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应用在AppStore迅速爆红的方法

社会化营销的发展让推广越来越不好做,以前一个广告传万家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如今。创意和推广手段变得越来越重要。看一下,这篇文章总结的应用软件在AppStore上的推广思路。

AppStore推广思路
<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 !–[endif]–>

产品在AppStore推广,都想要下载量,但是要有排名才能有下载量,要想有下载量必须有排名,鸡生蛋、蛋生鸡~~!榜单与下载量相互作用,一般是从榜单上来的用户质量会更好。所以产品在AppStore推广,就是外面狂拉下载量,让排名冲的更高,从而带来更多的高质量用户的下载量。太绕了,都快把自己绕晕了~~

所以,就有了如下推广方式或渠道:

1、刷榜

 

2年前刷榜很疯狂,多数推广做的比较好的产品早期都刷过榜。早期装纯没做刷榜的也许还不知道,当时通过刷榜带来的一个真实用户成本才几毛钱。不要跟我探讨推广靠产品、刷榜是吸毒什么玩意的~~俗!现在手里有用户才是真的!

 

刷榜目前还能不能刷?可以!不过当年的那么爽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以前刷榜排名冲上去还可以维护,包月都可以,排名曲线长期稳定在上面,一般人真看不出来是刷榜。而且我记得当时Top10有过9K一天的,是不是很爽?现在上Top10做梦都不敢想。目前刷榜只能单冲,就是排名冲上去不能刷榜维护,可以自己找渠道补量来维护,如果不维护,一般的产品排名会慢慢下滑,具体下滑多快要看产品上榜后本身的吸量能力!现在刷榜的价格倒是不贵,但是最后的成本是多少?这个还是看产品本身的吸量能力。玩不起积分墙的,还是可以试试刷榜。安全吗?大半年了没见过刷下架的!
2、积分墙

当刷榜被苹果不断打击,不断死而复生,最终成本增高变成非主流。突然,一夜之间积分墙变成了主流,于是乎各类广告联盟都转型做积分墙,目前积分墙的厮杀也很惨烈。

 

说说效果吧,积分墙冲榜成本很高的,TOP50以上每天要烧一辆宝马车的钱。据一个业内朋友透漏,通过烧积分墙,下载量的比例是7:3,积分墙是7,上榜后新增真实用户是3,假设积分墙CPA是2元,那么最终新增真实用户的成本是7*2/2=7元,当然不同产品上榜后吸量能力不同,最后成本差距也会很大。

 

积分墙没那么复杂,就不多说了,还是推荐一个“活好”的积分墙给大家,QQ:2816369810(是爷们,绝对没公关我,纯朋友关系,就说鸟哥介绍,往死里砍价!!哈哈)

 

3、粉丝通、广点通、百度移动搜索SEM

 

除了刷榜和积分墙,目前有一批标准化平台正在崛起,做好了成本很低,量级也是很大的,而且不只是iOS,Android也适合。鸟哥个人比较喜欢这类平台,主要原因如下:

 

1)、比较大众化,各类级别的CP都适合做投放;

 

2)、可以精准化投放,这个绝对不虚,可以定位地域、男女、手机系统、用户爱好等等属性。

 

3)、有科技含量,和其他广告区别就是,自主性比较强,素材的不同,投放策略不同,导致最后成本差距也很大,主要是看自己的推广优化技术以及研究的深度。

 

4)、用户质量高,主要是广告展现方式决定用户质量,广告展现方式都是用户能接受,或者用户看不出来是广告的方式,比如,以微博的形式展现,百度是以搜索结果展现等。

粉丝通,通过粉丝通推广App早期很少,还是鸟哥给炒起来的,据说推广App一个激活成本要几块到几十块一个,当时身边几个比较熟悉的小伙伴研究粉丝通,各种素材、出价、时间段策略、账号权重等因素,研究的比较细致,最终居然可以做到几毛钱一个激活。当时还专门办了一个线下活动,教大家如何操作,有很多小伙伴也学会了,现在已经很火了,大部分都开了粉丝通。不过不是谁都可以做到这么低的成本的,要研究的透彻,账号也是要养的,据说要养一周才能稳定。

广点通,腾讯的大体系广告系统,目前越来越完善了,腾讯QQ、空间、微信等平台展示广告,也有很多CP在做这个渠道,不过最终做下来的成本差距也很大,做的好的激活成本几毛钱,不好的那就不好说了,几十块的也有,这个原理和粉丝通类似。量级也很大,每天上万量级不成问题。

百度移动搜索SEM,之前鸟哥在杭州线下沙龙以及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有分享百度SEM推广App的几种广告展现方式,以及成本分析,可以查看以前的文章。目前有几个CP朋友在做这块,每天量级也是上万的,CPA成本有1块多的,百度SEM也是很需要技巧的,这块目前做的不是很多,很多人没发现。

 

 

 

7种不靠广告赚钱的App生钱之道

移动应用开发者想要找到商业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广告、付费下载、应用内购买——这些都是给移动开发者带来钱的方式。但方式绝不仅此三种。国外科技网站VentureBeat 就总结了 7 种移动应用上创新的来钱方式。

1,向游戏靠拢

是日本最流行的移动通讯软件,在日本拥有 8000 万用户,而且完全免费。为了维持生计,Line 开始将触角伸向游戏领域,推出了一个叫做 Line Pop 的猜谜游戏。这个游戏仅推出一天就获得了 100 万的下载量。不到两周下载量达到了 1000 万,而且 Line 还从中获得了 100 万美元的可观收入。应该说 Line Pop 的成功对于很多其他应用(尤其是同类应用 Whatsapp)寻找生钱之道提供了又一种值得借鉴的可能。

 

2,国际化:哪儿有钱去哪儿
不是所有用户都生而平等。有些地方的用户比起其它国家用户更愿意为应用掏钱。智能手机的全球化正在加速,但不是所有创业者都能站在全球的高度思考。大多数硅谷创业者都只是把它们的应用局限在北美市场。殊不知能赚钱的地方不一定只有美国。

 

在 2012 年 10 月,日本就表示他们国家的应用在 Google Play 上赚的钱是最多的,占 Google Play 应用商店全球总收入的 29%。排在第二的是美国,份额是 26%;而韩国以 18%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

 

而根据应用追踪服务公司Distimo的统计,应用商店收入增长最快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日本、俄罗斯、中国、台湾、泰国、巴西、墨西哥和韩国都排在美国之前。美国在此项排名中仅排第 13 位,年增长率仅为 44%. 因此,应用开发者如果只把目光死死盯着美国,你们将失去很多可能。

 

3,为其它应用带去下载量

海豚浏览器获取收入的方式就是为其它应用带去下载量。他们没有采用传统的 banner 广告或者是消息推送这种令用户讨厌的方式,而是专为应用推荐开辟了一个叫“Speed Dial”的页面。这样,喜欢海豚推荐应用的用户自然会去这个页面寻找。据海豚官方表示,此种方式确实令他们赚到不少钱。

 

做应用推荐赚钱的另一个好例子是Appsfire。它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应用发现工具,专为用户寻找那些限免或限时折扣应用。而他们的钱则取自那些想在 Appsfire 上做市场推广的应用开发者。

 

4,采用免费增值商业模式

 

Noom是一个减肥健身应用,通过为用户每天制定日计划,让用户在长期的健身过程中能够逐渐瘦下来。

 

根据应用本身特征,Noom 放弃了付费安装、广告等商业模式,而是采取免费增值模式。应用的基本功能是完全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的。但是对于那些想要获得更高质量健身指导的用户,Noom 推出了按月付费的方式。

 

5,版权输出和相关商品开发

 

不是所有移动开发者都能把版权输出和相关商品开发作为一种生钱之道。这需要你的应用本身已经具有品牌价值、有庞大的用户群。比如《愤怒的小鸟》的开发商 Rovio 就有资格。

 

据说 Rovio 已经向超过 200 个合作伙伴输出了《愤怒的小鸟》的版权,允许他们制作衣服、T 恤衫、毛绒玩具、酒瓶、笔、床单、零食、饮料、主题公园等《愤怒的小鸟》相关商品。Rovio表示,相关商品的销售在 2011 年占整个公司销售额的 30%,而在2012 年这个数字估计是 50%。

 

6,奔向企业市场
Box 公司算是通过企业市场赚钱的应用中最成功的例子。通过把目标客户直接定位在企业,Box 成功避免了和同类云存储服务 Dropbox 的竞争。就是这一转身,Box 才发现企业这块市场完全还是块处女地,利润丰厚。真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另外,Evernote 最近也采用了类似的战略,推出了Evernote Business。

 

7,把广告也变成一种娱乐

 

这不是一般的广告。没有Banner、没有插播广告、没有交叉推广、没有在游戏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弹出一堵广告墙。Outfit7 (Talking Tomcat 的开发商,该应用目前已有 6 亿的下载量)就掌握了把广告变成一种娱乐的艺术。他们是这么做的:

 

美国影业公司梦工厂在去年曾经接洽过 Outfit7 公司的 CRO(Chief Revenue Office) Narry Singh,希望他能在 Talking Tomcat 的游戏体验中植入梦工厂刚推出的《马达加斯加》这部电影的广告。当时 Singh 就知道简单的 Banner 广告打发不了这个客户。于是他设计了一个 9 秒的 app 交互式小程序:如果一个用户打了 Talking Tomcat 5 次,那么他就能激活一次马达加斯加之旅。

 

Singh 说:” 我们想要把马达加斯加也变成游戏的一部分。因为你的用户喜欢的不是你的应用本身,而是喜欢你应用提供给他们的故事或体验。”

 

这种把广告变娱乐的方式最终也为两个团队带来了超过 9% 的点击率。

医疗美容行业App会是下一个爆点

美容行业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和足够多的痛点,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但对于满足人们美容需求的作用非常有限,美容App也许就是下一个爆点。

相比餐饮等其他行业,美容业是一个十分垂直且新兴的行业,而医疗美容不过是在最近几年才有了发展;综合看来,这个行业具有足够的市场空间、足够多的痛点,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但对于满足人们美容需求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可以说医疗美容App将会成为下一个爆点。

美容市场空间足够大

据第三方数据表明,2013年餐饮o2o市场规模达622.8亿,目前全国城镇女性大的数量约为3.6亿,她们每年均用于美容消费的金额为1000~3000元,这个市场足够大同时增长潜力可观。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美有更高的追求,而医疗美容处于刚起步阶段,同时在国家政策逐步放宽的倾向和暴利的刺激下,这个市场有望在几年内爆发。

行业的痛点在哪?

相比高频低额的餐饮业,美容业是典型的高额低频,具有决策周期长、选择成本高等特点,在地域上南方尤其广东沿海地区女性整容的比例高于北方;对于美容院来说,其最大的痛点是新用户获取成本太高,而用户的最大痛点是正确抉择合适的美容院很困难。

从以往的行业发展情况来看,美容院获取用户的方式还非常传统,即广告营销。以广州华美为例,每年投入电视广告2000多万元,报纸广告700万~800万元,网络广告200万~300万元。网络广告以购买百度关键字为主,虽然搜索广告相比传统媒体广告是离用户成交最近的广告形式,单次价格也不低,但竞价排名机制和激烈的竞争导致关键字价格日益上涨;几年前医美行业百度热门关键词的广告价是25元,据品途网采访真优美创始人蒋智了解,现在已达到80元~200元,营销成本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医疗行业也是百度推广的两大客户来源之一。

从用户角度说,医疗机构良莠不齐,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前些年国家对开办整形美容医院管理不严格,尤其是在广州、深圳,注册开办整形美容专科医院比较容易;而在上海、北京的话,民营老板就通过承包公立医院整形科室或者与公立医院合作运作整形美容中心的方式切入,早期干这行的老板都是莆田人。

移动互联网可以带来什么?

1,打破单一入口论,PC的流量百度一家独大,对于美容院来说在PC端买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广告位展示总是有限的,比如说用户只能看到前面20家品牌广告。但在移动端流量分散的,用户的时间是零碎的,很多垂直类App有了崛起的可能。

2,打破地域限制,在PC上美容院投放竞价广告时会选择地域(本地优先)和时段,这是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也和服务半径有关。而在具有很强的位置属性的移动端,位置的重要性可能不那么重要或者需要综合比较,用户可以选择最合适的而表示最近的美容院。

3,有效的决策手段,用户在选择一家美容院时很难通过一次广告点击就可以完成,这个过程相对是持续而较长的,PC上的体验并不适合;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不管PC端还是移动端,目前还没有一个医美行业的用户口碑分享平台,去帮助用户做正确的决策。

据所知,形容网、整吧、真优美都在做这个市场,走的是平台模式,非中介模式,即对交易结果不负责。总部位于深圳的形容网于2013年初成立,以问答互动为主,信息齐全且覆盖地域较广;创立一年的整吧App暂无更新动向;北京的真优美进入较晚,但创始人熟知医疗行业且对团队有信心。随着移动支付等用户习惯的培养,移动化是必然的趋势,最终谁能赢得消费者还不一定,医疗美容App可能是点燃市场的下一个爆点。

家居建材的如何做O2O

我们应该已经熟知家居建材电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并且对如何解决问题也有非常明确的思路:那就是o2o模式。可是,近期家居建材行业在电商发展上的努力表明,这个O2O模式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倍感困难。我用一句话总结家居建材行业电商发展的困难处境:线上的下不来,线下的上不去。

家居建材电商发展可能是目前为数不多甚至可以称之为仅存的尚未全面展开电子商务的行业。在全球如火如荼的电商高歌声中,这种现象显得很不协调。究其原因,不是家居建材行业不想与时俱进,而是行业电商发展存在着相当的困难。

在一次传统商场总经理培训班上,我把家居建材电商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总结成四大:大趋势、大挑战、大危机、大战略。

其中大趋势讲的是企业经营的整体环境,大挑战谈的是家居建材行业电商发展的困难,大危机是谈家居建材传统渠道商所面临的电商挑战危机,而大战略则谈传统企业应该如何制定并落实电商发展战略。

大趋势

电商发展的大趋势已经无人置疑。倒是其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值得一谈。大半年前,我第一次给传统商场商总讲电商时,还到处找各种数字,什么上网人数,什么网购人数和网上销售额,什么京东发展速度,等等,似乎感到需要这些数字作为强大后盾来证明电商网购的大趋势。

可是过了2012年的双十一,我再给商总培训班讲电商时,就把以前的那些个数字都抛弃了。双十一191亿的销售额,已经深深地印在所有人的脑海里。正如马云所说,双十一淘宝天猫的网购狂欢,已经吹响了电商向传统经济挑战的集结号。

电商发展大趋势中,还有两件值得提及的故事。一是马云与王健林对赌一亿元;二是最近苏宁去电气化后再次更名“苏宁云商”。这两个故事的背后,已经不仅是电商发展趋势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电商发展的方向问题,特别是传统企业电商发展方向问题。

万达的王健林与马云对赌时,并没有彻底否定电商发展的大趋势。众所周知,万达一直在积极筹备自己的电商队伍,谋划自己的电商发展之路。所以说,王健林与马云对赌的,实际上不是电商是否发展的问题,而是对赌电商如何发展的问题。

当轰轰烈烈的电商发展不再存在问题时,人们的关注开始转向电商朝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王健林是站在传统企业的立场看这场商业变革,他所看到的电商发展方向当然与马云所看到的有所不同。王健林仍然坚信线下实体经济为王,可惜他的理念并没有在赌局中得以充分阐述。

倒是苏宁再次改名的故事,把电商发展方向一事公开挑明了。张近东在解释其新的组织变革方针时说:“第一,电子商务的主力军应该是店商,而不应该是电商,无论店商还是电商,零售盈利的精髓都取决于本地化的经营和服务;第二,电子商务的发展要由零售企业自己主导,而不是由电商服务商主宰,电子商务是实体经济不是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主导实体经济必然导致泡沫经济。”

应该说,张近东很好地解释了王健林与马云打赌时有关电商与传统经济关系的立场:电商发展只是传统企业电商时代进行组织变革的手段,电商不应该成为传统企业发展的目标。传统企业电商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苏宁称之为“云商”,我称之为“大商无电”。这是传统企业在电商发展大趋势中的方向选择。

这是在家居建材行业电商发展的层面上来探讨家居建材电商发展所面临的与众不同的挑战。我们应该已经熟知家居建材电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并且对如何解决问题也有非常明确的思路:那就是O2O模式。可是,近期家居建材行业在电商发展上的努力表明,这个O2O模式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倍感困难。我用一句话总结家居建材行业电商发展的困难处境:线上下不来,线下上不去。

这就是我所谓的家居建材行业电商发展所面临的大挑战。线上的下不来,目前主要是淘宝天猫所遇到的困难。因为其他电商巨头尚未进入或刚刚开始进入家居建材行业,这个问题还不明显。

淘宝天猫所遇到的“线上下不来”的困难,又集中表现在线上销售的家居建材商品主要集中在五金丶卫浴丶板式家具等标准商品上,客单价较家居建材传统渠道的客单价要低得多,家居建材大标非标品的销售仍然不畅。淘宝天猫竭力试图打通线下通道而建立的爱蜂潮,在第一次失败后再次尝试仍然效果不显着,未能全面推行。

由于家居建材行业销售渠道和商品的特殊性,线上电商企业要在家居建材行业有所发展,就必须打通与线下的通道。这是电商企业下一步发展的主攻方向。

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家居建材传统企业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电商,但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成功的案列。这是我所谓的“线下上不去”。总而言之,家居建材行业电商发展线上的要下来,或者线下的要上去,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共同的问题:

1)如何解决家居建材的传统经销体系?是依赖还是否定,或者改造?

2)如何解决家居建材行业的价格体系?怎样解决地区价格差异?是否实现明码标价?

3)怎样解决家装消费者的线上线下体验过程?

4)怎样落实家居建材商品售后的“最后一公里”服务?

5)线上线下双轨制的发展方向和轨迹?

大危机

这里谈的是线下家居建材传统商场所面临的电商挑战危机。如其他行业一样,电商的发展给线下传统商场造成巨大的分流压力。这是线下传统商场所感受到的首要危机。加之恰逢后房地产时代的降临,这种危机感更加显着。

但是我所谈的大危机,还不是指以上电商发展对家居建材传统渠道所带来的压力,而是指电商发展对家居建材营销功能的拓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家装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更加有效地把控家装消费者的精准流量。一旦家装消费者的精准流量被线上垄断了,线下传统商场所面临的才是真正的生死大危机。这个生死大危机,因为上节所说的“线上下不来”的困难,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危机兆头,但是家居建材网络团购的形成原因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从此可以预测,在表层的家居建材网购电商大战之后,随之而来的将是对家居建材行业未来竞争战略制高点——家装前置性导购信息的争夺战。这场大战类似于互联网中的搜索引擎大战,将成为家居 建材行业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世纪大战。这场世纪大战可能更为惨烈更为精彩,最终很有可能将产生行业中的巨无霸,垄断了行业的大部分用户流量资源。这是家居建材传统渠道竞争不可能达到的市场集中。

大战略

大战略,这是面对传统家居建材渠道企业所说的。战略之所谓大,因为此役对传统企业来说,是生死大战,必须以命相搏。

对家居建材的传统渠道企业而言,这场战役可谓前所未有,出手要快,下手要很,但最重要的,是出手下手的方向要准。

就家居建材传统企业的电商发展战略说上几句:

1) 要有强烈的危机感,特别是从电商渠道满足家装消费者需求的优势来理解传统渠道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2) 对企业的电商发展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把电商发展战略当做企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的组织变革来做;

3) 要深刻分析企业原有的核心价值,电商发展应该紧密围绕巩固和加强企业的核心价值来部署和推进。千万不可为了发展电商而发展电商。需要牢记的是:电商发展是手段不是目的。企业发展电商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电商战略中O2O模式肯定是核心。但是怎么O2O却是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5) 大战略实施要有有效的切入点,要有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要有前后业务发展的逻辑联系。

当习惯了电商疾风暴雨式的发展节奏后,我们可能需要回过头来重新思考我们的电商发展节奏。其实,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家居建材传统企业的电商发展应该是持久战。

车联网应该包括车载系统和APP

沃尔沃汽车于7月2日在中国正式发布Sensus创新科技子品牌及相应的智能车载交互系统,这个系统已搭载于2015款S60L、2015款V40、XC60、V60及60系R-Design等车型,其功能包括移动互联、服务、娱乐、导航、便捷控制。

沃尔沃Sensus平台联合了爱立信、百度、高德、豆瓣、博泰等多家互联网企业,实现了概念与功能的对接,开发出一套独树一帜的智能生态体系。沃尔沃还宣布将以Sensus作为开启未来互联世界的窗口,借助云技术以及自动驾驶等科技优势,构建智能化汽车生态系统和安全。

 

在《车联网—-决战第四屏》中认为,互联网的节点是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是Windows等,移动互联的节点是手机,操作系统是iOS、Android、WP等,每个节点可以互联互通。但是车联网现在的节点是各自为战,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不能互联互通,另外,微软希望车联网也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现在看来,车联网应该是移动互联网的一部分。

从Sensus系统看,车联网应该包括两个分系统,即车载的服务系统和手机APP服务系统。沃尔沃汽车与苹果CarPlay和谷歌Android Auto达成合作联盟,Sensus系统除了可以提供沃尔沃自主研发的APP外,还可以与苹果及安卓目前这两大应用最广泛的智能手机平台以“映射”的方式进行互联互通。同时,沃尔沃汽车也针对中国用户专门提供了如百度、豆瓣和蜻蜓FM这样最为中国用户熟知的App,目的是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沃尔沃APP可以实现汽车的部分遥控功能。

Sensus智能车载交互系统主要提供车辆维修保养信息共享和服务预约功能,也可以提供导航、娱乐、天气、搜索、邮件等功能。

APP时代来了!据估计在今年市场规模可以到达150亿美元

APP时代来了!据估计在今年市场规模可以到达150亿美元,所有人都在看这么庞大的新兴商机如何分一杯羹。

不过,如果你以为APP经济的重点只在技术方面,那你就错了。和其他的事业一样,还是要先思考什么是正确的商业模式,才会让创意与技术发挥最大的商业价值。

也许有人会问App的商业模式不就是“收费”或“免费但附广告”这两种?当然不只这么简单。借用老祖宗的说法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可以化为八八六十四卦。所以光是收费或免费,其实都还有种种衍生的组合。而这些不同的组合与变化,正是创业家与开发者得以由其中获利的方式。

因为常见许多讨论App经济的文章大多在讨论的是Apple iOS vs Google Android生态圈的比较,或者是根据部分成功案例做垂直式的深入分析,但是比较少广泛的针对APP各种商业模式做探讨,让创业者或开发者据以思考自身资源与优势拟定策略。

但也要先说明的是,APP经济的商业模式绝对不仅限于以下整理的这些,因为不同的商业模式还可以组合、分割、反转……所以就像练功夫一样,固然基本的招式很重要,但是如何巧妙运用才是致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