之道。”

即便柳传志谦逊,难道联想就当真如余承东所言,只关注营销和销售,而忽视了技术和创新吗?显然不是,联想Yoga就是其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而作为著名的接盘侠的联想,在2014年收获了摩托罗拉之后,其科研创新能力更能更上一层楼。

3.小技巧与小产品

说完三星与联想,大嘴又关注到了小米,提及小米及其MIUI用户界面,他表示小米擅长小技巧和小产品,“很多手机厂商看起来非常成功,但它们将很快消失。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它们无法生存。”

然而小米正是凭借MIUI中的小技巧,提升了MIUI的易用性,给了安卓用户几乎是最好的安卓ROM体验,让小米的MIUI用户粘性极高。而反观华为EMUI ROM,用户对此评价并不高,易用性不佳。到了EMUI 3.0才稍有改观,但仍然有诸多槽点。

而在小产品上,也许大嘴说的是诸如小米手环,小米耳机,小米充电器之类。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诸如小米手环、耳机、充电器正在迅速的扩张,而反观华为,在此市场也是想分羹一杯,但效果却是不佳,据徐钦松介绍,第一代智能手环TalkBand B1自发布以来销量约在50万台左右,而小米手环其销量早已突破百万。可穿戴设备作为下一波热点,华为对比小米,在这些小产品上却是落后的。

至于小米在未来能否生存,小米虽有危机,但小米的合纵连横之术,生态布局的初步完成以及小米目前450亿美元的估值已经给了余大嘴一个答案。

  大嘴所骄傲的,华为也不是天下无敌

大嘴在点评完这些对手后,当然不会忘记夸赞自家,认为“未来,我们的主要对手将是西方公司,而不是中国公司。三到五年后多数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将消失,我们将成为市场领军者”。并表示很少有公司能与华为在研发设计投入上相提并论。华为产品相比竞争对手自然也是更好。但我却要是,未来三五年,华为的对手既有西方公司,更有中国公司。从目前市场份额来看,华为并不占据优势,在大家都看清大势,奋力向前的时候,超越又谈何容易?

而谈到研发,的确华为投入了大力气,每年激增的研发投入以及华为员工是如何的奋力拼搏,让华为成长迅速。但是华为所点评的这些公司,在这个方面的投入难道就低了吗?研发就不占据优势了吗?显然不是:其中以三星为例,我们就可以看到三星2014年总研发投入达到了134亿美金,成为IT界研发投入第一名。而华为其投入与之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五、结语:

华为消费终端BG在2014的确取得了重大成绩,并且在高端立足,这是对华为人以及余承东努力的嘉奖。树立目标,有方向是领导人该做的,但也应该是不骄不躁。彰显自己企业的优秀,为员工树立企业荣耀感也是领导人应该做的,但我认为这不应该建立在对竞争对手的藐视与品头论足上。真正的优秀企业,优秀产品,是不需要用对比来彰显自我的。华为余大嘴是华为沉默工程师文化中的一个异类,但太过于显眼的另异与随性,是否就成了闭关修炼之前的老罗了?在面对2015更加激烈的竞争时,华为想要达到9000万到1亿部的出货量目标,光靠嘴上说是不行的,更需要华为去努力。嘴上赢了可能一时爽了,但实际赢了才是硬功夫。2015的华为,我们拭目以待!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苹果(ios app开发)要求三星禁售侵权产品 美国法官怒了

苹果(ios app开发)要求三星禁售侵权产品  美国法官怒了
  3月5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苹果周三向美国上诉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禁止三星继续销售已被证明侵犯了该公司智能手机专利的产品。不过法官对此表示怀疑,称苹果既然已经开放专利技术授权,又何来“不可挽回的损害”一说?

三星与苹果有关智能手机的专利纠纷已经持续了三年。在这长达三年的法律战中,双方可谓互有胜负,并基本打了个平手。当然,一次例外是三星在2012年的一场官司中被最终认定侵权属实,因此被法庭判罚赔偿苹果9.30亿美元。不过三星随即对判罚结果提出了上诉。

在双方最新一轮的较量中,苹果针对三星侵权产品提出禁售请求。苹果代表律师威廉姆・李(William Lee)指出,三星本可以绕开已被专利保护的如滑动解锁、自动纠错以及快速链接等技术,但公司并未这么做,而是故意进行侵犯。这种行为损害了苹果利益,因此希望获得法庭支持,对该公司侵权产品予以禁售。

不过法官金伯利・穆尔(Kimberly Moore)则不认同这种说法:“你们已经将专利授权给每一个人。所以我不明白即使三星使用了专利技术,又如何对你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

另一法官莎伦・普罗斯特(Sharon Prost)也表示,其一直难以理解苹果所谓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星方面对于苹果的禁售请求表示,公司已经全面停止使用苹果的专利技术,因此已毫无必要对产品颁发禁售令。

“为什么你们(苹果)还要争辩这个话题?”法官穆尔表示,“这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吗?”(卢鑫)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从MWC看2015手机(手机app)行业趋势 向泛智能化突围

从MWC看2015手机(手机app)行业趋势 向泛智能化突围
  MWC2015大会到今天就要进入尾声,在过去四、五天的时间里我们饱览了国内外众多智能手机生产厂商、运营商等推出的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不过在我个人看来,今年的MWC大会的主旋律似乎有了一些变化:作为单一产品的智能手机在创新力度上大幅减弱,大家对此的关注度也降低了不少;另一方面,之前一直附属于智能手机的周边泛智能硬件产品,正在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吸引着众多媒体、消费者的关注。而这样的改变,也似乎是印证了本届MWC大会“The edge of Innovation(边缘创新)”的主题。当然,从本次大会的具体内容之中,我们多少也能窥探到一些关于2015年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

 手机硬件升级幅度放缓、创新点匮乏

从MWC看2015手机(手机app)行业趋势 向泛智能化突围
  虽然说手机产品依旧是MWC上的关注热点,但从近两三届MWC大会的内容来看,手机产品已经没有“独占鳌头”之势,而在产品之上,参展手机厂商们并没有推出太多让人感到为之一振的新产品,硬件水平的升级幅度也逐渐放下了往日“奔跑”的步伐。

具体来看,在此次MWC大会期间智能手机方面仅发布了三星、HTC这两个品牌的旗舰机型。

相比于GALAXY S6,S6 Edge还算是给大家带来一些“想体验真机的冲动”。而金属机身、前后玻璃面板、一体式不可拆卸电池这些在三星看来是“有史以来”的创新,你总会感觉以前好像在哪里见过……并非是我想要说的这么悲观,在参考了眼下三星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占比之后,三星能不能用这两款旗舰新机来扭转当下的颓势,还真是不好说。

而HTC One M9的反响更为平淡,外观方面较之前的M7、M8并没有太多变化,你甚至把这三款手机排列开来,正面的设计风格肯定会让你“傻傻分不清楚”。即便是搭载了高通目前性能最强的骁龙810处理器,但从发布会现场来看,处理器方面的升级已然不是厂商的炫技之处。引用一个媒体同行的话,HTC推出了全新的手机产品,不过并没有推出创新的产品。

相比之下,作为国内老牌手机厂商的华为,在本届MWC大会上推出的新品似乎更是与手机这个概念“渐行渐远”。除了仅有的一款手机&平板跨界产品MediaPad X2外,而智能手表Huawei Watch、智能手环TalkBand B2以及智能音乐运动耳机TalkBand N1这些手机之外的智能穿戴设备推出,似乎更容易吸引媒体、消费者的关注。

  泛智能化可穿戴设备将成新突破点

从MWC看2015手机(手机app)行业趋势 向泛智能化突围
  与上面手机产品关注度形成较大反差的,则是手机厂商们“剑走偏锋”推出的几款智能穿戴设备。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创新放缓,更多的手机厂商开始开垦泛智能化的可穿戴设备。同样可以预见的是,穿戴设备将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成为新的竞争热点。

在本届MWC大会正式开幕的前一天,华为与三星、HTC一样都选择提前单独召开发布会。华为在发布会上推出的旗下首款智能手表HuaWei Watch和第二代智能手环TalkBand B2可谓是赚足了眼球。正如华为消费者BG总裁余承东所说,可穿戴设备是手机的延伸,可穿戴设备将会与智能手机一起,协同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智能解决方案。可穿戴设备也将是智能端产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同样,推出Grip智能手环、Valve虚拟现实眼镜的HTC也非常看好泛智能化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前景,称其会将会改变人类与世界的互动方式,并在未来成为主流技术。而我们也能够注意到的是,HTC推出的可穿戴和虚拟现实设备要比他们的新手机更受到关注。

当智能手机市场不再狂热,手机厂商们也在用自己务实的行动来表明,是时候做出要做出一些调整了。虽然从目前来看,泛智能化可穿戴设备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普及程度也不像智能手机那样,但不断的设计创新与功能融合将会更好地吸引到消费者。而智能手机最终转换成为一系列的可穿戴设备和虚拟设备的设想,或许在多年之后也能成为现实。

  移动支付仍在蓄势

从MWC看2015手机(手机app)行业趋势 向泛智能化突围
  在谷歌、苹果之后,三星也终于是在本届MWC上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系统Samsung Pay。而与其他两家推出的支付服务的最大不同是,除去支持NFC技术之外,它还可以向下兼容磁条卡刷卡机,这对于那些不希望因更换收银设备增加成本的商户来说,Samsung Pay的门槛似乎更低。

在苹果公司宣布推出Apple Pay之前,移动支付市场给人的感觉一直是不愠不火,虽然很多厂商口口声称要进军这一领域,但也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但在苹果公司顺势切入后,移动支付似乎一夜变成了香饽饽,各家也纷纷在这方面增加人力、财力。其实早在11年,谷歌也已看到这一领域有不错的市场空间,但缺乏竞争对手却又让谷歌在移动支付上变得有所懈怠,直到苹果杀入才如梦方醒。

且不论这两家在移动支付方面今后会有怎样的厮杀,但现在摆在眼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增加更多支持这两种技术的收银机。虽然有商家表达了支持新支付方式的意向,但收银设备更新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显然也是商家们所要考虑的内容。

从这个角度来看,三星这次推出的Samsung Pay似乎是更招人喜欢。它除了支持NFC技术外,还可以向下兼容磁条卡刷卡机。如果真如三星所说的这样,那么在各个商家的推广难度就会减少许多。当然,Samsung Pay目前也有着自身的局限,那就是支持三星的老款机型不多,即便那些拥有NFC功能的旧旗舰。而三星今后所推出的新机虽会支持Samsung Pay,但在同级别产品中的价位并不占优,这也很难让更多的消费者长时间热衷于三星的手机产品。所以说,尽管Samsung Pay的出发点不错,但在2015年也还会处于一个比较保守的蓄势阶段,前方的道路也注定是漫长而充满未知的。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微软“变硬”,黑莓“变软”求生

微软“变硬”,黑莓“变软”求生

苹果的示范效应下,“软硬整合”成为科技行业的运营哲学,但是软件和硬件的比例平衡,各家公司有所不同。传统软件巨头微软,已经成为平板和智能手机的生力军。

而据美联社分析指出,曾经的智能手机领先者黑莓,未来将向软件领域转型,并寄望从软件获得更多收入。

今天的黑莓仍然是一家偏硬的公司,硬件收入占到了73%。在巴塞罗那的移动世界大会上,黑莓掌门人程守宗表示,未来将会更多聚焦软件业务,让软件和硬件一样,成为两大业务支柱之一。

在全球移动生态市场,黑莓10操作系统已基本“消亡”,许多科技市场统计机构,不再统计黑莓手机份额,在许多份额饼图上,黑莓被赋予了一个极度尴尬的“0%”(有销售量不见得拥有实质性份额)。

黑莓未来是否会完全放弃手机业务?该公司负责硬件设备的高管卢克斯(RonLouks)表示,黑莓粉丝可以放心,黑莓还不会向以全键盘为特色的手机说再见。

卢克斯表示:“黑莓要成为一家优秀的公司,必须在软件业务和硬件业务上达成平衡,而在聚焦软件同时,黑莓将会在硬件领域持续投资。”

华裔掌门人程守宗则表示,黑莓正在启动一个经营理念上的转型,软件将会成为一个正二八经的业务,黑莓本身正在发生改变。

依靠全键盘手机,黑莓(RIM)一度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军厂商,甚至成为“商务手机”和“政务手机”的代名词。但是伴随着苹果iPhone和安卓触摸操控手机的崛起,黑莓跟不上时代,开始落伍。

目前,黑莓所有手机都已经搭载了亚马逊的安卓软件商店,支持运行安卓软件。黑莓高管已经公开表示,在移动生态竞争中,黑莓已经输给了安卓和苹果,黑莓无力和这两家巨头继续抗争。

在移动世界大会上,黑莓仍然推出了四款新手机,其中的“黑莓Leap”定位中低端,将在欧洲和亚洲开售。不过美联社指出,黑莓今天的焦点,已经放在了软件业务上。

在软件战略上,黑莓将面向企业用户推出更多专用软件,另外也将把之前在黑莓平台上有名的软件,推广到安卓、iOS等其他平台中。

据悉,在面向企业和政府的安全和通信领域,黑莓规划了三个重要软件,其中明年将推出“黑莓体验(BlackBerryExperience)”软件。

黑莓还推出了一个“WorkLife”软件。如今许多企业员工在工作中使用私人手机,这款软件将会确定手机哪些费用用于工作,哪些用于私人生活,以便公司报销。

美国是黑莓最重要的市场,在辉煌时期,黑莓一度垄断了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不过随着消费者开始转向苹果和三星电子的产品,黑莓的市场份额,已经蒸发殆尽。

据报道,黑莓正式的软件转型战略,始于去年11月。程守宗宣布,将会把部分优秀软件从硬件部门剥离出来,独立发展,并开始兼容竞争对手操作系统。

不久前,黑莓和三星电子达成了软件技术合作,黑莓将会向三星手机提供防窃听、手机账单管理等领域的软件和技术。

如果向竞争对手操作系统推出应用软件,或是向硬件厂商授权自家的软件技术,黑莓和移动行业竞争对手的关系,将更加复杂,形成“竞争中有合作”。

程守宗表示,在这样一种“竞合”的格局中,黑莓将会达成一种平衡。

他说:“我们将和三星电子竞争,同时也和三星合作。在今天,黑莓硬件在全世界的市场份额十分微小,我们的战略是扩大软件和服务,让它们跨平台,我们可以有一个覆盖全球99%手机市场的(软件)业务。”

在黑莓最为困难的时候,不少分析师指出,黑莓仍然有可以维持公司生存的软件业务,最为知名的是移动聊天工具BBM,以及面向企业和政府的通信安全软件和服务。

2013年底,曾有消息称黑莓计划将BBM分拆为一家独立公司运营,不过这一报道没有了下文。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谷歌挡道,国产智能手表或将重走国产手机(手机app)路线

谷歌挡道,国产智能手表或将重走国产手机(手机app)路线

Huawei Watch的发布填补了国产智能手表的空白,虽然源自国产却和MOTO 360一样与中国大陆无缘,究其根本在于两者都搭载了Android Wear系统。一方面是谷歌对Android Wear的限制,一方面是谷歌退出大陆后谷歌服务便遭到停用。以至于在国外手机厂商纷纷推出智能手表之际,国内手机巨头却“不为所动”。

尽管Android Wear的“封闭”饱受争议,三星等厂商在智能手表上选择了逃离谷歌,但三星数款智能手表均不敌MOTO 360,Android Wear在可穿戴操作系统上的优势十分明显。除了华为,其他国产手机厂商的可穿戴产品仍集中在智能手环类产品,对比国外对手的千帆相竞多少有些尴尬的味道。

最近谷歌也适时的表达了重回中国大陆市场的愿望,但即便谷歌在近期内得以进入中国,相对封闭的Android Wear当真是那棵救命稻草?

从目前的状态来看,谷歌仅允许开发者对表盘进行定制,而这也成了Huawei Watch的宣传亮点之一。当厂商失去了对Android Wear深度定制的权力,所有的安卓智能手表将与微软系统的PC无异,雷军、周鸿t等人所倡导的硬件免费策略将成为无稽之谈。对于厂商来说或许有以下两个选择,投身谷歌与另立门户。

我们先来看一下投身谷歌的利与弊。与从0到1的开发自有操作系统相比,Android Wear作为成熟的成品,在开发成本和用户体验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丰富的应用资源是其他开放的操作系统所难企及的。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谷歌和Android Wear既解决了服务问题又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厂商的产品重心便落在设计和方向上。无论是MOTO 360、Apple Watch还是Huawei Watch,其竞争产品已不是一般的智能玩具,而是把矛头瞄向了传统腕表。从产品设计上来讲,官方的说法是类似于传统腕表的体验,在产品定位上则瞄准了中高端消费人群,走轻奢品的路线。即使厂商不能在服务上拥有主导权,但硬件上的利润已经十分可观。

但智能手表的受众不只是中高端群体,普通用户才是需求的黑洞。在操作系统差别微乎其微的情况下,价格战便不可避免。厂商发起价格战的根源在于销售更多的产品,从而建立起所谓的生态系统,而投身谷歌之后这一战略将大大折扣。举个例子来讲,你的联想笔记本电脑在换装系统之后会保留联想的服务软件吗,对于智能手表而言也是如此。回首PC市场的发展,在经历了爆发期后便开始兼并和消亡,如今只剩下联想、惠普等几个巨头,当硬件发展从手机进化到可穿戴设备,如今四处林立的手机巨头还能剩下几家呢?

三星和HTC在智能手表上选择了逃离谷歌,虽然国产手机厂商并没有表现出这个勇气却也并非不可行。在国内已经有了Yun OS的案例,小米系统的传闻也是真真假假。在智能手表还未成为刚需之际亦或是谷歌重新入华之前,深耕于智能手表操作系统,并不是没有机会搏出位。那么将有两种可能形式,一是像三星一样推出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通过兼容安卓应用来弥补资源问题。二是对安卓进行深度改造,以ROM的形式适用于智能手表,这在一些“手表手机”上已有先例。

从用户的角度来讲却是另一种情况。各厂商对安卓的深度定制直接污染了安卓的生态环境,即使配置再好的手机也无法避免卡顿,如果智能手表厂商纷纷推出独立的操作系统,应用质量便很难被保障。一方面是乱糟糟的用户体验,一方面是苹果封闭完美的生态系统,反倒是便宜了Apple Watch。不过在可穿戴设备取代智能手机之前,智能手表市场必将经历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战争,对国产手机厂商来讲逃离安卓并不等于进入了一条死胡同。

在等待与逃离谷歌的尴尬犹豫中,国产手机厂商对可穿戴设备的发力仍将集中在基础性产品上。毕竟谁都不愿重蹈PC厂商的覆辙,又不愿铤而走险拿自家的未来开玩笑。国外的大军已经集结,国产智能手表或将重走国产手机的路线。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索尼移动否认将“被卖” 将放缓新产品迭代

据路透社报道,针对“索尼可能剥离手机业务”的传闻,索尼移动通信总裁Hiroki Totoki回应称,该公司不会出售移动业务。

索尼移动否认将“被卖” 将放缓新产品迭代
  Hiroki Totoki表示:“曾有推测称索尼移动通信将被出售,我想说这种推测是完全错误的。平井一夫已经来到了MWC的举办地巴塞罗那,他将描述‘移动业务对于索尼的重要性’。”

Hiroki Totoki认为,索尼移动通信的产品组合过于宽泛,需要重新聚焦。由于消费者手机更新换代的周期延长,索尼将放缓新产品的发布节奏。

索尼CEO平井一夫曾透露,索尼将不再追求手机领域的销售增长,因为这个领域既受到了来自亚洲廉价手机厂商的竞争,又遭到了行业领导者三星和苹果的围追堵截。平井一夫还表示,不排除退出移动业务的可能。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Gartner四季度手机(手机app)销量报告:苹果(ios app开发)超三星登顶

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周二公布了2014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数据。数据显示,苹果iPhone该季度共售出7483.2万台,全面超越三星 电子的7303.2万台。这一成绩使得苹果终击败三星,成为了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量最高的品牌。而此前自2011年起,三星便一直蝉联着该冠军宝座。

Gartner四季度手机(手机app)销量报告:苹果(ios app开发)超三星登顶
  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在2014年第四季度创下了新的记录,达到3.675亿台,较2013年第四季度增长29.9%。三星失去了“第一大厂”的头衔,该季度总销量为7303.2万台,市场占有率为19.9%,分别低于苹果的7483.2万台和20.4%。

2014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达12亿台,较2013年增长28.4%。不过从全年成绩看,三星仍然是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达24.7%,大幅高于苹果的15.4%,但也大幅低于2013年的30.9%。

Gartner四季度手机(手机app)销量报告:苹果(ios app开发)超三星登顶
  “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不断恶化,这种情况到了2014年第四季度愈发明显,其市占率同比跌幅甚至接近10个百分点。”Gartner首席调查分析师安苏尔・古普塔(Anshul Gupta)表示,“三星目前仍在挣扎着稳定其不断丢失的市场份额,该公司峰值市占率发生在2013年第三季度。不断下滑的趋势说明三星高端智能手机用户正逐步流失。”

“鉴于苹果统治着高端市场,而中国供应商也不断以低价高规格的设备争夺市场,三星只有依靠一个由专属服务、内容以及应用形成的稳固生态,来保证用户的忠诚度和产品的长期分化。”Rartner研究总监罗伯塔・科扎(Roberta Cozza)指出。

除了苹果和三星外,在第四季度跻身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行榜前五的全部是中国大陆生产商。其中,联想以6.6%的市占率排名第三,华为和小米分别以5.7%和5.1%排名第四和第五。

以全年销量计,小米未入前五甲。韩国LG电子排名于华为之后。

从操作系统看,Android仍然是全球新智能手机设备使用率最高的系统,占总销量的80.7%,苹果iOS占15.4%,微软Windows则进一步萎缩到2.8%。

Gartner四季度手机(手机app)销量报告:苹果(ios app开发)超三星登顶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Android乱起,苹果(ios app开发)称王

你有没有同样或类似的感觉:

2014年Android手机市场经历了一次爆发式的增长。旗舰手机的处理器越来越快、内存越来越大;各家的产品线都在扩张,Android已经可以向上摸到七八千元的价格高线,向下在599元功能机驰骋的草原上收割利润……

结果到头来,别人要你推荐一款好手机,你很可能会念出它们的名字:

iPhone 6和iPhone 6 Plus。

2014年诞生了如此多的Android智能手机,却难有一款能完全配得上“好手机”的称号,让你想买或者想推荐给别人买。去年的Android市场这么热闹,到头却还是苹果称霸王。这是为什么?

Android乱起,苹果(ios app开发)称王

  三星统治的Android格局已经重写

2014年之前,Android市场的统治者――从以出货量为评判标准的市场份额,和以利润为评判标准的实力上来看,都是三星。

2013年,三星全年手机出货量为3.14亿台,达到了苹果iPhone手机当年出货量两倍的惊人水平。彼时,三星和苹果攫取了智能手机市场上全部的利润――事实上,两家的利润比相加高于100%,因为除了这两家之外的主要厂商,比如黑莓、诺基亚、当时的摩托罗拉等都在亏钱。

然而到了2014年,以华为、联想为代表的“中国力量”,还有同样来自中国的以小米为首的“互联网手机”、以及摩托罗拉推出的廉价手机Moto G、Moto E流行于中国、印度、南美洲等新兴国家市场――它们也是智能手机接下来渗透工作最重要的市场。这些品牌依靠较低的营销成本、独特的销售模式以及对于运营商相对较小的依赖,迅速获得了成功。而它们的崛起彻底改写了Android市场的格局,颠覆了三星在Android格局内部的利润统治。

“中国力量”和“互联网手机”对Android格局的改写、颠覆,其结果不是改朝易代,而是留下了一个混乱的,没人能赚到钱的Android阵营。

Android乱起,苹果(ios app开发)称王

  三星电子依靠销售高溢价的智能手机的盈利能力越来越低,最终严重下降到今年第四季度的约6%水平。而在只有一人的iOS阵营,苹果拿走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88.7%的利润,大约有212亿美元当中的188亿美元。

在苹果给各Android厂商(Windows Phone、黑莓、Firefox就不计了)留下的利润空间当中,各家依然没有多少利润可占,三星占据了剩下的利润当中一半的水平,仅仅过去了一年就从和苹果瓜分智能手机行业利润变成了“下一个索尼”。这就是Android阵营内乱的现状:三星被拉下马,但仍没有一个新的赚钱好手能站出来统治。

 你到底需要一部什么样的手机?

毫无疑问,智能手机是现代人们最亲密的伴侣,在人的数字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智能手机是你起床时见到的第一块屏幕和睡觉前最后一块屏幕。在这两个时间点中间的大量时刻,你需要用它来打电话、和人短信或语音聊天、收发邮件、阅读、拍照、录制和观看视频、玩游戏。

不分操作系统,所有的智能手机都可以完成这些工作。但很明显,iPhone完成的总是比Android更好――至少大部分人这样认为。

iOS上总是能找到设计精美、功能强大的应用,而那些热门应用的最新设计、功能也总是在iOS上最先出现――因为Android应用的开发者需要对多达数十种操作系统和屏幕尺寸进行适配、调试和优化;苹果对于iPhone的客户支持和系统升级服务,比如使用教学、维修检测和更换工作,也比形形色色的Android厂商更好;iPhone的背照并不是像素最多的,但当提到拍照最好的手机的时候,首先想起的永远是iPhone,极少有人会想起Vivo、Nubia或三星,连为全球大多数高端智能手机提供相机元件的索尼都要排在后面……

  Android乱起,苹果(ios app开发)称王

  说白了,如果不喜欢折腾,一劳永逸的你需要一部iPhone,而不是各式各样的Android手机。无论它们的运存多大,处理器有多快,屏幕分辨率多高,其实你只需要一部iPhone。iPhone给你带来的安稳的幸福,远比Android的高可自定的自由更美好。

  iPhone的“全面”胜利

Android的盘子越变越大,市场开始被各式各样的功能和定位更清晰地细分开来,有人做拍照手机,有人做Hi-Fi音效,有人搞“青年良品”,有人专注商务和时尚――但结果,人们却很难在这个市场上找到一部全面均衡的好手机――一部像iPhone那样的手机。

iPhone的外观精美、系统流畅、相对Android手机更稳定(绝大部分时候)、拍照强、运行起游戏来如丝般顺滑、省电、屏幕一如既往好看……以上这些并不是对iPhone的全部溢美之词,但目前仍可以说,没有一部Android手机能能够在这些方面和同时代的iPhone媲美,即便后者只有1GB运存,只能拍1080p视频,只有一块不到2000mAh的电池――只达到了Android手机两、三年前的配置水平。

Android乱起,苹果(ios app开发)称王
  因而,苹果得以在市场上继续保持着一种近乎“价格歧视”的定价策略发售iPhone,而其拥趸依旧蜂拥而至购买最新一款的产品。在发布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最近一个季度里,最新款iPhone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7450万台,帮助苹果成为了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科技公司――两年前,这个名号还属于三星,而现在,它已经在“中国力量”的竞速赛跑中疲于奔命了。

 这一切似曾相识

在小米、联想和华为等叱咤风云的Android手机市场上,厂商可以以低价冲中、低端机型出货量,从购机预算较小的消费者手中收割水平低至3%、2%的利润――小米就是一个低价收割者;但没人能像苹果一样,能用5000-8000元价格的高端手机,在一个季度里打出华为、小米一年的出货量。

这场景像极了当年的PC时代,各种档次的Windows PC充斥着市场中低端市场,PC厂商戴尔、HP、联想之间残酷竞争,仅有个位数的利润;而苹果用统一的品牌形象、系统优化来获得高溢价,几乎垄断了1000美元以上的高端笔记本市场。即使各家都有冲击高端市场的产品,却无法像MacBook一样真正在高端市场成功。现在无论Android手机厂商怎样宣传自己的产品,智能手机的王者之位仿佛只属于iPhone;无论Android厂商们如何迭代旗舰,却无法实现iPhone级别的成功。

Android手机就没戏了吗?并不是这样,在今年的MWC上三星和HTC再次更新了旗舰,此前华为、小米、Oppo等厂商都拿出了不错的产品,拥有独特风格的Google Nexus、摩托罗拉也在继续自己的道路。这些厂牌的手机在业界、消费者当中都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可惜在Android阵营内乱的同时,想要正面挑战iPhone的地位,恐怕最大的希望依然只能是苹果自己搞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应用商店下载App这事,也有中国特色

昨日,谷歌宣布将首次允许软件开发者在Google Play中付费推广他们的应用,并称为“赞助搜索广告”。

这意味着,Google Play目前的盈利已经不能满足谷歌的业务需求。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预计,单是2014年,Android手机的出货量就超过了10亿部,Android手机的使用率在全球已经超过了50%。业内预测这种新的赞助搜索广告将成为谷歌创收的新的爆炸式增长点。

这引发了雷锋网对国内外应用市场的关注。众所周知,国内的应用下载不像苹果的App store或者谷歌的Google play,用户完全不需要进行付费。所以,对用户完全免费的应用市场究竟都是怎么盈利的?

说广告,你知道的只是皮毛。

谷歌苹果和微软的都怎么玩?

尽管天朝不能使用Google play,它的体验仍被业内的很多人称道。开发者在Google play注册账号时,需要一次性缴纳25美元。另外,用户每在Google play里购买一次付费应用,谷歌将会参与30%的分成,这才是Google play的主要收入来源,App Store的分成比例也是如此。

应用商店下载App这事,也有中国特色

 

  不过,在苹果内购买应用的“土豪”明显更多。据App Annie市场报告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Google Play的下载量比App Store高出60%,但App Store的收益却比Google Play高出60%。

另外,说到微软小众的Windows Store,注册年费分成49美元(个人)和99美元(企业)两种。为了激励开发者,以2.5万美金为门槛,盈利小于2.5万的产品,Windows Store分成30%,大于2.5万的部分参与20%的分成。

这三家应用商店的共同特点都是,开发者并不能操纵App在应用商店中的显示位置。

  国内应用商店的脑洞大开

国内的应用商店如360手机助手、应用宝、豌豆荚、应用汇等基本全部采用免费下载的方式,所以依靠应用付费分成的模式基本泡了汤。不过,应用汇的联合创始人芦衍锴向我们介绍,“中国独创了买位置的商业模式”。

中国的应用商店,虽然不与世界“接轨”,却有自己的脑洞大开。当雷锋网问到应用市场主要的盈利模式,芦衍锴解释:

“应用商店的商业模式很清晰,一种是软件的推广,按位置或者激活来付费;另一种是游戏厂商的分成合作,前后者的比例在4:6。”

雷锋网也采访了某应用的推广人员杨凯清,熟悉各大应用市场的他向我们介绍,在推广应用时,购买广告位、参与应用市场的活动(首发或者抽奖)的时候开发者都需要付费。

应用商店下载App这事,也有中国特色

  (国内某应用商店的广告位价格)

  简单的说,当你在XX商店看到首页显示某个App时,这并不意味着它很火热,有极大的可能是开发者付费购买了这个位置;还有一种情况,例如当你在小米应用商店下载App并且分享第三方,然后抽奖送小米三件套时,这些奖品也都是开发者出资购买的,和应用商店没有多大的关系。

购买广告位通常是按天付费,不同的应用市场价格不同,价格会随着应用商店量级、季节、产品的不同进行波动。以首页最上端的位置例,收费可能在每天几万人民币到几千不等。

另外一个收入的大头则是游戏。对于单机版的手游来说,游戏中如果有付费的部分,则是通过扣除手机话费,这便需要接入运营商的服务。参与游戏分成最普遍的比例的可能是4:3:3(开发者:应用市场:运营商),如果有波动,开发者只会更少。同比,Google Play则是60%:35%:5%,运营商只拿很小一部分。手机网游,基本是5:5分成,算是应用商店和开发者联合运营,强势的应用商店最多可能拿到9成。

芦衍锴向雷锋网介绍,应用商店每年会接入上百甚至上千款游戏。应用商店会根据他们的数据帮助开发者调整游戏运营策略,也会相应的为游戏提供好的展示位。

一番了解下来,中国的应用商店的模式和国外差的不是一点点。不过,中国为什么做不了付费应用呢?仅仅是因为中国的付费习惯吗?这个尚有待思考。

做应用商店的门槛其实不高,入局简单。但是要做出差异化,要获得用户的难度却很大,尤其是在国内应用分发严重分割的局面之下。这可能也是国内很多应用商店生存境况不太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app开发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后乔布斯时代,乔纳森和苹果(ios app开发)的创新和坚守

核心提示:《纽约客》最近采访了苹果设计高级副总裁乔纳森・艾维。通过名为《未来事物的状态――一名工业设计师如何成为苹果最伟大的产品》的文章回忆了乔纳森如何加盟苹果,如何与乔布斯形成合作关系,如何在后乔布斯时代适应他在苹果“领导”设计的角色。报道还详述了多个与Apple Watch 相关的细节,以及新款iPhone 开发的过程等。

后乔布斯时代,乔纳森和苹果(ios app开发)的创新和坚守

  乔纳森

  Apple Watch 作为苹果最新的一种产品类别,在《纽约客》的采访中自然占了非常大的篇幅。

  Apple Watch项目诞生之初

乔纳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pple Watch 项目是在2011 年晚些时候诞生,乔纳森开始构思的时间与乔布斯去世的时间非常接近。当时候这个项目是“试探性的,而且非常脆弱,”有可能随时被苹果放弃。苹果公司CEO 蒂姆・库克则补充苹果当时在研究多个不同产品类型,以确定要做哪个产品类型。

鲍勃・曼斯菲尔德当时非常担心,像手表这样的奢侈品会在苹果客户群中引起分歧。文章写道:

但是艾维还是得让苹果知道,曼斯菲尔德回忆当时“有很多阻力。”公司不知道如何在店中展示这么一款产品。另外也担心会在富有和普通客户之间引起分歧。(如曼斯菲尔德所说,“苹果希望他们的产品适合每一个人。”)

对于如何更好地展示他们的时尚产品Apple Watch,乔纳森和零售主管阿伦德茨正在研究如何对零售店进行重新设计。

采访披露作者Parker 提到两位苹果的高层正在致力于Apple Store 的新设计,店内的空间会更自然地摆设一些玻璃橱窗,很可能是金色,至少在一些角落会摆设,这似乎是为一些路过的游客而准备的。

Apple Store 铺设的地毯不多,据作者Parker 表示,乔纳森偶然偶尔从别人口中听到,如果卖手表的地方没有地毯的话,消费者是不会买的。(这是什么习惯?)此外,放置Apple Watch 的区域可能相当于VIP 专区,尽管具体的细节没有被进一步透露。

 关于Apple Watch的方形设计和数码表冠

乔纳森说:“Apple Watch――首款设计历史比其创始人、其设计师还久远的苹果设备――构思的时间与乔布斯去世时间非常接近。很难为这个或者其他苹果发明画条时间轴出来:苹果将过去以及未来视为其知识产权。但是2011 年在调查一个新的产品类型时,苹果的胃口好像比以往都要大。你可以想象,在预期的低迷、市场动荡以及媒体质疑中,高管都渴望行动。”

乔纳森表示他认为,也许很多人都不介意大家使用的iPhone相同,但是在像Apple Watch这样的手腕穿戴设备上,没有几个人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如何能够开发出一大系列的产品,但是在这些产品中还是会有一个十分清晰的、单一的选择呢?”乔纳森认为Apple Watch必须是能够高度自定义的,有不同的尺寸,不同的表带,不同的铝合金、不锈钢以及黄金版本。

至于Apple Watch为何会选择方形设计,而不是像圆形的Moto 360那样:手表是乔纳森在一年前就选定了表带的。为了测试这些表带,后来乔纳森还戴着它们出了工作室。但是形状基本没有变过:圆角矩形。“虽然大部分功能都已经列出来了,但是圆形没有什么意义。”乔纳森说。Apple Watch最终的形状和纽森的源自1904 年的卡地亚Santos手表相同。

后乔布斯时代,乔纳森和苹果(ios app开发)的创新和坚守

  Apple Watch数码表冠

  Apple Watch的数码表冠,它主要用于屏幕导航和触摸输入。至于这个表冠的位置为何不是在中间位置,乔纳森说自己也曾试过把表冠放在中间的位置,但是那样得出来的是另外一个不同的产品。因为那是传统手表的工作方式,但对于Apple Watch来说却不是。

设计Apple Watch也让苹果设计师有机会探索iPhone和iPad设计之外的东西。iPhone和iPad的设计通常都是关于玻璃的选取,但是手表设计中的合金和表带设计等则与苹果其他产品的不同。他说人们会说手表面使用的是“蓝宝石玻璃”,“其实不是玻璃,是蓝宝石晶体――完全不同的结构。它使用的不锈钢材料超硬,背部的氧化锆陶瓷也是和蓝宝石完美相称的。”他补充道。“如果是其他公司――劳力士或者类似的公司,用这样的材料成本会更高。它可能高达10万美元或者更多。”旁边Hnig开玩笑说“我们只卖5万美元。”

Apple Watch使用的是OLED,而非LED。和iPhone的LED相比,Apple Watch使用的新技术能让黑色显得更黑,这样用户就更容易分辨屏幕上的小圆点。

苹果公司运营主管Jeff Williams 表示,即将上市的Apple Watch 是一款乔纳森的产品,而不是别人的产品。比如他对这款产品最大的贡献就是数码表冠,在工程原型机中并没有数码表冠的设计,这是设计团队后来加上去的。

Apple Watch 也体现了乔纳森和他的设计团队对细节的狂热以及对丑陋设计的彻底鄙视。在某个问题上,乔纳森和合作者马克・纽森“能够带动我们自己的某种狂热情绪”。

去年宣布加盟苹果公司的马克・纽森,其实早在2011 年苹果开始构思Apple Watch 时就参与了这个项目。

  乔纳森的设计团队和工作室

后乔布斯时代,乔纳森和苹果(ios app开发)的创新和坚守

  乔纳森

  报道形容乔纳森和他的同事是一个关系非常紧密的小组,苹果公司未来的成败都在他们的身上。苹果设计团队某前成员是这样形容这个只有19名设计师的核心团队,他们参加会议时就“好像在教堂里面牧师走进来的时候。”

乔纳森设计小组的成员每天工作12 个小时,不能与好友家人谈论关于自己工作的事情。每一个项目都安排有主管设计师,不过几乎所有成员对每一个项目都有贡献,功劳也是所有人共享。(谁想出这个或那个点子?“团队”)乔纳森表示自己在团队里的角色处于设计领导的两个极端:他并非所有创意的来源,他也不仅仅评估同事的提议。大想法通常来自他,但是对于每一个细节他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该核心设计小组的门槛非常高,他们有一个3 人招聘专员小组,每年他们或许就只要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来进入这个小组。迄今乔纳森的手下只有两个人离开。

员工形容乔纳森是一个非常温和的领导,身居要职的他觉得不自在的同时也能够做到淡定从容――这主要都得益于已故CEO 乔布斯允许他不在公开场合进行演讲等,但是乔纳森会毫不迟疑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乔布斯遗孀劳伦斯是这样形形容乔纳森的:“乔尼是一个艺术家,有着艺术家的气质,他会是第一个告诉你,艺术家是不应该负责这样的事情的人。”

乔纳森的前辈Robert Brunner认为“乔尼就好像苹果公司的创造之魂”,有些人说乔纳森好像就“担负”那样的角色。

乔纳森的朋友Clive Grinyer说“他没有得选,可怜的家伙。他真的必须明白,我知道这不是他的计划。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喜欢这样。”

虽然苹果公司的设计工作室不会随便对外开放,但是总有那么一些幸运儿能够一睹这个神秘地方的内部风光。

在苹果公司的设计工作室中还有一个开放式厨房,里面摆着桌子和长凳,一台老式Faema 半自动咖啡机,满墙的书,其中有一本名为100 Superlative Rolex Watches以及关于Joe Colombo 的书籍,这名设计师最为人著知的就是他设计的圆角Kartell 存储车。与厨房连接的是个人工作站区域。团队会议通常就是在厨房里进行,每周两到三次。乔纳森鼓励每个人都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苹果神秘的设计工作室中满是桌子,还有CNC 铣床。每一张桌子都有特定的元素――有记者参观时苹果自然是把这些桌子都盖起来的。值得指出的是,纽约客还曾与乔纳森设计团队中的成员交谈,要知道平时这个团队是很少公开露面的。

“我们把产品放在第一位,比如说我们在谈论以前我开发过的一些非常丑陋、不成比例的东西――因为,相信我说的话吧,我能从那顶老旧的帽子中发现美……这可没什么不好的,我们都这样,而且有时还乐此不疲。”

“上周有一个。”Akana 说

“哪个。”他(乔纳森)问。

“关于包装的。”Akana 回答。

“是真的,”乔纳森说,他笑笑,“真的太糟糕了。”

Akana 建议在黄金版本Apple Watch 包装中使用仿麂皮织物,但是乔纳森则通过一种非常夸张的方式来拒绝这个建议,说这感觉就好像在阴暗的学生公寓里铺地毯。

如果说乔布斯和艾维之间像父子关系,那么艾维和库克则会像互相尊重的表兄弟。

乔纳森回忆很多年前看着因为乔布斯的批评而崩溃的同事,他开始提出抗议。但是乔布斯反击他:“你为什么这么模糊不清?”乔布斯认为模棱两可就是自私的一种体现:“你并不在意他们的感受!你是徒劳的,你不过想让他们喜欢你。”乔纳森被乔布斯的话惹怒了,不过后来他却非常认同乔布斯的这番话。乔纳森感叹关于乔布斯的刻薄的轶事还有很多,但是:“他的目的和动机并不是要伤害谁。”

乔纳森的坦率来自乔布斯。两人初次见面时,乔布斯讽刺乔纳森爱慕虚荣――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下面一段描述的就是乔布斯辞世之后,乔纳森对其的思念。

乔纳森回忆,乔布斯进入设计工作室之后就会说:“操,你从来都是一点效率都没有,不是吗?”其实这是有点恭维的意味。乔布斯知道整个工作室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参观工作室时乔纳森说,乔布斯“越来越自信,对与我们合作的力量也变得非常兴奋。”乔纳森回忆他们开始合作,成果就是iMac。很快后来苹果“Think Different”上线,乔纳森视其为提醒,要记住“不要感到抱歉,不要被定义在对戴尔做出回应的范围内。”的重要性。他说,“我的直觉很准,但是要我准确描述出我的感受,那我就做不到,沮丧极了。现在乔布斯不在了,要描述出来就更难了。”

在乔布斯的纪念会上,乔纳森说,“乔布斯曾和我说过――他也常常说――‘嘿,乔尼,这里有个愚蠢的想法。’有时候那些想法确实很愚蠢。有时候那些想法非常可怕。但是有时候它们好像把整个房间的空气都抽走了,我们在那里完全沉默。大胆、疯狂、出色的想法。或者安静、简单的想法,细微入至,但是却十分深刻。”乔纳森对我说,“我真是非常想念他。我怎么能够不想念他,想想我们的个人关系,想想我仍然在这里设计,还是这张桌子,过去15 年他一直就坐在这里在我旁边和我合作。”

在绕着新园区走一圈的时候,“对某些东西史蒂夫付出了巨大的人情,”乔纳森说。“这是一个苦乐参半的地方,因为显然这是一个关于未来的地方,但是每次来到这里我都会想起过去――只有悲伤。我真希望他也能看到。”

后乔布斯时代,乔纳森和苹果(ios app开发)的创新和坚守

  《连线》杂志封面

  但是我们不知道现在苹果有如此重要作用的乔纳森一度想从苹果公司辞职,而且时间就在乔布斯再次回归苹果的时候。乔纳森回忆1997 年苹果濒临破产,“每天早上上班之前读到的新闻都是这样开头的‘处于困境中的电脑制造商,苹果。’”乔纳森说。当时他年仅30 岁,进入苹果5 年便成为工业设计的主管,“《连线》杂志有一期封面是苹果logo 上缠绕棘铁丝,下面是一个显眼的‘PRAY(祈祷)。’我没有忘记这期封面是因为看着它会让人觉得非常不安。它传递的意思基本就是:苹果要么破产要么被人收购。”

上述《连线》杂志封面出现的时间是6 月份,而就在7 月份离开苹果12 年的乔布斯重新回归。乔布斯和乔纳森第一次会议就非常紧张。乔纳森说:“我不记得以前有过这样的经历,和谁有那样的会议过程。最奇怪的是,也许这样是我们两个有点点奇怪的地方。我们看两个都不习惯点击。”

那时候做了最坏打算的乔纳森已经在口袋里揣着一封辞职信了。而乔布斯最初的计划也是招聘一名新的设计师。他已经和设计了IBM ThinkPad 的Richard Sapper 接触。(Sapper 表示自己曾动过心,但是他不想为了一家“小小的公司”而放弃自己在IBM 的一切。)乔布斯也曾与Hartmut Esslinger 会面,80 年代时曾是苹果的工业设计师,不过他是以顾问的身份与乔布斯会面的。他回忆自己在邮件中提醒乔布斯,苹果当时的团队,包括乔纳森“都是非常有天赋,如果获得正确的领导将大有作为。”Esslinger 也曾鼓励乔布斯,把公司的焦点重新放到“改变数字消费者趋势上。”

  乔纳森设计理念

对于设计乔纳森有他自己的认识:在苹果,“产品都是非常复杂的,你也知道你拥有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自由,”他说,“当然,你试着弄出一个架构和形状,它带有某种功能。”但是苹果的产品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有些可能“完全不能让你识别出这个物体是什么。”虽然一些存在已久的工具和机器的功能会让非专业人士混乱,但是集成电路已经发展到新的不可预测的水平,“人们看着某个东西但是却不想不出它到底是什么,它的工作方式是什么样的?”他的平板概念――Macintosh Folio 带有触笔,配备可调整角度屏幕。

纽森也曾给过他启发:

纽森告诉我,设计师的职责就是试图想象出未来5 年或者10 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你想想人们会需要什么?2011 年因为技术小型化的进步,那时候的答案就是与手机匹配的穿戴通知设备――与爱的人交换信息变得更加简单,或者延迟更少。那个夏天谷歌制造了一个可以戴在脸上的8 磅重的电脑原型。对于当时还不知道谷歌计划的艾维来说,他认为适合这种穿戴设备的地方应该是手腕。所以后来看到谷歌眼镜的艾维就说了,显然他认为脸部不是一个合适的地方。

后乔布斯时代,乔纳森和苹果(ios app开发)的创新和坚守

  iPhone 6

  去年推出的大屏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在市场上大获成功。可能有的人认为苹果这是在跟风,看到Android 阵营的大屏设备成功了,所以苹果也增大了iPhone的屏幕尺寸,其实不然。

报道表示在2011 年晚些时候,苹果开始就大屏手机的设计进行讨论。设计小组曾经尝试过屏幕大小在4-6 英寸之间的原型机。几年前评估不同尺寸的iPhone 原型机时,乔纳森和同事们是随身携带好几天。“第一个让我们感觉很好的是5.7 英寸,不过后来发现‘啊,还是太大了’,后来发现5.6 英寸也还是太大。”(就如库克对整个过程的描述,乔纳森坚持4.7-5.5 英寸)。

对于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后置摄像头为何会采用突出式设计,乔纳森透露如果后者摄像头不突出来,那么新款iPhone 的机身会稍微更厚一点,而他决定采用突出式设计其实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优化。”

对于iPhone 6 和iPhone 6 Plus 再次回归圆角设计,《纽约客》在文章中是这样写的:

此前我(采访者)问过乔纳森关于圆角以及机身边缘的问题,正是这些因素让苹果产品区别于ThinkPad 或者一本书。(苹果的产品已经逐渐变成扁平矩形装,这些过渡已经成为纯工业设计的幸存区。)那天乔纳森非常累,看起来好像说着话但是随时都能睡着,但是说到计算机时代前的“原始”设计几何时,他就来精神了。所谓的“原始”设计几何其实就是两条直线,它们之间由一条弧线来连接。

他还说到,如果现在的材料允许的话可以在两条直线之间选择一种更加优雅的连接路径,他说到了相切和贝塞尔曲面等。后来我向鲍威尔・乔布斯提到我们之间的这段对话时,她惊呼,“对!这真是个突破,我都给忘了。”对于每一款产品,乔布斯和乔纳森都能够为了他们的边边角角讨论上“好几个小时。”她说自己和乔纳森都喜欢著名建筑设计师Josef Frank,他设计了许多圆形家具和印花面料。在某次演讲中Josef Frank 曾经说过,“没有方方正正的边角:人类都是柔软的,所以其他形状也应如此。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