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开发] 抛开O2O,先与用户好好谈感情

[ O2O研究 ] 抛开O2O,先与用户好好谈感情

o2o是一种思维的习惯,是线上线下的平衡。对传统企业来说不能只关注线下,也需关注线上,线下渠道终端散布着用户,线上平台同样散布着用户,且更多;O2O是一个体系,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企业要尽可能去构建用户的消费习惯,与用户建立直接的关系。如何寻找用户、与用户建立联系、管理并沉淀用户?这些是贯穿传统企业O2O全部进程的基础问题。

[O2O开发] 抛开O2O,先与用户好好谈感情

用户:来自何方,去向何处?

传统企业并不缺少用户,真正缺乏的是沉淀下来的用户,是如何才能与用户建立起长期的关系。传统企业需要数据其动辄几十亿的销售额到底卖给了谁,购买自己产品服务的是怎样的用户,性别、年龄、地域等等一系列决定用户购买行为的数据都有待掌握。而这正是互联网公司的强项,也是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拥抱O2O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内外交困之下,诸多传统行业的企业都急欲转型。比如由于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低迷,不少房地产公司将目光转向做社区O2O;而酒类市场在经历了去年的行业调整之后销售疲软,使很多酒类企业也开始转型酒类O2O要转型就必须改变思维。从销售产品的交易思维变成沉淀用户的运营思维,学习互联网公司在吸引用户、经营用户、改善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先进方法。这其中抓住用户才是核心的点,将用户从单次消费发展成多次消费,去中心化、去中介化,让企业直面消费者。以酒类O2O为例,假设某50亿规模的酒企,原有100万用户买酒,企业只需沉淀、激活原来用户的10%10万足矣,就已经足够企业长期生存、赢利。

当用户黏性达到了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围绕用户黏性,做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扩张。比如房地产商可以从社区平台扩张到电商、美食社区可以从单纯的线上社区扩张到实体餐饮店面经营、英语论坛可以逐步扩张到全品类的网校、唱歌APP可以收购线下店面运营KTV,等等。

商务的核心还在于用户,在O2O中仍有很多基础条件不完善,但用户的沉淀可以为服务体验的提升奠定基础。产品交易型企业都应该向用户运营型企业转型,营销的程度会越来越弱,运营的程度会越来越强,与线上线下用户建立长久的关系,才能让回头客递增,带来效率提升。O2O能够存在发展正是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场景、体验等各种强需求。无论社会怎么变化,需求不会变,只是满足需求的手段在不断变化,仍然需要吃喝穿住,形式在变化,满足需求的效率和手段在提高。

黏性:沉淀用户,回归商业本质

不以沉淀用户为目的的O2O都是耍流氓。武绍卿用有些戏谑的语气形容沉淀用户对O2O的重要性,先有用户,再有商业,才谓商业本质。有了用户就有了水池,有了水池,养什么样的鱼都可以而所谓沉淀用户,就是指培养用户的黏性,维系用户的黏性。传统企业一般通过线下已有的渠道去沉淀用户,通过可以同时服务上万用户的线上去维系活跃用户,通过各种活动、各种交流互动的方式,把用户玩起来。

比如在社区O2O中,可以先搭建一个线上的多样化平台,从物业管理的各项服务入手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再通过线上社区平台的互动性来黏住用户。因为仅有使用习惯并不够,线上虚拟社区的繁荣需要很多引导,需要话题来支撑,诸多社区论坛讨论的火爆验证了这种讨论需求的必要性。用户第一需求是吐槽交流:出门有花盆掉下来、一辆车占用两个停车位,都会吸引用户去论坛吐槽的愿望,这就是场景化需求;第二需求则是解决问题:拼车、约打球等等,在拥有具体的去承载的事情后,就不再是单纯的去交友去聊天,用户的需求强度增大。酒类O2O也是同样的道理,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地域特征比较明显,国内除茅台、五粮液、洋河外都具有地域属性、泛地域属性,分散的行业有利于区域化运营。移动互联越来越本地化,人的移动加上地域属性,区域化特征愈发明显,酒水市场可以以此角度把握用户的沉淀。

游戏运营有个宗旨是没有节日要创造节日,每个活动都是提前宣传、事中直播、事后还要讨论好久。比如做一个活动,效果很好,大家玩得很开心,有平台的话,可以把玩得很搞笑的照片发出来,可能会引起大家的讨论,用户使用习惯一旦培养起来就很强大。武绍卿认为用户的维系是一个持久多元的过程,需要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单单只有活动是远远不够的。

沉淀用户是一件不可操之过急的事情,培养用户习惯一般需要至少半年,培养黏性需要半年,之后再引入其他,进行商业化尝试,还是需要一段时间。

认识自己: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武绍卿给传统行业O2O的建议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虽然可能见效比较慢,但是从一个小点切入,一点点做,投入可以预期,团队也可以一点点培养起来。大而全和小而美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的,大而全是目的,小而美是过程。二者并不冲突,大小各有不同的做法,小的可以往大的方向走,可一开始就做大并不好做。

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前期投入不一样,很容易倒果为因,很多互联网企业被认为是一夜成名。互联网确实可以加快一个公司发展的速度,一个传统行业公司做大需要发展10年,而一个互联网公司3年即可上市。虽然速度在缩短,但是阶段不能逾越,专注小而美,才可以达到高大全。

除去行业的差异性外,人最重要,企业家是企业最深的烙印。传统行业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时候:

第一大问题是思维的问题,很多传统行业的企业家思维上一点就通。

第二大问题是人才的问题,员工跟不上领导的思维,所以充足的培训是必需的。从小做起,则有时间去摸索模式,也有时间去培养人,经验可以标准化,新人培训就可以按标准进行复制。

第三大问题是机制的设立。在利益分配上,从小处着手,前期投入很小,利益冲突也很小,采用半内半外机制,团队普通成员可以采用外来人员,但是团队核心领导一定是有开创精神的公司元老,收放自如,使内部利益达到平衡。

一站式O2O APP开发

支付宝未来医院这一年:改变了什么?

6月10日,支付宝发布《未来医院一周年服务数据报告》。

“支付宝未来医院”项目于2014年5月启动,意在将医院接入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从而解决患者在医院挂号、缴费、候诊时间过长的问题,使得每一步都能在手机上方便地操作完成,提高就诊效率。

从商业上来讲,支付宝可以借此切入医疗支付领域,同时也有未来医疗服务、医疗大数据的巨大想象空间。

该项目计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帮助医院建立移动医疗的服务体系;第二阶段是通过互联网在线完成电子处方、就近药物配送、转诊、医保实时报销、商业保险实时申赔等环节;第三阶段是开放大数据平台,结合云计算能力,与可穿戴设备厂商、医疗机构、政府卫生部门等合作,搭建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管理平台。

这个项目团队不过几十人,大多互联网出身,有医疗领域经验的“不超过10个人”。这个满载互联网基因的团队,一年来在医疗领域改变了什么?日前,支付宝未来医院及其合作伙伴之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首次公开接受独家专访,披露这一年的探索得失。

做了什么?就医流程优化

支付宝未来医院这一年:改变了什么?

6月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与传统就医流程相比,在门诊高峰期使用“未来医院”移动就诊服务,用户的就医逗留时间可以缩短一半。

以支付宝的合作医院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例,门诊高峰期,患者现场挂号到就诊平均时间为43.3分钟,而患者使用“未来医院”挂号到就诊平均时间为26.4分钟,减少16.9分钟。传统就诊,患者现场缴费平均耗时22.6分钟,若患者使用“未来医院”服务进行诊间支付平均耗时4.3分钟,节省18.3分钟。

这些时间积累起来非常可观。支付宝由此还做了一道算术题,以突出节省这些时间的价值: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未来医院”上线一年,总共为用户节省228100小时的就医时间,相当于26年时间。

同时,数据报告显示,“未来医院”也给医院管理成本带来了节约。调研发现,以挂号员300次/天、收费员200次/天的工作量计算,一年相当于为广周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加7个挂号、收费服务窗口资源。

进一步,支付宝发现,这还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数据显示,在“未来医院”上,用户对医生好评率超过八成。以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例,其“未来医院”用户对医生的评价中,九成以上打了满意好评,当中超过六成都打了五星点赞好评。即便一些用户有意见,也会通过留言向医院反馈,这使得医院多了和患者沟通的渠道。

蚂蚁金服公共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支付宝未来医院项目负责人刘新总结,这一年探索,看到移动互联网确实可以完全优化就医流程,同时也在逐步改变医院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刘新真实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记得2014年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医院负责人只知道支付宝仅仅是个支付工具,有“余额宝”等金融属性产品,现在,很多医疗机构负责人充分意识到支付到是个平台,是服务C端的开放平台,希望借助支付宝平台度患者实现诊前、诊中、诊后(慢病等服务)的全流程服务。

不足在哪?速度不够快

但对未来医院目前的进展,刘新坦率地评价“不太满意”,觉得医院的上线速度还不够快。

《未来医院一周年服务数据报告》中披露,未来医院目前已经签约的医院有200多家,也就是说,这一年中“平均每2天”就有一家医院与支付宝签约,但是实际已经上线的医院仅为其中的82家。这个数字还不到全国三甲医院总数的1/10,更谈不上在全国2.6万个医院中的占比了。

刘新告诉网易科技,每家医院上线所需的时间不同,大致来说,平均一家医院上线需要2―3个月。“不是技术问题,纯技术问题五六天就能解决,问题常常是技术之外的原因。”刘新说。

在之前的采访中,记者对此有所了解。一般移动医疗企业进入医院,会面临两方面的难题:

其一,接入医院多个业务流程,需要与医院原有的多个信息系统对接,这往往需要这些系统的开发商对移动医疗企业开放接口。而开放接口本身,对系统开发商来说并没有明显的好处,因此系统开发商缺乏动力。

其二,这种接入也需要医院多个部门协调配合,这让移动医疗企业们非常挠头,因为必须找到能够协调多个部门的关键人物。

但是,刘新所认为的“不够快”,与外界认为的支付宝未来医院“不够快”有所不同。

这一年来,外界一直在密切关注支付宝未来医院的推进。从公开信息来看,市场上有跑得更快的移动医疗企业。截至今年4月底,移动医疗服务与产品提供商京颐股份旗下的趣医网已经上线800家医院,计划今年年底上线医院突破2000家。今年1月27日,微信团队公布的微信智慧医疗成绩单是,全国已有近100家医院上线微信全流程就诊,超过1200家医院支持微信挂号。

刘新表示,支付宝未来医院做的是深度对接,挂号、缴费、查询、医患互动的功能全都有。这和市面上只能挂号、缴费的接入有区别,也无法横向对比。

“如果按全流程标准来衡量,其实我们的速度并不慢。”他认为。同时,他告诉网易科技,如果仅就挂号等的接入来看,支付宝和健康之路、就医160、号百、挂号网等平台合作预约挂号医院已经超过1000家。

刘新告诉记者,虽然团队中有医疗行业经验的人不多,但是支付宝未来医院的推进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支付宝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平台,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而且支付宝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没有竞争关系。因为支付宝瞄准的是平台,与其他企业更多的是合作的关系。

问题何在?受困社保“脱卡”难题

同时,支付宝遭遇到了医疗行业的复杂性。

实践一年,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是,目前即使是接入未来医院平台的医院,患者的使用率也不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是最早接入支付宝未来医院平台的几家医院之一。该院党政办副主任林辉告诉记者,医院内部做过调查,过去一年中,使用过支付宝未来医院进行挂号的患者占到13%。他对网易科技大赞支付宝未来医院的用户体验,他称医院收到很多用户反馈说很方便,这部分用户以自费患者为主。

那社保用户呢?林辉告诉网易科技,通过支付宝未来医院进行结算的患者仅占2.6%。原因在于医保不能实时结算,造成患者不愿使用移动医疗平台。

一位长期关注移动医疗的资深人士告诉网易记者:移动端还没办法解决与医保接轨的支付难题。社保机构顾虑的主要是如果不要求线下刷卡,社保卡有可能被冒名“盗刷”。在这背后,是对全国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的担忧。

今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发布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现象,2024年将出现基金累计结余亏空7353亿的严重赤字。对此,专家建议,应严格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报告同时指出,近三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3.20%,为同期GDP增长速度的1.62倍,如果不能控制当前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势必会给政府财政、实体经济背上沉重的负担。

支付宝目前唯一一家实现医保移动实时报销的,是广州华侨医院,但是这种结算也是有限制的。据网易科技了解,患者必须是在医保定点医院才能实时结算。患者是定点医院的患者,医保局把医保报销额度下发给医院,由医院按规则给患者做结算,这部分结算没通过医保局但也能结算。但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在此结算,不是定点在此院的患者不能结算。

医保患者使用支付宝钱包就诊,每一笔费用,系统都会将广州医保门诊统筹支付部分做实时结算,用户在支付宝钱包内只要支付自付部分费用即可,真正实现医保移动实时报销。

支付宝未来医院遇到的问题也是试图接入医院的移动医疗平台遇到的普遍问题。据网易科技了解,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已经有多个地方尝试在现有政策框架下进行变通,但都是单点突破,不具备广泛的可复制性。

未来:构建生态平台

回望去年5月定下的三个阶段的规划,刘新告诉网易科技,目前主要还是在第一阶段,但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越来越觉得是并行的。

未来一年,支付宝未来医院希望能与一些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进行合作,加快项目推进的速度。

目前,中国的区域医疗信息化程度还不高,很多医院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但这些信息系统都是一个个孤岛,区域医疗信息之间并未完成互联互通。目前只有少数地区的区域医疗信息开始实现互联互通,如上海、厦门等城市。

今年5月,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工作会在重庆市召开。会上明确,人口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分三步走:到2015年年底,江苏、辽宁、浙江等10个省级平台、44家委属管医院以及每省(市、区)一所省级医院,实现招标采购、新农合异地就医核查结算、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医疗服务监管以及远程培训等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到2017年,基本实现国家平台与各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支撑三医联动、分级诊疗、绩效考核、健康管理等服务,开展医疗健康大数据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到2020年,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信息动态更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

这使得区域卫生信息一体化,显得似乎不那么遥远了。

刘新告诉记者,未来一年,支付宝未来医院要打通诊前、诊中、诊后,不仅做好患者在医院的就医流程体验,还要做好诊后的慢性病管理等。同时,要继续引入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搭建生态平台。

而且,借助蚂蚁金服的平台,支付宝未来医院似乎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是一个第三方信用评估和信用管理机构。年初,央行下发通知,要求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准备工作,芝麻信用就是其中之一。刘新透露,未来,设想中有可能在芝麻信用上评分比较高的患者,可以凭借良好的信用免交就诊时的押金。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O2O开发] 互联网+教育:传统机构,准备好了吗?

[ O2O研究 ] 互联网+教育:传统机构,准备好了吗?

    互联网+这股热潮席卷各行各业以后,在线教育也频传出融资消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的确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对传统的教育机构来说,一方面由于缺乏互联网基因,在经营模式上要面临一段摸索期,另一方面教育的本质离不开优质的师资力量面对互联网的强势介入和资本的热捧,他们真的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了吗?

 [O2O开发] 互联网+教育:传统机构,准备好了吗?

    互联网+教育:发展空间大

    据技类媒体猎云网分析,在线教育在过去(6.13~6.19)成功融资12起,如前不久语言学习应用Duolingo完成一轮4500万美元投资,家教o2o平台疯狂老师获得2000万美元B轮投资,在线教育名师宝获3000万元天使轮投资等等。从教育行业本身来讲,未来在线教育发展空间非常大。

    对家长来说,孩子学习好就代表有前途,一般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学习会给孩子找家教,或者好的培训机构,纵索科技小编认为从前找家教可能会通过中介推荐,一般都是名校优质生,或者到一些知名专业的家教网站寻找,但是这个过程花费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太大,如果能通过一些专业的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则能更快的找到优质教师。

    事实上,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家庭都愿意把钱花在孩子的学习上,同时对于大多数学习主动性并不是很强的学生来说,通过课外的培训对学习或许能弥补学习上的不足;而对于中国在线教育来说,由于是刚刚起步,线上课程比线下课程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另外对更能接受新事物的新生家长来说,他们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接受能力比较高,因此未来互联网+教育将会成为行业新态,发展空间大。

    传统教育机构转型互联网:难

    目前在国内还看不到传统教育转型比较成功的案例,以巨头新东方为例,其实新东方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旗下在线教育网站新东方在线,但由于其整体营收贡献太低,因此也谈不上成功,一方面是线上线下左右手互博,导致线上业务被边缘化,另一方面线上产品发展缓慢,而如今不少传统机构正大举进军在线教育领域,因此其发展甚至不如一些新兴企业。

    对传统教育机构来说,无论是巨头还是中小企业的转型,都必须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将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对巨头来说,他们财雄势厚,能烧钱,能耗的起试错期,因此发展速度快,如猿题库、学霸君等,但如果对互联网的理解不深入,就会多走弯路,损失也会很大;而对中小企业来说,一旦试错就很容易出现资金短缺而退出在线教育市场。

    互联网+教育下,资本的热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如果行业资源与资本的助推不能形成有效的投资,最终还是会影响在线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有潜力的项目无法被资本“慧眼识珠”,导致项目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是对资本来说,他们更“急于求成”,而行业的转型本身不能一蹴而就,教育行业更是如此。

    对产品本身来说,在线教育看似比线下更容易获取资源,但由于网上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会导致用户对产品的选择更加严格,因此培训机构为了抢占市场,不断做推广、抢优质教师资源,导致推广费用投入大,而且需要不停的烧钱,这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因此如果能沉淀自身平台的教师资源,掌握强大的师资力量,节约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那么未来就会在行业内占有很大的优势。 

    转型互联网+:亟需寻找出路

    转型常见的问题就是盈利模式不清晰、同质化严重、竞争红海等引起的困扰。目前在线教育包括巨头真正盈利的恐怕并不多,甚至很少见,YY发布的201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这一季财报里,在线教育营收2258万元。算上调研、市场等运营支出,整体亏损1802万元。

    对于如何盈利,很多在线教育在经营之初为部分产品打“免费牌”,以此期望培养用户平台使用习惯,例如新东方、好未来的“1元课”“补贴”,但不是所有的免费模式都值得大力借鉴,例如涉及到考试试题之类的产品,就很容易对其他在线机构造成影响,因此不妨通过先免费,后面通过某些增值服务收费的方式来运营。

    另外,小编认为对在线教育平台来说,通过将线上互联网资源真正结合线下优质教师团队,从而形成完善的产品、教学和客服体系,才能为用户真正提供利益,因此师资质量依然是互联网+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相对于大量的补贴,用户更在乎的是能否得到有效的学习资源,因此烧钱来抢占市场不会是最佳方案。

    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使用场景的交互性,对用户来说,尤其是习惯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他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在网络世界发生的社交,有利于讨论、交流,因此在线教育还需要有一个社群生态,使学习变的更加个性化、趣味化;有利于用户通过线上课堂和线下互动能形成对平台长久的沉淀。

    

一站式O2O APP开发

[O2O开发] 除了入口,腾讯还给了滴滴什么?

[ O2O研究 ] 除了入口,腾讯还给了滴滴什么?

[O2O开发] 除了入口,腾讯还给了滴滴什么?

 

迄今为止,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大规模单笔融资由滴滴打车创造,该笔融资由腾讯和淡马锡主导,金额高达7亿美元,这是滴滴的D轮融资,而在此之前的B轮、C轮中,腾讯已经砸入4500万美元。除了资金层面的支持,腾讯还为其开放了微信和手Q两大移动端流量入口,而在入口支持之外,腾讯还为滴滴提供了哪些支持,外界知之甚少。

 

滴滴打车的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博近日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首次谈到腾讯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技术型人才层面给予滴滴的帮助和改变,在几次补贴大战中,滴滴面对大流量和高并发的状况曾经几度濒临宕机,最后在腾讯云的帮助之下转危为安。这些外界所不知的细节,张博在采访中做了详尽的披露。

 

生死考验背后的云服务支撑


滴滴从2012年成立,至今已经三年多的时间,这中间与快的有过几次比较大的补贴战,外界常常戏谑地称为“烧钱”。但补贴策略的确为滴滴抢夺市场份额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帮助。2014年年底的补贴大战中,滴滴前期预估订单量会涨10%,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增长了500%,这听起来是件好事,但对当时的滴滴来说却是次生死攸关的考验。

 

我们都知道滴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一次宕机事件,但却不知道宕机背后还有一些有趣的事件,滴滴和快的在竞争最激烈的时期还曾因为宕机产生过命运绑定在一起的关系。当时的情况是,二者中无论哪家宕机,另一家也会同时宕机,因为滴滴宕机之后,用户大量涌入快的,而大流量和高并发的情况对当时的滴滴和快的而言都是个经不起的考验。系统的稳定性在当时决定着二者的命运。

 

短时间内的用户激增,靠滴滴自身的扩容速度和采购机器的速度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业务的发展,因为传统的扩容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对滴滴来说显然是承受不起的。滴滴当时的解决方式是将系统整体搬到了腾讯云,滴滴的这个选择在现在看来显然是明智的。之所以选择腾讯云,一方面是因为腾讯和滴滴之间的投资关系,另外一层考虑是腾讯云已经经历了微信、QQ海量用户高并发的考验,在春节红包大战中,腾讯云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无论是滴滴还是其他移动应用,在产品高速发展时期,服务器的稳定与否对产品都是致命性的影响,这方面已经有一些案例在先。除了稳定性之外,安全性也是一个大的挑战。前不久发生的携程宕机事件就是一起典型事件。在滴滴发展过程中也遭受过多次黑客攻击,在如此大规模的用户群体下,如果遭受黑客攻击,带来的影响甚至会搅乱整个社会的出行。滴滴的安全防线是建立在腾讯云的宙斯盾安全体系之下的,这对滴滴的系统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将这些事情交由腾讯云来做,滴滴又得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层面上。

 

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说是维持和决定滴滴能够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腾讯云服务是腾讯在技术层面为滴滴提供的最大帮助。我们一般只看到腾讯在流量入口方面的支持,往往忽略了关键的部分。

 

高效精准匹配背后的大数据支撑


滴滴CTO张博把自己的工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产品,第二是技术,第三个是大数据。一般情况下,大数据应该被划分在技术的部分,但在张博看来,数据是滴滴的核心,包括司机和用户的数据,以及用户打车行为习惯的数据等等,滴滴目前面临很多大数据的计算,而这关系到产品整体的策略和方向。

 

从本质上看,滴滴做的事情是撮合司机和用户交易,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订单数量非常多,同时又有很多司机,这时候需要把哪个订单派发给哪个司机非常关键,因为推荐算法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匹配效率。在将一个订单推荐给某个司机之前,滴滴需要结合司机的数据特征预测其对这个订单的感兴趣程度,而这个特征是建立在司机的抢单习惯等因素构成的决策体系上的,这种复杂的计算对产品的基础架构挑战很大,而基础架构是搭建在腾讯云上的。随着滴滴对大数据处理需求的增加,云计算发挥的作用也愈发明显。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无法通过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虚拟化技术。腾讯云在安全和稳定性上已经十分成熟,在大数据分析和处理上也取得了业界公认的成绩。以滴滴的补贴策略举例,滴滴针对乘客的补贴并不是盲目性的,而是经过对乘客的出行数据做出分析之后的结果,比如一个对补贴极其敏感的乘客,只有在有补贴的情况下才会打车,没有补贴便不使用滴滴,这样的用户从长远来是被排除在滴滴的用户之外的。

 

另外,腾讯用户的社交数据还为滴滴带来了更具想象空间的使用场景。滴滴最新上线的顺风车便与腾讯的大数据方面有很大的合作机会,张博透露,未来如果一个互联网的“屌丝”在下顺风车订单的时候,可能会优先匹配给他一个互联网的“女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场景。此外,腾讯最近推出的征信系统,希望用社交数据对每个人的信用做打分,滴滴的用户数据也可以为个人信用数据的参考,比如乘客的爽约次数、爽约频率,或者死机的爽约次数和频率,在征信系统上,滴滴与腾讯具备很好的合作基础。

 

大数据作为滴滴的产品核心,决定着用户体验,也决定着产品整个商业运转的效率。技术是为产品服务的,而产品是为商业服务的。理清技术、产品和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滴滴来说尤为关键。这其中作为整个产品体系的基础设施,腾讯的云计算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数据背后的技术型人才支撑


有观点认为,未来掌握大数据的企业有着更广阔的商业前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大数据方面投入精力,百度、谷歌等互联网企业都在该领域投入重金,对分布式计算平台进行非常大的优化,决定其计算速度比其他平台要快。而计算速度也是滴滴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滴滴在技术方向的规划中,是将大数据作为重点来看待的。

 

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以及用户数据的积累,滴滴未来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存储,大规模的计算,以及大规模的精细学习,这便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滴滴自身正在筹划滴滴学院,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并不断加大高端人才的引入。而腾讯也技术层面为滴滴提供了许多人才上的帮助。去年补贴大战时,滴滴是在腾讯云团队的帮助下才挺过了大流量并发关,其后的架构改造工作也是在腾讯的高级架构师帮助下把关完成的。过去滴滴靠腾讯云团队的帮助挺过了几次生死攸关的节点,并且建立了兄弟般的友谊,加之滴滴在过去三年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技术人才,在人才储备方面滴滴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培养和输送机制。

 

正如滴滴CTO张博所言,人才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为产品服务的,而产品则是为商业服务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滴滴带来的商业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外界看来,腾讯在对滴滴进行巨额的战略投资之后,最明显的帮助便是开放了移动端的两大流量入口,而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方面的帮助却往往被人忽视。对于互联网行业观察者来说,除了入口,我们更应该看到腾讯之于滴滴在更深层面的价值,在滴滴庞大的商业架构之下,腾讯云的基础服务和特色服务不但确保业务高速增长的平台稳定运转,还提升了其用户体验。

一站式O2O APP开发

酷派遭遇“三角恋” 复杂关系如何处理?

酷派遭遇“三角恋” 复杂关系如何处理?
  一场本来你情我愿的恋爱,因为第三者插足,关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没错,这就是酷派、360和乐视正在演绎的故事。

先帮大家捋顺一下“出场顺序”:

首先,酷派2014年受到打击,运营商补贴策略发生变化,4G先发制人,但并未达到想要的效果。郭德英考虑变革。2014年11月份,酷派一分为三:酷派、大神、iVVi。三个子品牌定位不同,独立运作和独立核算。

其次,360登场。周鸿t也想做手机,看中了酷派的研发、设计和供应链。2014年12月与酷派一拍即合,360向酷派投资4.0905亿美元现金,成立了合资公司奇酷,360持有该公司45%股权,酷派持有55%股权。

再次,360增持。2015年5月份360购买了奇酷公司4500万美元股份,股权增持至49.5%。到此为止,双方关系从表面上看进行的非常顺利。但据内部人士告诉网易科技,磨合进行的并不顺利,矛盾挺大。具体有哪些矛盾,下文将会提到。

最后,乐视登场。2015年6月酷派发布公告,乐视子公司21.9亿元入股酷派,成为第二大股东。当然,对于乐视的最后登场只是最后呈现在大众面前。有媒体称双方接触从2年前贾跃亭想做手机时就已经开始。

一时间,各种解读出来。有些认为360背后中枪;有些认为酷派引入乐视资本是想制衡360;酷派会造成360和乐视的互博;360、乐视、酷派三方可能会共同合作等等。到底会怎样呢?郭德英给了答案:酷派要变革,要引入战略资本,要合作。

 主角酷派:我要华丽转身

先来看看三角恋的主角:酷派。酷派从2014年到2015年有这样一系列的变动是因为酷派要变革,酷派要引入阿米巴经营模式。

酷派在2014年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的颠覆,对原有企业的价值体系的冲击,因此酷派引入了国际一流的专业分析公司,为其打造了变身计划。

“2014年至2015年,酷派率先启动变革,参照阿米巴经营模式,实施“三大品牌,四驾马车”战略。”郭德英透露。而且按照阿米巴经营模式,酷派还要将虚拟股票制转变成实体股份制,全员持股,将公司变身为一个个的创业团队。

创业团队需要什么?需要资本,需要团队。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借助资本的力量,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成为了酷派的诉求。

在手机制造方面,酷派有研发、硬件、专利和供应链、渠道等资源。和360合作,看中了360的软件、品牌和营销能力。和乐视合作,属于其战略资本的一部分。因此,不存在所谓的要制衡360的说法。

酷派集团某高层透露网易科技,其实酷派就想变身成一个设计公司,为合作者提供研发、供应链和渠道等。

  对象360:看上了就要占有

周鸿t折戟360专供机之后,对手机念念不忘。随着小米模式的成功,移动互联网产业进入生态圈模式,做软件的要做硬件,做硬件的也要做软件。老周也是想通过软件、硬件和服务来构建360生态链。

找一家有成熟产业链的公司合作将是个不错之选。而正在这时,酷派在转型,引入互联网机制。对双方来说是个互补的事情。合作之初,双方也是说好酷派大神团队主导产品规划和技术支持,奇虎360侧重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

然而,双方的磨合有些痛。“360入股酷派,一开始签的时候,本来要做大神。但周鸿t认为大神太低端,要做高端品牌。因此,我们找来了很多广告公司开始讨论做新品牌。”奇酷内部人士透露。

周鸿t不想做大神。之前就有消息传618期间,奇酷运作大打“价格战”将大神清仓,就是为了清理库存。网易科技曾经报道过,酷派因为4G战略过于激进,造成了库存积压。

“另外,在理念上双方的融合也不顺利。老郭感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更愿意听周鸿t的那一套。但原本大神的团队认为360团队底线太低,而360则认为大神团队太实在了。”某奇酷员工表示。

在团队合作中,360的人更强势些。这也符合周鸿t的倔强的性格。“老周给新公司定下的基调就是和酷派没什么关系。”刚刚那位人士透露,“而且,周鸿t几次开会都提到过要寻找更多合作伙伴注资到奇酷中。”

 对象乐视:好戏才刚刚开始

对于乐视入股酷派一事,无论是乐视的冯幸还是酷派的VP级别都表示,目前只是停留在资本层面,业务层面尚未深聊。

但据酷派这边表示与乐视的合作不仅仅是资本层面,接下来会有更深层次的合作。据ivvi总裁张光强透露,之后乐视的应用和内容将可以搭载在ivvi的手机上,ivvi可以做乐视的通道。

这样看来,对乐视来说多了一个通道,何乐而不为?

  尴尬的三角关系

本来酷派和360合作会是一个互惠互利的方向;酷派和乐视的合作也是个资源互补的合作。但由于360和乐视的竞争关系,让这两个利好看上去不再那么单纯。

这也是为何,乐视入股酷派消息一出,周鸿t就来了一句:谁在我背后捅刀子,试图screw我,我的原则是一定要fuck回去。

“老周是个比较强势的人,乐视入股酷派。而酷派又是奇酷的大股东,那奇酷的资源、生产设计有可能被抢,商业机密乐视说不定也会知道,老周肯定不爽。”奇酷内部人士表示。

对此有人戏称,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时机到了将剩下的奇酷公司股份全买下来就好,或者引入战略投资稀释酷派股份即可。这也印证了周鸿t一直以来想要引入更多合作伙伴注资的行为。

而这一句话也不是凭空而来的。根据酷派和360成立合资公司时签署的协议:1)酷派和360都可以根据对方提出的价格出售奇酷公司股权;2)酷派需要承诺不会不会进行任何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分销、市场营销及销售“大神”品牌互联网终端产品或通过互联网销售其他品牌手机。

协议规定,公司不得在受限制或者类似与之竞争的业务中获得盈利,不得与任何竞争对手进行就股本证券的任何协议、合资及安排。如果竞争对手在公开市场上购买酷派或360的股权,则双方将共同协商并采取行动,尽量避免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动。

那么,对于酷派引入竞争对手乐视股份一事,周鸿t会不会一气之下将剩下的奇酷股份都买下来呢?

对此,酷派人士表示不可能。

如果周鸿t将股份都买下,变成独立公司,不再和酷派合作。那么,也就相应的享受不到酷派的设计、研发、专利以及供应链的福利。那就相当于360从0开始建立了一个手机公司。不仅成本大,而且会拖慢奇酷手机的上市,得不偿失。而且,360宣布私有化,正是需要资金的时候。

  如何处理合作?

网易科技联系奇酷和酷派集团的人士均表示,乐视的引入并没有影响双方的进程,均在按照原计划进行。

就像前文所说,酷派集团引入资本是核心战略之一,而且如果转身为一个设计公司,这意味着将会与更多的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公司合作。这时,就不再是单纯的三角恋而是多角恋的关系了。

据酷派高级副总裁周明毅透露,乐视和奇酷以及酷派集团旗下的手机将会都采用酷派的供应链。那么,当供应链短缺时,如何处理?谁家拥有优先权呢?

对此,周明毅表示将会采用市场化运作,谁先下单就先给谁。因为各个品牌都是独立运作,独立经营。按照协议,如果某个品牌下单,但没有及时供货,会按照协议扣钱。

这意味着即使360和乐视以及酷派、ivvi都没有优先权,必须按照市场化运作。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微信+网站:网络营销的新思路

根据腾讯的最新数据报告:微信的每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已经成为国内用户基数最大、活跃程度最高的即时通讯工具。从营销角度来看,微信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营销的新入口。

  时代发展下的网络营销

传统营销式微,移动互联网营销异军突起。大小商家纷纷在移动互联网上“攻城略地”。6月18日前夕,天猫、京东、苏宁等各大电商的广告在移动互联网上“狂轰滥炸”,引来万众聚焦。

这一盛景带来的成效甚好,各大电商赚了个盆满钵满。事实证明: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营销的高速公路,各大平台提供了这个高速公路上的车流。在移动互联网营销时代,搭对车直接决定营销的成败。

  微信+网站:新思路,新格局

腾讯的报告数据表明:微信具有强大的曝光能力。微信已然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的顺风车。

微信营销主要基于微信公众号进行,常见的是通过公众号向已关注用户推送消息,获得用户对品牌或产品的注意。通过这种方式推送的信息具有传播及时、到达率和接受率高的特点,但是用户所获得的信息始终是碎片化的。如果用户想要获得企业或产品的更多信息就需要进入相应网站。

那么,能不能把网站“嫁接”到微信上,提高用户转化率呢?这延伸出全新的“微信+网站”思路。事实表明,这种思路是可行的――对微信公众号进行二次开发即可。

犀牛云移动云网站专注于微信网站建设:基于大数据对微信公众号进行二次开发,为您提供会员服务型、在线抽奖性、积分换购性、微信订购性和粉丝互动型等5种微信网站建设。通过微官网管理、在线咨询管理、粉丝管理、消息回复管理、客服统计和在线订购等模块的设立实现产品的展示、用户的即时互动交流、产品的在线订购,将公众号升级为产品营销号,拓宽产品营销渠道。通过微信网站建设直接为网站导入流量,进而提升网站成交量。目前该产品已经为包括华为、康佳等大型企业在内的3万多家公司服务多年。

微信网站的存在是网站建设公司对客户网站进行布局的新思路,成为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抢占微信入口,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成交量的重要法宝。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O2O开发] “会员+”模式或引发O2O“去团购”与转型之战

[ O2O研究 ] “会员+”模式或引发O2O“去团购”与转型之战

      如果“会员+”能得到更多的验证,作为“互联网+”的热门落地模式,o2o将会更加火热。

[O2O开发] “会员+”模式或引发O2O“去团购”与转型之战

  团购的知名,不是因为团购这种模式多么牛,而是因为几年前的那场“千团大战”。资本的推波助澜让本来就惨烈的团购行业多了几分萧杀,成为互联网发展中的一页浓彩重抹的历史。在这场大战中,烧钱、资本、模式等成为关键词,那么没有资本支持商业模式雷同的团购自然也就无钱可烧,这也就成了那一排团购死亡最简单而直接的原因。

  大浪淘沙后剩下来的团购,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他们后来是多么的幸福。借着互联网的春风,市场份额与用户多重增加,该发展的发展,该抱大腿的抱大腿。待BAT全部介入团购之后,糯米、美团及大众点评也就成了团购三巨头。那么,当前O2O时代的他们又发展的如何呢?体量足够大,业务足够多,产品足够绚,地推都能打。表面很繁荣,其实团购行业一直暗流涌动,第二次大战正在酝酿。当然,第二次大战不再是单纯的团购之战,而是以团购为代表的O2O模式之战。团购行业在去年就迎来了“去团购“之战,而630号百度又狂掷200亿给糯米,新的战火又将燃起。

  “一战“回顾”:无钱可烧与“价格战”

  08年开始的团购模式,在09年遍地开花。从大型网站到地方网站,团购成为当前最火的模式。当商家太多而市场开拓不够的时候,势必面临着行业洗牌,以此出现“千团大战”。血雨腥风了2年之后,无钱可烧的团购成片的死掉,最终活下来的商家不足行业的5%BAT则是趁虚而入,美团、糯米、大众点评各自得到收编,至此团购行业进入三足鼎立时代。与此同时,也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团购行业赢来了发展上的第二春。

  应该说是移动互联网挽救了团购行业,智能手机的普及与3G4G移动网络的出现,使得整个社会的连接无处不在,人们在点按屏幕之间就实现了购买与消费。另一方面,资本包装出来的O2O模式是让团购网站首先受益,从哪个角度看团购都适合O2O的模式。这里面有线上购买与线下消费的必然性,某些服务项目必须是去门店或者上门消费的。当以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被验证之后,团购成为无处不在的存在。

  “二战”启动:“去团购”与转型之战

  先谈谈为什么要“去团购”。团购这种模式诞生之后一直都是低价消费的代名词,也成为了商家低价引流的模式之一。低价意味着商家的利润降低,但是团购网站获得用户的成本却随着地推以及流量成本的提升而升高。成本升高只是一方面,当前的团购在运营及推广上仍然没有逃脱烧钱模式,当然不只是团购行业,用车行业的烧钱更凶。

  同时,团购重点做美食、电影、旅游等垂直行业,不可避免与垂直行业老大的碰撞,在美团与饿了么的地推大战中,大家见识到了地推的凶悍,其实在O2O充斥各种行业的当前,每一家企业都在地推上投了重金。另外,移动互联时代的每一个商家都可以做O2O,平台没有足够的优势,真心难以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利润率不够、烧钱推广以及大量的地推费用,是迫使团购们要“去团购”的主要原因。当然,“去团购”也表现出了团购商家对于团购、O2O乃至“互联网商业本质是连接”的重新认知。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团购三大商家已经进入了“去团购”大战阶段。大家都看到了团购最终要连接的是服务与人,于是团购都开始转型,借转型来摆脱长期的烧钱砸钱模式,一场团购的转型之战就此拉开帷幕。可惜,体量已经足够大的团购不是那么容易能转型的,美团曾遭遇市场份额下跌、资金断链,甚至做出了封杀竞争对手app的举动;大众点评则是一直在探索,虽然有腾讯撑腰,但这个时代的商业模式并不是社交能改变一切的情况,平台需要以买家与卖家两种用户为核心,所以大众点评亟需转移盈利模式;三者之中,现在来看百度糯米的转型不一定是最成功的,却是最理智的,尤其是背靠百度的渠道、资源、技术,在流量、入口及生态的加持下推出的“会员+”模式,已经在620初见成效。

  “二战”分析:“拼爹”战依旧 模式创新方能更胜一筹

  每一场战争都是财力、人力与物力的比拼,枪林弹雨炮火绵延只是实力的一个画面。以团购为代表的O2O进入了二战阶段,同样每一个商家在初期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可能是其实力。下面,从资本、入口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对糯米、美团及大众点评做下简单分析。

  资本方面。昨天百度糯米的发布会,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李彦宏放出了“以200亿来完成糯米的布局”这个豪言。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若想其商业模式能够在短期内完成战略布局,绝对非钱不可,我们可以想象糯米能够实现多少个消费场景。而美团、大众点评虽然也动辄融资上亿美元,显然跟糯米不在一个档次,除非美团与大众点评也像糯米一样彻底融入阿里与腾讯,不然永远都是其生态的一条价值链而已。

  入口方面。背靠百度的糯米在入口方卖弄是得天独厚的,不说大搜与直达号,单是十几个过亿级APP,就能将糯米推到足够体量。美团与大众点评则要逊色几分,需要不断的建设与交换渠道,需要不断的换量买量。入口的概念大家都懂,这里不再多说。

  商业模式方面。当前,受移动互联网、O2O思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方方面的影响,团购行业发生的了很大的变化,消费是融入场景的,也是需要融入技术的。团购已经开始从购物性消费向服务性消费过渡,这使得团购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团体量够大,在业务过于分散的同时也未能抛弃传统“团购”思维,大众点评也是类似,当然体量还更小一些。从糯米的 “会员+”战略来看,这是一个O2O生态的共赢体系,是连接人与服务的环节,显然这更符合未来的人类生活,这种模式也将促使整个行业的升级与新一轮的洗牌。

  “会员+”模式或引发O2O二战

  先来看百度糯米对其电影业务的解析。百度糯米电影通过O2O生活服务平台把影院纳入生态系统中来,使得影院愿意给百度糯米联名会员卡用户更多的福利让渡,进而释放用户的中长期消费力,将用户、平台和影院间连接成有机整体。“会员+” 战略通过人和高品质观影服务间的无缝对接,将建立良性共赢、真正打通电影O2O全链条的全新商业模式。

  这里能看到,“会员+“最终为用户的所提供的服务是建立糯米生态的基础上的,这种生态不只是将商家绑定,而是将商家整体融入纳入生态中去。糯米甚至通过投资的方式参与商家的改制与运营,使得商家的供应链、价值链以及商业模式都得到了改善,业务上也有了一定的升级。这样,商家的盈利模式也就更多元化,能够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也不只是商品及服务打折这么简单,这是一种更优的团购模式,当然也是建立在强大的资本与资源的基础上的。

  “会员+”模式有两条线:一是将用户、平台和影院间连接成有机整体,二是将商户、推广、展现、物流、服务等纳入到自有生态。两条线串联起用户与商家,直接连接人与服务,将来会有更多的商家、产品及服务连接到人,将服务当作产品来为用户服务。这是将未来人工智能等商品服务思维提前运用到了O2O生态中,算是团购行业中的更高级的模式。百度糯米率先开启了这个模式,“会员+”模式或将成为O2O“二战”中的各商家的主要战备目标。

  虽然当前还有很对商家在探索O2O,主要还是因为没有更好的O2O平台,更多的商家不愿意将用户的获取建立在牺牲利润的基础上。所以,一但有“会员+”一样更好的O2O及团购模式,他们可能就会放弃探索以而优先进入某个O2O生态,这正是其价值所在。

  如果“会员+”能得到更多的验证,作为“互联网+”的热门落地模式,O2O将会更加火热。

一站式O2O APP开发

万达35.8亿元领投同程旅游 腾讯跟投

  万达35.8亿元领投同程旅游 腾讯跟投

  万达文化集团7月3日宣布出资35.8亿元人民币领投同程旅游,包括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中信资本等多家机构参与同程旅游这一轮融资,同程旅游获得投资总额超过60亿元人民币。腾讯科技无法证实具体的融资金额。

去年4月,携程曾以2亿多美金战略投资同程,成为仅次于同程管理层团队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30%左右,腾讯则通过两次投资持有15%左右股份,为同程旅游第三大股东。

本轮融资完成后,同程估值将超过130亿元人民币,所有投资人支持同程独立发展,独立IPO。

同程旅游成立于2004年,借助同程旅游,万达旅游产业将打通线上渠道,获取海量客源。同程旅游将获得大量旅游目的地资源,可迅速扩大交易量。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投资同程旅游是万达首次投资旅游网络公司,这是万达旅游产业实行互联网+战略、实现转型的需要。万达是中国拥有旅游资源最多的企业。

目前万达开业和在建的超大型文化旅游项目超过12个,计划5年内再投资8个同类项目,预计2020年入园旅游人次约2亿左右,届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旅游企业。

王健林说,万达旅行社已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旅行社之一、年收入增幅高达50%以上,拥有线下渠道优势。通过投资同程旅游,万达旅游产业将形成线上平台、线下渠道和大型旅游目的地三位一体的格局,打造全球唯一的旅游产业O2O模式,加速实现万达旅游产业目标,为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同程旅游创始人兼CEO吴志祥表示:很高兴能获得来自万达等企业的青睐和投资。本轮万达战略投资后,同程旅游将会与万达旅业各旅行社、万达各文化旅游城、万达线下商业资源展开更全面的优先性合作,与万达共同开创旅游的互联网+新模式。

吴志祥称,同程旅游将继续加大用户体验提升的投入;加大在品牌、移动、研发、大数据及市场拓展的投入。

以下是同程CEO吴志祥的内部邮件:

一路同程,一路向前

—60亿融资 致同程伙伴的一封信

各位同程伙伴:

我代表总办很高兴地宣布公司刚刚在北京完成新一轮融资的签约,本轮融资万达出资超过35亿元人民币,合计融资金额超过60亿元人民币,公司的共同投资方还包括腾讯,中信等众多投资机构。这是中国在线旅游发展进程中最大的一次单笔融资,本轮融资完成后,公司估值将超过130亿元人民币,所有投资人支持同程独立发展,独立IPO。

这轮获得万达的战略投资后,我们不但将与万达旅业的线下旅行社进行全面的合作,探索线上线下共赢之道,更将发挥我们景点及周边游方面的优势与万达文化旅游城开展优先性合作,未来也可以期待与万达院线,万达商业地产开展合作,也许未来你在万达影院看完一部西双版纳风情的大片,马上就可以订购一条西双版纳旅游线路,甚至以后每一个万达广场,都可能有一家同程旅游体验店。

这一切互联网+旅游的畅想,我们将与万达一起去探讨,实践。

这一轮融资完成后,我们不但获得了腾讯的手Q和微信在旅游方面的线上入口流量,更可以与万达一起探讨开发每年超过20亿人次的线下流量。那么,我们为什么能获得万达在内的诸多投资人的认可,我想主要是因为我们在上次融资后的15个月内,做对了三件事。

第一:拿到了一张船票,这是在线旅游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张船票,180天时间,一元玩景点席卷全国,超过千万用户参加,同程无线的排名从第16名跃升到第3名,客户端订单占比从不足5%到超过70%,这背后,组织框架的调整、ALLIN无线的阵痛,意味着同程这样一支以执行力见长的团队更开放了,更敢于试错了,更鼓励创新了。

第二:打造了两个消费场景:快乐周末和快乐长假,围绕这两个场景,我们迅速完成了产品线的布局,从门票、火车票、汽车票到电影票,从周边游到周边玩乐,从酒店,机票、国内游到出境,邮轮。尤其是在出境方面打了一场硬仗,年底面临同行的垄断封杀,同程出境游狭路相逢,敢于亮剑,一个季度从同行的18%追到81%,日韩泰反超同行,邮轮更是领先同行三倍以上。

第三:形成了一个中心,就是一切用户口碑为中心,我们深知没有用户口碑的烧钱就是自焚,对外,我们百万年薪招聘首席吐槽官,目前有上万名游客应聘,7月,我们将选出第一名实习吐槽官。对内,我们建立了以用户口碑为核心的闭环体系,把用户评分与我们各事业部的考核与排名全部挂钩,假如这60亿元只能用在一个地方,我想那就是用户的体验和口碑。

我曾是阿里的376号员工,中供第一批SALES,有时会归入阿里创业系,2012年,我们获得腾讯首次投资,并在2013年底再获腾讯投资,有时又会归入腾讯系,2014年,公司获得携程战略投资,又成为携程系的重要一员,今天我们获得了万达超过35亿元的投资,又将成为万达全球唯一旅游O2O模式的战略构想中的核心力量。

十岁的同程是一名小学生,一路上,我们拜了很多老师,我们学习了腾讯的产品观,感悟到了什么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我们学习了携程的精细化,感悟到了什么是细节决定成败。

今天我们又拜了中国企业领袖万达为师。在这次投资过程中,我们已经从万达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执行力,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与胸怀,相信以后一定可以向万达学到更多。

当然,其实,我们也是旅游系的:) 这不仅因为我们五个创始人其中三个是苏州大学旅游系毕业的学生,一个是老师,更是因为我们深知,如同程这样一个普通的创业团队十年发展,能从最初的5个人成长为今天的5000人,不仅源自于团队十年的努力,更是源自于中国旅游业过去十年蓬勃的发展。

扎根在中国旅游业的沃土上,我们才有机会从一棵小苗成长为今天的一棵大树,明天的一片森林。

我们喜欢这个行业,

我们愿意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奉献我们的青春热血。

我们希望因为我们的努力,游客可以少一点点抱怨,多一点点笑容。

我们希望因为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享受旅游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

我们希望“中国旅游系”的天空因为我们这一群人的努力变得更高,更辽阔,那怕只有一点点。

未来五年,休闲游将是一个超过6000亿的市场,线下旅行社与线上旅行社将会各占50%的市场份额,规模型线上旅行社不会超过5家,第一名营业收入将超过1000亿,在线旅游就是一场马拉松,选择什么样的跑道,用什么样的跑法,达到什么样的跑速决定了谁是最后的胜利者,我们获得这次融资后,将更加坚定的选择休闲游这条跑道,用“频度+满意度”的跑法,目标是休闲旅游第一名。

伙伴们,

已经在路上,

何惧风雨狂。

一路同程!

一路向前!

2015.07.03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O2O开发] O2O平台:资源整合该咋整?

[ O2O研究 ] O2O平台:资源整合该咋整?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玩法,o2o没有统一的模板,最终目标就是向这三个特征靠拢。因此我选两个不同行业的例子予以说明,一个是非标服务的典型行业——家政,另一个是汽车服务中相对标准化的垂直领域——汽配。

[O2O开发] O2O平台:资源整合该咋整?

526日开始全国走访,见到了很多O2O创业者,但多数企业主的目标是做平台。不管是本地生活服务综合平台,还是垂直领域服务平台,都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把本地区域的散小商户做资源的再分配和信息的再对接。这也是当下很多O2O垂直平台正在努力的事情。

在今年4月,我曾做过一次主题演讲《O2O促使传统商业模式变革》,内中提到O2O的三个典型特征:(1)打破信息不对称;(2)共享经济、资源整合;(3)去中介化,从生产终端直达消费终端。O2O平台做的事就是践行这三个特征,把传统商业模式中的中间环节、重复生产、信息不透明等解决掉,实现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最佳体验。

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玩法,O2O没有统一的模板,最终目标就是向这三个特征靠拢。因此我选两个不同行业的例子予以说明,一个是非标服务的典型行业——家政,另一个是汽车服务中相对标准化的垂直领域——汽配。

家政平台整合小散商户

526日抵达上海,走访了上海的两个家政企业,云家政和悦管家。在和云家政CEO薛帅交流过程中,就平台化的O2O企业该如何运作,我们做了长时间的讨论。从大的环境看,当下传统中小商户遍地都是,他们各自为战,从供应渠道到销售渠道是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从整个区域的消费端来看,这个产业链又被无数中小商户重复使用,中间产生的成本最终又叠加到消费者头上。

我们知道,当下O2O平台存在三种形式:B2CB2B2CC2C,前者B2C是重组生产资料,自加工然后输出对接用户,如阿姨帮e家洁;中间B2B2C是重组商户资源,做信息整合,然后输出对接用户,如小区无忧小区管家云家政;后者重组用户资源再对接用户,如UberAirbnb

中小商户遍布的传统商业形态不会因为O2O的到来就立刻土崩瓦解,这必然有一个缓慢的消退过程。因此很多平台的策略是借力打力,即整合商户打破商户林立,最终回归共享经济的C2C状态。在和薛帅交流过程中,重点谈到家政平台的整合思路。(1)首先要清楚传统家政的现状,小家政林立,分布散乱,家政阿姨流动大,与其组建一个互联网家政公司费尽力气干掉他们,不如借助他们的阿姨和管理搭建一个平台,让家政阿姨无论如何流动,都始终在平台上的企业间流动(没有最终脱离平台);(2)把商户当用户一样对待,使商户对平台产生依赖:帮助小商户建立网店,帮助小商户做营销宣传,帮助小商户做培训互动(借鉴平台内其他商户的优秀经验互补另外商户的经验培训),帮助小商户做用户对接,帮助小商户做业内交流。小商户服务好自己可控范围内的用户,平台方从区域格局上做资源的合理分配。

这又让我想起拉卡拉做社区平台的思路。在5月下旬走访拉卡拉时,了解到他们的服务形式也是帮助小商家做集中采购、做营销宣传、做用户对接、做资金扶持。小商户对平台方产生依赖,平台的服务品质才可以做到有效管控,虽然无法做到百分百管控,但大部分服务质量是可以兑现的。

汽配平台整合小散商户

617日在深圳会见了车加网CEO唐小荣。车加网是一个专注汽车保养和汽配零售的服务平台,因此在与唐小荣交流过程中也更多地侧重在汽车服务平台与本地维修站之间的关系上。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已达6000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0%,预计到2018年后市场规模有望破万亿。另据数据显示,2013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销量突破1780万辆,全年销量超过2000万辆,预计2018年新车销量将达到2500万辆。在国内2002-2013年的汽车保有量中,0-3年车龄的乘用车达到了5690万辆,其中约有90%的车辆在保修期内。根据每年新车增长势头,到2015年在保修期内的车辆应该也不少于6000万辆。在整个后市场中汽配服务占大头,至少也在千亿级市场规模。

因此在谈到车加网如何撬动千亿级市场规模时,唐小荣也提到了整合本地小的服务维修站。与传统家政行业类似,小店林立,各自为战,服务与价格不透明。唐小荣的办法是,一边与汽配生产商合作,一边与本地服务维修点合作,用户在平台下单购买或更换某个零部件,平台根据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由生产商直接将零配件运抵当地距离用户最近的指定维修点,维修点负责安装与售后。

从区域格局上,平台方承担的是集中采购功能,帮助用户降低购买成本,帮助维修点获得商品供应;从营销宣传上,平台方帮助维修点获得用户转化(用户更换零配件到后期汽车保养);从用户沉淀上,平台方帮助维修点搭建微信公号,建设微商城,装修微店铺。由此,平台的角色就转换为帮助维修点实现自己的O2O

(备注:车加网主要集中在移动端,呈现方式以微网站和微信公号为主,目前已开通昆明、广州、深圳、郑州、成都等5个城市。)

总结

做平台的主要思路在于整合现有的资源,以尽量轻的方式完成产业链的重构。不论是B2C还是B2B2C,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直达,去除不合理的中间加价环节,让资源流动更高效,让用户体验更美好。我举的上面两个例子,不是说他们做的非常好,而是他们的运营思路值得创业者学习和借鉴。同时也期待更多的创新者推动本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站式O2O APP开发

200亿投资糯米,能否买出百度O2O的未来?

3年200亿,李彦宏的表态似乎给烧得正热烈的O2O领域又浇了一把油。

说起来,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布局时间点非常值得寻味,如此前的19亿美金收购91助手切入移动分发市场,再如昨天的200亿人民币投入糯米。从时机上来说,今年是O2O爆发的年份,市场也开始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在保洁、洗衣、外卖等成熟品类上,玩家已经布局完整,资本层面上也大多进入了B轮乃至B+J阶段;百度此时200亿大举投入,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又能否实现自己的预期?

百度从人人手中收购糯米时,价格并不高,估值也就2.7亿美金,但是百度知道,这也仅仅是开始。

从目前市场的几个大玩家来看,美团、点评在团购这件事情上烧钱已经超过近10亿美金,这场烧钱的战役何时结束,谁也没有答案;同时,在多个本地生活服务战线上,比如酒店、电影票、餐饮等,竞争更加激烈;可以预计的是,百度此次重金加持糯米,从长远来看是给这场烧钱的战争浇油。

在过去烧钱竞争中,人人就是因为无法承受越来越严重的亏损,所以陈一舟果断放弃、也让糯米掉队了。但是陈一舟的人人可以不需要糯米,李彦宏的百度却不能忽视:从移动搜索来说,用户对于搜索的目的更直接,从信息搜索到服务搜索,移动搜索的用户需求必然落实到服务层面,而在庞大的本地服务市场,百度加持糯米是必然。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对于糯米来说,不能再依靠简单的补贴等方式来获取用户,而需要在服务层面扩大辐射半径;在团购领域,如果只是对标美团和点评,糯米的劣势非常明显,而在整个本地生活服务生态上,谁也没有拿到致胜钥匙,百度此时重金投糯米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期待弯道超车。

想要完成弯道超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如何在3年花好这200亿非常关键。

1、投资并购

这个阶段,在生活服务领域,百度可选择的投资机会很多;但必须看到的是,目前投资的价格很高,据最新曝光的信息显示,e袋洗B轮融资已经1亿美金了,这样的价格只有BAT等巨头才有接盘的可能。

因此,在投资并购上,百度可能会不少钱;从李彦宏宣布200亿的计划的时候,将会有大量的项目BP放在百度投资部的桌子上。另外,虽然现在价格高,但是对于急于在O2O上产生突破的百度来说,能花钱解决的问题必然不是问题。

不过,在琳琅满目的O2O项目中,如何大浪淘沙呢?百度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2、如何打造适合O2O服务的产品

除了200亿的投资之外,其实对于百度来说,如何善用旗下的产品,打造本地生活服务产品的矩阵,比投资并购来说更为有效。

从2013年百度宣布推出直达号开始,就率先关注到了服务业产业互联网+的需求。今天,提出200亿扶持糯米,首先需要将目前百度旗下的移动端产品集合发力,比如百度地图、百度搜索、百度糯米这三个主要的产品如何能产生协同,甚至跟去哪儿、Uber、51用车等投资项目产生协同也是目前整个百度需要思考的。

毕竟在三巨头中,阿里和腾讯已经在O2O中早早布局,百度此时进入,如果没有十足的准备,烧钱烧不出未来,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是滴滴快的一样依靠大量的用户补贴来培养使用习惯。

O2O服务最关键的是服务本身,在移动端产品上,百度是以用户寻找服务为满足点还是提供服务、满足需求为终点,这或许就是百度加大投入的原因之一。

3.行业都在亏钱,百度能否赚钱?

O2O领域是个烧钱的买卖,也是亏钱的买卖,并且目前并没有看到盈利的机会,从早期的团购到现在的上门服务。目前来看,糯米离盈利遥遥无期,百度能输血多久?加大投入对于百度营收来说必然是很好的增长,但是增长之外的亏损也必须要关注。

一方面需要打通各个业务环节,另一方面更需要在行业树立起扭亏为盈的发展策略,过去碎片化的O2O服务如何在百度上完成整合,重点业务上是自营还是投资,百度都必须做最果断的决定。

必须注意的是,O2O是个苦逼活,运营的能力大过对于技术的依赖,对于依靠技术取胜的百度来说,如何将技术能力很好的结合O2O的运营能力,最终将会决定其发展的结果。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