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发者到了收割用户的时候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业的最好选择仍旧是做一款app。

不论你的业务类型、商业模式,最终还是要落地到app上。你总得通过智能手机来触达你的用户吧?也有创业者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积累用户,但到了一定阶段仍旧需要开发和运营app。寄人篱下不仅仅是风险倍增,本身也不符合创业行为。

创业者现在面临的问题是,app数量太多,脱颖而出太难。

来自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的app数量大概在300万款左右,而单个用户得常用app 不会超过10~30个。抢占用户手机,意味着要从几十万app中脱颖而出,其难度不言而喻。触达用户不易,而获得忠实用户更难。所以现阶段一个比较好的选 择是:激活自己的存量客户,提升用户活跃度,这比获取新用户更重要。

从行业背景看也是如此。2008年苹果推出appstore到2015这七年时间里,app产 业从无到有,再到繁荣;2011~2014这四年是app开发者们真正高速发展的四年,成功的app创业项目纷纷斩获了用户和资本。2015年,app开 发者集体进入了移动互联创业的深水区,获取用户渐渐变成了开发者们的第二需求,而活跃已有用户成为了第一需求。

目前行业主流提升活跃的三大手段有:积分体系、社区运营、现金补贴。

1、积分体系——最典型的运营手段,适用于各种app以及O2O项目。

使用积分体系、积分商城的典型案例是滴滴打车。

进入个人中心,便可看到滴滴的积分商城。在商城中,滴滴的各种打车券最为抢手,也有各类商家提 供的丰富礼品。从每天上线就被抢光的滴滴打车券来看,积分商城成功达到了活跃用户的目的,其缺点是人力投入太大,滴滴打车的积分商城有二十余人的运营团 队。对于大部分团队来说,从产品搭建到后期运营都是极大的挑战。

一个完整的积分体系,由两个必备的环节组成:积分任务&积分商城。

积分任务,即用户为获得积分而去完成的既定任务。常见的积分任务如:签到、分享、评论、完善资料等用户活跃行为。这个环节的关键在于积分任务要尽可能的简单,要把用户理解成本和执行成本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培养起用户完成该既定任务的习惯。

积分商城,即用户使用积分去兑换奖品、参与活动。这一环节是积分体系运营成败的关键,对app 团队的产品、运营、商务都是极大的挑战,且绝大多数app团队没有足够的资源、精力投入。但是,若没有丰富、优质的内容,则无法刺激用户完成任务去获得积 分,通过积分来提升用户活跃的预期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也正是因为积分商城的搭建及运营具有门槛,所以很多app开发者选择接入市场上成熟的“app 积分商城服务平台”,比如赶集网、春雨医生选择接入“兑吧”,同样也能实现滴滴打车积分商城的效果。一方面,兑吧提供了成熟的积分商城管理工具,功能强 大、对接简单,这为开发者省去了大量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兑吧还提供持续的内容支撑,包括后台同时在线的数百种免费奖品、定期发布的各类主题活动,让积 分商城的运营后顾无忧。

在创业成为常态的今天,类似兑吧这样的专业公司越来越多。除了提供积分商城服务的兑吧,还有提供推送服务的、提供测试服务的、提供存储服务的等等。此类提供商可以统一归结为B2D(developer简称D)。

2、社区运营,最有效的运营手法,难度大、成效慢,但效果持续。

在app内打造社区的典型案例是嘀嗒拼车、魔漫相机、墨迹天气等。

以魔漫相机为例,在新版本中增加了“活动专区”,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ugc社区。社区本身只是一个用户交流平台,官方只作引导而不主要产生内容,比方说“秀夏日生活”、“秀彩色双人照”等主题活动,吸引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用户参与、互动与回帖,爆发了强大的能量。

打造一个活跃的ugc社区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积累和运营,第一步是搭建平台,给用户一个互动交流 的渠道;第二步是话题引导,举办各种活动,培养用户习惯;第三步是培养版主、意见领袖来管理社区、引导话题,让社区内容正向循环。社区是最有效,但是耗时 最长、难度最大的活跃用户方法,一旦达到一定的用户基数,社区给app带来的就不仅仅是活跃用户了,还能培养铁杆粉丝,形成一股势能。比如小米手机的千万 米粉,就聚集在其pc端中的小米社区上。

有一些偏重ugc的创业项目本身就是强运营的产品,例如美拍等,更加需要在社区运营上投入大力气。一方面培养达人产生源源不断的产生优质内容,另一方面鼓励用户在社交渠道传播和分享,从而完成生态建设。

3、现金补贴,简单粗暴的烧钱方法,见效快但不长久

此类的典型案例以O2O平台比较多,比如饿了么、美团等。

由于O2O正处于培育用户、花钱砸市场、抢占份额的阶段,因此也都是疯狂融资,给予用户现金补贴,来培养他们的使用习惯,增强他们的使用频次。饿了么,美团等,都已经融资超过3轮,大量的资金被投入用于用户激励。

这种真金白银的的用户活跃手法,见效快,但很难持续;一方面是烧钱模式本身不是健康手段,再多 的钱也有被烧完的时候,等到停止补贴,用户很有可能会面临流失;另一方面,现金激励本身就是一种辅助手段,挖掘产品价值,培养用户对产品的黏性与忠诚度才 是核心竞争力。现金补贴不适用于大多数创业者,也不适合作为一种长期手段来运营。

除了上述三种主流手段外,可能还存在其它大量的用户活跃手法,但是用户活跃的重要性是已经得到 论证的。凯文凯利在《技术元素》中说,任何创作艺术作品的人,只需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便可生活。对于移动创业者来说,找到并激活自己的核心用户,同样 也能实现商业模式的正向循环。

作者张小湖,关注创业,在多家媒体开设有专栏,微信公众号wenyixiaohu,转载需注名作者和来源(我的公众号id:wenyixiaohu)。

转载自:百度百家

官方APP透露:NASA发现新地球

NASA官方APP下载地址:http://www.nasa.gov/connect/apps.html

NASA发现新地球?专家:除了地球我们别无他所

系外行星搜寻中所谓的第二个地球,其实仍然与地球差别巨大

地球上的戈壁和沙漠可以作为载人登陆火星前的野外训练基地

航天员和机器人协同考察、登陆火星

如果不借助大型望远镜,从冥王星上看地球,地球就已经是阳光照射下一个暗淡的蓝点。如果从太阳系外看地球,地球就像宇宙中的一粒尘埃,相当于太平洋 中的一滴水。恰恰是这个暗淡的蓝点、这粒尘埃、这滴水,正是人类唯一的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我们遍寻整个宇宙之后遗憾地发现,迄今为止,地球仍是太空中唯 一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的行星。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如果把人类看作一个大家庭,那么地球就是我们代代相传的“稀世珍宝”,我们有义务把它完好无缺 地传给下一代。我们不能在地球上肆意地乱涂乱画,把一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的地球交给我们的孩子,这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系外行星的想象虽然美好,但这美好的“远水”解决不了人类面临的“近渴”。人类未来的命运系于地球。

人类是在地球上繁衍进化而成的,我们的身体、生产、生活都已经适应了地球的环境。就像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宇宙中与地球一模一样的星 球几乎是不存在的。人类在某些方面是很脆弱的,对自然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甚至不如蟑螂小强和老鼠等。所以如果真的要移居到另一颗星球上生存,人类很可能就 需要进化成另一种生物。虽然地球并非天堂,经常会有地震、火山、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也要面对超级太阳风暴、地球磁极倒转、小天体撞击等重大天文灾难,但 即使我们多有不满,地球依然是我们唯一的生存家园。

我们寻找系外行星,我们希望登陆火星乃至移民火星,并不是因为那里更加美好,而是为了 寻找人类未来的避难所。地球上的生物常常需要面对重大的灾难性 事件,根据推测,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平均每隔2600万年发生一次。就像导致曾经独霸地球的恐龙灭绝一样,这样的灾难一旦发生,必将导致人类的灭绝。为了 人类的火种在宇宙中得以延续,我们需要在宇宙中寻找避难所,这就是我们搜寻系外行星和开展深空探测的重要价值。

但是,太阳系的半径达七万 亿千米以上,在星际飞行理论没有质的突破之前,在用于时空穿越的虫洞还没有成为现实之前,我们只能利用火箭和飞船实现行星 际航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类还没有能力飞出太阳系,因此,人类未来移居地的搜索只能局限在太阳系以内。而在太阳系内,火星是目前科学界公认的最佳选 择。木卫二、土卫六可能会有生命存在,但那里并不适合人类移居。

一个新的App该如何推

由于经常写关于App推广的事情,经常有朋友打电话过来咨询我关于新的App的推广事宜,有的是旅游的app,有的是女性的app,有的是社交类的,问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有的说没有预算,怎么推广,有的说有点预算但是不多怎么推广,经常电话给朋友们解答,索性今天我就把我的思路写出来,以飨初进行业做推广的朋友,如果是行业高人,可以略过。

先说下初步的推广思路,一个新的App刚出来,无论有没有预算都可以按照这样来。
第一步:为你的App建立一条百科。

刚出来的app在网络上肯定是一篇空白,网络上还没有任何关于新的app的信息,建立一个关于App的百科,有用户搜索的话,用户可以从百科上更详细的了解你,同时,如果后期做品牌营销的话,也能为你引来更多的潜在用户,当然,百科不一定只仅仅是百度百科,你可以举一反三在各种百科上建立你的词条,建立的越多越方便用户快速的搜索到。建立百科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有的百科看起来简单明了,有的百科看起来一头雾水,这里面也是有技术含量的,所以建立百科时一定要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易通,同时配上清晰的截图,这样用户才能更快的了解,明白。国内很多app的百科写的很烂,为什么很烂,一是写的很专业,二是还有很多修饰性词语,三是还很啰嗦,这样的词条带着很重的主观思维,用户也不会喜欢,所以通俗的告诉用户你的app能帮他们干什么,可以更方便他们下载。

第二步:为你的app建立一个微博

微博是一个大众化的产品,很多人的手机上可能都装有,当用户从词条哪里了解了你的app之后可以很轻松的通过微博关注你,和你互动,包括信息反馈,有的人说用户可以通过app里的“留言反馈”可以和你互动啊,这个是大错特错,很多用户在不了解一个app之前是不会轻易下载的,除非这个app是非下不可,而且很多app的用户反馈都藏的很深,用户一般找不到。相反,通过微博,用户可以实时的了解你,好的微博内容还会引起用户的转发和扩散,这些都是建立微博的好处,当然微博不仅是新浪微博,其他的微博也都要入驻,别让腾讯微博的用户去新浪微博找你,那是不可能的。

第三步:在权重高的论坛发帖

通过百科和微博的信息填充,一个新的app算是有一定的品牌基础了,接下来就是在论坛发个帖子,别小看发帖子,我曾经一篇广告帖子可以传播几百万页面,而且被各种淘宝店当做教程,直接贴在卖手机的说明书里,我这样说的意思是别小看一篇帖子,你要把帖子写的用心一些,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让用户看了觉得非常有用才行。帖子写好了,就要找论坛发,找什么样的论坛,那肯定是找权重高的,那些网站论坛权重最高?建议用站长查询查询下,权重高的论坛搜索引擎的抓取速度是最快的,一般是一分钟之内抓取,我建议发个20~50个论坛,之前在推广APP时候,论坛带来的流量能高达一两万激活,现在应该更多。

第四步:拓展200个渠道

前面三步说了那么多,其实都是在网络上布置关键词,方便用户搜索,提高app的曝光量和自传播力,接下来是拓展渠道,把新的app上传到各种应用商店,软件下载站上,拓展200个渠道,目前的渠道很多,你可以根据类别进行分类,同时发掘一些新的渠道。渠道的定义为能给APP带来展示和下载的网络媒介,谈渠道不是只指那些APP商店,比如有些公交车的免费wifi也提供APP下载的,也是你的渠道,另外一些微信粉丝比较多的应用自媒体,经常会推荐一些APP,也能为你的APP提供一些下载量,这些都是你的渠道。另外,铺渠道是一种比较累的工作,但是确实很有用,我曾经只铺渠道就带来了一百万的量。铺渠道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通过自然下载可以知道一个app在用户心中是什么位置了,也可以知道自己的app到底优秀不优秀,同时也可以帮你更详细的了解各个渠道的质量,为以后的付费推广做铺垫。铺渠道当然不能只是简单的铺渠道,在铺渠道的过程中,要了解渠道的一些情况,比如是否对新的APP有推广资源、首发资源等,可以为后续的大量推广做铺垫。

第五步:结合受众人群做活动营销

前面说了那么多,都是免费推广APP的一些方法,当然如果有一点预算又不是很多的话,可以做一些活动营销,花费不会很多,你可以在论坛,在渠道做一些活动,活动形式要简单,可玩性强,而且奖品要吸引人,通过用户的参与可以提高APP的下载量,可以提供曝光度。活动营销要和你的APP属性相结合,找到你的特定人群,比如做女性APP的,可以在校园里办活动,也可以在线上的女性社区办活动,做旅游APP的,可以和一些旅行社合作等等,所以做活动营销一定要和受众人群合作。

这些都是一些新的APP的推广思路和方法,在推广APP的时候要视野宽泛,举一反三,切不可思维定势,同时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现在的新APP一出来,大部分一开始就是换量,建议不要做,换量这种推广方式,一方面对产品的影响比较大,一方面对产品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换量适合做垃圾APP。 此外,本文的思路适合没有资源的个人和中小团队。

APP时代来了!据估计在今年市场规模可以到达150亿美元

APP时代来了!据估计在今年市场规模可以到达150亿美元,所有人都在看这么庞大的新兴商机如何分一杯羹。

不过,如果你以为APP经济的重点只在技术方面,那你就错了。和其他的事业一样,还是要先思考什么是正确的商业模式,才会让创意与技术发挥最大的商业价值。

也许有人会问App的商业模式不就是“收费”或“免费但附广告”这两种?当然不只这么简单。借用老祖宗的说法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可以化为八八六十四卦。所以光是收费或免费,其实都还有种种衍生的组合。而这些不同的组合与变化,正是创业家与开发者得以由其中获利的方式。

因为常见许多讨论App经济的文章大多在讨论的是Apple iOS vs Google Android生态圈的比较,或者是根据部分成功案例做垂直式的深入分析,但是比较少广泛的针对APP各种商业模式做探讨,让创业者或开发者据以思考自身资源与优势拟定策略。

但也要先说明的是,APP经济的商业模式绝对不仅限于以下整理的这些,因为不同的商业模式还可以组合、分割、反转……所以就像练功夫一样,固然基本的招式很重要,但是如何巧妙运用才是致胜关键。

APP软件“脸萌”都开始A轮融资了~

一款名为“脸萌”的APP在微信圈火爆开。在这个以90后为主的创始团队构想中,“脸萌”是“做给年轻人的,更多的是给90后的,爱表达的,喜欢玩的,用户够垂直”。这也正是私募股权基金IDG资本初期以400万投入“脸萌”的简单理由。

如果你不是90后,对不起,你不是“脸萌”的核心客户。

几乎“一夜成名”,一款名为“脸萌”的APP在微信圈火爆开,6月首周下载量轻松突破2000万。

在这个以90后为主的创始团队构想中,“脸萌”是“做给年轻人的,更多的是给90后的,爱表达的,喜欢玩的,用户够垂直”。这也正是私募股权基金IDG资本初期以400万元投入“脸萌”的简单理由。

早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脸萌正与多家风投洽谈A轮融资,融资量在千万元,IDG资本还将跟投。

在资金到位后,“脸萌”创始人郭列告诉早报记者,“脸萌”下一步想做“社交化的朋友圈表达,通俗点就是朋友圈场景的配图”。

90后的速度

1989年出生的郭列在去年底率领一帮90后团队创办了“脸萌”。

简单来说,“脸萌”是一款超萌拼脸软件。脸萌里有多种发型、五官、背景、气泡等可以选择,通过这款应用,可以拼凑出和真人相似度很高的头像。

“脸萌”团队一共有9人,除了郭列,其他都是“90后”。团队成员中,1个香港、1个台湾,其他的都来自内地。

9个人的具体分工为:4个技术、4个美术,郭列自己负责产品策划。创立“脸萌”之前,郭列在腾讯做过产品经理。

在今年年初拿到IDG资本百万元的天使资金后,“脸萌”保持着一周一个版本迭代的速度。整个5月,脸萌就连续做了三个版本更新,分别是增加五官的写实度,增加表情、气泡功能等。

核心客户也是90后

“‘脸萌’创始团队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他们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东西、做给谁用、将来要做成什么样的。”对于这个90后团队,IDG资本副总裁李丰显然非常看好。

李丰告诉早报记者,在最初投资“脸萌”时,主要看重两点:一是同类产品中成熟度比较高的;二是喜欢他们年轻的特质,做只有年轻人才了解的事情,所以觉得挺值得一试。

有意思的是,在那些60、70、80后的明星、名人玩着“脸萌”刷微信时,李丰一捧“冷水”泼下。

“(脸萌)是做给年轻人的,更多的是90后的。”在李丰看来,一阵热潮过后,最终其中很多人会慢慢流失,“核心用户最终会是比较年轻的用户”。

正接洽A轮融资

目前,“脸萌”正在接洽A轮融资,IDG资本将继续跟投,但不会是领投方。投资金额、持股比例都签了保密协议。

李丰透露,有意向的投资方很多:“蛮多人想投的,比较活跃的早期投资如盛大、经纬、启明、光速都对‘脸萌’有接触。”

“脸萌”融到的资金主要还是用于漫画产品的研发、品牌建立上。

在郭列的构想中,“脸萌”想做社交化的朋友圈表达,“通俗点说就是朋友圈的场景配图”。

朋友圈的场景配图,听郭列的意思,就这样玩:比如早报记者现在拍外景拍写真,除了自己的五官可以自行选择拼图外,早报记者做的动作、手势姿势也可以一并添加选择而成。

此前同样火过一阵的动漫类APP“魔漫相机”,是以真实照片为基础,转化成卡通形象。很多网友在郭列加V认证微博下留言问,“脸萌”是否会增加此功能。

郭列笑着跟对早报记者说,“脸萌”不太会走“魔漫相机”这条路,还是更看重用户拼玩的创意。

未来通过手游变现

“脸萌”的火爆背后没有做任何推广。也许是意识到互联网的威力,在下一步的规划中,郭列称,未来会加一点运营、客服。

但是,在众人眼里俨然“金饽饽”的“脸萌”并不忙着商业化。

“暂时没有考虑到商业化。”郭列的底气来自投资方的力挺。

李丰并不急着让“脸萌”变现,甚至于植入APP广告之类小的盈利模式,李丰都表示暂时不会去做:“‘脸萌’可能到B轮融资之后才会做(盈利方面的)明确尝试。”

李丰心里很清楚:“虽然‘脸萌’现在有很多用户,但不一定都是核心用户。所以在动漫领域做大、做深,找到核心用户打留住,是‘脸萌’现在要做的。”

而手游是“脸萌”最终会考虑的变现方向之一。

用李丰的话来说,“脸萌”的未来是“动漫类轻度社交类手游”。

什么样的O2O产品能满足用户和商家的需求

与其说什么样的O2O产品,不如说什么样的产品能满足我们本地的用户的需求以及商家的需求,并且能让用户与商家连接起来。

1、本地O2O产品的几种类型之我见

我认为现在的本地化O2O产品可以分为4种类型:入口型、平台型、垂直型、本地社交媒体型

①入口型:我们知道PC上网的入口是百度、购物是淘宝、社交是QQ之类,他们分别连接了人和信息、人和商品、人和人,在本地,如何利用移动端链接人和本地服务的入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人在移动端的入口需求有,社交需求(微信)、信息需求(浏览器、今日头条等)、购物需求(淘宝、京东等)、wifi需求(商用wifi等)。

②平台型:基本大公司都想做平台型的产品,因为平台型的产品大气、复制简单、容易受投资者亲赖,但是本地

服务行业受地方约束太厉害,而且每个地方可能的文化都不一样,这样也需要更强的地推能力。所以平台型的O2O产品目前还没有做的特别好的。平台型的产品如:团购、淘点点、大众点评、58同城之类。

③垂直型:因为本地化的特性,平台型的产品很难覆盖,也很难扑捉到每个行业的特性和需求,所以垂直型的产品应运而生,很多小团队会选择垂直型的产品进入市场。选择一个行业的产品深耕,这也是我本人看好的方向,因为只有深入到行业里才能更好的了解用户及商家的需求,才能服务好。因为O2O是一个非常需要服务的行业,因为服务是很难标准化的。现在也有很多垂直型的O2O产品获得的小成功:如饿了么、阿姨帮、到喜啦、打车应用、叮咚小区等。

④本地社交媒体型:之所以我把这个也列为本地O2O产品的类型,是因为本地社区的舆论导向对本地消费者的决策是有影响的。如著名的本地社区篱笆网、19楼以及地宝网等。虽然他们目前还没有单独的O2O产品去解决本地用户的需求,但是以他们的社区媒体属性,利用活动、新闻导向影响消费者或带动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也能获得一杯羹,而且本地网站也在积极探索利用O2O产品结合本地社区的模式来进军。如19楼的好店、南昌圈圈网的南昌找好店等。

2、产品需要满足什么特性才能有市场?

O2O要颠覆的并不是商家本身,而是商家的某一个低效率环节,利用用户与商家的信息不对称,让用户能更快的知道,缩短靠自然增长带来新客的时间。

①解决需求或痛点:比如团购能解决商家的客源问题、打车应用能解决用户打不到车的问题、婚嫁APP能解决用户定婚宴酒席的问题。

②高频次或低频次:这个就需要分情况了,消费频次高的且单价低的需要高频次,如美食、家政等。像一些低频次的也不一定没有市场,如装修、婚宴这些可能只需要使用一次的,但是能解决问题的也可以。

③性价比高:使用这个产品能为我省时间或者省钱、或者能帮我更好的决策 这就是一种成功。

④标准化门槛低:很多本地商家的互联网程度不高,让他们学习互联网的成本很高,所以做出容易上手且进入门槛低的产品才能获得商家的支持

3、为什么很多O2O产品做不起来?

我觉得一个是心太大,比如大公司想做平台,如淘宝想把B2C复制到O2O上,却不知道O2O本地化属性重,很难用一个平台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又不屑于去做地推,所以淘宝O2O没做起来。在这点上团购网站就做的更接地气了。像一些小而美的产品其实做的也不错,昨天安装了一个叮咚小区,就是以小区做为基点的O2O。为小区的人民先提供基础服务,如停水停电公告、家政等实用信息,再扩展的到小区附近的优惠、美食等。我觉得这个就很踏实,不浮夸。

旅游App使用比例大,旅游App开发将迎爆发式增长

调查显示,近四成的旅游者表示今年将使用APP预订,同比增长10倍,表明旅游APP使用比例将爆发式增长。

携程日前发布《2014年旅游者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国民旅游意愿强烈,超过99%的被调查者计划出游,51%的人选择出游3次或以上;95%的消费者会增加旅游预算或保持不变,1/3的人计划支出1万元以上。

根据网民调查反馈,专家分析,新的一年将出现四大旅游新趋势:

1、带薪休假和错峰旅游的群体比例进一步加大。“假期不够”最影响旅游意愿,除春节、国庆和小长假这些传统热门选择外,80%消费者计划带薪休假旅游。

2、自由行成为最主流的旅游方式。81%的被调查者计划自由行,旅游法将进一步推动自由行市场。

3、旅游网站仍为信息查询和预订的主渠道(九成以上旅游者会选择),但预订产品类型从机票、酒店加速向门票、租车、火车票等领域渗透。

4、旅游移动端APP使用比例将爆发式增长,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最大亮点,全面掀起一场“移动革命”。调查中,近四成的旅游者表示今年将开始使用客户端预订,比一年前增长10倍。

旅游APP成为“双11”促销新战场

11月11日,光棍节,这个原为“单身贵族”独享的节日,如今演变成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季。

除了线上线下抢吃的、抢穿的、抢用的,今年,抢玩的也加入了网购大军。眼下,多家旅游电商纷纷加入“双11”的促销大战中,酒店、机票、旅游等产品全线参与,商家更是在产品名称上玩噱头,“今夜特价”、“脱光之旅”等产品让年末打算出游的旅游者开始“蠢蠢欲动”。

旅游电商纷纷加入“双11”大战

这几天,打开电脑,满屏幕都是“双11”促销,让你眼花缭乱。吃穿用,多少消费者忍着购物的欲望,等待“双11”血拼一把。不同往年,今年,旅游电商们早早备战“双11”,纷纷提前推出优惠产品,令“双11”大战阵营扩大不少。

记者从各家旅游电商了解到,今年携程、艺龙以及传统旅行社等旅游服务企业针对“双11”网络促销,推出历年来最大的优惠力度,以“脱光”、“湿身”、“艳遇”等主题产品吸引消费者眼球,为秋冬旅游市场加了一把火。为了争夺市场,旅游网站各种境内外特价产品齐上阵,“优惠力度空前”,有些网站总的让利幅度甚至达到数千万元。

从携程旅行网去年和今年“双11”活动的数据来看,参加“双11”旅游抢购活动的消费主体仍以年轻人群居多,平均年龄在25到45岁之间。消费产品方面,以购买周边度假酒店和旅游城市酒店的度假产品为主。以上海为例,其周边如杭州、南京、扬州等地的温泉酒店和度假型酒店很受青睐,另外,北京、广州、三亚、丽江等传统旅游城市的酒店也受追捧。

另外,团购酒店小时房的订单量也拉升较快。随着自由行旅行方式不断被人们所接受,在网上提前预订好机票和酒店,为自己和家人规划一次假期旅行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双11”旅游产品的促销让消费者用于休闲旅游的预算扩大、消费频次增加,市场潜力被进一步挖掘。

旅游APP成为“双11”促销新战场

随着移动互联网成为热潮,今年旅游行业“双11”促销战也延伸到了手机客户端旅游电商手机客户端推出的活动优惠力度更大,通过拉开价格差距,吸引旅游消费人群向移动端转移。

比如,携程的“双11”促销活动请来了人气明星邓超做公司代言人,酒店、机票、旅游产品通过“携程旅行”APP预订有特别优惠;国际机票多条线路通过手机客户端预订有专享价格,“双11”当天预订,再赠200礼品卡;另外,APP预订门票通过“点评返现”的方式,可以比网站多返5元,最高返现额可达网站的6倍。

基本一个季度就要出游一次的旅游达人Tracy告诉记者:“想走就走的旅行已经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现在很多人喜欢手机上安装旅游APP,有时候和朋友们喝咖啡,聊着聊着就说到旅行的下一站,APP上一查到优惠机票,当场下了订单,非常便利。”Tracy表示,如果“双11旅游APP上有订购优惠,她肯定会上去翻一翻,为最近的出游计划找找合适的酒店和机票。

针对“脱光”玩噱头,商家打起单身男女的主意

针对“双11”大战,旅游电商除了空前的优惠让利幅度外,各商家在产品和营销手段上也是推陈出新,以博得年轻单身男女人群的青睐。记者发现,某旅游网站“双11”活动页面,专门推出周边、国内、海外、邮轮等各类“艳遇”路线,以极具诱惑的行程内容和优惠价格吸引单身人士。

在优惠产品上,各家旅游电商更是玩足噱头,记者在携程网上看到,紧扣双11“脱光”(脱离光棍)等主题,并结合旅游市场上正当季的温泉泡汤游、海岛游等热潮,该网站专门打造“双11脱光湿身派对”特色产品来吸引眼球。

途牛旅游网相关负责人表示,途牛在“光棍节”将推出以“凑不凑对,不同优惠”为主题的脱光旅游节特惠活动,当天针对单身、恋人以及三口之家出游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记者在优惠产品中看到,单身游客专享的“1111脱光之旅系列”,东南亚单人自助游最高立减1111元,除了产品名称吸人眼球,优惠力度更是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