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打包党灰色产业链:10人团队月赚150万

做安卓APP开发3年多的张琪(化名)近来常常有挫败感。

他时常感叹,如果两年前愿意放下身段去做“打包党”,或许早已买房买车,不用再为每月房贷发愁。

张琪口中的“打包党”是APP市场上并不小众的存在。

这些被业内人士称为“打包党”的人(或公司),会将互联网上最热门的应用拆包,此后插入一些自己想要分发的东西再重新拼装,最后把这些“二次打包”的软件重新发布,以此牟利。

长久以来,多数像张琪这样的小开发者,只能一边领着微薄的薪水,一边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开发的软件被别人山寨后牟利,有苦难言。

  一月净赚150万?

iOS和安卓两个不同平台上的APP开发小团队经常被描绘成两个相当迥异的存在。

类似的故事近来被一提再提:两个人分头创业做APP开发,1年后,在iOS上做游戏的小伙伴都挣到了买房子的首付;而醉心安卓的开发者还在借钱交房租。

这一切都是因为安卓“打包党”的存在。猎豹安全专家李铁军预测,如今市面的安装包约30%都被“打包党”篡改过。

“我们收集的安卓程序样本总量超过2000万个,如果不是此类盗版或山寨软件的流入,总量绝不会有这么多,安装率越高的软件被‘二次打包’的可能性越大。”李铁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像保卫萝卜、植物大战僵尸、水果忍者等曾经火爆的APP,都无一例外遭遇过“二次打包”。

在行情“火爆”的背后,是“二次打包”形成的一条灰色产业链。

相比以植入木马通过恶意扣费来获取利润的方式,通过嵌入广告方式赚钱的“打包党”在盈利模式上与很多正规安卓APP开发者并无二致。只不过,由于“打包党”是直接破解别人的APP,所以基本上是无本生意。

由于应用商店均被360、百度等几家大巨头把持,一般小开发者会选择弹窗广告联盟的形式合作推广。开发者通过广告收入获取提成。

广告有按照展示次数、点击次数、安装激活量等不同的计费形式。以安装激活量的计费形式为例,目前广告联盟开出的一个安卓APP下载包的定价在1~4元左右,开发者提成一般为70%。

“其实,开发者能拿到手的远远不到70%,扣除无效量等之后,一般50%已经是不错的。”有安卓APP开发者说。

张琪举例说,广告联盟目前给出的大众点评的安卓安装包4元左右,广告联盟把包分发给开发者,以注册量来结算,开发者可以从每个通过自己APP点击下载并成功注册大众点评安装包的用户中得到1.5~2元。

在这些安卓应用中,最值钱的是游戏类。

“游戏的安卓包可以达到5~6元1个,热门的高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游戏,单个安装激活价也比较高。”张琪说。

除了零成本,“二次打包”的技术门槛也很低,“有时候不用组团队,一个人也能做。”张琪说。

在暴利的驱使下,“二次打包”的灰色产业链迅速形成。国内较早从事APP加密产业的梆梆安全副总裁赵宇此前公开表示,一个10人的团队可以在一个月内靠病毒打包纯赚150万元。

  “二次打包”的风险

无本暴利更坏还不是最坏的消息。更危险的是,“打包党”会在破解某APP后,加入病毒、广告链或吸费指令等恶意程序。“中招”的用户大多都会遭遇频繁的广告骚扰、流量损失,严重的还可能被窃取密码与个人隐私等。

“以前,‘打包党’主要针对游戏与工具类软件,但现在,一些恶意‘打包党’瞄准的是支付类软件,直接恶意扣费。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隐患。”李铁军说。

更有苦难言的是,用户在误下载并使用了经过“二次打包”的软件后,一旦遭遇损失,大多数软件开发者还得为此“背黑锅”。

中移指数大数据移动互联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阚志刚在日前中国移动应用安全媒体融合峰会上表示,目前约有12.6%的手机APP为恶意应用。

2014年11月,该研究院对国内几个主流应用商店前100名的APP进行安全测试,发现排名靠前的APP均遭受严重的破解和篡改等移动安全攻击。其中微信APP篡改攻击率达15.28%,各大应用商店一共存在514个微信APP,其中79个是假的。此外,超过95%的手机银行客户端的现有安全机制都存在严重的脆弱性。

不过,由此催生的是安全加固市场,在APP进入应用市场之前,对APP客户端进行加密、加壳保护,对抗逆向工程、代码注入等黑客行为。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大部分安全加固方案主要通过加壳、加密操作,只能对抗静态分析和简单的逆向工程。

但与此同时,恶意程序加固的问题也开始成为新的困扰。

有报道称,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何能强博士在此前的《2014中国网络安全论坛》上公开表示,2014年监测到的互联网上加固的安全应用程序超过7万个,恶意程序有7000多个。

据何能强介绍,2012年上半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曾接到过一个关于仿冒微信客户端的举报事件,该恶意程序就是经过加固的。

编辑:app开发公司-北京亿点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揭秘恶意APP软件如何吸费:内置SP收费代码

作为集通讯、支付、社交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信息交互工具,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手机及平板电脑等)往往能装载一个现代人大部分的隐私与账户信息。也正因此,许多不法分子会以APP(应用程序)为掩护、“黑”进一部手机从而获取隐私信息与金钱财产。

中国移动官方新公布的警惕名单中,“s.spread.backup.a(僵尸相册)、s.system.ChaosEngine.a(混沌机器)、s.payment.pluginserver.a(伪诺基亚扣费补丁)”等恶意手机软件都榜上有名。

以“僵尸相册”为例,这类软件会通过短信链接进行传播,向用户发送短信“你有一条未读彩信相片,请免费下载安装彩信相册查看”,诱骗用户下载安装;安装后恶意软件隔一段时间就与后台联网并自动向某批号码发送短信。

这类软件安装后会自动运行,并在开机后自启。它们隐瞒用户发送短信,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手机资费,最终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

其中,水货品牌与中小杂牌是恶意APP的重灾区。“现阶段我国存在众多小品牌手机甚至山寨手机,这些终端出厂时安装的软件很难保证。即便是一些大牌的手机商有时也防不胜防,部分员工会通过隐蔽手段把一些恶意APP装上去。”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恶意扣费何时休

作为监管部门授予的国内首批应用自律白名单企业,中国移动总结列举了多个“吸血”APP的运行特点。

为操作系统为Symbian 6.0第三版、第五版的手机终端用户“量身订作”的“吸血”APP,便是通过网络下载进行传播。恶意软件伪装成功能软件诱骗用户下载,用户下载安装后不显示图标,安装完成后在后台联网。一旦使用了这一APP,智能手机将会自动屏蔽10086短信,用户手机无法正常看到收到的10086短信。同时,这类软件会在消费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手机后台自动联网,从而消耗客户网络漫游的资费。

此外,一些恶意广告APP会保持手机处理器后台长时间唤醒,用于上传和下载广告数据。这也造成有些用户手机的电量即便在待机状态也迅速消耗。有统计数据显示:每款恶意广告应用平均每天要消耗电量 630 mAh,相当于普通手机电池总容量的35%。

更有甚者,一些“恶意扣费”软件会自动拨打一些固定号码,并自动连接部分链接,从而在用户浑然不知时就产生一大笔费用。

这些APP之所以如此神通广大,是因为其在手机内置了一些SP收费(移动信息费,多为增值服务收费)代码,这些代码从一开始就以APP为掩护内置或下载到用户的手机中。对于非法获得利益,这些APP的设计者会与相关利益获得方进行分成。

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副主任曾明发指出,智能手机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缴费渠道众多、收费方便。随着用户在手机中存留的信息越来越多,很多不法分子动了邪念,开发一些恶意代码、程序换取利益。恶意软件在手机终端中很容易进行扣费或窃取信息。

要命的是,对这些恶意扣费的软件,发现察觉都存在难度。曾明发说,手机恶意扣费主要是凭借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内嵌软件,并在规定的时间发送一些代码和信息,对用户进行扣费。运营商对用户的二次确认信息也会被屏蔽,从而使整个过程不被察觉,再加上不少用户对日常手机费用的帐单不太关注,因而使其实施犯罪更为隐蔽。

  弹窗链接暗藏陷阱

王艳辉告诉记者,在上游有专门的第三方公司提供恶意APP包,将一系列软件打包后一同装进去。而在下游的一些“专业”公司如今已可以做到出厂装机时在不开手机的情况下就把恶意APP装进去,并躲过厂家的出厂检验。如此里应外合,可谓防不胜防。

除通过APP产生上网流量与短信费用之外,窃取并多次贩卖手机使用者信息的做法也日渐猖獗。手机用户的金融账户、银行密码都暴露在高风险之下。

扎根于众多博彩、游戏APP中的广告彩页与弹窗广告常携带声色犬马的不良信息,部分用户被其吸引、点击相关页面后,便会被软件自动诱使下载插件或提供个人信息。前者往往带来难以根除的顽固软件和手机病毒,后者则有可能被不法分子使用作为日后窃取财务账户的依据。

此前美国电子安全公司“侦查墙”(snoopwall)对外宣称:手机APP库中非常受欢迎的手电筒软件就可能存在这样的“暗门”。一旦上述软件被运行,就可能盗取用户的隐私,比如通讯录、手机定位、信息内容,这些信息转而就被偷偷发送给市场调研公司或广告公司。

而在窃取账户密码方面,据360公司公开的数据:2013年其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截获手机支付及购物类恶意程序2962个。这些恶意程序可以盗取用户在智能终端上的支付帐号和密码,拦截并转发银行发来的短信,或直接洗劫支付账户中的资金余额。

在监管部门和大型厂商持续打击之下,各类APP“吸血”事件正转而变得愈发隐蔽和多样化。记者发现,今年高考期间,智能手机APP库中的高考真题测评软件便十分走俏,而在这些APP中不乏借高考名义恶意捆绑广告和弹窗的软件。

据悉,这些APP大多伪装成“高中文科理科汇”、“高考必备知识大全”等热门关键词,吸引用户下载并浏览。据360手机安全中心数据显示,今年高考前夕共有142款此类手机恶意软件出现。考生一旦安装,就将面临隐私被窃取、广告弹窗、手机后台私自下载软件、恶意扣费等多种风险。

在各类APP陷阱面前,专家劝告用户,必须提高警惕避免上当。曾明发表示,依靠现有技术,在Wifi环境下窃取用户信息已相对容易,这也使得一些专门阻击恶意手机软件的程序也应运而生。

编辑:app开发公司-北京亿点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恶意APP软件如何“吸血”

恶意APP软件如何“吸血”

作为集通讯、支付、社交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信息交互工具,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手机及平板电脑等)往往能装载一个现代人大部分的隐私与账户信息。也正因此,许多不法分子会以APP(应用程序)为掩护、“黑”进一部手机从而获取隐私信息与金钱财产。

中国移动官方新公布的警惕名单中,“s.spread.backup.a(僵尸相册)、s.system.ChaosEngine.a(混沌机器)、s.payment.pluginserver.a(伪诺基亚扣费补丁)”等恶意手机软件都榜上有名。

以“僵尸相册”为例,这类软件会通过短信链接进行传播,向用户发送短信“你有一条未读彩信相片,请免费下载安装彩信相册查看”,诱骗用户下载安装;安装后恶意软件隔一段时间就与后台联网并自动向某批号码发送短信。

这类软件安装后会自动运行,并在开机后自启。它们隐瞒用户发送短信,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手机资费,最终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

其中,水货品牌与中小杂牌是恶意APP的重灾区。“现阶段我国存在众多小品牌手机甚至山寨手机,这些终端出厂时安装的软件很难保证。即便是一些大牌的手机商有时也防不胜防,部分员工会通过隐蔽手段把一些恶意APP装上去。”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恶意扣费何时休

作为监管部门授予的国内首批应用自律白名单企业,中国移动总结列举了多个“吸血”APP的运行特点。

为操作系统为Symbian 6.0第三版、第五版的手机终端用户“量身订作”的“吸血”APP,便是通过网络下载进行传播。恶意软件伪装成功能软件诱骗用户下载,用户下载安装后不显示图标,安装完成后在后台联网。一旦使用了这一APP,智能手机将会自动屏蔽10086短信,用户手机无法正常看到收到的10086短信。同时,这类软件会在消费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手机后台自动联网,从而消耗客户网络漫游的资费。

此外,一些恶意广告APP会保持手机处理器后台长时间唤醒,用于上传和下载广告数据。这也造成有些用户手机的电量即便在待机状态也迅速消耗。有统计数据显示:每款恶意广告应用平均每天要消耗电量 630 mAh,相当于普通手机电池总容量的35%。

更有甚者,一些“恶意扣费”软件会自动拨打一些固定号码,并自动连接部分链接,从而在用户浑然不知时就产生一大笔费用。

这些APP之所以如此神通广大,是因为其在手机内置了一些SP收费(移动信息费,多为增值服务收费)代码,这些代码从一开始就以APP为掩护内置或下载到用户的手机中。对于非法获得利益,这些APP的设计者会与相关利益获得方进行分成。

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副主任曾明发指出,智能手机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缴费渠道众多、收费方便。随着用户在手机中存留的信息越来越多,很多不法分子动了邪念,开发一些恶意代码、程序换取利益。恶意软件在手机终端中很容易进行扣费或窃取信息。

要命的是,对这些恶意扣费的软件,发现察觉都存在难度。曾明发说,手机恶意扣费主要是凭借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内嵌软件,并在规定的时间发送一些代码和信息,对用户进行扣费。运营商对用户的二次确认信息也会被屏蔽,从而使整个过程不被察觉,再加上不少用户对日常手机费用的帐单不太关注,因而使其实施犯罪更为隐蔽。

弹窗链接暗藏陷阱

王艳辉告诉记者,在上游有专门的第三方公司提供恶意APP包,将一系列软件打包后一同装进去。而在下游的一些“专业”公司如今已可以做到出厂装机时在不开手机的情况下就把恶意APP装进去,并躲过厂家的出厂检验。如此里应外合,可谓防不胜防。

除通过APP产生上网流量与短信费用之外,窃取并多次贩卖手机使用者信息的做法也日渐猖獗。手机用户的金融账户、银行密码都暴露在高风险之下。

扎根于众多博彩、游戏APP中的广告彩页与弹窗广告常携带声色犬马的不良信息,部分用户被其吸引、点击相关页面后,便会被软件自动诱使下载插件或提供个人信息。前者往往带来难以根除的顽固软件和手机病毒,后者则有可能被不法分子使用作为日后窃取财务账户的依据。

此前美国电子安全公司“侦查墙”(snoopwall)对外宣称:手机APP库中非常受欢迎的手电筒软件就可能存在这样的“暗门”。一旦上述软件被运行,就可能盗取用户的隐私,比如通讯录、手机定位、信息内容,这些信息转而就被偷偷发送给市场调研公司或广告公司。

而在窃取账户密码方面,据360公司公开的数据:2013年其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截获手机支付及购物类恶意程序2962个。这些恶意程序可以盗取用户在智能终端上的支付帐号和密码,拦截并转发银行发来的短信,或直接洗劫支付账户中的资金余额。

在监管部门和大型厂商持续打击之下,各类APP“吸血”事件正转而变得愈发隐蔽和多样化。记者发现,今年高考期间,智能手机APP库中的高考真题测评软件便十分走俏,而在这些APP中不乏借高考名义恶意捆绑广告和弹窗的软件。

据悉,这些APP大多伪装成“高中文科理科汇”、“高考必备知识大全”等热门关键词,吸引用户下载并浏览。据360手机安全中心数据显示,今年高考前夕共有142款此类手机恶意软件出现。考生一旦安装,就将面临隐私被窃取、广告弹窗、手机后台私自下载软件、恶意扣费等多种风险。

在各类APP陷阱面前,专家劝告用户,必须提高警惕避免上当。曾明发表示,依靠现有技术,在Wifi环境下窃取用户信息已相对容易,这也使得一些专门阻击恶意手机软件的程序也应运而生。

编辑:app外包公司-北京亿点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谁动了我的薯条?麦当劳叔叔推出护食APP

谁动了我的薯条?麦当劳叔叔推出护食APP

  什么是舍友? 舍友就是放桌上 500 块钱不会丢,买包瓜子回来就剩一堆瓜子皮。

这个例子其实揭示了吃货们的一大痛点:自己心爱的食物常常被熟人(比如舍友)偷吃,还抵死不承认。

于是,伟大的麦当劳叔叔决定出手了,他们居然丧心病狂的为吃货们专门推出了一款名为Fry Defender的护食 APP,大致是利用光感应器和摄像头把你的手机变成一个运动传感器(Motion sensor),只要你打开 APP 调成激活状态,把手机放在薯条旁边,任何嫌犯把手伸向薯条,手机就会呜啊呜啊的报警,当场擒获……这样你就可以先安心去洗澡或者做其他事情了。麦当劳这款 APP 的宣传视频也是非常逗逼,推荐大家看看。

这个设计其实还蛮有趣的,但我想了下,真正的吃货不应该是买回薯条之后,趁着它又脆又热乎的黄金时段马上吃掉吗?谁会在那个时候跑去洗澡……不过我觉得大家还是很有必要装下这款 APP 的,吃薯条的场景可能用不上,但吃辣条我敢说就绝对用得上了。

编辑:app外包公司-北京亿点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移动App去哪儿?

2015年:移动App去哪儿?

再过1个多月,2014年就行将逝去,年关已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盘点时刻。今天,笔者不妨先来给大家盘点一下过去一年,App应用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2015年,行业又将走向何方?

1、App还是互联网巨头们的天下

除了手机游戏之外,包括新闻、即时通信、地图导航、移动视频等各大工具性或功能性的App的市场基本上已经划定,总体来看,主导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还是BAT以及一众老牌互联网公司们,特别是像微信、视频、微博等高频App,更是霸占了用户的大部分碎片时间。这个局面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传统互联网巨头具有用户规模,如新闻、视频、地图等刚需型App很容易将原有PC用户实现转化;另一方面,传统互联网巨头具有深厚的资源积累以及充足的推广资金,在“拼爹”的时代,有能力快速的获取新用户。

2、用户获取新App的动力不足

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我们会发现,在这一年里竟然没有诞生什么让人为之一惊或一震的新App。脸萌和秘密等App,虽然有一时火爆,但最终没有更进一步,成为类似今日头条或者陌陌这样的能够巨头分庭抗礼的App。

东楼认为,这是因为随着人们对App的接受度提高,人们对移动信息的获取已经出现过剩,对安装尝试新App的动力明显不足。这说明,移动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而这也导致全新的App想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越来越难。更加可怕的是,巨头们在完成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转型之后,也已经形成了对大部分用户手机屏幕的占领,而各大应用市场和下载渠道,更是长期被巨头们的App所霸占。

3、企业的App开发需求将减少

事实上,不但全新App火爆流行的机会在变少,甚至企业App定制市场也将锐减。这主要是基于BAT等巨头们的平台战略。比如在微信开放平台当中,微信服务号能够满足很多中小企业的定制开发需求,中小企业主们不再需要单独开发App,而只需要开通一个服务号,然后就能借助微信庞大的用户数量来获取用户,这要比获取一个App用户成本更低。而百度的直达号的推出,更是让各类餐厅、酒店、KTV等传统企业,稍加设置就能通过浏览器服务客户。传统企业通过借助这些巨头们的平台,能够快速简单的实现触网需求,自然也无须再单独开发App。

4、功能性App或被超级App整合

基于目前超级App的平台扩展能力,越来越多的功能接入到超级App当中, 并能够与单独的App产品体验一致,这可能使得一些功能性的App变为鸡肋。比如打车软件,微信接入滴滴打车后,人们能够通过微信直接享受滴滴打车的服务,从而使得滴滴打车App成为用户手机桌面的摆设,甚至会被卸载。而随着超级App接入的功能越来越多,一些功能性的App很可能被用户抛弃,而更多的功能性App未来可能依附于超级App或浏览器,甚至是移动搜索等移动互联网入口当中。

5、基于智能服务的App将大行其道

虽然新App越来越难以流行,企业定制App的需求也会降低。但是,基于智能硬件的App却可能大行其道。在智能硬件大规模销售之后,App不再是单独提供某型服务或者功能,更多的将成为整个智能硬件移动服务的一部分,比如通过App来连接智能手表。在这个产品体系当中,智能硬件将成为产品的核心,App只是为了解决人与物、物与物链接的问题。这个趋势目前已经初见端倪,已知的大部分可穿戴设备,都是通过在手机上安装App来实现交互,而这实际上也是未来软硬一体化的最直接体现。

事实上,回顾移动互联网大潮彭湃的这三四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全新形态的突破性产品并不多,不过是今日头条、陌陌、滴滴/快的打车等这几个。而在2015年,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们必须找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新的商业机会和刚性需求,并突破巨头们的重重“防线”,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App,否则很可能淹没在滚滚浪潮之中。

北京最好的app制作公司 http://www.yidiantime.com/

盘点那些APP国家队

习大大的一席话,促成了那些早期没有转型的媒体的迅速走上新媒体之路,尤其是那些国字头有背景的媒体机构都迅速开发了APP,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有更多的新媒体及APP出现,APP国家队会进一步成型。当前阶段的国家APP是什么样的?笔者代为盘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盘点那些APP国家队

央视新闻客户端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官方客户端,下载量超过1500万。CCTV有一个APP族群,某些频道包括某个节目都有自己的APP,这些APP中下载量最大是央视影音,360手机助手显示的最新数据总下载量已经到773万,相关数据统计其累计下载量已经突破3亿。作为最老牌的电视台,公信力和影响力在新媒体时仍旧能影响更多的人,目前央视新闻客户端是用户量及下载量最大的国家队APP。

人民日报客户端

盘点那些APP国家队

人民日报旗下也有一个APP族群,主要包括人民日报、人民新闻及人民日报新闻等几个APP,人民日报旨在随时随地为您提供有速度、有热度、有温度、有态度的新闻,人民新闻主要做新闻追踪。其中,人民日报APP于今年6月12日上线,截至11月份下载量已经突破1000万,人民日报的APP在民生方面的新闻报道,比较受读者欢迎。

新华社发布

盘点那些APP国家队

新华社发布是新华社旗下的新闻移动客户端,主打遍布18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记者第一时间供稿,强调新闻时效性。新华社发布于2014年6月11日上线,目前用户数已经突破千万。新华社旗下同时还有一款APP是新华社炫闻,该产品基本处于没有推广的状态。

澎湃新闻

盘点那些APP国家队

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上线的产品,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以著名的“打老虎”系列闻名。澎湃新闻于2014年6月10日上线,目前在360手机助手的下载量是24万。除了APP之外,澎湃新闻比较重视新媒体传播,目前已经做出了比较有影响力电费中国政库、中南海、打虎记、人事风向、一号专案、舆论场、知识分子等多个微信公共账号。

即刻新闻

盘点那些APP国家队

即刻新闻是即刻搜索于2012年打造的新闻客户端,即刻搜索的前身是人民网推出的人民搜索,2014年3月,即刻搜索与新华社联手中国移动打造的盘古搜索合并为中国搜索。即可搜索主打“新闻时间流”,可24小时滚动报道热点新鲜事。来自360手机助手的最新数据,即刻新闻的下载量为201万次,虽然即刻搜索发展的不好,新闻客户端还是有一定量的。

参考消息

盘点那些APP国家队

《参考消息》创办于1931年,由新华通讯社主办,年发行量可达350万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参考消息APP定位国内、国际、台海、军事、财经等领域的最快、最新、最权威的消息,汇集全球各大主流媒体的精华部分。目前,参考消息在360手机助手的下载量为9万。

央视悦动

盘点那些APP国家队

央视悦动客户端是央视网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针对中央电视台栏目和主持人量身定制的电视互动产品。内容涵盖央视16路频道200多个栏目的热门互动、精彩资讯、直播点播,以及主持人等优质资源。央视悦动上线于2013年12月31日,目前总下载量已经突破100万。

以上盘点的为当前阶段用户数及下载量比较大的APP,这些APP要么凭早期推广积累起海量用户,要么凭借影响力一跃成为主流APP。目前而言,国家队的APP只要是开发新闻类APP为主,其他国字头行业尚无成型的APP。短期内,这些新闻类APP不会对今日头条、搜狐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等APP造成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在新媒体发展方向的指引下,接下来的国家队APP的名单肯定会越来越长,肯定也会有更多的犹如澎湃新闻一样的APP异军突起,至于未来会不会给那些门户级APP造成冲击,还需继续关注。

app开发

APP应用的未来=功能实用性+数据利用率

APP应用的未来=功能实用性+数据利用率

 

  在移动第一这样一个时代,手机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作为手机生态中的重要元素,App应用近几年也开始呈指数增长。如何在浩如烟海的App大潮中脱颖而出,这似乎成了每一个开发者最关注的问题。

跟以往谈及“重要性”时所指的含义不同,实用性正逐渐成为人们区分一款应用重要与否的核心标准。那么,到底是哪些具体功能才能让某款App变得必不可缺?

此前人们一直认为,高效、省时、有内容、易查询、善辅助决策、具备可重复的娱乐性,这六大点将是应用市场永恒的试金石。毋庸置疑,确保某种功能有意义,这对于开发者和设计者而言的确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我们通常却只有在提供了某种功能之后,才开始接触真实有效的用户数据并以此检测功能是否真的“有用”,这种逆转的顺序,在很多时候让App成为华而不实的代名词。

确定功能、理解用户,没有多少一夜蹿红的应用能长青,从实践得出的需求才是保持可持续增长的主动力。毕竟,人们在回答“我为什么要需要这款App”时,他们也需要一个令自己信服的答案。

除了满足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如何说服他们反馈这成了App成败的重要环节――虽然无数开发者前仆后继试图尝试,但成功的范例并不多。

以定位应用为例,事实上,定位技术在展示用户的行为习惯以及兴趣爱好方面的作用相当重要,这种数据无论对于定位应用本身亦或是其它应用而言,都有极大的挖掘价值。

APP应用的未来=功能实用性+数据利用率
  通过此表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这一支付应用的人中,近70%将时间花在了咖啡消费方面,而这对于某些特定应用来说――例如星巴克App,其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多数定位应用却都止步于单纯“定位”,当用户进入店铺,从追踪模式专为购买模式如何?从购买模式引申至移动支付如何?其实,一款真正“让人离不开”的App应用没有多难,愿意多想一步的人总能得到的比别人多。

然而,如何说服用户使用并开启这种功能呢?这似乎又成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消费者的确善于冲动,但是至少在信息反馈方面,多数人并不会显得特别主动。从最常见的游戏再到各式使用类应用,“推送”和“打分”是亘古不变的弹出窗。这就好比是一场对话,一个人在不停地倾诉,他希望对方给出积极的回应。然而,有多少人会点击“拒绝”和“不了,谢谢”来继续这场一个人的脱口秀呢?

一场对话,两方参与,决定听者是否想参与进来、表达意见和沟通的,最终还要看另一方说的内容是否够吸引人、够引发共鸣。

app开发

“沪港通”全面启动 腾讯自选股APP成港股“快车道”

11月17日,历经半年多的等待,“沪港通”终于正式开通。此举一方面真正实现了内地与香港的互利共赢,为股民提供更多机会选择有力刺激了场热情,为两地金融市场互联打开新路。另一方面,也为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竞争方向,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移动端的股票信息交易软件更是成为众多厂商争夺的焦点。

继2009年首批取得港交所授权发布免费港股实时行情后,腾讯于“沪港通”开通前夕成功上线港股碎股行情,成为官方目前唯一认可的全球对外公开发布港股碎股行情的网站。与此同时,腾讯自选股也成为国内唯一一款可提供实时港股股价提醒的APP应用,而且该服务完全免费提供。用户进入自选股APP的“行情“即可查看到沪港通投资标的涨跌幅列表,包含沪股通、港股通的涨幅排行榜以及AH股的溢价率排行榜等信息。

  唯一一家基于港股实时行情进行股价提醒的产品

移动互联网时代,炒股早已经告别了“蹲点”时代,股民们大可不必再守在电脑旁、盯着大屏幕上的条条曲线测算行情,一部手机加上可用的数据网络,就可以让股票行情随时掌握。

“沪港通”全面启动 腾讯自选股APP成港股“快车道”
  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一家基于港股实时行情进行股价提醒的产品,腾讯自选股可以简约易用,让股民彻底摆脱“蹲点”的累赘和不便。据悉,该服务实际上是按照提醒次数向港交所付费的,但腾讯为了让更多用户享受港股通的便利,自己承担了运营费用而免费向用户提供这个服务。

“沪港通”全面启动 腾讯自选股APP成港股“快车道”
  用户可在沪港通投资标的的股票个股详情页随时随地看股票行情,并可以在更多操作中设置股价提醒条件,感受贴心的股价提醒服务。

  炒股社交化 打造你的“股票圈”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各个阶层的圈子都显得尤为重要,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圈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分类显得更加明显。对于股民而言,在炒股这件事儿上也有他们特殊的“关系网”――股票圈。

“沪港通”全面启动 腾讯自选股APP成港股“快车道”
  腾讯自选股充分考虑到股民日益增显的社交化需求,结合微信的渠道资源加入“股票圈”功能,在这里,用户可以实时看到他的微信好友(已安装自选股)分享的股票资讯,以及好友对资本市场的各种讨论。这一改变将会吸引大量股民的参与,形成同时满足高低端客户的全方位投资平台。依托QQ和微信的几亿客户基数及产品的进一步改善,极大地促进炒股的移动化趋向,使腾讯自选股有望成为独霸一方的移动炒股终端。

  7*24小时精编财经资讯

漫天的股票相关新闻报道、各种传闻消息层出不穷,大部分股民深陷其中不知所措,无法抓取有效信息。腾讯自选股提供7X24小时精编财经资讯,覆盖海外市场,深挖影响大盘、行业、个股走势的重要资讯,投资风向尽在掌握!使得用户不必被海量信息淹没,可以轻松获取最有价值的讯息。无论是资深股民还是炒股初学者,都可以轻松使用!

“沪港通”全面启动 腾讯自选股APP成港股“快车道”
  腾讯自选股自上线以来,凭借出色的产品体验和功能设计,受到了广大股民的好评。在如今“沪港通”开通之际,其对于港股股价的实时提醒等新增功能无疑将吸引更多股民的使用。

app开发

最牛虚拟恋爱应用开发商:60款App“勾引”2600万用户

全球有2600万用户在使用Voltage公司开发的总计60款恋爱类应用。它已经支配着日本、新加坡的移动虚拟恋爱应用领域数年之久。最近,美国也被囊括其中。在过去的九月里,Voltage公司的恋爱应用几乎占据了新加坡苹果应用商店的娱乐类应用前二十名的一半。

自从2012年Voltage公司在旧金山建立分公司以来,他们就已经在缓慢而稳定的增加着在这里的占比。截至2014年5月,在像一些美国公司那样发布了英文版的虚拟恋爱应用以后,Voltage说他们俨然已经成了谷歌商店的三大应用开发商之一。

不像其他的虚拟恋爱应用那样,比起铁杆粉丝,Voltage更加关注那些潜在用户。那些潜在用户才是可能会在自己手机上安装自己想要的恋爱应用的人。Voltage的目标用户是那些拥有智能手机并且喜欢浪漫的女生。

在Voltage,所有的创新和构思都是围绕着“爱与挑战”这一主题,公司概览写到,“我们所定义的爱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家人之间的感情和友情。同时,“挑战”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挑战。

最牛虚拟恋爱应用开发商:60款App“勾引”2600万用户
  Voltage是一款专属于女生的浪漫恋爱养成游戏。让玩家可以自由选择恋爱对象和故事发展方向,体验一场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新鲜刺激的爱情。

基本用法如下

1.打开应用,点击“Read a story”

2.选择自己喜欢的恋爱对象

3.开始游戏,做出选择来接近恋爱对象,增加亲密度。

4.故事会有两种结局,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结局。

5.在故事完成后,游戏也不会删档,同时每个月还会有新的浪漫续章推送。

最牛虚拟恋爱应用开发商:60款App“勾引”2600万用户
  在今年的东京电玩展上,Voltage的展台是一个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接近真实的浪漫奇境。打扮成游戏角色的迷人模特为参观者提供体验浪漫应用中的心跳加速感和兴奋场景的机会,例如靠着墙壁的“压墙”姿势。

“压墙(Kabe-don)”由漫画开始流行,然后逐步向主流媒体和女生扩散,这是一种喜欢侵略性地将女主人公压到靠墙的一种比喻。成百上千的女性参观者(报道说也有一些男性参观者)排着队想去Voltage的展台体验一下这个动作。她们这样的反应完全就是Voltage公司希望为2600万用户提供的如此体验的象征,比如这些笑得合不拢嘴眼中满是震惊的女性。

“很多在现实世界中和别人关系正常的用户,想在这样一个与现实相分离的虚拟恋爱应用里体验到紧张刺激而又有点尴尬的感觉。而这正是她们的丈夫或者男朋友无法满足的。”

  美式爱情

但是,在他们似乎已经掌握了如何将这种刺激感传递给日本用户时,Voltage却仍然在试验怎么样去满足西方女性的需求。例如,在过去的这个夏天里,Voltage公司进行了一项恋爱经历的调查,而对象是从19岁到44岁的日本和美国女性。调查显示出的结果就像是一个喜剧一样――这种对新鲜刺激的浪漫的期待总体来说普遍的,但在两者之间也有一些重要并有趣的文化差异。

其一是,关于“身着盔甲的武士”的幻想在美国的调查中相当活跃,37%的受访者表示这种比较老套的浪漫幻想一直存在着,而在这方面,将近一半的日本女性会有这样的幻想。另一方面,日本女性表示,对于男朋友有秘密没有告诉她们,她们感觉无所谓。但是,根据我从美国男性那里证实,美国的女性错在过于严格地要求情侣之间“无话不谈”。

最牛虚拟恋爱应用开发商:60款App“勾引”2600万用户
  我问过那些在Voltage旧金山分公司工作的女性,关于她们在发展新的用户时,所遇到的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在要求匿名之后,她们很乐意让我去分享她们的想法。

从故事性来说,调查和Voltage的员工都显示出美国女性更喜欢那些带有冒险和神秘色彩的以行动为导向的爱情故事。一个受访者说道,“日本用户以一种女主人公的姿态经历我们的故事,而我们的美国用户却喜欢站在一个第三者的角度,以客观的观点像看其他任何一本小说一样看待我们的角色和剧情。”

当我们比较几个大家最喜欢的男主角时,Voltage的数据显示“Oresama”(高傲型)和“Tsundere”(高冷型)的人物形象在日本更受欢迎。而美国女性更加倾向于去追捧那些健壮,细心并且知道如何去爱护女生,同时更有激情的情人。

  “我是女生”

“在日本和美国用户之间一个有趣的文化差异就是,美国的女性更喜欢那些健壮的男性人物”一个受访者说道。另一需要承认的是,她感觉“日本女性更喜欢被保护被领导,美国女性更喜欢同她们的恋人有个平等的的地位。”在Voltage创作针对美国用户的故事时,还有一个通过数据观察得来的不同,“美国用户更喜欢成熟性感的故事,她们对纯真的爱情不感冒”

比起那些比较常见的想法,调查显示像“压墙”式的动作,或者一个男人“用手强制将我的脸转向他”都是很具有侵略性的行为。日本女性更喜欢另一半通过更加温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爱意,例如“轻拍脑袋”。不可思议的是,所有人都一致认为男人在社交媒体频繁发布“心灵鸡汤”是非常令人不舒服的。所以朋友们,别再在你的社交媒体上发布那些哄人的话了,这很令人厌烦。

Voltage的女孩们似乎对“压墙”这种动作是令人兴奋还是令人厌恶意见不一致。“我认为大家都很喜欢,这很有趣!”一个受访者,当她看到这种无处不在又极其普遍的比喻时说。另一个人反驳说“也许美国的女性更喜欢这种具有侵略性的动作,但我认为在这里它并不一样受欢迎。”

最牛虚拟恋爱应用开发商:60款App“勾引”2600万用户
  第三种观点就是“你更多是在日本媒体上看到‘压墙’这个动作”,而这仍然证明了和美国观众有相似的风格。因为“这个场景像很多美剧里一样,当一个足球运动员喜欢一个女生时,他通常会做出这个动作。可这并不像真的会发生,而我也不确定如果真的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真的很有趣也很浪漫,即使想要接受这件事看起来有点尴尬。”

“Voltage的日本和美国用户之间最明显的文化差异,被证明还是在审美上更加自然。“日本女性更喜欢像动漫里出现的那样有细长脸的男性。但确实也有很多西方女性和其他国家的女性通过动漫而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兴趣,她们中的一些人也很喜欢这种漫画风格”一个受访者说道。不过她也承认,“与此同时,很多西方人认为日本的动漫看起来太孩子气,更喜欢那种写实风格的漫画”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Voltage为什么专门发布美版游戏。

这种文化代沟听起来像是开拓美国市场时最大的障碍。在收集到一群二十岁的美国女孩的观点之后,一个采访者说“通过和她们的交谈(即使是那些很喜欢动漫的)发现,现在的美国女孩儿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太过关注动漫里浪漫或者成熟的剧情。但这些年在美国的影视中,动漫还是很普遍的。我认为一个现实的艺术风格也可以像动漫风格那样吸引人”。其他的回答反映了这样一种观点,大部分人说动漫在美国可能并没有那么普遍,完全是一种正在形成的兴趣爱好。

最牛虚拟恋爱应用开发商:60款App“勾引”2600万用户
  但是,最后去考虑一下这种文化差异确实有趣,从调查和Voltage的员工反映,我们能总结出:恋爱就是恋爱,它与文化没有太大关系。在美国和日本女性怎么看待恋爱这个问题上,相似之处还是能够压倒性的战胜不同之处。

因为,通俗点说,跟一个热情的人谈恋爱还是很有趣的。再简单明了点,我并不在乎你是看漫画还是看《小淘气》,如果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男生将你推到墙边,在你的耳边说起甜言蜜语,你可能感觉回到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个都曾有过的美好的中学时代。

最后,你可以通过浏览Voltage的网站来了解他们目前拥有和即将推出的美版游戏。每个游戏都围绕着相同的免费模式,包括免费下载开场白部分。但如果你想要开始一段恋爱之旅,就需要为每个故事支付3.99美元。

Source:R&W

app开发

App Store上也可用银联啦!但关于Apple Pay,就还是先眼馋美国市场吧

App Store上也可用银联啦!但关于Apple Pay,就还是先眼馋美国市场吧

苹果移动支付Apple Pay上线三周,在美国市场取得不俗成绩

《纽约时报》报道称,过去三周,美国全食超市(Whole Foods)已经处理15万笔Apple Pay支付交易。尽管这个数字并不庞大(日均交易量仅为7,143笔),但这只是一家零售商的交易量,而且Apple Pay只能支持最新款iOS设备。对于新式支付服务而言,这的确是不俗的成绩。

其他零售商没有提供确切的统计数据,但它们表示Apple Pay支付交易数量不断攀升。沃尔格林称,自Apple Pay发布以来,公司的移动支付交易量已经翻番。麦当劳表示,Apple Pay已经占到其移动支付交易量的一半。

从长远来看,Apple Pay的发展将依赖更多的硬件支持和零售合作商。

Apple Pay提升了移动支付服务的普及度。 谷歌和Softcard称,过去数周,由于移动支付服务知名度提升,双方的移动支付交易量都出现增长。

11月17日,苹果宣布旗下应用商店App Store中国区开始提供中国银联支付业务

这意味着,中国的苹果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带有银联标识的储蓄卡或信用卡进行支付。

苹果互联网软件和服务高级副总裁Eddy Cue表示,使用银联卡购物一直是来自中国消费者的最主要需求之一,而中国已经成为苹果第二大应用下载市场。现在为用户提供了这种几位便捷的付款方式,让他们只需要点击一次即可完成购买。

目前银联在国内发卡已超过45亿张,其业务已遍布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并与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机构有广泛合作。

不过,Apple Pay的入华情况依然在扑朔迷离中,不可能拿出时间表。

苹果在中国推动NFC支付,必须和卡组织银联以及手机运营商合作,在实际推广中面临着高成本的公共服务和银行IT系统改造,用户商户的支付习惯培养,支付安全以及相关的客户服务体系构建,这些都不是苹果一家公司能够掌控的。

据大智慧通讯社报道,“在合作之中,也面临着利益的博弈,运营商和银联一方面需要借助iPhone获取高端用户对NFC的使用,为手机厂商做出标杆,另一方面,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产业链和支付场景很可能沦为苹果移动支付的嫁衣,导致自身的支付平台边缘化。”这让苹果与银联的合作谈判变得非常复杂微妙。

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上周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银联和Apple Pay的谈判进程依然不便对外透露,但双方合作具备“各种可能性”,对于阿里与苹果的高调互动则“不予置评”。

根据中国银联最新发布数据,银联在互联网与移动支付领域已接入超过255家发卡银行。截至2014年7月,银联互联网与移动支付用户数突破1.5亿。

app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