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立信官司明日再开庭!小米违反印度销售禁令

与爱立信官司明日再开庭!小米违反印度销售禁令
  2月3日消息,“印度地图门”事件的负面影响还未散去,小米又将迎来新的麻烦。本周四(2月5日)小米手机侵权爱立信专利一案将在印度再次开庭,双方较量再起。爱立信中国内部人士透露,小米在印度市场违反法院的销售禁令,在市场继续销售基于MTK(联发科)芯片的手机,爱立信或将采取一定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来自印度德里高院的文件显示:

爱立信于去年12月5日提起诉讼,起诉小米侵权;

12月8日,德里高院判决小米侵犯爱立信8项标准必要专利,并下发售前禁令。

随后小米在德里高院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法院允许小米在2015年1月8日前正常销售搭载高通芯片的智能手机,前提是每部需缴纳 100 卢比押金。

小米并未完全执行印度销售禁令

据悉,小米在印度目前销售的机型主要是红米1S和红米Note,前者采用的是高通400系列的MSM8628芯片,后者采用的是MTK的6592芯片。按照法院之前的宣判,1月8日之前小米在印度智可以销售搭载高通芯片的红米1S,也就是说并不允许其销售搭载MTK芯片的红米Note。

而在陷入爱立信专利纠纷之时,小米就宣称红米 1S 已经销售了 50 万部,红米 Note 也达到了 15 万的预订量。小米印度区主管 Manu Kumar Jain 去年年底在 Twitter 上还宣布,小米手机在印度已售出 100 万台。从这个数据来看,100万销量中必然有红米 Note,也就说在法院宣布销售禁令后,小米并未完全执行,依然在销售搭载高通芯片之外的小米手机。

对此,消息人士称,“爱立信已掌握了小米在印度销售违反禁令手机的证据,并将情况反映给了法院,希望法院做出针对小米违规行为的处罚。”据悉,2月5日开庭时将有可能公布相关结果。

小米难过专利关 爱立信优势远大于小米

此次专利纠纷的争议来自“标准关键专利”,乃通常我们所说的核心专利。在这方面,爱立信的优势远远大于小米。

据了解,爱立信先后在世界各国申请并获得了35,000多项专利,专利组合涵盖了2G、3G和4G技术。而且,爱立信已达成100多项专利使用许可协议,授权方包括行业内所有的主要厂商。为此,爱立信每年在研发领域投入2.5万名员工和近15%的净销售额,超过40亿美元。

尽管去年小米国内申请专利的速度在加快,数量急剧增长,但关键的核心专利小米是无法绕过去的,除非其重新界定另外一个与手机不同的通讯工具的概念,并为此研究,最终还要获取国际标准组织的认可。

但从目前小米的发展方向和实力来看,显然不太可能,也因此这场官司小米的胜算几乎为零。

海外拓展受阻

不过相比胜算更让小米头疼的恐怕应是其国际化的拓展。2013年4月,小米启动国际化进程,当时进军的是香港和台湾市场。在去年2月份,小米海外扩张步伐延伸至新加坡,后半年迅速扩展到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市场。

当初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公布海外计划时曾表示,2014年小米计划登陆10个海外市场。后因供应链问题,到目前小米只登陆了5个国家。

而印度是小米国际化关键的一站。小米进入该市场,曾花费巨资打造域名,并以印度著名地标泰姬陵为标志,附加“With Mi inIndia”的标语。现在陷入爱立信的专利纠纷,不得不让其重新审视海外的拓展规划。

有分析人士认为,爱立信选择在印度起诉小米,一方面是因为该市场是目前小米手机海外表现最好的市场,起诉有利可图,另一方面,在印起诉对于其他东南亚市场具有示范效应,双方的交涉进展将直接影响小米在其他新进入市场的命运。

德国慕尼黑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和竞争法研究所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魏立舟之前对媒体曾表示:“同一项专利在不同国家采用的是一份文件,只是翻译成了不同语言。爱立信的8项专利,在其他国家和印度的权利是一致的。”

此前,爱立信官方曾强调,“小米在哪里侵犯爱立信专利,我们将保留日后在那里起诉的权利。”

在目前小米已进入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市场是否会被波及,最终还要看2月5日的审判结果。

和解可能性大

爱立信曾在美国起诉三星,目前双方已达成全球专利授权和解。双方签署的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内容包括与GSM、UMTS和LTE网络和终端标准有关的专利。通过此项协议,爱立信获得42亿瑞典克朗(约5亿美元)财务营收,其中33亿瑞典克朗为净收入。

同样的案例还有中兴通讯,2011年起,爱立信在英国、意大利、德国对中兴通讯提起诉讼。据《路透社》报道,中兴通讯于2012年初与爱立信达成全球和解,并向爱立信支付专利授权费,具体金额并未公布。

据悉,爱立信起诉小米专利侵权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小米遵守在FRAND的基础之上讨论签署必要的专利授权许可,并交纳一定专利费。

而从小米本身的发展来看,印度市场上升空间巨大,加上初期整体不错的销量表现,不太可能因专利问题减缓该市场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爱立信达成一致、签署专利授权协议。

小米在此前的官方声明中也曾表示,将和爱立信“和平解决”。

 编辑点评:

小米自从走向国际,海外拓展方面连连受阻,先是在印度遭禁,然后就是被美律所围攻,之后又是与爱立信的专利之争,看来海外拓展之路走得颇不平坦。

北京app开发公司

豆瓣“移不动”,步入“人人”后尘?

豆瓣“移不动”,步入“人人”后尘?
  在 iTunes 上,豆瓣开发的 App 有12款,在 Google Play 上,这一数字为10款,其中开发最为滞后的“豆瓣笔记”iOS 版上一次更新是在2012年,近乎一个已死的应用。在最新推出的“豆瓣”App 2.0 Android版推出之后,由于其中已经新增了广播功能,豆瓣应用的死亡名单上将确定无疑地多出一员:豆瓣广播。

据统计,豆瓣此前已经分别发布了豆瓣阅读、豆瓣小组、豆瓣电影等13款独立APP,每一款都是针对某项细分功能推出。2014年8月,豆瓣开始内测一款名为“豆瓣”的APP,功能涵盖豆瓣的所有主要类服务。详情查看钛媒体此前文章《“豆瓣”APP内测:从各自为战转为集团作战?》,之后至今豆瓣还在阿北的带领下,寻求新的移动新生。

截至2月1日,超过2万名用户参与了豆瓣的反馈调查,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详细的颇具典型性的豆瓣用户的数据样本来分析豆瓣的移动化策略得与失以及这家公司未来的可能性。钛媒体记者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类整理:

豆瓣“移不动”,步入“人人”后尘?

豆瓣“移不动”,步入“人人”后尘?
  调查显示,近22%的用户并没有安装这款在去年7月底推出的 App,七成以上的用户表示非 App 版的豆瓣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有超过18%的用户则表示根本不知道有这款应用。

豆瓣“移不动”,步入“人人”后尘?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已经使用“豆瓣”App 的用户中,近六成是通过豆瓣网站知道它的,而通过豆瓣其他应用和分发渠道的用户只有不到1/4。

也就是说,在这个2万多人的调查样本中,60%以上的用户使用豆瓣的主要场景依然集中在网站上,尽管自去年起豆瓣就已经明显已经加快了移动化推进的节奏,但传统用户到移动端用户的转化并不理想。

让我们再看看其他几家公司的情况。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大众点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7亿,手机移动端流量占比已超过80%,移动端用户数超过1.8亿;至2014年美团用户总数超过2亿,在460亿元的交易额中,移动端占比超过90%。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各大平台竞相追逐的潮流,创业公司已然如此,其他如狼似虎的大公司在上面的投入和取得的成绩当然自不必言。不过,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豆瓣的移动化步伐现在走得相当蹇滞。

移动端用户量的弱势之外,用户在“豆瓣”App 上的使用习惯亦颇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豆瓣“移不动”,步入“人人”后尘?
  电影和图书的标记、评分是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

然而,讽刺的地方在于,用户可以在网站上方便地购买电影票和图书,但是,在“豆瓣”App 上,用户只能标记电影却无法购买电影票,豆瓣主动在自己的应用上舍弃了这个用户使用最频繁的功能里里最具有商业潜力和前景的延伸环节。一位内容生产商不久前告诉我,比起豆瓣、时光的评价和推广,他们现在更关心的是格瓦拉、美团等平台的宣传和评分,因为用户往往是在后者网站上真正产生消费行为的。

关注和创建豆列并不是目前“豆瓣”App 用户的主要使用习惯。

但是,无论在网站还是移动端,豆瓣最近一直通过改版乃至将其推至首屏的手段来强调和突出“豆列”,试图通过这种信息聚合的方式来增加信息的内涵和丰富度从而更好地利用用户数据。可是,在豆瓣内容和微博、微信等的同质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受制于整个平台的封闭性,豆瓣本身的信息传播途径和方式又无法取得像微博等一样的效果,用户真得会如豆瓣预设得那样热忱地去参与内容的贡献和再组织吗?

豆瓣“移不动”,步入“人人”后尘?

豆瓣“移不动”,步入“人人”后尘?
  用户对“豆瓣”App 有着普遍的认可。

尽管80%以上的用户会保持每周至少打开一次的使用频率,但问题却在于,打开 App 之后,用户究竟能从中得到什么?满足怎样的需求?

不能买电影票,和淘宝结合起来的能够购物的“东西”隐藏在豆列之中并且无法进行搜索,“关注”友邻功能也被隐藏在二级菜单中……如果 App 无法解决用户这些现实生活切实需求的话,如果 App 不能够提供媲美网站的功能和体验的话,那么又如何推动用户向移动端的转化呢?而这样的短板又进一步限制了豆瓣在移动化和商业化的作为。

豆瓣“移不动”,步入“人人”后尘?
  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对越来越多的用户来说,豆瓣并非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豆瓣”App 的用户与微信、微博用户有着极高的重合度,从整个角度来看的话,豆瓣正越来越成为一个大众倾向的网站,早先的“文艺”、“小清新”等种种标签早已不是它的专属,而且,豆瓣用户依然主要集中于互联网、文化、传播等中高收入群体。

但是,这些都并没有帮助豆瓣在商业上逐渐走向成熟和繁荣,尽管面临移动端的蹉跎、功能和商业模式之间的缺失以及 UGC 自身发展等不少困境,但这家让人尊敬的互联网公司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步奏。但,残酷的是,世界留给豆瓣的时间并没有它想象得那么多了。

如今,在豆瓣推出措施要求用户必须登录才能查看内容之后,我们仿佛看到了它亦步亦趋地走上了人人网的老路。

北京app开发公司

苹果(ios app开发)提交新专利申请:用iPhone解锁车门

北京时间2月4日凌晨消息,苹果公司此前已用Apple Pay移动支付服务表达了想要取代钱包的意愿,而现在该公司提交的一项新专利则表明,汽车钥匙可能也已成为其追逐的目标。

苹果公司申请的这项新专利的美国专利号为8947202,该专利申请与“一种初级的便携式设备”有关,该设备“可向汽车传输一条包含车辆出入凭证的激活信息,从而打开一辆汽车”。通俗地说,这就意味着用户可以使用iPhone来解锁汽车,不再需要到处摸索钥匙。更有甚者,当用户进入汽车内部以后,甚至还可利用iPhone来发动引擎。据专利申请文件称,这种信息传输将通过蓝牙方式进行。

此前,苹果公司一项类似的专利申请已经获批。据美国科技博客Apple Insider报道称,该专利允许用户使用iPhone配合一种“配件控制”设备来打开车门。但这项新的专利申请则意味着,用户无需使用其他设备即可直接用iPhone进入汽车。

当然,苹果公司申请的专利数以千计,其中大多数最终都不会用在成品上。举例来说,将iPhone手机的Home键改造为一种弹出式操纵杆的专利就不太可能被实际应用。在苹果公司的专利申请中,有很多只是为了先发制人或是在司法诉讼中压制对手。

但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用智能手机解锁车门正是其发展方向。宝马也已开发了一种技术,允许用户用智能手机解锁汽车。但宝马开发的这种软件已在最近被发现存在一个漏洞,能让人无需授权即可“黑进”汽车。这就表明,像这样的解锁技术想要广泛普及将面临很大挑战。而另外一个问题则是,如果用户的智能手机没电了,同时又没带备用钥匙,那么就会变得求助无门。

北京app开发公司

打车鼻祖Uber:靠什么驶进中国市场?

“起初只是为了省钱放弃了自己的专车,改叫人民优步(People’sUber)试试拼车,但你能想象等来的竟然是一辆宝马吗?车主还是一个CEO!”一位Uber乘客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每次尝试拼车都期待着奇妙的相遇,这也多了点人情味儿。

生于美国的打车软件鼻祖Uber(优步),除了提供类似滴滴和快的打车的专车叫车服务,其“人民优步”提倡的“共享经济”则是差别化战略之一,利用现有的技术打造公益性拼车服务平台,在Uber平台上提出申请且符合资格审核的车主都可成为拼车合作司机。

2013年10月,Uber进入50个城市,到了2014年10月,Uber已进入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0个城市,相当于一年中平均1.8天进入一个新城市。

在一片质疑声中,Uber仍然在中国快速扩张,Uber上海总经理王晓峰(Davis)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创新解决的是市场和用户的痛点,监管者需要一定时间来观察和了解,但作为创新企业,通过新技术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是第一位。”

  共享经济:拼车PK黑车

打开Uber的手机App,一共有四类车型可供选择――高级轿车、uberXL、uberX和人民优步。所谓的“共享经济”便体现于“人民优步”之中,价格也较前三者亲民不少。

与一般“的哥”不同,人民优步的司机中,上有旨在改善乘车效率的公司CEO,下到希望补贴家用、丰富生活的家庭主妇。

国内首个葡萄酒社交软件“葡萄酒博士”CEODarkley,他懂得品酒、会打高尔夫球,毕业于航空发动机专业的他还会造飞机,难道还有比这更有型的司机吗?

“我喜欢和乘客聊美食美酒,Uber的用户对品质生活比较有兴趣,我们大都聊得很投机,这是真正高质量的社交时间。”Darkley表示,日常接触的大都是同事或顾客,下班后能接触各种乘客朋友,这种“角色转换”让人感到轻松。现在,Darkely早已经对Uber司机这一角色上瘾。

当然,Uber的CEO不止一个。《金融时报》此前采访了麦田亲子游的CEO,他开的是价值百万的特斯拉(Tesla),利用闲暇时间服务“人民优步”的用户,倡导共享经济和拼车出行。

至于Uber是否对司机设有强制工作时间,Uber上海社区经理Joe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司机是Uber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不是雇员,因此除了对服务质量把关以外,Uber不会要求固定工作时间,无论是专车司机还是拼车司机。”据Uber在美国委托第三方机构刚刚出炉的《Uber合作司机调查报告》,85%的Uber合作伙伴希望平衡工作和生活,这也是他们选择Uber的原因。

共享经济的另一个实际好处就是创造就业,这在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Uber首席执行官卡兰尼克(TravisKalanick)此前披露,2015年将扩大在欧洲的业务发展,计划在欧洲增加5万个就业机会,同时通过车辆共享,让欧洲40万辆车下路。

Uber运营三年来,在纽约市一共服务了190万名消费者,创造了13750个司机岗位。在伦敦,Uber服务了90万名乘客,创造了7800个岗位。

不过,作为Uber的差异化战略,“人民优步”却招来“黑车”非议,这在包括美国、德国、韩国、中国等许多国家都存在。当前中国政府的底线是――不允许个人以其个人车辆挂靠租赁公司,并成为专车司机。

面对本报记者的疑问,王晓峰似乎并不回避:“‘人民优步’并非挂靠,也不是专车,而是我们利用现有技术平台,为老百姓拼车出行提供匹配的一个试点项目。”

针对“黑车”争议,有法律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此前滴滴和快的专车也曾面临“黑车”指控,打车软件碰触垄断利益,但市民用车需求刚性存在,部分大城市目前已经有“松绑”的迹象,创新是一个不断探求市场需求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Uber不会从“人民优步”的拼车服务中收取任何平台费,而且对于拼车费用是基于对车主的油钱和磨损的补偿设置标准,对加入平台的合作司机也有严格的资质审核,与来路不明、漫天要价的“黑车”明显不同。

  Uber驶进中国 不求盲目本土化

对于任何一个进驻中国的境外企业,首先被问到的就是――如何适应本国情况?包括语言、货币、习惯等。然而,Uber似乎有自己的坚持。

“Uber不论进入哪一个城市,都简单到只有一个使命――力求做到按下一个键,5分钟内就有‘一辆车’出现。”王晓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一辆车”的概念颇值得一提。与本土出生的滴滴、快的打车APP界面被密密麻麻的车辆覆盖相比,Uber希望提供最简洁的界面,因此最多只会显示离你最近的8辆空车,并明确告知乘客,最近的一辆空车到达需要几分钟、预估价格、车型选择,而不是方圆几公里内总共有多少车。

“当用车需求旺盛时,人们往往感觉Uber的车相对较少,是因为Uber不会将平台上的所有车辆密集地显示在屏幕上,因为这会给用户制造更容易叫到一辆车的错觉,而当这一用户预期无法被满足的时候,就会造成不良用户体验。你需要的只是一辆车,当Uber能通过精密的算法和后台数据调配最近的车,并让一辆车风雨无阻地开到你面前,这就够了。”王晓峰解释道。

相比滴滴或快的的“抢单“,Uber则理解为平台“派单”更为准确。

当然,也有人觉得Uber的App登录界面较慢,虽然这是事实,但慢几秒是因为Uber平台需要运用平台数据精确定位离你最近的几辆车,并计算预估抵达时间。

携手百度大数据拓展想象空间

带着共享经济和大数据驶进中国的Uber从来不缺重磅新闻,去年12月携手百度让Uber在中国上了“头条”。拥有海量用户数据的Uber平台,加上百度地图、钱包、市场份额,这种结合打开了人们的想象空间。

北京app开发公司

移动时代媒体人的赚钱之道

移动互联网近年来的发展日益蓬勃,它在给传统媒体人带来日常便利的同时,却也让媒体人陷入了困惑和迷茫。曾经的经验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不再适用,如何重获自己“无冕之王”的荣耀,如何在坚守价值观的同时收获可观的商业变现,这些都成了每一位媒体人不断思索的难题。而在1月28日,由VIVA畅读新媒体于北京主办的“畅读中国新媒体峰会暨中国数字媒体颁奖礼”上,VIVA畅读新媒体创始人兼CEO韩颖就这个主题,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当天会上,作为主办单位的创始人兼CEO,韩颖表示这次会议已经是VIVA畅读举办的第五届新媒体峰会。VIVA在移动阅读领域深耕多年,运营的多款应用产品已拥有亿级用户。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质新媒体平台,VIVA将今年的会议主题定位于“进化论”,契合这一主题,韩颖以“新媒体的变革与融合”为题发表演讲,和与会传媒领袖和各行业营销精英共同思考整个媒体的变革,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产业转型。

中国手机网民从去年开始已经超过了PC网民。2014年底的中国网民数量是6.32亿,手机网民已经达到了5.27亿,占到网民总数的83.4%。与此同时,从去年以来传统媒体在发行量,读者、用户数量方面飞快滑落。伴随着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发挥的价值越来越重要,作为一种介质势必会影响到人们对媒体内容的接收。这组数据也印证了传统媒体的危机首先就是传播介质的危机。传统媒体过去通过自有渠道来传播好的内容,但今天这种介质不再是报纸杂志电视,而是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手机。同时伴随着微博、微信、互联网更加开放互动的传播方式和话语姿态,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日子越发难过,转型已经成为了传统媒体的共识。但是转型该怎么转?

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是非常专业的,将来也会进入到新媒体大的洪流当中,但如果无法解决变现的问题怎么办?如果单一靠卖版权没有办法养活这些专业人员怎么办?韩颖在演讲的最后公布VIVA畅读在2015年将会正式推出一个叫“广阅通”的新平台,试想在内容生产者到用户之间建设一个内容可以免费进入的,同时也可以免费被各种应用所用的平台,这个平台将所有的自媒体和大大小小的应用都整合在一起,让内容加载上广告之后统一流出。他表示:“我们期待思考新媒体转型过程当中,一定要找到一种办法,让我们整个产业活跃起来,活跃的最终标志就是能够挣到钱。”

正如韩颖所说:无论未来媒体怎么转变,最好看的内容还是由专业的媒体人制作出来的。由于传统媒体的内容还在,专业的媒体人还在,因此当下传统媒体的困难现状并不意味着其发展前路一片乌黑,新媒体的发展所带来的机会不只是给新媒体公司,同时也是给传统媒体的机会,关键在于传统媒体人怎么在这场变革浪潮中借力,乐观地面对新媒体时代,积极大胆地拥抱新媒体,拥抱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预言2015年或许是专业的内容,专业的媒体人创造新媒体、创造新平台的最关键的一年。

除VIVA畅读新媒体创始人兼CEO韩颖的发言外,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质新媒体平台VIVA畅读当天还邀请了逾400位传媒领袖、自媒体创始人、企业营销高管、移动互联网意见领袖。包括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赫斯特传媒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杨玟、时尚传媒集团营销总经理兼《时尚旅游》执行出版人余辉、著名财经媒体人水皮、沃尔沃汽车副总裁宁述勇、福布斯中文网总编辑周健工、WeMedia自媒体联盟创始人青龙老贼以及VIVA畅读创始人韩颖等在内的十数位跨界知名人士,在中国首家高端婚礼殿堂LAVIN玫瑰里中带来5场主题演讲和1场圆桌对话,引爆了关于营销智慧与媒体价值的密集讨论。

此外,VIVA畅读也通过自身自有APP累计装机量超过1.5亿部,每月超过3000万人活跃的数据积累,结合业界精英投票,评选出了多项大奖。赞那度、途家网、贝蒂佛卡丝珠宝等优质企业,也在峰会上用“互联网思维”的互动方式为到场的媒体圈同仁提供了企业福利礼品,实际演绎了互联网和媒体“在一起”的无限可能性。

北京app开发公司

相对三星等Android手机(手机app),为何iPhone更保值?

相对三星等Android手机(手机app),为何iPhone更保值?
  iPhone6推出之后,苹果正在全球各个市场大获全胜,苹果日前发布财报显示,2014年Q4,苹果共售出7450万部iPhone手机,同时有数据称,苹果公司首次成为中国最大智能手机厂商。另外,苹果在全球各个市场捷报不断。比如在韩国,iPhone市场份额从iPhone 6和6 Plus发布前的15%,飙升至33%。在日本市场,苹果的份额已占半壁江山。在美国与欧洲,苹果则处于完全主导性的地位,在中国市场,苹果市场份额已经超越三星。

也许业界比较疑惑,iPhone6发布之后,从硬件到软件,除了屏幕大小的调整,再也看不到过多亮点,苹果在技术创新上的瓶颈的表现非常明显,业界对于苹果的唱衰也是不绝于耳,但苹果的销量、股价、市值、人气、关注度等诸多方面却呈现强劲的增长走势。也正如我们所看到的,2014年Q4,苹果共售出7450万部iPhone手机。但如果从Android手机阵营的表现与iPhone一对比我们就知道,iPhone6的流行,其中有一个被忽视的理由:即相对Android手机,iPhone更具有保值性。

我们看智能机的二手市场。在智能机二手市场,苹果人气高,品牌含金量高,销量高,因此二手苹果手机的回收一直以来都是主流,去各大电子产品数码城转一转就知道,旧款iPhone从来不愁卖不出去。

另一方面,我们再看2013年上市的iPhone5S与三星note3、S4的价格对比,这三款手机在上市时价格都在5千以上。目前iPhone 5S的电信3G/移动4G/双3G的报价均不低于4000元。三星Galaxy Note 3 (N9006)的价格在2900左右,三星S4目前的报价普遍已处于1800~2500元的价位区间。三星的旗舰机价格随着时间推移,价格缩水惊人。

  手机保值,在Android阵营很难做到

这些案例已经不用举太多。可以看出的是,iPhone相对三星等Android手机,具备更高的品牌溢价。支撑苹果品牌溢价主要是对于智能手机重新定义与创新的首创性品牌影响力、独有的工艺设计与iOS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的构建。

而三星等Android厂商,大多只是硬件属性的厂商,随着时间推移以及摩尔定律的作用下,其品牌不是上行反而是下滑了。苹果则相反,从iPhone4到iPhone6,历经几代iPhone的发展与品牌沉淀,加之iOS独有的封闭系统的优良体验驱动其高端品牌价值处于上升阶段,其品牌具备了苹果本身时尚科技奢侈品属性所带来的稳定性。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苹果品牌溢价赋予iPhone具备更高的保值性。有数据显示,在美国,购买12个月的iPhone,依然可折价60%出售,在中国,这个价格甚至还可以更高。而Android智能机则大致只能以40%的价格卖掉,甚至更低。另外,据MarketWatch网站的数据显示,美国用户手中的iPhone旧的手机设备的价值从2013年的340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470亿美元。

因此从投资价值角度看,买iPhone相对来说,带来的个人损失反而更少,而转手也更容易。加之苹果新iPhone的推出,苹果也会推出以旧换新的回收政策,消费者可将旧iPhone设备抵扣现金去购买新iPhone。这不仅带动苹果新机型的销售,也在间接为iPhone旧手机保值而服务。

然而,手机保值在Android阵营却很难做到,在Android手机阵营,多年来竞争手段都没有变过,无非是硬件配置、参数的比拼,最近华为小米还在为2K屏幕大打口水战。但手机硬件配置与性能参数分分钟都会被超越,一旦被超越,就面临价格缩水,加之智能机硬件目前已经发展至相当成熟阶段,硬件比拼只是细微的差别,不构成核心竞争力,Android手机的降价快也是无奈之举。

日前苹果公司CEO库克也表示,在新款iPhone的销售量中,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此前使用Android智能手机的用户。这里面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即Android手机对市场用户多年来的培育,反而为iPhone做了嫁衣。因为从本质上来看,Android终端厂商始终并没有找到一个独有的核心竞争点,Android系统体验与iOS依然存在差距,这造成了苹果在高端价位始终压制着Android终端厂商的上浮空间。

Android手机由于系统软件与系统兼容性问题以及卡顿、频繁弹广告、恶意程序、越用越慢等因素都在将更多Android用户推向苹果,但这不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关键因素在于,目前不少Android用户在多年市场培育后开始考量手机这种电子消费品上的长远投资价值,即尽管iPhone手机售价高,但从长远的使用成本来看,其保值性决定其使用成本要低于Android手机。

  苹果创新乏力是事实

不过,苹果的未来风险也是显而易见。苹果创新乏力是事实,基于今年秋季将会推出的iPhone6S,iSuppli Corp.中国研究总监@Kevin王有传称,iPhone6S主要是升级处理器、iOS。至于内存,至于外观、屏幕 和摄像头都依然没有变化。创新能力是决定苹果是否能维持高品牌溢价的基础,但更大的影响因素在于苹果之外的手机厂商是否有别具一格的软硬件创新体验以及是否具备撬动苹果生态的力量。

做手机中的奢侈品是苹果为自身的定位,周转快、利润高,人为地制造一种供不应求是苹果新品发布都需要制造的一种效应。这种效应为苹果年复一年的带来光环。但苹果的危机也在于,目前iPhone交易渠道的便利化,苹果正从满足一小部分人的愿望到到沦为街机,从小众走向大众。比如我们还知道,2015年年中,苹果或将会停产iPhone 5c推出4寸低价iPhone即iPhone6S mini,而四寸屏手机可能将为完成iPhone5C的未竟使命,即为覆盖更多中低端用户群体而生。

从这个角度来看,苹果事实上需要对标的是LV或者爱马仕,因为奢侈品的定位决定其只需要吃掉高端窄众市场即可,品牌高端化与利润最大化本身是相矛盾的,否则大众化会反噬品牌本身。而我们目前看到的则是供应链管理出身的库克在不断迎合大众需要作出市场策略的调整,导致iPhone6的销量达成井喷,但这种井喷过后则是iPhone的大众化,大众化则削弱其奢侈品的品牌价值与保值性。因为品牌的高端属性是iPhone更具保值性的基石。

另外,不具备过多创新因子的iPhone6销量过高,将驱动市场饱和程度加深,并导致iPhone产品赋予消费者的梦想意义与身份彰显意义都已不再,而且会压抑用户后续对iPhone新品的需求。

可以看到,苹果为了布局生态圈占据更广泛的用户,推动销售覆盖更多市场,正在采用各种手段,但这显然不利于苹果后续的品牌上行与其产品保值性的延续与稳固。苹果的未来不在于销量,依然在于其是否能真正在创新瓶颈上积聚势能,在用户心理预期达到低谷的阶段能带来惊喜式的突破,并处理好利润最大化,用户最大化、生态圈建设与高端品牌稳定性四者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是否能处理妥当才能铺垫好苹果的未来。

北京app开发公司

三星为小米们敲响了警钟:手机(手机app)硬件是苦生意

三星为小米们敲响了警钟:手机(手机app)硬件是苦生意
  三星今日之困,也是所有手机硬件厂商的明日之忧。

最新财报显示,2014年,三星在过去3年中首次出现年度利润的下降,而第四季度来自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的利润同比下降达64%,这已是三星该业务连续第5个季度利润同比下降。

三星表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出货量第四季度出现下降,但并没有公布智能手机的销量数据。来自多个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三星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可能被苹果再次夺回第一,在中国市场也失去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作为国内手机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上述消息或许让诸多国产手机厂商内心窃喜。在过去几年里,三星风头盖过苹果,也成为国产手机头顶难以逾越的一座大山。可以预料的是,当看到把三星踩下去的希望后,2015年国内各大厂商会更具侵略性的去抢夺三星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

但换个角度看,如果曾经如日中天的三星,现在也面对销量利润持续下滑的困境,说明了手机硬件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护城河、没有安全感的苦生意。

以小米为例,这家平地而起的中国手机厂商在过去一年里完成了野蛮扩张。雷军(微博)自称,2014年小米手机出货量达到6112万部。但在2015年,小米需要面对千元机市场的红海竞争以及进军中高端市场后面临的全新挑战。

诚然,用户会不断追求更大更好的屏幕、更好的性能,对智能手机也有更新换代的需求,但用户终究是要通过终端来使用和生活工作相关的应用服务,技术和硬件的发展不能领先手机本身所能提供的服务太多。

手机本身难以成为奢侈品,再忠诚的用户,换一个品牌的手机都不会是太难做出的选择,尤其是安卓手机。

苹果有着更好的用户忠诚度,过去几年同样遭遇销量和市场份额下滑的苦涩,虽然凭借大屏幕手机重回巅峰,iPhone销量达到创纪录的7450万部,但iPhone6和iPhone 6 Plus的市场效应终会逐渐耗尽,下一步,市场如何演变,苹果如何维持高增长,依然是未知数。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论智能手机排行榜前十怎么变换,谷歌(微博)依然坐享其成,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大小小互联网公司所提供的服务能力依然在不断扩大。

无可否认,硬件厂商极大促进了科技和时代的发展,但未来的时代却很可能不属于硬件。摩托罗拉、诺基亚如此,现在的智能手机厂商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与用户消费者最切身相关的,依然是生活、工作和服务。

硬件厂商们的不安,最直接的反应是,都试图去创建或主导自己的生态圈。

三星希望凭借Tizen系统自建移动生态,摆脱对谷歌安卓的依赖,但是其自有的应用程序现在不过千余款,Tizen手机在印度也遭遇如潮恶评;更早些时候,诺基亚也玩砸了MeeGo。

小米从诞生之初,就在经营自己的MIUI,但是很难摆脱安卓所建立的应用生态,推出的米聊等一系列产品也难以和安卓上全平台产品竞争,或许在应用游戏分发、视频聚合等方面,凭借用户积累小米能获取一定收益,但除非在用户硬件更新换代中小米依然维持稳定的用户群,或者其软件应用本身有类似微信、淘宝的不可替代性,否则战略意义有限。

要知道,即便是三星在鼎盛时期也无法在安卓下建立起自己的第二级移动生态。

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似乎为手机厂商找到了另一条看起来更有希望的发展道路,因为这里是谷歌和苹果也无法统治的全新领域――如果把自己的手机硬件和用户其他所有智能硬件产品在底层深度集成,成为用户家居生活、移动出行的控制中心,小米这类公司或将建立新的庞大生态圈。

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任何一家手机或家电硬件厂商要想做到70%市场份额、建立自己的行业标准,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如果不垄断市场,这样的跨界整合在竞争中将变得虚有其表、有名无实。

至少,更多从一开始就信仰互联网的人会愿意相信,最终只有互联网平台和应用才能打破无数终端之间的隔阂和障碍,真正让用户体验到互联互通、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

北京app开发公司

魅族PK小米 各方大佬激辩2015智能生态

随着手机产业进入最后洗牌时期,2015年智能生态成为终端行业关注的新热点。

2014年对于小米来说可谓“疯狂”,这家于2011年发布首款智能手机的公司,在2014年已成长为年出货量6112万台、全球份额排名第五(IDC数据)的智能手机厂商。不过在小米高速增长背后,也面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巅峰增长期已过,小米手机销售单价快速下滑等问题。

雷军于2014年底提出的“智能生态”概念再次引发了业内激烈争论,并将小米估值从2013年8月的100亿美元拉升至2014年12月450亿美元。而小米随后与美的等企业开始的合纵连横式智能生态扩张,也引发了魅族+海尔+阿里巴巴,以及华为、TCL等企业的快速跟进。

那么,智能生态2015年会成为下一个“台风口”吗?小米+美的与魅族+海尔+阿里巴巴模式谁优谁劣?国内智能手机企业会将智能生态作为“标配”吗?《壹观察》就此与魅族、小米、海尔、华为、TCL等业内高管进行了讨论,以下为主要信息:

魅族PK小米 各方大佬激辩2015智能生态

2

  魅族与小米PK智能生态

1月28日,魅族联合海尔、阿里巴巴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了“魅族智能生态圈”发布会。无论是新品魅蓝手机,还是智能生态圈战略发布,魅族都将目标极为露骨地指向了小米。魅族副总裁李楠甚至将两大企业之争,扩展为智能生态的“共和”与“帝国”模式之战。李楠认为:“小米智能生态模式太过封闭,而美的家电做不过海尔+格力+夏普等家电联盟、金山云服务也不如阿里,因此魅族坚持的开放模式对用户最有利”。

不过小米似乎并不这样认为。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称:“小米智能生态并不是封闭模式,而是初期并没有太多合作伙伴认同,因此小米选择通过与合作伙伴注资或入股模式分担风险。随着小米智能生态扩展,将逐步走向开放”。

李楠对此回击称:“从手机充电器到智能手环,从智能硬件到软件应用投资,小米的扩张从来都是一个资本诱惑和品类排他的战略,这从深圳众多中小企业对小米的态度就已可以明确分辨”。

阿里云计算公司总裁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文彬对《壹观察》表示,阿里云在技术端很强,但是在用户端不具备硬件能力,这是阿里选择与魅族、海尔在智能生态合作的原因。现阶段,阿里、魅族、海尔都在各自行业有自己的商业生态圈,也都希望向智能生态进行布局,因为建立一个跨多品牌、多行业、多终端,更加融合开放与互联互通的生态圈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非常必要,也符合消费者的利益”。

海尔集团智能家电总经理李莉对《壹观察》称,海尔当年也希望通过U-Home给用户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海尔解决方案。但实践证明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甚至还要跨多个行业,因此仅靠一家企业不可能覆盖到足够多的需求,不可能让用户从体验上得到满意。

TCL通讯COO王激扬博士与华为荣耀事业部总裁刘江峰也对《壹观察》强调了开放概念。王激扬认为,智能家居的未来不是用户通过手机简单远程遥控,而是必须做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智能感知,因此智能生态必须开放,容纳更多的各种行业企业才能获得爆发式发展。

  智能生态会成为国内企业“标配”吗?

从目前来看,除小米和魅族外,阿里巴巴、百度、腾讯、360、京东等互联网巨头,海尔、海信、TCL、美的家电企业,华为、酷派、联想等终端企业都纷纷布局智能生态。那么,智能生态会成为国内企业标配吗?对于手机企业来说,没有进入智能生态就一定意味着被淘汰?

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表示,小米判断未来的3-5年,或者10年之内,所有人使用的个人终端设备,家里的电器都将全部实现智能化,而且全部会与云计算连接。因此,智能生态的成功对于小米来说异常关键,小米战略就是以手机为中心连接所有的智能设备。

魅族副总裁李楠对《壹观察》称:“智能生态一定会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魅族希望汇集足够多的企业搭建一个完整生态,形成开放的统一标准,并借此获得用户体验和用户规模”。对于魅族为何在2015年智能手机规模扩张的关键一年还要去做智能生态,李楠回答称:“如果竞争对手(小米)又跑到前面去的话,规模一旦放量就会很恐怖,2015年将是智能生态格局确立的关键一年”。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移动业务集团总裁、摩托罗拉移动管委会主席刘军对《壹观察》表示:“智能生态大趋势是一定的,联想也在积极布局和创新”。

酷派大神总裁祝芳浩对此表示,智能生态未来一定会成为互联网巨头、终端企业和家电企业争夺的焦点,酷派与360成立合资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布局智能生态。

TCL通讯COO王激扬认为,智能终端互联互通和智能家居一定是行业大势,没有进入智能生态的单终端品类将失去用户关注和市场竞争力。

  2015年会成为智能生态“台风口”吗?

从互联网巨头、终端和家电企业全面布局来看,智能生态将成为各方企业看好,并竞相逐鹿的下一个“台风口”。那么,2015年会成为智能生态全面爆发的关键一年吗?

小米雷军和魅族李楠都将2015年视为智能生态格局确立的关键一年。而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刘军则认为2014-2015年还是智能生态起步的一年,受行业标准和生态现状限制,不会突然爆发。华为荣耀事业部总裁刘江峰也认为:“要等风来,华为荣耀2015年在智能生态方面还是以关注和尝试布局为主”。联发科总裁谢清江则对《壹观察》表示,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技术方面已经准备到位,联发科2015年将从芯片端全面布局智能家居和穿戴设备,但从行业成熟度和用户接受度来看,2017年应该是爆发的时间节点”。

《壹观察》看来,各方判断都已将智能生态视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台风口”,那么如何布局也就将决定各家企业未来3-5年的走势。小米模式可以迅速的集中资金、MIUI和小米手机用户,以及雷军通过资金搭建起来的“帝国”资源优势,更加有效率,回报高风险也会巨大。而由魅族+海尔+阿里巴巴倡导的开放模式可以联合更多的行业企业,在迅速容纳众多合作和用户总量的同时,也会公担风险。不过,分散的联盟也会造成执行力下降,在统一标准的制定上注定征途漫漫。

如果回顾智能手机爆发初期的2011年,同样没有人看好小米的手机模式,但最终被雷军“钻了空子”,迅速做大规模,并倒毙传统手机企业进行自我改革。那么在四年后的2015年,雷军在智能生态领域还能复制当年的发展模式吗?对于过去几年吃了“大亏”的国产终端企业来说,这次会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吗?

北京app开发公司

联想扛旗:挑战者摩托能否重生?

2015年2月26日下午3点,上千位摩托罗拉(以下简称“摩托”)的粉丝聚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摩托发布了三款手机――Moto X、Moto X pro、新Moto G,宣布强势回归中国。摩托回归,联想扛旗――成败在于联想的双品牌战略的实际效果。

2014年1月,联想宣布收购摩托,同年10月底完成全部收购手续。2015年1月,联想便迫不急待地将摩托带回中国,一方面是要急于重塑摩托的品牌,跟市场抢时间;另一方面也是急于完善联想在手机端的布局。

差异化――用户选择的权力

曾经的辉煌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作为曾经的全球手机行业老大,摩托的光环褪去已久,并且两度易手。被谷歌收购后几乎是被雪藏了起来,摩托一直没有重振的迹象,以至于后来退出了中国市场。

2014年中国手机市场是国产品牌大逆转的一年,总体市场快速增长,国产手机的份额也越来越大。同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今的手机市场,已经与摩托称雄时完全不同,很多理念、运作模式都在不断被更新。如果“玩”不出新花样,仅凭昔日的余辉很难再次成功。

一年前被联想收购,如今联想很迫切地将摩托带回中国市场,是否做好了准备?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刘军首先表示,摩托罗拉的管理团队在两年前开始进行面向消费者的转型,包括产品开发推广、坚持原生态Android的体验、快速升级,以及后来的Moto Maker等个性化定制服务,这些形成摩托罗拉的差异化优势。

有趣的是,老摩托也玩起了“粉丝经济”。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粉丝给予了很大的戏份,刘军在演讲中还提到:“一些摩粉对产品和技术的了解甚至超过了我和我的同事。”显然,摩托回归,“粉丝经济”是关键词之一。据悉,摩托将目标人群定义为35岁以下、有一定购买能力的年轻时尚人群,强调年轻和时尚。目前中国智能手机最活跃的用户群体显然正好匹配,定位还是比较准确。

第二个关键词是原生安卓,因为摩托与谷歌的特殊关系得以最先拿到安卓最新版本是一个优势。虽然中国用户对安卓原生态系统接受程度并不高,坚持原生态安卓可以将摩托很明显地与其他手机区别开来,形成鲜明的市场特色,更容易用户识别,也更容易培养自己的用户群、粉丝群。

第三是定制。定位于年轻人的摩托,希望更加突显年轻人个性,因此强调手机的定制。另外,摩托方面透露,不久后将支持用户在线选择贝壳材质、颜色、内存、激光刻字、开机语、背景图片等定制化服务,届时每个用户拿到的手机都可以是独一无二的。从这一点上看,摩托罗拉也是在给予用户更多选择的权力。

Moto消费者体验设计负责人Jim Wicks表示:“几年以前,Moto团队坐在一起,坦诚交心,我们回过味来,别老想着我们了,因为我们不重要,用户才重要。然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我们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去看需要做哪些改变,才能给到用户想要的东西。”

双品牌――成败在于联想

过去几年间摩托的命运起伏,已经错过中国智能手机发展的最高峰。2015年智能手机的新增市场不再强劲,另一方面运营商这一重要渠道也在严重压缩。由联想“领衔”的摩托,能否如杨元庆所希望的那样“凤凰涅”?

摩托移动技术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Rick Osterloh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摩托此次是以“挑战者”的身份重回市场,放手一搏。

据刘军介绍,联想将推行“双品牌”策略,摩托专注于中高端,联想将针对入门级消费产品。刘军认为,在中国市场,联想手机和摩托不是竞争而是互补的关系。此前联想在高端机产品上并取得市场突破,此次摩托罗拉的回归也是联想手机品牌拉升的一次机会。联想集团副总裁、MBG手机业务总经理张晖表示,并不担心两个品牌之间的互搏,“如果在后面有一些产品的重叠,MOTO管理委员会在公司内部会进行协调,中国区双拳出击,一定会在这里面带来更好的市场效果。”

2014年国内电信运营商大幅降低补贴,导致运营商市场份额整体占比从60%下降到30%左右,这给依赖运营商渠道的联想带来很大冲击,联想目前正在全力向线上市场和开放市场进军。刘军表示,Lenovo最大的优势领域在于运行商市场,尽管2014年运营商市场表现不佳,但仍旧是一份重要资源。与此同时联想也在全力向线上市场和开放市场进军,目前已经取得成功,并在稳步提升之中。这一次摩托将在电商平台首发,并且与六大电商平台全面合作。虽然联想不会放弃线下渠道,但往线上转型的意图已经很明显。相信通过摩托去尝试,或许是帮助联想向渠道转型的一个良好契机。当然,联想的线下渠道能力最为完备,豪无疑问将是摩托线下销售的一个基本保障。

收购摩托并将之带回中国市场,对于联想来讲最大的价值更在于两个品牌供应链系统的整合。“我们把供应链整合、采购整合,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优势以后在供应链上的谈判权。第二,联想也宣布了销售组织的整合。希望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给客户唯一的窗口,同时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联想在中国、亚太、东欧等市场的销售团队,能够快速让MOTO重回市场。”刘军说。“我们有非常多的内部沟通和内部互相的学习、借鉴,包括像研发团队之间的互相经验分享、共同的开发项目等等,这些都在推进。我想我们是一个全方位的配合。”

联想将摩托带回中国,双品牌战略将是成败的重要一环。十多年前,联想收购IBM笔记本后,通过双品牌战略慢慢成为全球PC业的老大。当初的经验和教训,都会帮助到这一次摩托罗拉的回归。不过,摩托罗拉能否在中国市场再次辉煌,还需要等待市场检验。

北京app开发公司

解读苹果(ios app开发)赢在中国的密码

解读苹果(ios app开发)赢在中国的密码
  国外科技企业在中国要想取得成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一点早已是业界的共识。然而,美国苹果公司凭借其努力和耐心,克服种种困难,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绩。

美国财经媒体CNBC就以苹果的成功案例为蓝本,告诉美国科技企业如何能实现赢在中国。以下为文章全文:

研发一款高端产品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迅速增长,手中钱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具备购买一些奢侈品以体现其社会地位。

广告代理商RAPP公司副总裁兼创意技术总监克雷格?艾利梅里(Craig Elimeliah)表示:“苹果在经济形势不错的国家推出了一款高端产品。因为其来自西方,这里的人们都愿意为其埋单。”

在此之前,苹果试图在中国推销其定价稍便宜的5C,结果遭遇挫败。艾利梅里表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广大消费者喜欢高端产品,就应该满足他们的需求。

全球知名市场研究调查公司中国市场调查研究集团(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创办人暨总经理肖恩?赖因(Shaun Rein)认为:“中国消费者喜欢苹果,因此他们愿意在黑市上花上双倍的价格购买。因为苹果的部分产品要在首发一个月后才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了解中国消费者

苹果在中国留心布局,并最终与该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微博)达成合作。中国移动拥有7.6亿用户,这一合作也令苹果更加融入市场主流。要知道,苹果为了达到中国移动的技术标准,做出了长时间的努力,并最终取得了回报。

为了对中国消费者产生特殊的吸引力,苹果还做出其他方面的努力。中国消费者尤其钟爱大屏手机,苹果因此迎合其口味,推出了5.5英寸的iPhone 6 Plus。

赖因说:“很多中国人的老家没有电视,年轻的一代喜欢拿手机看电影、与朋友聊天以及进行游戏消遣。因此,大屏手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整合新产品与保持品牌的知名度上,苹果进行了数年的战略调整。不过,保持品牌的形象在中国显然是首要任务。

中国人喜欢大型、漂亮的旗舰零售店。在那里,消费者可以接触产品,并进行试用。这是苹果需要加强的地方。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已经宣布,到2016年中期,苹果零售店将增至40家,是目前的两倍。

从他人失败中汲取教训

苹果去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实现翻番,而老对手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却快速流失。这其中原因在于三星与苹果的策略相背而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蒋炯文指出,三星以过快的速度向中国市场提供了太多的手机型号。

蒋炯文在邮件中表示:“三星做法稀释了其高端的形象,有些人还认为这一做法造成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服务的水平下降。不管如何,三星目前在中国是陷入麻烦之中。”三星对此拒绝置评。

蒋炯文认为,在产品选择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说服消费者购买一款高端产品要比在产品更新频繁、可选择产品更多的情况下容易一些。

艾利梅里认为,这就是苹果的工作思路。苹果在最有限的选择中做到最好,而三星在产品选择上过于混乱。

在全球保持主流

苹果品牌不仅是地位的象征,其还为中国消费者连接更加广阔的全球经济提供了渠道,这也是中国人目前希望实现的。

美国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弗兰克?吉列特(Frank Gillett)指出:“苹果拥有一款全球性的产品,其在哪看起来都一样,他们没有保留地将其带到了中国市场。”

从某些层面而言,中国政府正在推动的消费型经济模式也在帮助美国等西方企业在中国赢得消费者。

艾利梅里认为:“苹果正在中国打造品牌价值,以某种方式与中国消费者保持一致。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在与同行的竞争中保持差异性。”

iPhone 6 Plus不仅是一款能体现苹果战略眼光正确性的产品,同时还迎合了一群渴望加入全球消费市场的用户。

北京app开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