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悄悄“蚕食”流量包 刷机或成恶意软件偷流量源头

家住玉泉路的蔡璐,在知春路附近的留学机构上班,每天上下班50多分钟公交倒地铁的行程可谓“内容满满”,要听BBC英语新闻,在百词斩上背200个GRE英文单词,刷朋友圈和微博,检查自己在淘宝已买东西的物流行踪,团购下班后或者周末的吃饭优惠券和电影票……

“每次都是事情还没有办完,就已经要下车到单位了。”但蔡璐告诉记者,“因为单位和家里都有无线网,本以为肯定用不了多少3G/4G移动流量,可我每个月30元500M的流量包,每次不到月底就用完了。”

 近三成用户微信消耗流量最多

像蔡璐这样的“流量月光族”不在少数,移动网络用户正在实现“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每月数据流量超过100M的用户突破80%,每月流量超过400M的用户超过40%。

这些时刻联网的移动“电脑”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包括精确的位置服务、丰富多彩的生活应用,软件必要的补丁和更新等等。需要留意的是,有些服务是用户主动提交的命令,有些是手机企业、运营商或应用软件开发商主动向客户推送的。有时即使用户没有对手机进行操作,流量包也在悄无声息地“被消耗”。

“手机后台的流量消耗与手机功耗性能有关,比如QQ、微信这种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向供应商发出信号,表明它在运行,以保证用户能实时接收到QQ和微信等应用上的信息。”华为集团北京研究院马牧告诉记者,“按照正规厂家的手机设置和公耗性能,QQ每小时在后台消耗约2K流量,与用户每月所消耗的流量包相比是非常低的。”

因为高频打开、高频互动,微信位居流量消耗前几位。约五成以上的用户认为使用微信后,移动流量的用量增加了,而微信也成为近30%用户手机上网使用流量最多的应用。用户在微信上的流量为所有应用中的最高,远高于微博、购物、视频、地图、邮件等服务。

  刷机或成恶意软件偷流量源头

当拿到一部新智能手机,开机过程中往往会要求用户接受一些“条款”,很多用户根本就没有看,直接点接受通过,但这些条款里大多会有要求开启用户某些权限和使用某种功能的提示。

“有些条款注定是要接受的,不接受就无法正常使用手机,这种感觉让人非常讨厌,我的手机我做主。”22岁的大学生宋晓磊告诉记者,他已经给自己的手机刷机好几次了,刷完后可以随便下载自己想装的游戏或其他应用。

喜欢刷机的智能手机用户很多,殊不知这样给很多“流氓APP”提供了安全漏洞。

马牧告诉记者, 刷机或者ROOT操作,虽然在用户使用时没有权限的限制,却存在很多隐患。“有些APP点击打开后,会弹出广告,有的会在后台自行下载软件偷走不少流量。为了不被用户察觉耗电速度变快,一些恶意软件非常隐蔽,通常会选择用户在夜里给手机充电时偷偷下载。还有一些恶意软件会定期去云端下载要推广的应用。”马牧说,“有的甚至会导致手机内个人信息,如银行卡,家庭住址等信息的泄露,导致更严重的损失。”

据了解,目前刷机已形成了一个产业链,用户买到的手机如果并非官方版本,其中被植入的恶意应用也会“偷跑流量”。

对此,专家提醒,智能手机的出厂设置基本都对应用APP设有基本的安全检查,即使是正规应用软件,也最好通过知名第三方渠道或官方应用商店下载使用,避免遇到木马或者流氓软件对手机的入侵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与此同时,手机用户可下载安装专业的安全软件,查杀恶意程序、屏蔽广告插件,还可以通过设置流量套餐额度,监控每日流量消耗情况,查看消耗流量的所有应用,并根据用户设置在使用一定量的流量后自动断网。

 延伸阅读

  外国小伙伴

  每月多少流量?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平均每个用户每月的移动互联网流量首次突破200MB,达到了205MB,同比增长47.1%。手机上网总流量达到17.91亿GB,同比增长95.1%。

据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数据显示,2014年韩国4G手机用户人均手机数据流量大增,达3G用户的3倍以上。而4G手机人均每月流量为3230MB,是3G智能手机用户人均流量1015MB的3.18倍。“全美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一直都是美国电信行业的代表,据其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手机用户为3.36亿人,平均每位手机用户每月使用的流量为801MB。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移动数据流量主要以浏览下载和即时通信业务为主,移动视频类业务流量占比不足20%。而美国移动视频流量占比高达80%,而韩国和日本也均超过70%。分析人士指出,全球情况相比,中国移动数据流量消费仍处于初级阶段,接下来要着力推进“提速降费”,为广大手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app开发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预装软件地下生态链大起底

  近日,央视曝光手机偷跑流量、预装软件过多的问题,再次引发公众关注。在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消保委”)调查显示,预装APP已经泛滥成灾,平均每个手机预装量27个,其中,OPPO的X9007型号预装软件高达71个,而其中超过40款不可卸载。上海消保委因此对OPPO及另一款三星SM-N9提起公益诉讼。一个APP就是一个入口。在移动互联网“入口说”兴起的今天,APP的装机量成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预装途径则成为APP最直接有效的推广途径之一。与此同时,root层的预装甚至不需要用户打开亦可以读取用户数据。这赚不赚钱?毫无疑问,预装比起线上推广的成本更低,转化率更高。但这是否涉及侵权呢?这有待市场与政策的规范。

互联网补贴催生预装产业链

“其实现在手机毛利率很低,一台手机的毛利润最低可能就几十块钱,都是亏钱的。”深圳一家硬件厂商副总经理刘军鹏告诉南都记者,反过来,互联网公司现在资本比较雄厚,所以对预装补贴高。“很多山寨机其实是靠预装APP赚钱的。”

手机作为日常工具,预装软件本是提供便利的措施。比如说通信类、社交类、图片视频类、应用商店类,如果没有这些预装软件,手机只是一块充了电的砖头,但可惜的是,预装从过去的便民已经慢慢成为消费者手机上碍眼的“牛皮癣”。

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安卓手机预装产业及用户使用情况研究报告》,预装软件在安卓机中出现的比例较高,基本上75%的安卓手机被安装了6款以上预装软件(不包括手机基础功能如相册、相机、录音机等),平均每部拥有8.2个预装软件。其中从运营商渠道购置的手机中预装软件数量最多,平均可达9.7款,平均占存储空间可达200MB以上。报告同时显示,用户对于预装软件卸载行为频繁,85.9%的用户存在卸载预装软件的行为,Root手机和重装系统刷机成为用户的主要卸载方式。

而记者对APP预装软件的问卷调查结果亦与此类似。68%的用户被预装的APP超过8个,其中,游戏及移动电商的预装最让人反感。而实际上,“经常打开”预装软件的消费者比例仅有16%,接近30%的用户对预装软件“非常不满意”。

“从过去方便用户使用,演变为渠道商和经营商疯狂装载,互联网公司为了在其中获取大量用户甚至某些A PP会自主截取用户资料等。”李铁军如是表示。“国内没有原生安卓系统,而除了原厂root版本,其他渠道商也会重复刷机,增加刷机包。”

目前,APP预装的政策来自2013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据其规定,生产企业不得在移动终端中预置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用户安装具有“恶意代码”、“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信息”、“擅自调动终端通信功能”、“含有违禁内容”、“侵犯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软件,“预装软件”需要备案。但实际上,经销商等途径的预装却不在“备案”范围。

预装比线上推广更便宜

“不是所有预装都不能卸载。”业内人士钟白(化名)介绍说,一般预装从前端到后端有电路板、整机组装、厂商以及经销商四个渠道。只有前两者的APP程序是写进root层,只有root才能卸载,主要是零部件厂商操作。“CPS(装机量)是0 .8元/个,CPA (激活量)2元/个。其实因为方案商会把装机方案给厂商,厂商了解零部件的预装情况,一般大厂商为了品牌,不会在这个层面预装过多软件。”

“而到了厂商端,一般来说,预装分为出厂预装跟水货刷机预装,APP开发商需要加入地域性网盟组织,与厂商或渠道商进行谈判,厂商会以分公司形式参与。出厂预装的,CPS厂商收取1-2元,渠道商收取2-3块钱。刷机就再贵一点。”深圳一家硬件厂商副总经理刘军鹏如是表示。

可以发现,越往后端,权限越低,但价格反而越贵。运营商也是经销商的一种,其收费标准则更贵。“电信要求其每个手机预装3个APP以上,但是必须激活才有补贴,每个激活补贴3元。”一个电信渠道经销商如是表示。

相比较终端应用市场,就知道预装的推广多“划算”。“不同应用市场收费模式不同。比如说推荐位就有首页、广告位等多种形式,最贵的一天要几万块;至于装机量,应用宝现在是1元/个,而小米商店则是竞价排名,从几毛钱到几元钱不等。”有米传媒广告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冰铷说。

移动广告相对便宜。“一般来说,我们购买APP的SDK层,相当于广告位销售给其他A PP,以广告位与弹窗形式为主。弹窗是目前主流的形式,每个点击(CPC)0.3-0.5元。”刘冰铷说,移动广告比较便宜,适合中小开发者,但转化率比应用市场略逊。但即使如此,其成本价依然比预装更高。

手机root亦有隐患

7月初,上海消保委提起公益诉讼,将三星、OPPO等公司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这两家手机厂商所售手机的外包装以及说明书,均未对其预装软件的名称、类型、功能等,以明示的方式告知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这起诉源于此前的对比试验。上海消保委对苹果、三星等国际知名品牌手机和华为、OPPO等20款国产品牌在手机预装软件,及其是否能卸载和偷跑流量三个方面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送检的20款手机中,标称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生产的O PPO牌手机预装的软件最多,达71个,而三星手机预装软件完全不能卸载且多达44个。此外,“偷跑流量”亦很严重,其中,苹果手机纯待机情况下,120小时跑了80M流量。

对此,李铁军则认为,流量“偷跑”一说值得商榷。“有些新闻类、社交类工具需要推送信息,保持后台运行亦是其功能的构成部分。”李铁军认为,偷跑流量不是最大的威胁,因为其权限较高,不打开状态亦可在后台不停窃取用户数据。“其实这完全取决于刷机包的选择,通过渠道商或者论坛中经过改造之后的刷机包就可能会有流氓软件。”

比如说短信读写权限,就是一个很敏感的安全权限。“获得这个权限的APP就可以读取你的短信,包括银行验证码之类的,甚至获得你一整套支付信息。”LEOMASTER CEO张延东如是表示。“如果通过短信中链接下载一些APP就更麻烦。因为这种流氓APP不在用户桌面显示,你这个手机在不知情下随时可能遭遇攻击,就是我们说的‘肉机’。”据其介绍,目前国内的手机安全卫士主要就是两个功能,关闭后台程序以及root卸载预装软件。

那么通过root卸载预装APP是否可行?在南都记者的调查中,55%的用户会选择root卸载预装软件。

但这只不过是用一个高权限的软件来代替另一个高权限软件。“我们是不建议用户选择root的,某个角度来说,root层的APP理论上可以获得用户所有信息。”张延东如是表示。

不过偷跑流量的情况或许在最新一代安卓系统可以解决。“安卓M系统用户可以选择关闭后台任何程序。”李铁军认为,适当预装A PP喜闻乐见,但过多的预装必然被市场淘汰。“同时,目前工信部对A PP的备案制度也急需完善。”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手机(手机app)圈的互联网红利正在终结,小米们去哪儿?

 手机(手机app)圈的互联网红利正在终结,小米们去哪儿?

  手机行业撕逼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小米、乐视、奇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用户还有兴趣吗?华为荣耀与小米的PK从口水仗升级到了老大地位之争与发展路线之争,还有小米遭遇发展瓶颈论,到底孰是孰非?各个行业“互联网+”大热,手机行业的新进入者靠互联网思维还能实现潘磕嫦?

  一、手机圈“互联网+”的那些事儿

1.手机行业的互联网化历程

当初Google第一个尝试通过电商模式卖手机,结果失败了。Google没有做成的事情,小米做成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手机圈的互联网化始于五年前的小米。因此,解读小米成功的书籍与文章不计其数,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就时势?个人认为时势更重要一些。

手机终端是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载体,鉴于这种“近亲”,手机行业也成为最早被互联网化的行业。传统厂商的互联网化,在态度上从“不屑”到“怀疑”到“拥抱参与”;行动上也经历了“借船出海”到“下海游泳”两个阶段。

“借船出海”阶段的典型就是“360特供机”带来的“流量换销量”论,国产厂商充满憧憬的借互联网大佬之船出海,涌现360与TCL合作的AK47、与海尔合作的“超级战舰”等,还有与华为之间隐约的合作,虽未修成正果,但余承东从周鸿t那至少学到了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并且领导了华为手机的互联网化变革。然而,销售数据最终证明“借船出海”模式的失败。

在逐渐认识到互联网操盘“三板斧”后,国产厂商们争先恐后纷纷复制小米,进入“下海游泳阶段”。典型的做法就是成立子品牌:华为的荣耀,酷派的大神,中兴的Nubia,金立的IUNI,天宇的Nibiru…. 几乎是同样的模式:“开发ROM + 电商销售 + 粉丝经营”,兴盛喧嚣一时。

  2.“互联网+”如何改变手机行业?

手机行业的“互联网+”带来的是什么?有人说是术(线上卖货),有人说是理念(从卖产品到经营用户),有人说是流程重构(消灭中间环节)……

个人认为手机行业的“互联网+”,重构实现了手机与用户之间供需的直接对接,构建了新的企业流程和模式,给手机行业全生命周期环节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思维理念的变革

产品研发上从“领导思维”、“工程师思维”、“家里蹲思维”到真正的“用户思维”的转变,企业经营上从纯粹的“卖硬件赚差价”到“经营用户”的转变。于是诞生了“参与感”、“粉丝文化”。

销售渠道的变革

伴随着国人对电商的普遍接受,手机销售的线上电商渠道崛起,这是手机行业互联网+的关键之一。表现为渠道环节的扁平化,去掉中间环节、去掉中间利润环节、实现供需的直接对接。由于线上比价效应,致使实体渠道哀鸿遍野,好像真成了包袱负资产。

媒体宣传的变革

在社交媒体的兴起后,手机行业的营销宣传也不例外,从单向广告式Push思维向双向交互转变。社交兴起将之前的熟人介绍式购物被发挥到极致,于是有了“口碑营销”。占据用户心智的“关注度营销”,带来了所谓KOL的兴起与社交撕逼战。

  二、手机圈的互联网红利正在消退

前述那些年的”小米们”络绎不绝,如今大都烟消云散,难言成功。在手机行业互联网化的进程中,只要参与其中的厂商都或多或少接受了洗礼与重生,但以成败论英雄角度,真正享受了手机行业互联网化红利期的厂家目前看只有两家,小米和华为。小米是红利期最大的受益者,华为则是转型成功的代表者,而华为荣耀的崛起还走过了从“跟随模仿”到“勇敢做自己”的路线。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手机行业“互联网+”的红利正在消退:

  1.产品:中高端趋优消费趋势下,给线上带来压力与挑战

互联网+的红利时代,利器是以配置参数为基础的高性价比产品,所以,我们看到各种以配置参数为主体的PK。但很不幸,这种营销模式的魔力正在消褪。

 超低端渐渐被抛弃,性价比利器风光不再

GFK监测数据表明,从2014年到2015年Q1,国内手机市场600元以下手机的市场份额与销量持续走低,千元以上中高端手机销量强劲,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市场调研给出两个发现:

1)GfK中国消费者研究(2015.04)发现,存量智能换机的二次消费,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更高端机型。千元以下下降特别大,愿意用更高品质、更好体验的手机,向更高端产品迭代的趋势非常明显;

2)中国电信天翼终端满意度调研结果(2015.06)表明,用户对使用手机的满意度随价格提升,对于699元以下超低端入门机而言,用户的净推荐度为负值。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与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不同,手机终端等电子消费品近年来一直是提配降价的趋势,剪刀差日趋拉大,也为用户的更高价位消费提供了可能。

  手机参数比拼时代结束,体验回归,更利于线下渠道所见即所得

从2010年以来,手机的硬件参数的比大小PK式营销,从操作上讲比大小简单、粗暴、直接、有效。但如今从700元到2000元+的智能手机,无论是从配置到外观设计90%的都是雷同的,几乎看不到显性的差异。

参数虽然雷同,但体验确是有天壤之别的,同样的参数,不同的体验,所谓浮夸的参数注水的体验。这种案例不胜枚举,发布会上的“变形金刚”式的完美手机,拿到手机3个月后就原形毕露:信号差、卡慢顿、网速慢、拍照慢画质差、续航短……用户也已经厌倦了一味的参数PK,对体验的重视更加有利于线下实体渠道销售。

  2.渠道:回归成为主题,线上趋缓与线下的回归明显

2012-2014年伴随手机厂商的互联网化进程,手机厂商大力布局线上电商渠道,可视为线上电商渠道的爆发期,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攀升至约20%。

进入2015年我们看到市场有了新变化。根据GFK监测数据,2014年第四季度,国产手机线上渠道销量是2500万,2015年第一季度为1900万,环比下降22.6%。而线下渠道的实际销量从7600万增加到7700万台。

市场上,我们看到小米、华为、魅族、乐视等品牌加速布局线下渠道。个人认为背后的驱动因素有三点:

1)线上形成了京东、天猫的垄断局面,流量导引、广告等线上经营成本增加相对线下的相对优势缩小;

2)市场消费品类重心转向中高端,而线上尚未准备好。

之前线上渠道是厂家甩货清货的渠道,到高性价比产品的乐土,线上销售中高端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仍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如同现阶段消费者不会选择在线上买珠宝一样。线下渠道的回归不代表着线上渠道的衰落,而是线上渠道需要再次出发。

3)市场竞争压力下,厂商难以等待

当下新增市场空间在三线城市以下,而这些地方的销售更依赖于线下,用户的互联网化消费行为仍需培育。

在上述三重压迫下,厂商选择了线下回归。我更愿意用“回归”来阐述这轮市场上渠道的变化,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渠道的利润空间都应回归理性,回归价值中枢。而线上仍将持续发展,并且也终将打破中高端销售的天花板,这是趋势决定的,但不是现在。

  3.营销:有多少撕逼可以继续?用户对互联网式营销正在厌烦

有人说手机圈正在娱乐化,确实有这个迹象,小米、荣耀、乐视、魅族、奇酷,哪个没有相互撕过,但这绝不应成为手机行业发展的常态趋势。当撕逼成为肥皂剧后,如同明星绯闻,大众消费的只是一个乐子,无人真正关注剧本的质量,更不会掏钱去消费。对于企业而言,撕逼是伟哥,多吃最终早晚玩趴下。撕逼真的产生的了高大上品牌吗?撕逼能引起的顶多只有关注度。一脱成名天下知,但十之八九都穿不回衣服了。

当只剩下撕逼后,看客也疲倦了,连关注度都难提升了,也就是散场的时间了。

  三、互联网红利终结后的手机行业走向何处?

如果我们把2010年看作是手机行业“互联网+”的元年,那么我认为经过5年的互联网化,手机行业的互联网红利已经处于发展的末期。

  1.手机行业新常态:互联网思维红利结束,硬实力仍是竞争基石

未来不再有纯粹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厂商,竞争中幸存的手机厂商都具备互联网思维,单一纯粹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将走向消亡。如果新进入者仍一味空谈互联网思维,仍想只通过互联网思维去逆袭,那只能是南柯一梦。

上述手机行业互联网+带来的用户经营思维已经深入骨髓,从卖产品的“减法思维:收入-成本=利润”,如今是用户经营的“乘法思维:用户数量X 用户价值 = 企业价值 ”。但无论如何讲故事,用户需要的首先是一部精品手机,才能进入你的经营圈子,这是一切的源起。也许不靠卖硬件赚钱,但硬件始终是基石,没有硬件就没有规模用户基础。

当下,手机厂商比拼的焦点在品牌、颜值设计、综合体验与黑科技,而在这背后比拼的是产品创新能力与供应链管理能力。于是,你看到众多厂商争夺某厂商芯片的首发权为新品背书,还有你也许看不到的是某些手机厂商通过与上游器件厂商进行战略合作企图垄断器件资源进而阻击竞争对手,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硬件资源的阶段性垄断,以取得先发优势。这些硬实力将成为消费者看不见的硝烟战场。

  2.互联网思维红利渐退,资本思维的互联网红利2.0将成新助推器

在产品差异化创新趋难的阶段,营销成为比拼焦点,在拼硬实力时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资本。如何撬动明日资本打赢今日的竞争战役将成为手机厂商的一门必修课。所以,我们看到魅族接受阿里的投资、锤子接受苏宁云商的注资。这毫无疑问是个双赢的选择,手机厂商有了应对今日竞争的资金,去争取仅有的TOP厂商生存门票,而不是在生存边缘线上挣扎。

站在互联网厂商角度看,不同于1.0时代传统手机厂商借互联网之船,情形翻转,互联网厂商通过驾轻就熟的向手机厂商注资借壳(这是熟悉的互联网味道)方式,不必慢慢亲自孵蛋,去获取梦寐以求的互联网用户经营入口。于是,我们看到360是和酷派成立合资公司,而乐视也注资了酷派,互联网大佬看重的是手机厂商的“手机能力”(特别是供应链管理能力)。

如果说用互联网思维去革新手机产业是手机行业互联网+1.0时代,那么,我们不妨认为互联网式资本运作将带来手机行业互联网+2.0时代。也许未来将见证,不会资本运作的品牌会被证明是OUT的,小米、魅族、乐视是先行者,奇酷也是个中好手。

  3.渠道“三驾马车”成为新常态,手机厂商一个都不能少

线下公开市场从被打了一闷棍到强势回归、线上电商渠道从崛起到趋缓回归,都已既成趋势。最有意思的是运营商市场,随着被营销压降而压缩银根,运营商市场像极了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拼命往里挤。拼命想出来的是中华酷联,正在努力想进去的代表则是OPPO、vivo,无论是出来的还是进去的,都有收获。因为未来就是一个需要多元化渠道布局的市场。线下公开市场、线上电商市场与运营商市场三分天下,三驾马车成为新常态。

随着单品的集中度提升与线上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线上与线下的销售品类界限将不再像当下泾渭分明而是趋于模糊。而在线上渠道,我个人更看好的是主流厂商的官方商城,也将是具有品牌感知用户的最佳选择。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小米,作为互联网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在红利结束时,呈现的新特征愈加明显。比如,很多人在小米销量一旦出现趋缓不再高增长,立马唱衰小米,其实不必唱空小米,更多的是一种红利期结束的回归。手机市场大盘发展趋缓,小米更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增长,也必将走进缓增长。在充分享受了互联网红利后,小米需要二次创业,实现品牌再造、产品创新与渠道重构。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网游业迎来暑期档 “90后”玩家成中坚力量

对于网络文化娱乐行业而言,7月开始的暑期档问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网络游戏领域也不例外。据了解,自6月开始,无论是网页游戏还是手机游戏的开发运营企业,都早已开始为暑期档造势,而随着一些超级IP(知识产权)改编影视剧的热播,同名的网络游戏也迎来了开服热潮。

  玩家特征十分明显

根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日前发布的《2014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行业经营环境明显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良好,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游戏类型更为多样化。截至2014年底,我国具备网络游戏运营资质的企业累计已达4661家,网络游戏用户数量达到3.8亿人(各类游戏用户存在重合)。得益于移动游戏的高速增长,2014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整体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其中,移动游戏市场营收达26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1%,市场占有率达到24%。

另据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达到95.8亿元人民币。艾媒咨询分析认为,在2015年第一季度,手游的中重度化、非社交化等特征增加了用户付费倾向和黏性,拉动了手游收入增长;随着用户规模的稳步扩大,以及手游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行业将逐渐规范,整体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而具体到参与游戏的消费者来看,也呈现了十分清晰的特点。“目前来说,手游用户主要游戏时间集中在下午6点至9点,游戏场所主要为家和宿舍,这两个特征非常接近总体用户使用手机的时间,可见手游用户的习惯养成相对来说也是较为成熟的。至于人群特征上,目前,手游用户仍然以男性玩家为主,但女性玩家比例已在逐步提升。年龄方面也是以中青年人群为主,20岁至30岁的游戏玩家占比超过60%。”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说。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90后”游戏玩家目前已是网游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

 众厂商决战暑期档

基于这种背景,在暑期这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营销档期内,各家厂商铆力角逐市场,大推拳头产品以吸引更多用户。

据刘杰豪介绍,按以往手游行业的推广动态来说,暑假期间确实会成为众多手游厂家上线新品手游以及活动推广的高峰期。业内普遍认为,暑假期间,学生群体的活跃度将相应提高,手游厂商在该时间点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增加新发手游上线频率,也有利于其产品的推广。

而且,从目前行业情况来看,手游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消费的特点逐渐被打破,重度手游的发展被业内普遍看好。另外,当前手游行业在经历爆发性增长之后,用户在选择手游产品方面也更趋理性,这也对行业提出了精品化、细分化的要求。对于大部分游戏厂商来说,想要在所有游戏产品领域均实现大部分用户的覆盖并不现实。精耕细作一款高品质手游,在其中细分领域做到极致,显然更加实际,也更加符合当前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发展趋势。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亦认为,暑期来临,游戏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游戏企业应该好好把握住这一机遇,根据“90后”的游戏习惯和偏好设计产品,重点发展“90后”游戏市场。在他看来,小学生一般更偏重休闲、轻松,且具有一定社交性的益智类游戏,而中学生、大学生则更喜爱操作复杂、具有挑战性的竞技类游戏。

  行业暂缺现象级手游产品

不过,刘杰豪认为,进入2015年,我国手游市场的增速有所放缓,这其中一部分原因确实是由于行业人口红利的消失,“这在数据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刘杰豪解释,艾媒咨询统计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达到4.83亿人,较上一季度增长率仅为1.8%。另外进入2015年之后,行业缺乏现象级手游产品的出现,也是导致行业关注度降低的原因之一。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手游行业的发展仍具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随着智能移动设备性能、操作性等方面的持续提升,手游产品的用户体验也在逐步提升,包括手游外设智能硬件、竞技手游等细分领域都在逐渐兴起,这些都将对手游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蔡灵则认为,从行业状态来看,智能手机增长乏力是影响移动游戏发展的一个原因,但并非主要原因。影响移动游戏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当前国内移动游戏领域竞争者过多,并且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移动游戏市场逐渐出现‘洗牌’,这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与苹果公司对新游戏上线的要求有所变化有关,很多游戏为了进行调整、修改,拖延了新产品发布时间。”

业内人士认为,基于当前游戏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的状况,利用明星IP展开差异化竞争已是许多游戏企业应对这种状况的杀手锏。根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发布的调研资料显示,目前网络游戏与其他文化业态融合日益紧密,特征日益显现,成为文学、音乐、影视、动漫等其他文化产品实现现金流的重要渠道。以IP为核心横跨游戏、文学、音乐、影视、动漫等领域的数字文化娱乐内容逐渐增多,“明星IP”成为网络游戏产业中连接和聚合粉丝情感的核心。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校园社交卡位战:谁来号令江湖?

  tataUFO,11点11分,黑白校园,刻桌,课程格子,超级课程表,KIND,GeGe,乌鸦,酷岔……这一大长串名字恐怕熟悉的人不多,但他们正是眼下最热的校园社交APP。

这些APP的创业者们既兴奋又焦虑,兴奋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人网持续衰落,取而代之成为校园社交No.1的机会近在眼前,焦虑的是这条跑道上挤满了各个年龄阶层的创业者,如何先打败这些竞争对手、稳定仅次于人人网的老二位置,就成为最紧迫的问题。

跑道里都是车

21点55,北京,“匹配倒计时”的通知由tataUFO服务器发出,瞬间抵达东西南北,全国高校160万部手机先后屏幕一闪,信号清晰准确:再过5分钟,10点邂逅的活动即将开始。

一个小时后,再往南,杭州,11点11分的匹配对聊由“11点11分”系统牵引,80万同校、同城异性,将在算法的推荐下,有11分11秒的字句传情――时间可以更长,只要打动对方。

这时候,晚间的课程早已结束,哪怕有好学不倦的学霸,图书馆也已响铃熄灯。夜晚的热闹才刚刚开始,来自tataUFO,来自“11点11分”,也来自切换到匿名模式下的“黑白校园”,甚至是白天当做课程表的“课程格子”和“超级课程表”。黑夜不再给人黑色的眼睛,手机带来了双目范围内的“光明”。“光明”来自社交软件,他们花样百出,牢牢抓住每一个屏幕前躁动的心。这些心跳身处校园、正当青春。

然而,每一个心跳的主人,此时只有此地此身,这一刻,占据他们身心的有且只有一款软件,尽管手机允许他们装很多用更多――校园社交跑道里车型齐备,但司机分身乏术,精力有限。

  巅峰失误的人人网

校园社交卡位战:谁来号令江湖?

跑道越来越拥挤,领头的车却在减速。2011年登陆纳斯达克后,牢牢占据校园社交第1名的人人网已将油门踩到了底,速度却不增反减。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弯道和坡度开始令车身老化、体量巨大的中国社交巨头越跑越慢,但即便如此,后面的车也难以望其项背。

截至2015年3月31日,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人人网拥有2.25亿激活用户,2015年第一季度月独立登陆用户为4600万。比起目前用户数量1500万的课程格子――后起之秀里有最多的用户数,人人网领先优势明显,更何况以工具切入的课程格子,社交转换率到底有多少?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关于人人网的减速,前员工杨泱认为是在2011年错失了“微信”这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在那一年,PC端的人人已经无限逼近QQ,社区活跃,交流顺畅。但在智能手机汹涌而来的情况下,人人的手机版体验太差,腾讯却从手机QQ的思路出发,完成了颠覆和涅,移动版人人原本比微信更有可能,但历史拒绝可能。

更为致命的是,为上市冲业绩的人人大举推行游戏,相较于他们模仿的对象――Facebook,人人显得动作急切而且目光短浅。早在2006年,Facebook走出校园时,便将媒体接口打通,因为毕业而失去学校强关系的用户,照样会因为媒体而留存下来。但人人只是收获了上市时的风光,其后便每况愈下。

如今面对媒体,人人方面的说法是:“人人网的覆盖人群是有核心区间和辐射区间的,核心区间就是以在校学生为主,学生毕业之后因为同学情感纽带会使得他们还会继续使用人人网,但频率和热度肯定会不同,就属于辐射区间了。”说辞言不由衷,却又无可奈何。

前员工杨泱正是现’11点11分”的创始人,人人的没落让他看到了市场的机会。至少在“微信是通讯工具,陌陌进不了校园”的背景下,他觉得切中校园社交刚需的APP会脱颖而出、迎头赶上。

  取代人人?先得脱颖而出

杨泱不是第一个看到机会的人,也绝非最后一个。他的“11点11分”以“校园脱单”切入,在匿名状态下保证同处一地的用户能够自由表达,释放渴望的那一面。而保障双方身份的方法,“11点11分”用了显示实时位置信息的功能,不看脸情况下的限时聊天,营造线上需要的神秘和暧昧,如果“情同意和”,线下能够延伸出爱情和友情。但真正的配对成功率,以及配对成功后的流失,比起用户的积累来说,还不是这个上线不足一年的初创项目最集中关切的问题。

依旧是用户积累,这个前拥后堵的跑道里方法各异,但模式相同:要么切中需求,要么营造场景。

需求的一种是工具需求,以课程表切入,课程格子和超级课程表都已经拥有了1000万以上的用户,但转换到社交,仍在摸索;以二手闲置交易切入,微求为代表的社区不温不火。

需求的另外一种是异性吸引,但这种需求更强调场景,正如”请吃饭“创始人赵刚强所说:“异性是最吸引人的场景。”

这也决定了校园社交匿名制和实名制的分流。匿名社区场景表达需求释放得更为彻底,外延型关系圈影响更广,用户积累更快,大部分项目,喜欢以此切入,但等待他们的,将是优质用户不易沉淀的难题;实名社区场景天然有“礼仪”要求,用户质量更高,但内敛型关系圈下,数量积累缓慢且依赖于活动运营。2012年上线的tataUFO,3年来累积160多万用户,还需要不断依靠线下的“荧光跑”活动来实现品牌影响和用户导流。

  竞争激烈,跑道不够宽

校园社交卡位战:谁来号令江湖?

如果不是有人离去,人们可能会忽略“跑道是否够宽?”

据公开资料,这个市场有3000万用户,但比数字更具诱惑的是,这还将是一个垂直入口,市场的潜力、延伸开去的想象空间,使得一批又一批创业者蜂拥而入,众声喧哗,多音复义。

喧哗与骚动的背后,是低门槛问题。每一个涌入者都以为自己可以快速累积用户,完成市场抢占,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上线于2014年的刻桌通过匿名爆料吐槽切入校园社交,本以为高校学生时间多,爆发点足,但在累积到80万用户的时候,还是选择了转型。“最后发现高校学生时间挺有限的,越好的学校越是如此,而且90后,特别是95后这一代人思想更自我,个性更强。”徐舒告诉新浪科技。如今,刻桌只做维护,整个团队已经转向了礼物平台“非礼”――一个与校园社交毫无关系的领域。

即便对用户群体了如指掌,这个领域可能也会有另外的问题。酷岔是景博勋团队推出的声音情绪社交APP,希望依靠声音打造一个“段子手”和“矫情狗”的情绪社区。但运营起来才发现,声音社交的时机尚未成熟,团队只好进行方向调整。而这个94年创始人原以为的“学校资源”和“用户心理”,还未验证,便已失去机会。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个年轻而缺乏经验的创业团队,不然也不会获得众海资本的天使投资。

此外,关于跑道的宽度,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本因素的影响。盛大资本的投资人林颖表示:“我们投社交软件,模式方向上想要寻找哪些通过真正的模式创新,重塑了社交关系,或者把线下存在的强社交需求通过某种社交形式反映到线上来。现在很多的社交创业项目,都在做一些形式上的微创新,这样的新意可以初期短暂吸引用户,但是如果没有在社交关系、社交机制上做本质创新和改进,给用户带来社交变革体验;或者是没有极强的运营能力,能保证不断产生好的内容,是很难留住用户的。”

但从根本上来说,跑道的宽度只是决定创业这场马拉松里的第1、2公里的排名,正如凯鹏华盈的投资人所说:“最终还得看团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据tataUFO创始人郑t宇回忆,在2012年,当时他们只有1000多用户,还在北大校园里创业,“师兄帮帮忙”的清华创始团队曾对自己过万的用户数,以及匿名社交下的累积速度洋洋得意。“但他们现在已经OVER了,他们太过追求速度,太喜欢刷量了。”

校园社交是鸡肋?

再狭窄的跑道也会有冲出重围者,但风景真的会好吗?

业内投资人表示:“可以做年轻人的社交,但校园社交是个鸡肋,他绝不投专注校园的社交,人人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作为韩国留学生的郑t宇可能不会认同。虽然多次强调tataUFO创业是基于解决跨系跨校交流而出发,但无论是用户前景还是市场前景,都空间很大。郑t宇2006年入学北大,同学多为80后,月均生活费800元。但到2011年,当他3年兵役结束再次回到学校,同学已经换成了90后,他们的月均生活费,提高到了2000元。更让他感到明显不同的是:“90后有更多接触社会和职场的机会,他们在工作前就已经经历过好几次实习,不再会有80后从学校到职场的落差。经济上也更加过渡自然,毕竟工作后的90后,能够支配的月资金也接近2000元。”他相信困扰校园社交的毕业留存问题将因此解决,演说时还用手在空中缓缓平滑――表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将更加顺畅自然,而校园社交也可以将触角延伸到社交领域的下游。

当然,社交红利还在于产生的大数据。无论是关于个人信息的,还是基于个人行为的兴趣和喜好,都能够在广告、招聘、O2O服务,电商等领域实现盈利,如果一切顺畅的话,这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垂直入口。

然而,没有谁敢打包票。至少目前来看,这场校园社交卡位战里,首先得跑出一个老二来。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商机再现:当广告遇上可穿戴设备

广告,只要有商业的地方,它便如影随形,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你生活的角角落落里,无论你爱或者不爱,它都会换着法子出现在你面前。而你即便明知这是广告,有浮夸的成分在里面,还是会被影响,甚至左右了你的消费方向,所以谁也阻挡不了广告主们不遗余力地寻找更佳的广告展现载体。

那么在可穿戴设备时代,你或许会觉得可穿戴设备界面太小而被广告主们忽视了。NO,事实是他们的鹰眼早就已经盯上这方寸之地。广告讲求一个词:精准,而广告主之所以看上可穿戴设备,恰恰是这些设备仿佛一个FBI情报员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向广告公司反馈目标用户的一举一动,能让他们根据这些信息制定更具个性化的即时广告,并且实现前所未有的精准投放。

都有谁在跃跃欲试?

1、可穿戴广告引擎

印度一家名为Tecsol Software的公司针对可穿戴设备推出了广告引擎服务。他们以酷帅的Moto 360为示范模特,在它上面模拟了多个场景,比如说你在街头行走时,屏幕上会立马显示附近咖啡店的信息,或者在用户赴约前弹出天气预报。

广告模拟案例

Tecsol已经为广告引擎开发了一个云端化的基本MVC框架模型,可以让广告客户上传静态的广告图片,然后再通过广告引擎推送到可穿戴设备上,用户则可以选择点击广告或取消,其动作将会被回传给平台进行分析。

2、可穿戴广告虚拟模型

“任何带屏幕的设备都有着令人关注的商机。” 移动广告工具开发商InMobi副总裁兼营收与运营主管阿图尔?萨蒂贾(Atul Satija)指出。他们已经有一个团队在开发智能手表、头戴式显示器等产品上广告的虚拟模型,探索使可穿戴设备成为下一个有力的营销平台。

此外,千禧媒体公司(Millennial Media Inc.)和吉普公司(Kiip Inc.)都已加入寻找可行的穿戴式广告技术,欲将这种可穿戴设备打造成新一代的营销平台。

3、TapSense Apple Watch广告投放系统

TapSense 目前模拟的广告效果

移动营销公司 TapSense在Apple Watch还未发布的时候,就已经针对苹果Apple Watch 推出了广告投放系统,这个平台允许开发者和商家在 Apple Watch 上进行广告的投放,并且具有高度本地化以及集成Apple Pay等特色。

TapSense 的开发者认为,本地化是手腕广告的一个属性,凭借 iPhone 的 GPS 功能,与之连接的 Apple Watch 可以根据所处的位置显示广告,跟 Apple Pay 集成,则可以让商家投放优惠券之类的,实现“刷 Apple Pay 可用优惠券”。但目前苹果不一定允许TapSense在Apple Watch上投放广告,因为TapSense 公司曾在其博客中声明,他们的服务还无法整合Apple Pay。

此外,移动购物公司 inMarket 称他们将很快跟进 Apple Watch 的广告推送,允许用户在购物时通过类似 iBeacon 的技术将宣传内容推送到 Apple Watch 上,但会不会采用 iBeacon 并不清楚。

可穿戴设备时代的广告

可穿戴设备所展现的营销机遇主要在于其拥有富有价值的独特数据,同时可进行提取加工分析,并据此提供更加细致的客户信息,让广告主、营销者有了更新更好的方式来将信息精确推到消费者面前。与当前广告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智能穿戴时代的广告更精准、更隐秘,这对移动营销具有重大意义。

1、智能眼镜

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朱莉・阿斯克(Julie Ask)说道,诸如计算机化眼镜的设备或许甚至能够探测在逛街购物的用户在留意哪些商品。“产品感知到我在哪里这一点很有趣,”阿斯克说到,“而感知到我盯着什么商品看了三四分钟则更为有趣。”

谷歌眼镜已经有了相关的专利,它能够追踪用户的视线来了解他们的想法,甚至还会生成用户的视线日志,即用户在带着谷歌眼镜的时候,看过什么,停留的时间多长,当时的情绪是怎样的,未来都将一清二楚。此外,谷歌还获得了一项关于显现在智能眼镜上,并且包含付费推广内容的专利,这个专利描述中指出会在“一定程度上依据每次注视费率来向广告主收费”。

显然,相比其他智能眼镜,谷歌眼镜在广告行业最具竞争优势,因为它背后有巨大的用户数据作为支撑。之所以谷歌眼镜能够根据你的偏好将附近的餐厅推介给你,还能告诉你,你有朋友正在哪家餐厅用餐,以及这家餐厅的优惠券和打折活动,都是基于大数据分析。

此外,在同类智能眼镜中,目前也只有谷歌眼镜的人机交互体验效果最佳,而这一点对于可穿戴设备时代的广告,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用户对于广告的接受度。比如基于语音交互方式的互动性广告、自主选择性广告,一方面解放了用户的双手,另外,占据了主动权。

可穿戴设备里面,屏幕最大的就数眼镜或者手表了,但是显然这个“大”还是很小,因此哪家广告商如果不识趣地,并且粗暴地用广告挤满了用户的手表屏幕或者眼前,的确会让人难以接受。谷歌眼镜虽已经有相关的广告投放专利,但也还不敢轻易有所动作,甚至曾当面否认不会考虑在谷歌眼镜上投放广告。他们的发言人称:谷歌不会将谷歌眼镜上应用软件中所产生的用户数据传输给任何广告主或者代理商,这说明谷歌关于在智能穿戴设备上投放广告这一行为非常慎重,然而从种种迹象表明它又是最有可能会首先点燃可穿戴设备营销的这把火,就像它引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的概念一样。

2、智能手表

目前虽然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表上的广告,但显然这块屏幕已经被很多广告商盯上了,就像上文Apple Watch被各大移动广告商意淫一样。就智能手表的外在造型来看,无论是圆的还是方的,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就是投广告的地儿没有手机那么宽敞,不过方寸之地仍可有大作为。

有人认为智能手表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继电视、电脑和手机之后的“第四块屏幕”,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它注定要成为被广告界追捧的新角儿。

《Hacking H(app)iness》的作者John Havens说:“智能手表会提示‘你的脉搏频率在升高,请减少咖啡的摄入’。”Havens还预见了智能手表一个稍微隐蔽的用途,当你走过一家商店,店主可以监测你的脉搏。如果某一件商品使你的脉搏加快,店家便会向你推销该商品。

这种广告的投递形式重新定义了“精准”一词,传统的精准建立在泛的大数据分析上,比如你在搜索引擎中留下了搜素某种商品的痕迹,那么网页会弹出与该商品相关的商家广告,但其实对方并不知道你真正喜欢怎样的手机,甚至不知道你到底买了没有。而智能手表的这种“读心”功能将“精准”拉升了不止一个档次,通过心率测量用户喜好,并且在后期通过累积这些数据得出精准的用户偏好。

目前,监测身体各类数据的功能已经成了大部分智能穿戴设备的标配,特别是腕戴类的产品,可以直接通过手腕的脉搏测量心率,这一功能不仅能够用于辅助医疗,对于那些想获取用户终极隐私的广告主们而言,也是一个绝佳的功能,而未来,这样一项功能将被用在哪个领域更多,谁知道呢?

3、指尖上的大脑

可穿戴设备制造公司Personal Neuro公司有这么一句口号:“你指尖上的大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广告很可能是通过扫描用户大脑后进行推送的。比如你情绪低落了,可穿戴设备会给你推送巧克力或者某音乐专辑的广告;你肚子饿了,它会在扫描你大脑后,知道你想吃中餐、西餐还是哪国料理,然后进行精准地推送。

相关的大脑扫描研究技术在近几年已经陆陆续续地出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认知神经系统科学家南森-斯普林格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将大脑中的图像直接译码,即我们可以看见他人大脑里想象的事物;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套“通灵”读脑仪器,试图使用这种计算机仪器来读取人类大脑所思考的事情,实验表明这种读脑仪器通过扫描大脑可获得和解释大脑的记忆信息。

我相信广告商们对这样的技术肯定是欢欣鼓舞,但对于用户而言就不一定,如果未来大脑扫描技术真的成熟到一个程度,即可以实时知晓你最隐秘的想法,那不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吗?在营销界,将类似于这样的营销方式称为“神经营销”,简直不明觉厉,我怎么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精神被操控了。

无论可穿戴设备上的广告最终将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就目前而言,似乎是在设备上集成支付与定位系统,简单地推送一些附近店铺优惠券这种方式最为可行,也是用户最能接受的,毕竟在用户已经决定消费的情况下,优惠券什么的总是不会嫌多的,再则带着手表刷单显摆一下看起来也不错。

可穿戴设备广告存在的挑战

1、广告的呈现载体

谷歌近期预测表示,未来广告将遍布诸多奇特场所,例如用户家里的恒温器、冰箱、汽车仪表盘、眼镜和手表等物体上。冰箱或者汽车仪表盘我们可以想象,因为它们都有比较大的空间改造用于广告投放的地方,但是可穿戴设备与这些智能产品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当前的可穿戴设备物理屏幕均很小,这个大家有目共睹,而且这还只是针对有屏幕的智能手表或者智能眼镜之类的产品,像智能手环、智能戒指、智能衣物等各类其他产品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屏幕,那广告该以怎样一种方式呈现?

美国一家初创公司曾推出了一款能将信息投影在手背上的智能腕表,它内置了一个微型投影仪,能在用户手背上显示时间和各种智能手机上的通知。如果延伸到小屏幕的智能手表或者没有屏幕的其他智能穿戴产品,投影或许会是一个解决广告呈现问题的方法。

但是,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即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方向是隐性化,产品的外在形态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换句话说它们会直接以微型传感器的方式自然地融进我们的身体里面,那么,这个时候嫁接在看得见的产品上的微型投影仪就失效了,广告怎么办?

语音。人机交互方式的下一个阶段就是语音,而用户在这个时候也会从原先的被动接收广告转向主动索取。举个例子,比如你想买衣服了,隐藏了的设备在综合季节、气温、主人身材、偏好、心理价位等信息的基础上,对在线的商品进行一轮筛选,然后推介到用户面前。那么,怎么呈现呢?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呈现在立体空间里。

想象一下,你只要按动某个启动键,讲一句“我要买衣服”,你的眼前立马出现虚拟现实影像最重要的是那些个衣服的试穿者不是身材与你大相径庭的模特们,而是你自己,我相信这样的方式相比如今的淘宝式购物,会让你减少很多麻烦,比如退货。

可穿戴设备最终的显示技术就是依托于虚拟现实技术,在任意空间显示,这就突破了现在屏幕小的问题,而当前依托于物理屏幕或者投影技术的广告呈现方式都是暂时的过渡阶段,但这个阶段所持续的时间会比较漫长,因为其中所要攻克的核心技术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2、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

真正被赋予现代意义的广告概念诞生于17世纪末,从概念诞生至今,广告的形态、投放形式、承载媒介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广告已经开始以一种无孔不入的方式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而与广告轰轰烈烈的发展势头形成对比的是,人们对于广告的态度。

不久前,浩腾媒体发布了一个关于消费者对移动广告态度的报告,其中指出消费者对移动广告的态度多种多样。绝大多数人(89%)都对移动广告感到反感,但同时又有75%的人认为移动广告是有趣的,甚至94%的人认为是有必要的。

显然,大众对于广告的态度是矛盾的,可以有,但不愿意被粗暴地对待。另外,进入可穿戴设备时代,至今还没有明确的案例或者数据能够说明,用户能接受怎样的广告形式。但相比同样的广告在电视上或者手机上,和出现在用户的智能眼镜或者智能手表上,肯定后者会更让人感觉到自己的私人空间被可恶的广告入侵了这一事实。

虽然,定制广告、精准投放已经成为广告行业接下去的发展常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户与广告商之间的矛盾,但入侵用户生活,强迫用户接收的性质没有变,而进入可穿戴设备时代,消费者和广告商会出现一种全新的关系,即将由可穿戴设备把关哪些广告,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出现在用户的眼前,最大程度上让广告以一种辅助用户更好生活的信息状态出现,同时也发挥广告本身的价值。

IDC最近做了一个研究发现,朋友圈推荐好的东西又不是广告最受欢迎,换句话而言,你只要推荐的是符合用户心理期待的好东西,是不是广告已经不重要了。

总而言之,可穿戴设备会逐渐模糊市场营销与生活的界限,而消费者与广告商之间的关系也将重新被定义,未来哪一天,会出现新的一个词代替“广告”也很有可能。

3、大数据商业化与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

商业似乎跟个人隐私天生就是对抗的,特别是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的今天,随着数据计算分析能力的不断提升,那些有意于利用这些数据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数据化的零碎信息拼凑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每个人的周边仿佛有千万双眼睛在盯着你,以全景式方式洞察着你。

对于置身其中的用户而言,一方面渴望大数据时代给自己带来更为贴心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忧着自己的隐私安全遭受侵犯。这种焦虑从谷歌眼镜在发布过程中屡屡受挫就能体现,即使谷歌眼镜事实上什么也没有做。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开始强烈感受到隐私泄露的威胁,而可穿戴设备时代,显然是加深了这种威胁,因为可穿戴设备的核心就是个人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利用。于广告而言,可穿戴设备为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营销平台,让广告变得更具侵入性,而同时也让个人隐私问题显得更加扎眼。

大数据的商业化实质上就是一场商家与商家之间,用户与商家之间的隐私交战。对于商家来说,谁更靠近用户的隐私,谁就占据了更多的机会;于用户而言,如何在享受大数据时代给自己生活带来便利的情况下,使自己的隐私尽可能地得到保护。事实上,这二者是矛盾的,处在一种此消彼长的拉锯战中。比如,广告商只有越多地知道消费者的真实想法,才能更精准地投放广告,而真实想法又往往不能光明正大地获取,具体怎么获取大家懂的。消费者的恐慌则出自对二者关系未来将如何发展的不确定性,谁也不知道哪天商家会得寸进尺到什么程度,而用户将与商家因为隐私问题将搞得如何不可开交。

因此,如何在可穿戴设备时代,于大数据商业化与用户隐私保护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这整个时代都无法绕过的一大问题。欧盟的“被遗忘的权利”允许用户删除认为侵犯到自己隐私的信息,这是欧盟关于大众隐私保护迈出的第一步,或许会收效甚微,但至少已经在提示所有人,大数据的商业化是大势所趋,而个人隐私保护也正在随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响应,未来,将在法律层面赋予每个人去捍卫自身隐私得到保护的权利。

总的来说,在可穿戴设备时代,广告的形态、价值、载体都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商家们而言,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价值蓝海。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为社会化营销降噪:QQ公众号引发的思考

几个星期前,我收到了QQ订阅号的内测邀请,现已入驻QQ订阅号平台(不叫公众平台)。从周边朋友的反馈来看,大家对QQ订阅号平台还是很重视的,很简单,手Q活跃用户大概是微信的两倍,它和微信差异化发展,一起构成了腾讯在移动端最核心的两大入口。只不过新生事物更容易受关注,所以手Q过去虽然很庞大并且做了许多事情,却并没有像微信一样被捧上天。

一说到社会化媒体,大家都能聊,不就是博客、论坛、贴吧,以及最近大家都在玩的微博、微信、QQ空间嘛,而一说到社会化营销,对贴吧、论坛的第一反映估计就是发帖、删帖,而对微博、微信来说也就是粉丝数、阅读量啦。

虽说表述的有点肤浅,但也确实说明了一个营销现象。社会化媒体开始慢慢地被我们玩坏了,渐渐地,它也将演变成赤裸裸的广告和公关渠道。

是的,微博距粉丝通之后,又推出了全新信息流广告产品“品牌速递”。“品牌速递”其原理是通过目标用户看到广告内容并产生互动后,将相关微博会继续展示给关注该用户的粉丝,帮助广告主更全面多样的与消费者互动沟通交流。据说新浪微博在杭州又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来运营“达人通”。

而微信也迈出了商业化的重要一步,在今年1月在朋友圈内开始测试信息流广告。而7月,QQ开放平台也开始内侧,预计8月QQ公众号上线。

为社会化营销降噪:QQ公众号引发的思考
  微博、微信、QQ空间,不断有所谓的成功案例呈现,那作为即将到来QQ公众号,营销会怎么破?

  个人预测:

1、会有一大批个人和企业开始抢注QQ公众号“域名”,所谓错过了电子商务,不能错过移动互联网;错过了微信一定不能错过QQ公众号,抢注会来的更凶猛;

2、 企业QQ号会有优势,企业QQ号作为腾讯广告业务的有效组成部分,商业化过程中肯定会有所思考,满足广告主;

3、个人认证方式初期会比较开放,微信、微博已认证信息也将可以作为认证参考,企业认证部分估计企业QQ号可以直接通过认证;

4、QQ公众号和QQ认证空间的结合会有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QQ用户商业化的年龄价值半径、场景价值半径将会放大,UCG更丰满,更精彩,微信式的心灵鸡汤可能不会重现。

5、微信公众号服务的主要是一二线城市人群及其围绕在他们周边的O2O生活场景;而QQ公众号将会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着力占领乡镇电商、微商入口及价值转化。

6、营销方式有所改变,微信是基于陌生人和熟人之间,而QQ公众号则依托QQ,信任度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玩法:

注册流程、管理后台、甚至服务号、订阅号命名或多或少大家都能看到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子,那么QQ公众号会把微信那一套营销模式照搬复制吗?会呈现哪些不一样的特质呢?

1、聚焦年轻。QQ用户群中90后或者说95后的年轻人越来越活跃, 企鹅智酷发布的《用数据读懂95后》年度报告显示:QQ中95后用户占比最高,达到44.36%,排名第二位的为QQ空间,95后用户占比40.82%,微信95后占比为20.41,排名第三位,且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在26岁。年轻化以及满足年轻化群体追求创新的生活方式和沟通(分享)方式是QQ公众化的一大特质。

2、口碑式微商。90或95后具有独特的品牌态度,对品牌商家的广告宣传有着天然的警惕性,同时他们也较早地接触社会,掌握了基本的理性分析能力,对微信朋友圈的微商(刷屏)行为不太感冒,他们更愿意相信身边人的真实消费体验和口碑。 类似QQ空间封闭、个性化的社交平台更具优势,QQ公众号肯定会在QQ空间和微信的基础上融合。

3、兴趣社交。相比较于微信的鸡汤式、成功励志式、新闻式帐号运营,QQ公众号用户会更多的希望通过体验来加强彼此的兴趣。可以是QQ游戏好友、QQ群、QQ同事等等因某一兴趣而走在一起。和微信公众号信息集中、盲目推送相比,QQ公众号可能会根据品牌特征和用户兴趣的结合,进行精确化推送与传播。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互联网转型,“程序猿”如何变身?

如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将老IT人推到了一个颇为微妙的位置。

对于这一点,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并不回避:“在这个时代被叫为老IT者,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是挺尴尬的一个称谓。”

包括王文京在内的这一批老IT人更想证明的是自己和所在的企业同样能够顺应这个时代。今年1月,他正式将用友软件更名为用友网络。

在用友以软件更名网络为代表的互联网转型之后,同样传统IT企业出身的中软国际这次也想玩个大一点的,日前将公测了大半年的IT众包服务平台“解放号”正式推出。

“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IT服务的天猫和淘宝,将企业的IT需求搬到了平台上,然后IT服务商通过平台接受项目,在线下实施项目并随时在线报告项目的进展。”中软国际高级副总裁、CTO王晖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将过去都在线下分散完成的IT服务交易过程搬到线上?

“IT服务业正面临着利润急剧下降的压力,我们用各种手段都阻止不了,那只能改变业务本身。”王晖这样解释。

  让程序员变成“手艺人”

金山云CEO张宏江也曾经困惑过。“为什么我们软件公司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把公司弄上市,但是股票始终风雨飘摇,业绩找不到突发点,看以前的徒弟,(甚至是)以前的‘看不上眼’的这些70后、80后,转眼之间创造一个(个)奇迹。”

当然,曾经身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的张宏江琢磨的不是这些70后、80后为什么能够一夜暴富。“他们创造新的模式,一种新的服务方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用户,你就在想,到底哪个地方我们所谓的老IT人赶不上他们,最终我琢磨出一点: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按照张宏江的理解,互联网打破两件事:一个是信息的不对称,另一个是技能的重复性,而这正是如今的IT服务业需要的。

根据此前被广泛引用的行业数据,中国IT服务产业集中度一直不高,整个行业的2万多家IT服务公司中前10家累计市场占有率不足10%。尴尬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不断转型,IT服务业正面临着利润急剧下降的压力。

“当下IT服务企业各自为战、彼此同质竞争、软件产品重复发明、资源浪费严重,导致整个产业水平的提升速度非常缓慢,形成了客户、公司、从业人员三输的局面。”在IT服务业从业超过10年的人士曾这样描述他所在的市场环境。

于是,如何将传统的IT服务业态借助互联网思维进化成为各家的关注点。

王晖的想法是搭建一个IT服务的O2O平台,将企业的需求搬到平台上,然后IT服务商通过平台接受项目,在线下实施项目并随时在线报告项目的进展。各行各业都需要IT服务,但是IT服务商非常分散,需求企业也不具备甄选服务商的能力和条件,这样作为第三方平台最大的价值就是,通过O2O的模式建立需求企业和IT服务商的连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并为双方的交易建立信用记录。

事实上,在“解放号”平台上,被称作“杰客”的IT技术人员,是有点类似上门O2O业务中各式手艺人的存在,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个人意愿决定是否接单,在完成订单后获取相应的报酬。

“一开始大多数IT工程师可能选择在企业和(解放号)平台上同时工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一定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做全职‘杰客’,因为这让他的工作更有弹性,让生活更有品质。如今美国IT工程师自由职业比例不到20%,而中国是不到2%,但中国的IT产业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兼职空间。”王晖补充道。

软件平台将取代软件公司?

各式垂直电商、O2O服务之后,投资机构似乎终于愿意把目光从2C的市场转向2B了。

定位SaaS(软件即服务)创业公司的纷享销客几天前刚宣布完成D轮1亿美元融资。对于在融资金额上向来比B2C吃亏不少的B2B业务而言,这已经是一笔相当惊人的金额。

相比传统软件市场的沉寂,纷享销客的厉害之处在于这家公司在一年之内完成了三次融资。

只不过,在刚刚结束的D轮融资发布会上,纷享销客已经开始逐步淡化软件企业的身份,开始向开放平台转型。

纷享销客CEO罗旭告诉记者,完成新一轮融资之后将把重心放在构建开放平台,完善基础销售网络、服务网络、合作伙伴网络等方面。“在做深做透销售管理的基础上,纷享销客将开放移动端能力、数据能力、应用能力。”

而在王文京看来,“解放号”平台也是希望把软件开发人员和IT服务提供商还有用户三者力量通过平台结合起来,通过这个平台能够让开发人员更好地发挥他的经验和创造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更快地、更低成本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更低成本地来达到客户对IT的要求。

颇为默契的是,不管是聚焦移动互联网的IT创业公司还是老牌IT公司都将目光对准了平台。

在这一点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的观点是,中国以后实际上没有软件公司,只有软件平台。“公司实际上是传统工业制造时期的工业社会提出来的概念,如今互联网时期产生出来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平台,而平台可能从今天开始使得原来意义上所谓的软件公司不复存在,一个平台的价值替代了一个公司的价值,它不是软件公司的升级转型问题,而是平台把大家从公司里拯救出来,解放出来。”

作为资深的互联网从业者,王坚认为:“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我们不管多努力,已经错过了传统软件的这班车了。平台可以让我们预见,代码在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的时代,下一个十年已经不再是产生原来意义上的软件的十年了。”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互联网+”东风已至 医药O2O借力起飞

“互联网+”东风已至 医药O2O借力起飞

正当“互联网+医药”风靡的时候,7月4日又出台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国家开始鼓励药品配送服务,这意味着药品配送已经成为“互联网+医药”的有效通路。目前,药品配送既可以通过B2C医药电商平台的物流系统,也可以通过医药O2O的上门服务来实现。国内做药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企业屈指可数,包括药给力、药比较、快方送药等。该类医药O2O拥有各自的APP产品,通过线上引流,线下药店交易的O2O模式与医药代理商和药店直接合作。

医药O2O模式的魅力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B2C电商已经算是较为传统的模式了,对于医药代理商和药店来说,医药O2O就像一座尚未开采的金矿。目前国内医药B2C电商已经多如牛毛,例如壹药网、健一网(前二者为自建平台)、天猫医药馆、京东医药馆(后二者为第三方平台)等等。B2C平台最大的优势在于“去中心化”,完全去除了地域限制性,但是这对于药店来说却是个灾难,没了地理位置优势的药店,只能陷入价格战的厮杀,这是每个经营者都不愿看到的,但是,在当前环境下却又很无耐,只好硬着头皮杀入网上红海市场。

医药O2O魅力之一是免费合作,与B2C电商不同,目前国内的医药O2O平台基本都是免费合作的,例如药比较、药给力等。这类医药O2O平台依托药店,将网上用户流量免费引导至线下药店,对药店的作用更直接一些。药比较与药店直接合作,主打买处方药节省药费,还能跨过处方药网络禁售的政策鸿沟,药剂师直接上门配送;药给力和药店合作,主打一小时送药上门,核心就是送药“快”。药店与这种医药O2O平台合作直接利用其平台的流量资源,为药店引流坐等消费者上门购药。

医药O2O魅力之二是强化中心化,医药O2O平台有一个先天的优势,与B2C平台恰好相反,那就是中心化优势。它以药店地理位置为中心,为周边的消费者服务,无形中强化了药店的地理位置优势,将药店的经营半径扩大三公里,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找到药店。医药O2O将药店的区域性经营放大,同时又不至于红海厮杀,这才是药店的真实需求――蓝海市场。

医药O2O魅力之三是可以开采处方药市场,据预计2015年处方药将有近1万亿的市场规模,如果能在医院处方药市场撕开一个小口,那便是获得了一个大金矿。目前,国内涉足处方药市场的平台只有阿里健康与药比较两家,阿里健康因抛弃了药企、医院等的利益,所以现在发展停滞不前。而药比较这样的轻应用显得更加灵活,将消费者与药店直接连接,让用户能买到比医院更便宜的处方药,还能把医院的处方药客流量导出至药店,实现药店、消费者、平台三方共赢。

目前国内的医药O2O主要有药给力、药比较、快方送药、叮当快药、药急送、搜药送等等,商业模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是利用线上流量导入线下药店的,对于药店或代理商而言,不论与哪一种模式的医药O2O合作,都将是共赢的。

药品配送 做好最后一公里的专业服务

“互联网+”将彻底改变消费者买药的传统习惯,用户可以不必在医院药房买药,甚至不必去药店买药,只要呆着家里,等待良药送上门就好,而医药代理商和药店也将借助互联网获得更多客户。

一、与B2C医药电商平台合作

优势在于,首先能够获得巨大的流量,传统线下分散的客源无法集中,药店的客流量始终保持在较为固定的区间内,而与B2C医药电商合作将获取平台本身巨大的流量为自己导流;其次是经营范围扩大至全国,利用互联网空间性和时间性优势,几乎将经营范围扩展至无限大,不必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开设药店。

劣势在于,首先处方药网络禁售限制,由于处方药品特殊性,国家还未出台处方药的网售政策;其次进入电商平台后将变成一场红海价格战,因为同样的药品在同一个平台上可能有几十家药店竞争;再次,B2C平台采用传统物流配送药品,一般从药品下单到送达消费者手中需要3―4天,在及时性方面较弱;最后,因药品属于特殊消费品,人们的网购药品习惯和对网购药品的信任还没有养成,据腾讯企鹅智库调查,超过六成的消费者始终担心网购药品会是假药。

所以,B2C医药电商平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不论是药企还是药店想要触网,都需要平衡获取流量与红海竞争的得失,等待B2C医药电商真正崛起的时候才是“互联网+医药”的红利时刻。

二、与O2O医药平台合作

优势在于,首先能够利用医药类APP产品的用户流量为药店引入更多的客流量;其次O2O模式具有很强的地域服务性,在限定的区域内为用户服务,小范围的服务既可以保证用户体验的品质,也可以在区域内提高药店营业额,目前药给力服务于北京,药比较服务于西安等;再次,天生具有“最后一公里”的能力,医药O2O采用线上用户下单,线下就近药店取药配送的模式,用户下单药店出药再直接送药上门,这几乎是在一个小时内完成的,极大的保障了用户的体验感受;最后,由于药品均在线下交易,故O2O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处方药销售服务和有优质药店背书的药品质量保障。

劣势在于,像药给力、药比较、快方送药这样的O2O医药平台都属于新生事物,消费者还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对于医药代理商、药店来说,没有那么快见到红利。

所以,在笔者看来,O2O医药平台是目前最适合代理商和药店合作的商业模式,而用户也需要慢慢培养,逐步改变传统的买药方式。

处方单外流 处方药金矿或将逐步开放

近日有报道,称浙江试点慢病用药处方外流,试点医院开具的处方有效期为12个星期,首次结清4个星期药品费用,余下两次可在院外定点药房配药。这是一个良好的信号,国家在医疗改革中逐步打通处方单的流通使用,让药店分到更多的羹,但毕竟网售处方药政策迟迟未出,就算药企、药店与B2C医药电商平台合作,在处方药市场也得不到一点利润。

互联网+医药的风已经到了,药企和药店显然不能什么都不做,顺势而为才能赢得未来。在处方药销售问题上,O2O医药平台完全不存在禁售的阻碍,以药比较为例,消费者通过其购买处方药品,手机下单后,既可以去显示的药店直接取药,也可以等待专业药剂师送药上门,不论哪种购药方式,消费者都需要把处方单给药剂师。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在当前政策形势下即可实现处方药销售,为药店提供一条新的销售途径。

笔者认为,目前医药代理商和药店最优质的合作对象就是医药O2O,利用其“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优势,加上处方药绕道销售的策略,在当下“互联网+医药”的风口可以占尽先机。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指尖上的保险 移动互联服务新体验

保监会《2014年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形势分析》数据显示,2014年,互联网保险业务规模继续大幅增长,2014年底有85家保险公司开展了互联网保险业,比上年增加了26家。其中,中资公司58家、外资27家,当年保费收入858.9亿元,同比增长195%。与此同时,互联网渠道业务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4.2%,尚不足5%,但已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去年“双十一”天猫卖了1.86亿份退货险,刷新了中国保险业单日同一险种成交保单份数的纪录。

7月5日,在北京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保险相伴・呵护无限――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现场,北京青年报《生活时代》了解到参加活动的58家保险公司几乎都在互联网+领域有所创新,其中包括华夏保险携手阿里打造的娱乐宝、安邦保险的科技创新产品微信理赔、平安人寿上线APP提供的在线健康管理服务以及太平洋保险借力互联网的发展和技术革新打造的智能服务平台等。

北京保险研究院院长姜洪日前表示:“有人称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2015年有可能成为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元年,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平安人寿:推在线健康问诊

随着“互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传统行业纷纷加速转型,作为中国保险业的龙头老大,中国平安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探索和布局较早,并围绕“医、食、住、行、玩”等多方面需求,具体提出了“一扇门、两个聚焦、四个市场”(即421战略)的互联网金融战略。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一对一家庭医生问诊”服务功能在平安人寿APP上线,正式面向全民推出健康管理服务的在线功能公测体验,将为国人询医问诊排忧解难,帮助用户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创造“医、行、食”等多方面在线健康服务体验。

移动互联智能终端的成长带动着应用软件APP市场变得异常火爆,并且越来越重要,一个海量优质的资源库不仅决定着一个产品的可玩性,而且还藏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据了解,此次平安人寿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线上服务的特点,在平安人寿APP服务平台上全新推出“问医生”板块功能,其中包括家庭医生、健康习惯、健康资讯等多项特色在线服务,并以普惠的方式开放向所有寿险客户提供线上健康管理服务的体验。

同时,平安人寿表示正在快速丰富和完善该项服务,未来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年不间断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及线下服务资源供给的一站式整合,能够覆盖手机APP、服务门店等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已在今年上半年正式问世。

  安邦保险:微信理赔加快理赔速度

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0月份,全国自助理赔日均推荐量为292件,北京地区日均推荐30多件,占北分月度报案总量的37%;自助理赔案均处理时效约4小时,远低于绿道案件7天内的时效要求。

为提升理赔速度,安邦保险借助“互联网+思维”开发出科技创新的新产品――微信自助理赔。市民借助微信自助查勘理赔,可有效提升理赔速度,解决“理赔难”等问题。

据了解,微信自助查勘是安邦保险推出的一项创新理赔业务,5000元以下的非人伤单方、或者双方事故一方全责的简易案件,用户在出险后,无需等待查勘员,自己可以通过微信拍照上传,安邦理赔客服人员收到用户的事故照片后,实时审核定损,赔款一小时左右到账。理赔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微信的“理赔进度查询”功能查询案件进展,避免用户盲目等待。

目前安邦系统记录最快时间为13.2分钟(查勘调度指令发出到赔款到账),通常为一小时内可以到账。目前北分是全国微信理赔开展最好的机构,微信理赔的数量占比为37%(全国均值为20%),案均赔款1800元。平均结案时效为3.8小时,低于全国均值。

安邦保险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8月14日起推广自助(微信)理赔服务项目,截止到2014年5月17日,完成微信理赔案件已经突破1万件;截至去年10月底,微信理赔案件突破4万件。

微信理赔推出近两年的时间已初见成效。保监局和行协去年9月份向社会公布的2014上半年理赔指标,安邦5000元以下非人伤案件的结案周期(10.6天)排名业内第二,体现了微信理赔对加快理赔时效、增强客户体验的效果很明显。

华夏保险:携手阿里打造“娱乐宝”

互联网在改造金融业的同时也在改造传统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形态的变化衍生出新的金融需求。互联网逐步加深也衍生出一批新的互联网财产以及相应的保险需求和产品。如华夏保险与阿里联合打造的“娱乐宝”,就是华夏保险在“移动互联”领域的业务创新。

“娱乐宝”是由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联合金融机构打造的增值服务平台,用户在该平台购买保险理财产品,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剧作品,享高预期年化收益率,及有机会获剧组探班、明星见面会等娱乐权益。

据华夏保险介绍,娱乐宝通过向消费者发售产品进行融资,所融资金配置为信托计划,最终投向于阿里娱乐旗下的文化产业。网民通过娱乐宝平台购买保险理财产品后,资金将采取合法合规的方式投向文化产业,获取投资收益。

华夏保险与娱乐宝合作的产品为两款万能保险产品,也是华夏保险电商渠道的拳头产品,分别是华夏摇钱树A款万能险和华夏摇钱树E款万能险,综合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7.1%和6%。两款产品在上线娱乐宝之前,已经在招财宝、百度金融等诸多电商平台销售,取得了非常好的销售业绩。

今年3月27日,华夏保险与淘宝双方正式开始第一期娱乐宝合作,这同时也是娱乐宝项目总第六期。截至6月底,双方已完成3期合作,保费收入累计1亿元,购买人数超过13万。据悉,在7月9日双方开始新一期娱乐宝项目,售卖额度2000万,目前已处于预热阶段。

太平洋保险:服务平台智能化

借力互联网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结合客户对保险行业的特殊需求和期望,太平洋保险正致力于建立一个全方位、智能化的服务平台,以求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在线业务办理体验。

首先是83项服务功能,打通“线上全流程”。为解决寿险营业网点压力,将公司对客户关怀落到实处,公司与太平洋寿险协作,借助互联网技术升级在线服务功能,完成“高级会员认证”的客户,可以享受在线商城服务频道目前开通的所有83项服务功能,包括保单贷款、领取红利、保单复效、满期领取等。打通了网上办理全流程,给客户创造一个更自由、舒适的理财环境。这些新推出的功能设计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畅通无阻地办理各项业务,提高了服务品质和业务效率。

其次,网上保单贷款,太平洋保险实现服务“智能化变身”。以往,只要涉及资金流动的业务,客户必须带身份证、保单等去寿险网点完成身份认证、开通高级权限后才能办理。太平洋及时捕捉客户需求,率先实行“在线身份认证”:注册客户只需关联一个保单号完成“会员认证”;通过验证手机,上传身份证和本人照片,经后台审核通过“高级会员认证”后,即可网上办理保单贷款、还款业务。现在已经有许多客户偏爱以保单贷款的形式解决临时资金需求的问题。此项保险服务的智能化变革满足了不同人群保单贷款的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提供最合理的理财方案,提升了客户的体验。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