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收购满一年,联想作战分两线


Moto 收购满一年,联想作战分两线
  不知不觉,春节又快到了。犹记得去年农历除夕的时候,爱范儿几个编辑在别人欢喜准备过年的时候还分散在天南海北的家中,写着关于联想收购 Moto 手机的消息。

在宣布收购快满一年后,联想终于带着 Moto 回到了中国市场,这一次带来的是口碑颇好的 moto x、moto x pro、moto g 以及 moto hint 四款设备。曾经能够和诺基亚相抗衡的 Moto,带着满满的情怀回来了。

不过,这几年风云突变的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并不是一个要讲情怀的地方,营销战、价格战、渠道战、产品能力才是决定厂商生死的因素。这一年来,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曾经试图依靠品牌溢价或者情怀溢价的产品纷纷放下身段,而以往打性价比,重性能轻设计的厂商开始试图往上突围,后者的代表是小米和华为。

Moto 收购满一年,联想作战分两线

  (Moto 员工自拍,庆祝回到中国)

  不后悔

几日前,联想发布截止到 2014 年 12 月 31 日的 2014―2015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与以往相比,联想虽然依旧保持了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却同比下滑 5%,其中 Moto 亏损不小,已经让联想进入“消化期”。

如果不计入并购 Moto 和 IBM X86 服务器业务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和承兑票据利息费用,联想该财季净利润为 3.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短时间来看,联想正在经历收购 Moto 后的磨合期阵痛。

在联想 CEO 杨元庆看来,其实 Moto 手机业务表现还算强劲,该财季全球市场联想和 Moto 品牌合并售出 2470 万台,Moto 季度出货也达到了 1000 万,使得联想成为三星和苹果之后的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之前杨元庆给 Moto 定下的扭亏期限是四到六个季度,按照去年 10 月正式完成收购计算,留给联想消化 Moto,实现盈利的时间还有一年左右。

在多个场合,杨元庆均表示这样的情绪:收购仍在亏损的 Moto,不后悔。

杨元庆的底气在于,联想不光在处理国际大宗收购案上有很多的经验,还在生产运营环节把控有优势,接下来联想将帮助 Moto 提振销量,控制原材料、运营费用率、生产和物流成本等,预计下个季度能帮 Moto 减少 4 到 5 亿美元的材料成本。

Moto 收购满一年,联想作战分两线

  (完成对 Moto 的收购后,联想手机销量骤增)

  两个趋势,两线作战

《华尔街日报》在联想带着 Moto 回归中国市场时候,认为拥有了双品牌的联想开始面临着双线作战的局面,联想本身面对的是小米等对手,而 Moto 面对的则是苹果和三星。

这是一个比较感性且显性的认识,而在杨元庆看来,背后是两个不能忽视的趋势。而且这两个趋势都和小米有关:

在线销售模式已经大大冲击了传统的经销模式,而运营商渠道则开始表现疲软,人们购买设备的时候,并不再考虑合约机,但是联想手机却大部分走的运营商渠道。

还有就是小米创造了粉丝营销模式,培养了大批忠实用户,获得非常大的传播效应。

所以对于联想来说,两线作战并不止要在中低端和小米对抗,在高端和苹果三星对抗,更需要做的是,就是渠道和品牌形象的重塑。

通过收购 IBM PC 业务获得逆袭的机会,这样的情形再次出现在了联想身上,不过如今在智能手机的竞争似乎更为激烈。偏重于运营商和线下渠道,需要革新线上渠道,以适应互联网的潮流。

如何把 PC 时代累计下来的品牌资源延续到手机上,是另一个巨大的挑战,收购 Moto 是一条捷径,不过联想在智能手机界的品牌效应仍要进化。

在上个月底的发布会上,Moto 粉丝成为绝对主角,即使 Moto 离开中国市场数年,不过仍有大批的拥护者,从这些种子用户入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联想在华运营摩托罗拉的策略――以品牌驱动产品,以粉丝驱动销量。

而另外一个并不太引人注意的点是,除了联想自身品牌的转变和思考,如何用好 Moto 这张牌之外,联想这个老牌 PC 厂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及对于未来潮流的预判中已经开始,现在得到的消息是,联想旗下的新公司“神奇工场”将会于 4 月初成立,目的则是打算打造智能家居开放平台和建立完整生态圈。

有着类似动作的,还有前不久魅族、阿里和海尔的结盟,其基础就是阿里云和海尔的 U+ 平台,再者就是声响最大的小米了。联想副总裁陈旭东之前透露,目前已经有 20 多款明星级产品接入到联想智能家居平台,在未来的 6 个月里,联想计划将接入 200-400 个设备。

智能家居、新创硬件和物联网作为一个还未被验证,但是已经渐渐明朗的趋势,也应该算是联想未来在自身品牌和 Moto 之外,另一个会被重视的趋势,和投入兵力的战线。

北京app开发公司

能说会动的世界,才是移动互联网 3.0

能说会动的世界,才是移动互联网 3.0

  2014 被称为移动短视频元年,借着 4G 牌照发放的东风,曾受限于带宽和流量的富媒体领域春潮涌动。腾讯微视、新浪秒拍提前布局,微拍、微录客、啪啪奇、微可拍等应用如雨后春笋。明星应用“美拍”横空出世,提供 60 秒短视频分享,仅 9 个月就成功获取上亿用户。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20 世纪以来诞生的电子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和现实世界感知整合的产物。媒介向前进化的每一步,都是对人类认知边界的一次拓宽。

  回顾网络时代电子媒介发展史,文字和链接构建起最初的 Web 1.0 生态;图文 UGC 促进了社交网络兴起,释放出 Web 2.0 背后的个体力量;下一代 Web 的发展趋势,是多媒体与社交网络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正在走入全新的音视频时代。

  从文字,到图片,再到音视频,其中包含的信息量和交互方式更为丰富。用户数据的变化,也清晰反映出进化的加速度。用“美拍”崛起做对比,在图片分享领域,曾经的现象级产品 Instagram,达到上亿用户量,用了 2 年零 4 个月;更早的 Facebook 达到这个量级,则用了 4 年零 8 个月。

  高速进化背后的强大推手,是网络、存储和计算能力的变化。这是神奇的摩尔定律施加在 IT 世界的“三原力”,历史上每一次基础力量的提升,都能带来交互方式的创新、产品形态的飞跃,甚至是产业的革命。

  4G 时代充沛的网络资源,不仅会重塑通讯、信息渠道和内容,也会重塑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善用其力者,自然会站上浪潮之巅。在即将到来的音视频黄金时代,以下音视频服务领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适合创业者大展拳脚。

  富媒体 UGC,成为标配

  自 2014 年 6 月以来,Facebook 上每天播放的视频片段高达 10 亿。2015 年初,这家社交巨头收购视频技术公司 QuickFire,改进用户体验,引导优质内容的创造。Twitter 也不甘示弱,将于近期推出新工具,帮用户进行视频的录制、编辑和分享,并支持最长 10 分钟的视频播放。Snapchat、Instagram 等社交平台,也都具备了原生视频分享功能。

  毫无疑问,基于音视频的互动方式,会在未来成为社交平台标配。根据艾瑞数据显示,2013 年 9 月,国内移动视频用户已达 1.3 亿,同比增长 105.7%。随着 4G 网络进一步普及,音视频的分享与消费,将与移动化、碎片化的用户特征结合,取代单一的文字信息流,成为用户的新习惯。

  移动广告,蓄势待发

  高速网络时代,移动设备上的广告,不再拘泥于 Banner、积分墙等简单形式。高质量的音视频广告,将为移动流量变现带来新机会。这一领域的先行者 Vungle,专注于 15 秒高清视频的广告分发,目前已获 B 轮融资。Break Media 预测,2016 年营销从业者在视频广告上的预算,将达 54 亿美元。移动视频必然会成为广告主,特别是品牌广告主的下一个选择。

  区别于 PC 端广告 CPM 的效果评估方式,移动端广告的巨大价值,和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密不可分。个性化的精准推送,让广告更加人性化,激发出用户的隐性需求,直接在移动端完成购买和支付。IDC 刚发布的 2015 年科技行业趋势报告中,预测富媒体分析(视频、音频和图像)将作为大数据项目的重要推动力,规模至少会增长两倍。

  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网络和移动设备普及,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界限逐渐消融。音视频与行业应用深度结合,能极大拓展原有的应用场景,发掘出全新的使用方式和商业价值。教育、医疗行业正是这一波变化的典型受益者。

  音视频教学已成为在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开课录像、音频书籍、课堂直播等方式,优质教育资源将不再受地域、时间限制;在医疗领域,医生和病人可通过视频交流信息,实现远程医疗。紧急救援时刻的视频诊断,还可大大缩短患者救治时间;在城市交通管理领域,可基于视频监控,提供事故预警,并通过远程指挥疏导道路流量。在物流运输、旅游、智能家居等行业,音视频应用也会带来足够的产业创新和想象空间。

  和图片类应用相比,音视频的技术复杂度高出不少。其最大特点在于,一方面要求很高的播放流畅度,另一方面需要转码、切片、加密等一整套的多媒体处理。比如一个拥有一千万用户的活跃度较高的音视频应用,并且有明显的访问峰值,如果自建音视频服务,那么一次性要投入近百万元在服务器,机柜以及带宽的购买上,还不算时间成本,运维人员的投入成本以及后续逐步增长的带宽费用。此外,在视频的流畅度、安全性和扩展性等关键因素上,也难以得到保证。

  这样,一边是应用对音视频功能的强烈需求,一边是自建的难度以及巨大投入,自然催生了第三方开发者服务对这个潜力市场的兴趣。国外基础云服务商 AWS,微软已经推出了弹性转码服务,同时也有专业的视频云服务商 Brightcove 和 Zencoder 被应用开发者所熟悉。国内这方面的发展并不输给国外,在基础云服务普及之前,已经出现了类似 CC 视频,保利威视这样的视频服务商。近一两年,也出现了基础云服务商(IaaS)在承载的开发者数以及用户粘度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推出针对开发者的音视频处理 PaaS 服务,比如国内的七牛云、阿里云和 AWS。最近 AWS 的弹性转码服务的功能不断新增,也预示着音视频应用爆发的时代也真正即将到来。

本文作者许式伟,七牛云存储 CEO。ECUG 社区发起人。

北京app开发公司

肖明超: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趋势

肖明超: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趋势

  如何理解移动互联网的本质?

在我看来,移动互联网有两个核心的关键词需要抓住:

第一个词是链接。

移动互联网让人与人可以链接,因此这几年我们看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移动社交是发展最快同时也是最被关注的应用,可谓是“生命不息,社交不止”。从微信、易信、微聚、脉脉等等,到最近一些90后喜欢玩的“探探”,移动社交应用从熟人、陌生人到职场人士,正在不断的细分和切割,人与人的链接的特性需要品牌思考如何通过关系去传播品牌,以及如何进入到移动社交的链条。

除掉人和人的链接,移动互联网更重要的是人和服务的链接,现在很多的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无论是易到用车或者是嘀嘀打车,也或者在O2O领域的生活服务,例如美甲服务,洗车服务,家政服务等等,都在用移动互联网结合位置服务,来链接和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而目前在正炙手可热的移动医疗,其核心也是通过移动让复杂的医疗服务可以更加便捷的提供给消费者,帮助消费者的健康管理,例如我们服务的一个客户叫熙健,推出了一个掌声心电的产品,这个产品的卖点就是将心电图这个难懂的东西,用移动可穿戴技术和手机软件的结合,让老百姓随时随地都可以监测自己的心电图,在心电检测的医院外服务市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市场开辟出了空间,这种链接还有很多消费者生活的领域值得去思考。

第二个词是界面。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服务界面,企业当做界面思考就要思考如何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务,因此要进行的是服务界面的创新,而不是认为做了个微信账号,做了个APP就叫移动互联网转型。用移动互联网与消费者进行更好的交互,以及让消费者更高效便捷的享受企业的服务,才是移动互联网的本质。

而移动互联网的界面和传统PC界面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个性化的,更加精准的界面,而且是一个具有全息化,带有情感和情绪的界面,例如体感技术,例如摇一摇、雷达、声音等等,让移动互联网不是冰冷界面,而是一个有温度的界面,承载的商业移动是有温度的商业。

移动互联网要思考更多亚文化群体的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的聚合与群分,不再是简单的人口学,以及简单的代际人群的切割,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巨头对于入口的侵占,要想做出大众化的移动互联网商业,变得越来越难。小众反而成为了新的突破――人们会由于兴趣、内容、生活方式等而重新在移动场景的不断碎片后重聚,这种重聚的基础则是小众的亚文化,而不再是大众文化,因此,移动互联网的商业,要在亚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中寻找创新机会。

例如,你只要去观察百度贴吧、猫扑、知乎、豆瓣兴趣小组等网络空间,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小众话题,甚至有很多基于兴趣和表达方式喜好聚合的亚文化群体社区,我们知道的很多网络流行词汇通常都成长于此,基于语言文化建立的移动商业,自然就会被这些兴趣的人群所接受。

例如,抓住二次元文化,就让哔哩哔哩这样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在90后中走红,而节操精选则是完全基于一种互联网时代的自黑、吐槽、互黑、恶搞的娱乐精神而创建,吸引了大量的90后群体。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6大变革

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如何变革,6个方面值得大家思考。

变革1:从单向输出到信息交互

目前我们正处在营销巨变的时代,传统媒介形式也在巨变中产生了“质”的变迁。从2000年前的传统媒体时代到2005年web1.0的单向传播形式,再到2005-2010年的博客和社交媒体时代,媒介形态逐渐发展为双向传播形式,但是无论单向或是双向,都是属于距离型媒介,以门户、搜索、视频媒体、社交媒体为主要代表。自2010年以后我们步入了立体传播时代,媒介逐渐演化为身边型媒介,移动社交媒体成为了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信息获取平台。

随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人们可以通过多渠道、跨屏等形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人在作为接收端的同时更是内容制造、分享与传播的媒体。因此,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未来将会产生诸如存在感经济、点赞经济、想象力经济等信息交互性较强的经济体。没有交互和对话,就没有品牌影响力,人们在双向互动中理解品牌,信息传播是基于关系链的传播。

变革2:从人格认同到品牌认同

移动互联网让很多人可以借助人格魅力建立品牌,例如罗永浩不是手机行业人士,但是却可以用人格无中生有建立品牌。而在品牌激烈竞争的行业市场中,一个品牌要想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首先需要具备品牌人格化的特质。具有品味、信心、风趣、活力、态度等人格化特性的品牌将更容易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再从人格化的认同发展为品牌的认同,从而获得忠实的粉丝人群。

2014年由两名非主流导演郭敬明、韩寒拍制的院线电影《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竟均以近6亿元票房佳绩,力压传统导演的影视作品,这正是由于他二人先具备了格认同,随即在品牌产出时可以迅速的获得品牌认同;创造营销神话的小米手机,也正是通过人格化的品牌认同,吸引细分市场的粉丝群体,再将产生共鸣的粉丝群体社群化,从而激励社区群体的消费行为。

变革3:从你生产我消费到我参与我消费

在传统的消费模式中,消费者往往是扮演着被动选择消费的形象,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不断透明,产品生活化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每一个消费者都将成为产品的生产者,参与到符合自我个性的产品生产环节当中。例如,宝洁为了增强与消费者间的互动,推出了让消费者创新产品的平台,从而激励消费者参与到生产过程,又有哪一个生产者不会为自己的产品买单呢?

消费者参与到生产环节是激励消费行为的手段,使消费成为产品众筹者中的一员是对消费者消费价值的鼓舞。例如,三个爸爸空气净化器在众筹开始半小时达到50万,不到1小时冲破100万,12小时内超过200万,截至10月22日上午项目结束时,在京东众筹平台的筹集总额为11226231元成为2014年国内最大的众筹项目。

变革4:从高高在上到有态度有温度

传统的广告形式往往是利于高高在上的身姿给消费者带来压迫感,从而实现品牌知名度的打造。例如,脑白金洗脑式的广告营销,通过重复的叫喊获得最多的也就是知名度,但是,人们并不认为他具备品牌的价值沉淀和价值观认同。

在移动营销时代,单一压迫式的营销将逐渐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淹没,消费者将会选择那些更具态度、情绪和表现自我的品牌。例如,在前不久我们组织的创意云南广告大赛上获得金奖的作品――“行走云南,我为滇狂”的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作者打破“身份”的束缚,将“我”融入云南,使得广告更具情绪的表现了云南的魅力。

变革5:从信息经济到内容经济

信息经济在为品牌带来直接收益的同时,也很可能因为一个事件瓦解掉一个品牌的根基。当用户感知不到营销对他们的价值和意义时,接受度将会变得低,品牌更易被淹没和忽略。在网民喜欢的品牌营销活动中,鲜明的品牌价值观(态度)、选题与社会热点的结合,内容变得非常重要。

品牌需要将信息经济升级为信任经济,将品牌自身打造成生产内容的自媒体平台,为消费者打造更具态度、格调和性格的内容,通过内容的迅速传播,才会夯实品牌信任的基石。

变革6:从节点经济到时点经济

过去,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往往是在单一的超市、便利店、商场等节点区域完成。但在互联网时代更多的时点经济不断涌现,例如,2月27日桃花节,11月11日网购狂欢节,12月12日陪伴日等,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娱乐狂欢。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时点经济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消费者将会随时随地的参与到时点经济的互动当中,形成聚合人群的经济群体。

(以上内容引自微信公众号肖明超-趋势观察)

北京app开发公司

阿里魅族联姻:手机(手机app)生态时代的野心和谎言

阿里魅族联姻:手机(手机app)生态时代的野心和谎言
  智能手机的能力边界有多远?

过去多年时间里,这个问题一直由苹果和谷歌来回答,围绕硬件、系统(安卓和iOS)、软件应用,这两家公司建立起涵盖手机厂商、互联网应用提供商、开发者、消费者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生态系统,并掌握核心话语权。

看上去,苹果和谷歌的地位牢不可破,但上述产业链环节上的其他公司,并不甘于永远寄人篱下。

契机包括两方面。从技术发展层面来看,Html5的标准统一和广泛应用,让基于云平台的Web APP有了取代本地应用的可能性;从行业趋势来看,有海量用户群的超级APP出现,而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的加入,则打破了智能手机生态平衡,局面复杂,即便是苹果、谷歌也难以成功延伸各自的触角。

阿里巴巴和魅族昨日的资本联姻便是极好的诠释。

 Yun OS 的“安卓阴影”

早在2011年,阿里巴巴便发布了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Yun OS,但受制于整体产业发展环境,在体验、合作厂商手机出货量、软件服务能力等方面不如人意,市场反应一般。

毕竟,用户依然主要依靠手机本地应用来获得各种生活相关服务,要想让用户接受新的操作系统,必须在安卓和iOS生态已经成熟的现实情况下,迅速完成应用服务能力的平移和切换,换言之,要让无数软件开发者主动进行应用移植。

这对于一套新的操作系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应为如此,阿里巴巴一度让Yun OS具备兼容安卓应用的能力,试图让用户的体验和使用习惯平缓过度。

但这显然触犯谷歌利益,阿里巴巴和宏2012年的合作最终也无疾而终。

“现在要做一个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面临非常大的竞争,特别是还有一些不合理的竞争。” 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昨日在媒体沟通会上的话似有所指。

据王坚透露,目前已积累1000万Yun OS用户,但这离建立新生态的规模依然有着遥远距离。王坚此前曾告诉腾讯科技,阿里巴巴可以通过投资的方法鼓励硬件的创新,这将弥补产业对生态系统理解的缺失。

据了解,为了促成阿里和魅族合作,王坚曾亲赴珠海与魅族创始人黄章会面,解决彼此之间的争议。此前,阿里巴巴与魅族已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业覆盖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

不过,王坚否认阿里巴巴5.9亿美元入股魅族是为了直接推广Yun OS。事实上,阿里巴巴和魅族昨日尚未公布具体合作细节,但无非是Yun OS方面的深度合作、阿里系软件服务整合以及在智能硬件等市场的合作。

除了直接的装机合作,投资魅族,有助于阿里巴巴借助魅族硬件设计和系统应用整合能力,对Yun OS的体验进行深度的开发优化。魅族昨日也表示,未来将在智能手机系统的推广、针对硬件和用户在视觉和交互上的定制化、市场策略、线下销售渠道方面为阿里提供支持与帮助。

而对于魅族而言,2014年500万台左右的出货量相比苹果、三星、联想、小米、华为等厂商处于极大弱势,引入阿里巴巴战略投资也是为了找到新的增长点。

阿里巴巴表示,投资魅族后未来将在电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服务、智能手机系统方面、数据分析及支付等方面为魅族提供资源与支持。

  生态与开放之争

2014年,三星第四季度来自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的利润同比下降达64%,曾经如日中天的三星,现在也面对销量利润持续下滑的困境,说明了手机硬件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护城河、没有安全感的苦生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论智能手机排行榜前十怎么变换,谷歌依然坐享其成,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大小小互联网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能力依然在不断扩大。

无可否认,硬件厂商极大促进了科技和时代的发展,但未来的时代却很可能不属于硬件。硬件厂商们的不安,最直接的反应是,都试图去创建或主导自己的生态圈。小米从诞生之初,就在经营自己的MIUI,三星也希望凭借Tizen系统自建移动生态,但是都很难摆脱安卓所建立的应用生态。

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为手机厂商找到了另一条看起来更有希望的发展道路,因为这里是谷歌和苹果也无法统治的全新领域――如果把自己的手机硬件和用户其他所有智能硬件产品在底层深度集成,成为用户家居生活、移动出行的控制中心,建立新的庞大生态圈。

BAT公司不想在以手机为控制中心的生态系统中缺席。

最近还有传闻称,腾讯将在原来Tita的基础上重新推出Rom系统,目前已经进入内测阶段,此外微信和QQ也是腾讯搭建生态的重要筹码;而百度也准备战略投资联想的神奇工场,并和格力实现结盟。

小米入股美的,植入解决方案,未来可通过小米手机控制美的所有家电产品,而魅族和海尔、阿里巴巴此后也迅速宣布达成合作,魅族正式推出的lifekit智能平台也将用于连接合作方智能设备。

互联网评论人士魏武挥认为,生态的重要特征是有大量产业链合作方依靠核心公司生存,而且不能有损于其商业模式,阿里是第一个在电商建构生态的互联网公司,但很早就屏蔽了百度爬虫。因为它的商业模式建立在为商家做广告上,如果能够通过百度来搜到想要的商品,那么,淘宝的商业模式就此崩塌。

阿里巴巴进一步入股魅族后,在智能家居等新兴市场,阿里巴巴和魅族都希望借助对方的力量延伸自己的触角。

魅族总裁白永祥昨日接受腾讯科技等媒体采访时表示,除了继续做好产品,魅族想从单一的智能手机的领域拓展到整个生态圈的战场。“如果东西做得很好,但是因为生态落后了而被淘汰掉,这是没有天理的事情。”魅族副总裁李楠进一步解释称。

有趣的是,小米和魅族两家公司都对外声称未来将保持开放式合作,不过,虽然小米和魅族都喊出了开放的口号,但很可能有名无实,无法改变商业竞争规律和法则。

北京app开发公司

商业Wi-Fi引资本暗战 成O2O线下入口必争之地

商业Wi-Fi引资本暗战 成O2O线下入口必争之地

现在餐馆和咖啡厅的服务员被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或许是,“你们这儿Wi-Fi密码是多少?”移动互联网让手机上网成为生活必需品,虽然隐藏在这些线下商业场所背后的Wi-Fi供应商很少被人关注,但在整个2014年,资本的嗅觉已经敏锐地捕捉到这个领域的旺盛增长态势。

大约两个月前,大众点评联合腾讯共同参与了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Wi-Fi供应商迈外迪的C轮融资,投资金额为3亿元人民币,成为全年商业Wi-Fi领域标志性的融资案例。此前它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接受过林景投资的A轮和小米的B轮投资。

此外,拥有Wi-Fi共享精灵的南京同享网络在2014年3月获得启明创投、隆领资本等的首轮1200万美金投资;4月份,商业Wi-Fi品牌“潮Wi-Fi”完成了由华映资本投资的1500万元A轮融资。商业Wi-Fi的市场热度持续升温,融资额一直在飙升。

商业Wi-Fi供应商何以受到资本的热捧?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它的价值,就是来自移动互联网的势力。

去年5月,支付宝钱包推出全民免费Wi-Fi计划,用户在进入所覆盖区域后会收到消息推送,连接免费Wi-Fi,此举被视为阿里巴巴借助Wi-Fi抢占O2O入口的举动,背后的Wi-Fi供应商是树熊网络。

而作为城市生活消费平台的大众点评在牵手迈外迪后,将更便捷地打通线上和线下、商户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提升线下服务能力以及O2O闭环交易服务水平,点评的O2O应用和商业Wi-Fi是一对天然的结合。可见,眼下移动互联网正在积极争抢O2O的线下Wi-Fi入口。

“腾讯也好,阿里也好,它们投资商业Wi-Fi,背后比拼的还是所投资公司的实力。”迈外迪CEO张程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

当乘客在上海虹桥机场用移动设备免费上网时,连接的网络服务跳出来的首页就是迈外迪。目前,迈外迪已在全国覆盖21个机场、500个品牌连锁商、4万多个线下场所,包括机场、餐饮、咖啡厅、休闲场所、零售等业态场所,每月用户数接近2000万。

看到O2O模式的商业价值,目前商业Wi-Fi供应商也在从传统的以广告为核心盈利模式向O2O平台模式转型,这是像迈外迪这类公司正在经历的。

在传统的广告模式中,供应商免费给商户提供Wi-Fi,用户在连接Wi-Fi后,会跳转到这些供应商设置的首页,页面上的广告成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张程向记者透露,尽管目前广告模式在营收占比中高达80%,但迈外迪的计划是做O2O平台,“流量运营只是前期的第一步而已,未来不会在广告上做重点突破。”

张程所说的O2O平台,包括了硬件平台、数据平台等,这些又是O2O公司所欠缺的资源,如果单独布局门槛很高,在商户端具有设备和产品优势的迈外迪想以平台角色在未来O2O中分一杯羹,这也被视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用流量换广告的模式在机场、高铁站等场景下效果相对较好,但在餐馆、商圈、文娱场所等场景下,服务(比如商家促销、LBS定位等)的价值将会被放大,从流量变现到服务渗透将是商业Wi-Fi供应商的趋势。

在大数据思维下,通过商业Wi-Fi还可以给进场用户“画像”,获取消费者的购物路线、频率、消费习惯等数据,为商家的精准营销提供支持,大数据分析也是商业Wi-Fi未来的赢利点之一。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商业Wi-Fi面临的一大竞争对手来自电信运营商,移动、联通和电信一直在铺设自己的线下Wi-Fi热点网络。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运营商的优势是带宽资源,其覆盖的用户更多的是其手机客户;而商业Wi-Fi供应商的优势在于商家和用户资源,且免费模式也是其竞争力,未来在O2O模式中,商业资源将让商业Wi-Fi供应商的价值进一步放大。

北京app开发公司

投资魅族的,只能是阿里巴巴

投资魅族的,只能是阿里巴巴

  今天上午,阿里巴巴集团与魅族科技联合宣布,阿里巴巴5.9亿美元入股魅族,而这也是阿里自上市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投资。

同时,海通开元基金也跟投魅族6千万美元。所以在魅族这次引入的战略投资,魅族共计获得6.5亿美元。

阿里与魅族的合作最早要追溯到去年十月份,负责阿里YunOS业务的CTO 王坚便南下珠海,与黄章进行了会面。之后,阿里与魅族就达成了系统层面的合作,推出了Flyme Powered by YunOS版的MX4。

而对比现在这笔巨资投入,王坚表示,“这代表了阿里生态系统的一次重要扩张,也是阿里移动战略重要一步,以此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移动产品和体验”。

入股之后,阿里同魅族也将在战略和业务层面开展一系列合作。双方将结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阿里将在电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服务、智能手机系统方面、数据分析及支付等方面为魅族提供资源与支持,魅族将在智能手机系统的推广、针对硬件和用户在视觉和交互上的定制化、市场策略、线下销售渠道方面为阿里提供支持与帮助。

在阿里看来,独立运营的魅族将成为阿里巴巴无线互联网生态系统的一块重要拼图,扮演类似谷歌Nexus的角色,从而使得阿里巴巴的移动战略进入软硬件深度整合的新阶段。

现阶段,急需更多铺货的手机和手机系统承载自身移动服务,且能拿出如此大手笔投资的,只能是阿里巴巴了。背后还有王坚和阿里云多年未死心却又不见起色的移动操作系统梦想。

其他家呢?要么不需要魅族,要么拿不出这样的价钱。

而对于阿里的入股,白永祥认为,“此次引入战略投资将给魅族智能手机及智能生态圈的快速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既然走上了“眼中只有小米”的道路,魅族必然要学习“贴地定价法”,以低价求大规模铺货,当然需要大量的钱来烧。阿里的入股的资金就是魅族接着往前开动的燃料。

北京app开发公司

资本“绯闻”坐实,阿里领投魅族6.5亿美元

资本“绯闻”坐实,阿里领投魅族6.5亿美元

阿里与魅族的资本“绯闻”传了大半年时间。此前的传闻是,阿里入股魅族花费了9亿美元,获得魅族科技40%的股份。当时魅族方面否认了该消息。今天阿里魅族正式宣布了前者入股后者的消息。

今天(2月9日)一早,魅族科技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将投资魅族5.9亿美元。与此同时,海通开元基金也将投资魅族6000万美元。魅族将共计获得6.5亿美元投资,这也是魅族第一次引入战略投资者。

不过双方没有透露6.5亿美元所占股份比例。

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表示,“此次入股将极大拓展阿里巴巴的生态系统,为生态内的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体验。”

魅族发布的新闻通稿透露,2014年10月,因为同魅族业务合作的关系,王坚南下珠海,同魅族创始人黄章见面,对魅族的产品和战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后,阿里巴巴集团开始同魅族商讨入股事宜。在王坚访问魅族后,阿里巴巴与魅族就达成了系统层面的合作,推出了Flyme Powered by YunOS版的MX4,这实际上也是阿里巴巴同魅族软硬件深度整合的一次尝试。

投资魅族后,阿里巴巴的无线战略可以进入软硬件深度整合新阶段:无论是结合YunOS,还是深度定制应用、创新O2O服务。这一切都能同魅族结合。

具体而言,阿里将在电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服务、智能手机系统方面、数据分析及支付等方面为魅族提供资源与支持,魅族将在智能手机系统的推广、针对硬件和用户在视觉和交互上的定制化、市场策略、线下销售渠道方面为阿里提供支持与帮助,从而延伸阿里巴巴的移动互联网优势。

此前,阿里巴巴集团同魅族已经在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开展合作。通稿称,双方认为进一步合作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无线互联网产品和体验。

或许这几个月的合作试水,是生性敏感的黄章在试探与阿里合作成效及阿里诚意。

阿里与魅族联姻,不可避免剑指小米。此前,王坚曾表示,小米在商业模式上已完成了一个完整生态闭环,但同时也榨取了闭环上的几乎全部利润。“这种状况是不正常的,长远看也是不可能的,阿里与魅族的合作,将建立一个开放的商业模式,改变行业格局,与其他手机厂商和开发者共同分享更多利润”。

此时,有请小米的雷军雷总发表下祝福或感言?

北京app开发公司

魅族获阿里领投6.5亿美元投资

2月9日上午消息,魅族科技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将投资魅族5.9亿美元。与此同时,海通开元基金也将投资魅族6千万美元。魅族将共计获得6.5亿美元投资,这也是魅族第一次引入战略投资。

“对魅族的投资,代表了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一次重要扩张,也是我们移动战略重要一步,以此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移动产品和体验。”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表示。

2014年10月,因为同魅族业务合作的关系,王坚南下珠海,同魅族创始人黄章见面,被黄章和魅族对产品极致的打造精神所感动,也对魅族的产品和战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后,阿里巴巴集团开始同魅族商讨入股事宜。

入股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同魅族也将在战略和业务层面开展一系列合作。魅族科技总裁白永祥表示,”此次引入战略投资将给魅族智能手机及智能生态圈的快速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据介绍,阿里巴巴和魅族双方将本着真诚合作、互惠共赢的原则,结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阿里将在电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服务、智能手机系统方面、数据分析及支付等方面为魅族提供资源与支持,魅族将在智能手机系统的推广、针对硬件和用户在视觉和交互上的定制化、市场策略、线下销售渠道方面为阿里提供支持与帮助,从而延伸阿里巴巴的移动互联网优势。

此前,阿里巴巴集团同魅族已经在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开展合作。(木南)

北京app开发公司

微信朋友圈广告的对手终于来了!

2015年1月21日,期待已久的微信朋友圈广告终于来到我们面前,“你能看到什么?”也成了各个微信群中“问到没朋友”的话题,在壕几轮广告主投放之后,应该接近4亿的微信用户也都基本上见过了微信朋友圈广告的真身,有网友说,都是硬广,为何朋友圈的硬广这么受关注?原因就是:硬广是依靠微信朋友圈这个日均PV200亿的流量金矿,腾讯也对它充满期待并定下了2015的目标:年广告收入100亿。

图一

微信朋友圈广告的对手终于来了!

  (微信朋友圈广告截图)

  瞄准这个超百亿市场的可不止是微信官方一家,北京鸟巢附近的写字楼里,微信海公司产品部门讨论进到白热化,投影屏上放的是微信朋友圈的第一批广告的截图,宝马,可口可乐,VIVO手机等,大家各自面前的电脑屏闪烁着,微信海云平台一个新的朋友圈营销活动正在做上线前最后一次讨论和测试。产品经理严赞旭负责这个活动的开发,“这款《翻牌有奖》是我们根据目前临近春节期间,市场消费的特点和朋友圈传播特性来开发的,当用户在朋友圈看到这个活动,即获得了一次免费抽奖的机会,而如果未能抽中,则可以选择关注公众号或者把此活动分享给好友或者朋友圈都能增加1~3次抽奖机会,快过年了大家欢乐地抽个奖然后再分享个快乐,何乐而不为。”朋友圈营销活动已经是微信营销的大趋势,这个已经是不可避免,就像微信官方在1月份的大动作,为朋友圈引入信息流广告,终于让这个日均200亿点击的流量金矿有了清晰的盈利模式,“微信海公司在2015年更是准备在朋友圈展开一场数字营销战役,用有意思,有奖品,有互动的朋友圈活动,让大家在朋友圈活跃起来,转化成关注和效果,如果说朋友圈微信官方的广告是硬广的话,我们更像是做软广,做更愿意接受,更懂用户的营销。“产品总监张高旗也对此方向充满信心,”其实在微信官方的朋友圈官方广告出来之前,我们已经确立了我们的2015发展战略,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瞄准了朋友圈这个大平台“。

微信朋友圈广告的对手终于来了!

  (微信海-翻牌有礼活动手机端界面展示)

  郑先生是北京一家外贸公司的电商部负责人,也是微信海的客户,在”翻牌有礼”上线之后第一时间作了配置使用,他在朋友圈里做了分享,”一个小时吧,我的朋友圈基本被刷屏了,活动参与度非常高,有了抽奖次数限制,大家反倒很珍惜,这样也避免了因为诱导分享而被封号“,郑先生在几个微信朋友群都转发了这个活动,”这种营销活动适合我们这种规模的,小微企业哪有那么多钱投微信官方的朋友圈广告“。

微信朋友圈广告的对手终于来了!

  (微信海后台截图)

  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正是像微信海这种微信第三方企业存在的价值,创造机会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

北京app开发公司

陌陌终于“卖出一步”,但要想成功并不容易

一个记者在朋友圈说“唐岩终于卖出一步了“。上市之后的陌陌不只是摘掉了“约P”的帽子,还开始了大踏步的扩张步伐:同城服务、礼物商城相继上线,“卖出这一步”正是指的礼物商城。在大量社交App都做电商的大环境中,陌陌以一种跟随姿态但逻辑又大为不同的方式开始卖东西了,社交App圈人完毕后卖货已成必然。不过在笔者看来,陌陌这不是在做电商,本质还是做社交,要想成功,不易。

  社交应用为何最后都会做电商?

在陌陌推出礼物商城之前,社交App都已经“卖出一步”。

微信除了整合京东商城之外,还有开放式的微商平台,朋友圈则成为面膜、美妆这类产品的集散地。微信自己做电商、别家卖货的也想方设法去微信获取订单,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微信聚人,有人气的地方就有买卖,开商场、摆地摊的总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就是这个道理。

QQ已推出QQ钱包,并整合了京东到购物频道。而文艺社交应用豆瓣则推出“东西”频道做起了导购,原来的一些导购社区比如美丽说、蘑菇街纷纷转型垂直电商。聚人之后卖货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流行玩法,对于社交平台而言,聚集了人气和流量,广告是变现,增值是变现,导购是变现,自己卖也是一种变现。而且更具“流量漏斗”模型,越到后面,流量变现价值越高。自己卖比只导入给别人收点广告费更诱人。

  陌陌做礼品商城的核心逻辑:辅助社交

陌陌礼物商城看上去是一个垂直电商平台,主要售卖适合陌陌社交场景和用户需求的礼物,现在有鲜花、家居、美妆、数码配件和首饰这几个品类,首页大多是CK、香奈儿、爱马仕香水之类的,单价100-1000元之间。明白人一看都知道,这些产品适合男人送女人,或者女人送男人(前者更多),就是要“辅助社交“。从相关文案可以看出,陌陌礼品商城并不是自营,而是合作商家发货,陌陌会负责选品、售后监控等,不过并没有店铺这个概念,用户只知道是在陌陌买的东西,陌陌全程负责。

如果一个好友喜欢了某个礼品,或者生日节日到了,用户都会收到送礼提醒。还有一个专门的菜单是“我收到的礼物”,“我送出的礼物”,以后应该可以分享到陌陌“留言板”(相当于朋友圈),满足用户的虚荣心。这些玩法其实并不陌生,因为QQ和陌陌过去都支持送虚拟礼物,比如会员、QQ秀、虚拟表情和虚拟鲜花等等,9158、网易BOBO等网络秀场的核心商业模式也是虚拟礼物。现在大家都开始把虚拟礼物升级到实体礼物,因为社交本身也在从网络虚拟转到生活社交之中,比如QQ的亲朋好友,陌陌的线下本地社交。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现在电商正在进一步垂直化,不再只是从品类上垂直化(美妆、家居电商这波垂直化是过去几年的事情),不再只是从模式上垂直化(团购、闪购、特卖、C2B、预购也是过去兴起的),而是场景上的垂直化,比如面向老人的电商,面向社交的电商。礼品电商正在兴起,礼物说App已在7月获得红杉资本A轮300万美元融资,数码社区数字尾巴则推出了“大波礼”,陌陌做“礼品商城”也是这股大趋势中其一。

  陌陌做礼品商城会面临哪些挑战?

1、 是否高估陌生好友之间的送礼需求?

尽管陌陌可以把陌生关系变成熟人好友,但陌陌的本质依然是陌生人社交。这个事实让其礼品商城解决的问题依然是陌生人之间送礼。陌陌自己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你给别人送礼物,对方的地址对你来说是隐藏的,陌陌或许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但也可看出其变相认同是在解决“陌生人送礼”的需求。

问题来了,陌生人送礼需求真的有这么旺盛吗?送几块几十块的虚拟礼物我认为需求是旺盛的,人们为了辅助社交,提升交友成功率,几十块不算什么事。但陌陌礼品商城单价100-1000,不少都是500以上,这么贵的礼品感觉已经到了男女朋友、情人之间赠送的级别。陌生好友能否接受这么昂贵的礼物还未可知。

陌生人送礼需求也有很旺盛的时候。比如9158这类网络秀场,据说几万的法拉利――虚!拟!的!,还是有土豪会送给女主播。但这种是追星的送法,女主播是明星,送礼的一群人抢着送还有攀比和拍卖的感觉。陌陌能否再次上演这个陌生人送礼奇观还不得而知。

2、 第三方合作模式带来的体验隐忧

陌陌礼品商城目前还处于早期,订单量少的时候自然可以盯得很紧,但后期可能会遭遇所有第三方平台面临的体验之殇。

京东自营电商体验远远好过POP平台,好过淘宝和天猫,说明平台电商有着先天不足。虽然平台可以做更少事情模式更轻,但在物流、售后诸多方面的控制能力都比不上自营。陌陌目前就是与第三方礼品商合作,发货什么的都是第三方负责,用户体验很大程度由第三方决定了,陌陌必须严管严控,管体验、控品质。这个陌陌还没有多少经验,去阿里等成熟大电商挖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前期估计还有一些弯路要走、学费要交。

电商盈利应该不会这么快,但它很快就会带来流水,提升陌陌收入,因此很可能会在陌陌2015年Q1财报,最晚Q2财报的“收入”这个指标上形成较大影响。唐岩“卖出这一步”,对陌陌来说还是一大步:这为陌陌在游戏、增值和本地生活服务之后,带来第四种商业模式。

北京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