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2O研究 ] 餐饮互联网化的11条成功之道


[ O2O研究 ] 餐饮互联网化的11条成功之道

有人认为餐饮行业最大的困难是人力,房租水电这些成本上升很快。但这并不只是餐饮业这一个行业所遭遇的困境,很多行业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当整个行业面临的是同一个问题的时候,行业依然还存在,就说明这个问题并不会对这个行业伤筋动骨,那么餐饮业除了刚才说的全行业的问题之外,还面临哪些问题?

[ O2O研究 ] 餐饮互联网化的11条成功之道

1 粗放家族式运营。

一个餐饮企业能否做大决定性的一步除了味道之外,更重要的是创始人在这个过程中的魄力。是否只是想做一个土豪 还是做一个有理想的企业家。餐饮行业现金流太多,所以,很多创业者都只满足于小富即安,获得一点成功之后不愿意冒险扩大生产。当然除了这点之外,很多创业者告诉记者很困恼一个餐饮店关系太错综复杂了,自己想按照学到的MBA课程所说的公司化的方式打理公司,但是七大姑八大姨都会哭诉,自己耳根一软,最后还是让他们在自己公司之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所以想要公司化的改革总是最终落败。

2 老板有心无力,想做好营销,但是不懂。记者和成都多位餐饮创业者交流过。他们中的很多创业者其实都能做一个好吃的产品(我在成都聊过的餐饮企业超过100),但是都不知道该如何管理。曾经有一个老板找到记者,想让记者加入去给他们做一个整体的咨询,帮他们做标准化的手册。而那个时候,那个老板已经在成都拥有六家餐饮店,但是却没有一个大学毕业出身的管理者。甚至于发邮件也需要记者去一步步去教育。这些创业者其实有很大的信心想要把公司做大,但缺乏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去帮助他们完成由店到公司的最后一跃。

3 找不到真正规模化标准化的秘密。

其实这些老板,都曾经想过标准化规模化,但是一开始他们也许就已经选择错了,比如选择在中餐领域创业,比如川菜餐厅,需要厨师的餐厅,都很难做到标准化,因为只要有人在生产的东西就很难做到一样。

餐饮企业如何做大?推荐11条成功之道,供大家参考:

1 减少厨师。

国贸一家餐厅,生意好到爆,这个餐厅只有一道菜,就是一盆鸡,别无他物。所以这家餐厅很快就规模化了,据老板说他计划开到50-100家。而记者去拜访的另外一家新辣道同样主打特色就是鱼,也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厨师,所有的调料和鱼都烹制好了,当客人要吃的时候直接打开火开煮就好了。黄记煌也是同样如此,只需要备好材料丢到放好调料的焖锅。

2 在产品选择上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

以前听到的传统的理论是要满足客户的一切需求,但是从几家规模化的餐饮店来看,他们都在产品选择上遵循,只选择一个最核心的品类,然后专注于做深做透,而更早之前获得红杉资本注资的嘉和一品同样也只是最初突破口在只做粥这一品类,而不是无线扩张到所有的产品品类,少反而成多。

3 产品经理思维。

这不是一句空话。也不要以为只有互联网才有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思维首先是互联网思维,其次是一切核心点是产品。最近大热的雕爷牛腩,黄太吉都是运用互联网思维的典型。而很多的餐厅基本上都在计划或者筹划拥抱互联网。当然产品经理思维不只这一点,还有更重要的在于精细化做产品。比如新辣道做出一道鱼就会分析鱼从哪来。这是产品的第一个问题,就像甘其食的童启华所思考的,包子还没出现就要思考包子的馅料从哪来,而不是像一般的餐厅一样,就随便在本地采购。而很多在北京做的出色的火锅餐厅最大的特色在于从四川空运毛肚来,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保证所有出品的味道一致,也保证标准化。新辣道多年来一直遵循自己的梭边鱼从自己的养殖渠道来,研制鱼的盐,养殖的水,水温,大小都要统一标准,就如同工业化时代的生产。而在餐谋长所了解的甘其食也是如此,每个包子的叶子的大小据说都要控制。而大名鼎鼎的廿一客蛋糕也有一个长期呆在蛋糕实验室里面研究蛋糕的创始人,这些人能成功无不跟创始人的执着对产品主义的追逐有关系

4 产品要具有广谱性。要想真正做大规模,广谱性是所有标准中最严苛的一条。

从餐饮创业第一天开始,这些餐饮创业者就是思考如何做一个全国性品牌。所以在选择产品时,能让每个地方的人都能接受这种产品的味道就太重要。不管是鱼火锅也好,不管是成都火锅也好,亦或是黄记煌焖锅,广普性都非常强,餐谋长认为无论是在成都,还是在上海,亦或是北京都曾经见过(还没去过广州),这说明这些品类不管那个地域的人群都很喜爱

5 在品牌管理上直营和加盟并不重要。

很多人的误区之中认为做大一定全是直营,其实不是。在这些有规模化的餐饮企业之中,有直营的也有加盟的,但是都很成功。核心因素在于,如果有加盟的,他们都会想尽办法让加盟店能够和直营做到一样,比如通过统一材料供应,统一标准化手册。一旦加盟店不服从管理,直接关闭管理系统,加盟店最终就会服从。当然这些只是手段,只有共赢的加盟,赚钱的加盟才能做大,以圈钱为目的的加盟都不会长久。

6 在选择店铺的地址上,基本都是遵循一个原则,绝对不脱离人群大军。基本上新开的购物中心都会跟进。

遵循几个必进原则:有高校,大社区,大购物中心。同时还有一些品牌之间会有追随策略,比如同类的品牌,可能同进同退,也是希望能够共同把某些商圈人气带动起来。

7 味道依然是餐饮品牌最为看重的东西。

这也与大众点评最新发布的餐饮数据保持一致。在大众点评发布的餐饮业北京地区的数据显示,用户最在乎的是味道,而这也与餐饮商家们自己认为餐饮业成功的因素是一致的,即使一家餐厅服务再好,但味道较差也能拿持久,所以做出好的味道很关键。而如何做到好的味道,除了厨师之外最重要的是餐饮业真正的做到有产品研发中心,做好新产品的研发,并能对味道有深刻的调研。

8 在促销手段上,微信营销,团购,优惠券,免费试吃是组合拳

有些传统的商家方案团购这些促销不同。多家新型全国连锁餐饮之中,他们普遍拥抱互联网,他们的观点认为团购并非洪水猛兽,是一种带来新客户的有效形式。同样优惠券和免费试吃,以及跨界营销,团餐,联名卡也是他们常用的营销方式。

9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对于最重要的店长这个位置的选择上,普遍认为高级管理者必须要在基层用6个月到一年的轮岗时间才能升级。

而要做到店长最慢也平均需要3年。同时在服务水准的考核上,都信奉标准化,把服务细节拆解到每个步骤,然后做标准化手册。

10 和顾客之间构建起了用户关系。

现在一切的生意之间,没能跟用户互动,不能构建用户关系的生意都不是好生意。最重要的能够通过微信微博这些工具和用户之间互动,通过CRM系统管理用户。虽然在数据挖掘和企业管理软件应用上这些餐饮企业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但是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对于潮流的o2o也并不抗拒,并且积极尝试。

11 有定位,并且会讲故事,让好产品会讲话。

他们每个创始人有故事,菜品也有故事,让用户不只是吃一道菜品,更重要的是背后制成的故事,比如菜品的由来,创始人的传奇等。

以上就是11条目前能够规模化的餐饮业表现出的最大的特点或者说他们的成功之道。归根结底总结起来的关键词就是产品思维,互联网,标准化。 

一站式O2O APP开发

[ O2O研究 ] O2O创业者都知道的三大方法论


[ O2O研究 ] O2O创业者都知道的三大方法论

朋友是一家拥有多个知名国际服饰品牌的美国企业的数字营销总监。上周,他找我探讨一个他设想的o2o及移动营销方案。

方案很简单,朋友的集团公司在中国拥有上千家线下门店,每月顾客超过百万。但数据显示,只有3%4%的顾客下了单,而其他的客人,则如流水一样来来往往。

[ O2O研究 ] O2O创业者都知道的三大方法论

一家WiFi技术公司提出一个思路:在门店安装相应系统,客人一进门,手机会自动搜索WiFi,于是该系统可以捕捉到用户手机的MAC地址。如果有相应的移动互联网App,同样可获得用户Mac地址。这样,该品牌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给曾经逛过自己线下店的客户推送优惠活动。

可能不少人一看就会跳起来,这不是侵犯我隐私吗。没办法,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不就是建立在通过免费获得的数据价值上吗?只要创业项目能搜集数据,就有价值。这是O2O创业的第一个观点,数据产生价值。

最近跟小区相关的创业App火了。最火的一个应用,天使轮就达到一亿人民币。我打开了该App,搜了下我目前居住的小区,估计有六七千居民,安装用户有86个。但是貌似活跃度很低,也极少有人用实名和真实头像。

翻看下业务,从宠物到外卖到修锁匠无所不包,但看上去缺少一个杀手级应用。每项功能貌似都有大众点评,58同城这样的巨头在做了。

什么是杀手级应用呢?简单地说,就是有一项服务击中用户痛点,免费或低价,但能够持续不断带来用户,然后再通过其他高毛利产品获得利润。

在这个意义上,电商和互联网企业最后的路殊归同途。这是第二个观点,O2O最后和互联网,电商的本质应该是相同的,即以免费或低价的痛点型服务获得用户,再通过增值或者高毛利商品获得利润。

无论在电商或O2O领域,都有着低频低价,低频高价,高频高价,高频低价四个可创业的象限和维度。

我们可以很自然的把高频高价和低频低价这两个排除,剩下大部分创业者集中在高频低价和低频高价两个领域。对于O2O领域来讲,餐饮属于高频低价,而结婚、汽车、房屋则属典型的低频高价。

这两个领域该怎么玩呢?如果按照第二个观点,你就会发现,在高频低价领域,我们需要通过交易来获取用户,从而获取用户交易行为,最后通过数据或者高毛利产品来变现。团购网站是最好的例子。

而在低频高价领域,因为没有高频的交易行为,所以往往创业公司通过信息门户或者社区来获得用户,最后在用户有需求的时候进行变现。比如汽车之家与搜房网等。

今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公共号、微社区与微博等社交媒体,是新的获取用户的方式。当然高频低价领域也一样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取用户。最典型的就是马佳佳和黄太吉的炒作路数。

低频高价领域的O2O创业,需要提供交易外的免费信息或社区服务,从而有效地低价获取用户。这是观点三。

一站式O2O APP开发

[ O2O研究 ] O2O已死,C2C当兴


[ O2O研究 ] O2O已死,C2C当兴

团购鼻祖Groupon表现欠佳,而反观国内,美团和大众点评两大o2o巨头迟迟上不了市。在传统O2O困境重重时,新型的C2C商业模式却强势崛起。

团购鼻祖Groupon10月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时显示:业绩远不如分析师预期,股价当日暴跌23%,创历史新低。而反观国内,美团和大众点评两大O2O巨头迟迟上不了市,反而让沾O2O概念,但实际是分类信息的58同城先拔头筹,不得不说这是件讽刺的事情。

老牌O2O企业遇多重困境

1、过度透支

我们都经历过当年千团大战惨烈的烧钱竞争。在经历了千团大战后,绝大部分团购网站都已倒下,剩下的极少数还存在的也已奄奄一息,不知还能坚持多久。领头羊美团和大众点评也迟迟未能上市。传统团购网站的问题是,大多数情况只能给商家带来一次性消费,缺少客户黏性。前期千团大战竞争的无序,实际上已经过度透支了健康的团购市场。

2、监管无力

为了抢客户,O2O经营者很容易降低对商家的资质审核、监管不力,造成很多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不良后果。

3、增长乏力

传统以提供信息为卖点的O2O企业如点评,58同城等,因为提供信息产生的边际经济效益下降而遇到增长瓶颈。如Groupon这样老牌O2O企业遇到困境有两个重要的背景因素,首先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每个消费者和服务者能够更快速的连接和相应;这造成第三方信息和营销平台价值降低。其次是,过往的O2O都是以服务商家为出发点,赚商家的钱,而忽略了用户。团购大战时对用户体验的极度模式最终成了推倒团购的多米诺骨牌。

[ O2O研究 ] O2O已死,C2C当兴

C2C的强势崛起

在传统O2O困境重重时,新型的C2C商业模式却强势崛起。这种模式用另外一句话叫去中介化,直接把消费者跟服务者连接。雕爷的河狸家把美甲师和做女性美甲客户连接,PP租车把闲置的车跟想租车的人连接,法斗士法宝网等网站把律师与客户进行连接。其他如整容整形,房产,家教等都有创业公司和投资人杀入。跟传统O2O不同的是,传统来讲,O2O是服务线下的机构,让线下机构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客户,而C2C则是直接本着摧毁线下门店,解放手艺人,跳过中介。简单来说,线下的门店式中介的成本高企,已经越来越无法支撑过往的商业模式。而用C2C跳过中介后,消费者获得服务的价格更便宜了,手艺人可以获得几乎全部的收入,收入提高了,自然动力就更强了。

新型C2C模式,或者我们称之为 O2O 2.0 打破了时间、地点、组织架构(即服务/产品提供方)三个维度的限制。这意味着C2C公司将平台同时开放给服务提供者和接受服务者,这样服务和定价可以标准化,流量的增长比传统的O2O模式更明显,交易量也会更大,平台就可以两头赚钱。也就是所谓真正意义上O2O的闭环,盈利也就更加容易。C2C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更灵活,更便宜,更赚钱,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受益,最重要的是在社交网络中,C2C对于好服务的口碑传播有着极强的优势,每个顾客做完服务后,都可以通过晒单的方式帮助品牌进行二次扩散。每个顾客都是你的粉丝和潜在传播者。

C2C模式三大分类

1、 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交易,实际上是对服务和产品的租赁,比如租车和租房行业,PP租车就是一例;

2.、对市场的再分配,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和再分配,比如宜信;

3.、协作式的共享,包括对技能和资产的共享,比如站酷、猪八戒和Elance。这种交易的进入门槛低,很容易快速吸引到平台流量和服务提供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模式得到更快速和广泛传播。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让渡使用权的方式,人们以往的一些闲置资产竟都可以实现赚钱、获得经济回报。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美国的闲置公寓出租网站:Airbnb;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共享公寓网站。而在租车领域,美国最新的创业公司FlightCar也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在美国出行,很多人都是开车到机场,然后把车停在停车场后,再搭飞机。想象,回来以后,等待你的不是停车费账单,而是一张支票。FlightCar就是把机场的闲置车租赁给有需要的人的平台,而且还负责保养和洗车。挑战在于租车的人时间和车主时间的匹配,这就需要牛逼的算法咯,而这正是新型C2C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所在。

C2C大潮势不可挡,就连BAT也纷纷开始布局C2C行业,百度收购了糯米,阿里收购了高德地图,腾讯则刚刚向口袋购物注入投资。而淘宝的淘点点、百度直达号和腾讯的微信店铺营销,也恰恰是互联网巨头们看准了C2C的市场大有可为。与此同时,传统的O2O企业也在往C2C积极布局和转型,大众点评做可以落地的外卖生意,58同城投资e代驾都是转型的表现。在2012年,Gartner集团就估测P2P金融借贷的市场潜力将达到50亿美金,而整个C2C市场的潜力将或有可能达到4000亿美金,是一个庞大的金库。

C2C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下,除了赚钱外,有着多重的意义。Airbnb不仅是租房子,同时还有社交,河狸家倡导的手艺人对个人品牌的打造等等,这一切都在颠覆着既有秩序。而未来,所有的服务业将被各个C2C平台一网打尽,只有手艺好才能得到最好的生意,信息的透明化和手艺人的可比较化让暴利和不透明消失于无形;所有人将是赢家,除了仍然抱残守缺的线下中介们。

一站式O2O APP开发

[ O2O研究 ] 宗宁:雕爷你好,雕爷再见


[ O2O研究 ] 宗宁:雕爷你好,雕爷再见

一大早起来,挺多人跟我说,雕爷反击了。这篇文章我看的很艰难,因为要撇开骂街的话,撇开骂街的话实际上内容并不多,情绪大于逻辑而且还偷换了很多概念。大概雕爷又觉得碾压我了,就像他两年前在派代骂街一样,我只是看看,居然在他心目中就是碾压了我。不过好在我逻辑很好,还是可以抽丝剥茧从骂街之外的言论中,帮忙提炼出观点。

小米的问题这里就不多展开了,雷军同学认同我应该比认同雕爷多很多。自从他们内部学习了我最早那篇文章之后,就一下聪明了很多,这里不赘述。提出小米成功证明被我看衰会成功这个逻辑雕爷并不是第一个,第一个是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呵呵。这两个人的第一反应还是蛮像的,不愧是口才都好的两个人。

[ O2O研究 ] 宗宁:雕爷你好,雕爷再见

第一大部分反驳里面有一大堆不同的逻辑,我要分别阐述。第一个逻辑是,别人做不成难道我就做不成?这个逻辑没有反驳的必要,这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逻辑,成年人应当摒弃,和别人做不出苹果,难道我也做不出是一样的。

鼎晖大概是中国最牛逼的投资公司,俏江南也是中国非常知名的高端连锁餐饮企业。比雕爷牛腩的投资机构和本身应该强很多。上市成功的小南国是上海菜餐厅,并非标准化餐饮,且人均消费在130元左右,预计2014年总餐厅数量达到138间。目前年营收7.43亿,港股股价为1.04元,市值15亿貌似是港币,换成人民币和开店八间估值10亿的雕爷牛腩应该是一样的。。。一样的。。。你说估值这事多可爱。。

另一家上市的味千拉面就比较吓人了,已经在全国有661家分店,这个人均却还在五十元以内,我说的快餐类人均消费五十元还是有效的。

雕爷的聪明之处是把两家放在一起反驳我,你看小南国客单价一百多吧,味千拉面标准化也上市了吧。如果拆开看,一家模式完全不同,另一家客单价天差地别。这只能算辩论技巧,不算事实存在。

我当然承认餐饮这个东西现金流很好,我之前的文章中也说了可以和赌场妓院媲美,不上市当然没问题,我的问题只是,不上市你估毛值啊。

后面的案例还是很技巧,拿出了鼎泰丰和大董和自己摆在一起,评分标准居然是大众点评。。这倒是和小米很像,评分标准是安兔兔。鼎泰丰是中华名小吃,是传统美食,这个还是有加分。重要的是,鼎泰丰是大餐饮,而雕爷牛腩是小餐饮,这个是指面积和规模,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当然,这个可以不细说了,因为都没上市。单纯说口味评分的话,大众点评是不合适的,因为那个评级可不是口味评级,是综合体验,可能有人觉得环境不错,但口味差点,也一样会打五星。比如雕爷牛腩朝阳大悦城店的评分是这样的口味:7.4 | 环境:8.1 | 服务:8.4。而鼎泰丰当代店则是口味:8.0 | 环境:7.9 | 服务:7.7。然后雕爷的结论是比鼎泰丰好吃一点点,不要妄想在大熊老师面前偷换概念啊。

更更重要的是,之前我们经历过最后二小时阿芙精油逆转成为淘宝双十一类目第一的故事,所以这种网上评分的还是不要看了。看看雕爷自己的采访吧《雕爷:我的牛腩有人吐槽是因为餐厅做的味道太超前》。你看,这和我觉得不好吃有一毛钱关系么。

我说坪效是雕爷提出的概念,并不是说是他原创的,而是他提出的标准,其他人并没有这么提,这一点又混淆了。雕爷告诉我说大悦城店可以翻九台,其他四五台,看了一下营业时间,午餐:11点至14点,晚餐:17点至22点,总共九个小时的营业,一小时一台已经是最高了。这算是自爆天花板,平均一人150元,四个人就是600元(大部分应该还是2人),一张桌子的极限是一天5400元,翻一半就是2700。十张桌子就是二万七,十几张桌子的店一天营收也就四万左右,一个月一百多万,我们猜猜毛利率多少?再来猜猜雕爷开多少店才能实现雕爷说的海底捞只有五十亿的营收和五个亿的利润?我是不忍心算的,太虐心了。

雕爷的使命最后放在了河狸家,理由是有可能改变数百万人的命运,并举出了一个小两口在河狸家月入五万的例子。雕爷看不太起微商,却实在不好意思的是,这个领域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之前说过刚有一个九零后学生做了两年就花了六百万买了一套别墅送给父母,至于说一个月可以赚到五万的,我估摸着也有百人规模。不过比起河狸家的每个月赔一千万,他们只花了不到一千块,而且他们工作时可以随时上厕所,并不需要憋着。

当然,从o2o类项目来说,目前成功的2平台都是基于结算验证的而非河狸家这种信息中介,听说最近信息中介类的老大58利润大跌原因是被很多app分流了这种业务。另一个可怕的消息则是,昨天有河狸家上门服务的朋友四天美甲就已经脱落了,品控这东西,是O2O的致命伤啊。

值得一提的是,我最早最早的微信朋友圈案例nancy老师就是做美睫美甲的,之前就是用微信朋友圈服务的,现在快两年过去了,自己的旗舰店都开起来了,你问她需要app么?还有一个卖服装的微信朋友圈O2O案例z.stidio,一年下来也开了六七家店。

所以我为啥不喜欢情怀营销,再好的情怀也无法掩盖体验,再好的体验,也不如让别人赚钱。雕爷就这样再见吧,继续讨论下去,会更影响融资的,你看罗永浩都开始认真做企业不吹牛逼了,这才是正路。

一站式O2O APP开发

[ O2O研究 ] 餐饮业的自我颠覆之路


[ O2O研究 ] 餐饮业的自我颠覆之路

这篇文章,很可能是餐饮君近年相对比较完整的也可能最重要的一篇。满含与51位连锁餐饮创始人的交流、6w公里的考察与这两年间漫漫长夜无心睡眠的思考。

[ O2O研究 ] 餐饮业的自我颠覆之路

一、雕爷黄太吉饿了么估值为什么这么高?

雕爷从牛腩开始到目前的河狸家,已经众多品牌,整体估值目前未知,已经披露的数字里,雕爷牛腩估值10亿,河狸家估值也近10亿。

黄太吉目前最新的估值是120亿,比3-4个月前又提升了20%

饿了么更狠,到10月底的最新估值是这个数字:150000000000。没数清几个零吧?10个零,1500亿!

跳开餐饮业的惯性思维方式,可以看出以上这些的估值,基本都跟餐饮业没半毛钱关系。

那凭什么估值这么高呢?

答:活跃用户数量。

Facebook上市市值1152亿美刀,活跃用户约为9.01亿,单用户价值约127.86美刀。

今年4月上市的美国外送网站Grubhub,上市市值28亿美刀,活跃用户量340万,单用户价值约735.29美刀,是Facebook5.75倍。

中国拥有天然且巨大的人口红利。

虽然饿了么最新的活跃用户量未能公开,但从近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成长性来看,仍然是非常有机会极速达到亿级规模。

活跃用户数量,对于餐饮业,最多也就是营业额的估值,而对于互联网行业,则是具备无限想象力的根基。

未来所有行业都是互联网行业,餐饮业为什么不能早点把自己当成互联网行业呢?

不管是同业结盟、异业联盟还是现在我们都不曾想到的全新商业模式,没有足够大的活跃用户数量,都是零。

放眼天下,电商之后,谁能有比餐饮业更为庞大的高频刚需的活跃用户数量呢?

二、关于o2o,你看明白了么?

做餐饮的人,大多思想都很简单:用好的食材、用心烹饪、提供良好的服务…blabla,好的体验会带来口碑、传播和再度光临。

那么,请问:你明天晚饭吃什么?

明天?晚饭?

如非特殊安排,很少有人提前确定次日的晚餐。

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用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随机决策!

希望用户下一次要来,用户的思想里得先有个决策过程。

当人类面临过多的选择时,潜意识会借助于工具。

现在我们看到,有微信、美食推荐账号在抢占微信入口,大众点评、各类美食app在抢占移动端入口,迈外迪、美味不用等在抢占wifi入口,天财商龙、餐行健抢占收银系统入口

这些O2O都在干什么???

都在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抢占了餐饮业用户的决策入口!!!

假以时日,当这些入口都被掌握在第三方手中,餐厅最终都变成生产中心、提货点和交易发生地,但支付与你无关,用户都是O2O方的用户。在整条消费链条中,用最高成本在提供着最大价值的实体餐饮业,却又不是在价值链的最顶端。

谁拥有用户资源,谁就在最顶端,谁就掌握着链条下方所有节点的生死。

再努力做的再好,用户的随机决策被顶端影响而选择去了别家,用户正被不断加入的商家不断地分流。。。

教数学的体育老师说过: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

三、互联网将如何颠覆餐饮业?

用户入口将被各类O2O平台所拦截,将从免费开始收费,就像淘宝;

原物料将被源头电商巨头寡头垄断,他们将从低价走向高价,就像天猫;

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不再生存于体制内,都主动选择创业,招人留人人力资源成了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无体验基因的实体商业都将被电商替代,商业中心逐渐成为了体验中心,综合体验多了,餐饮业的引流能力因被分流而下降,租金必然更高。

……

对餐饮业而言,收入下降了,支出增加了,优秀的人才去哪儿了传统商业模式下的成本结构,终将无力支撑。

四、餐饮业的自我颠覆之路

1、看到未来,跟时间赛跑

以上所述的那天,也许并不会马上到来,仍然会有几年()的时间窗口。

在有限的时间窗口内,如何借助社会资源,极致地狂奔,到IPO敲钟,再整合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实现转型。

这条路,仍然需要及时调整策略,将用户资源沉淀积累在自己手里。

2、看到未来,开始新变革

重新打造餐饮企业的整个系统,以用户为中心,借助有力的CRM工具,完成互联网大背景下并适合自身属性的品牌升级战略,将互联网基因快速植入企业组织内部,从下一个阶段开始快速无限迭代。

餐饮业本来就手握巨大的流量,才是这么多O2O窥探已久的金矿。

这金矿,正在被众多来自蓝翔的精英们开着挖掘机,一锹一锹地铲去自家的后院。

互联网不会颠覆餐饮业,除非餐饮业自己不变革而被颠覆。

与其被他人颠覆,不如走一条自我颠覆的勇者之路。

一站式O2O APP开发

短信已没落红包更新潮 除夕短信下降超三成

  曾几何时,短信拜年风靡全国,如今随着社交APP的大行其道,这个曾经电信运营商手中的杀手利器开始逐渐没落。

  与此同时,微信、微博、视频电话等更具互联网特色的拜年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新选择,除夕当天,全市移动数据流量较2014年同期提升了224%,其中4G流量占比达到约52%。

  除夕运营商短信量下滑超三成

  来自中国电信的数据显示,除夕短信峰值业务量与去年同比下降31.97%,中国联通除夕当天的短信业务量为10.7亿条,同比也有所下滑,中国移动虽然没有公布除夕短信业务量,但可以预测,受到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冲击,下滑也是在所难免。

  其实这几年的短信业务量一直在下降,不仅仅是过节的拜年短信减少,即便是平时,也越来越少有人将短信作为必须的通信方式,这是信息时代的进步,也是任何一种业务的宿命。

  据说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在1994年就具备了短信功能,但却是在1998年开始真正进入到消费者的视野,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息量突破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4年,数字飞涨到900亿条,2012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8973.1亿条。不过,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短信快速走上了衰落之路。

  根据工信部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春节放假期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182.1亿条,同比下降42%,首次出现大幅度下滑。更多消费者开始用智能手机上的聊天软件直接发送拜年祝福。

  目前,工信部还未公布2015年春节期间电信网络运行情况,若从除夕当天的三大运营商短信业务量来推测,下降的幅度显然不会太小。

  短信量的下滑确实让电信运营商很头疼,但好在移动宽带技术的快速普及给予其不少安慰。

  来自三大运营商的最新数据业务量显示,中国移动除夕全天数据流量5198TB,同比增177%,中国电信C网数据峰值业务量同比增20.55%,中国联通数据流量当日总量为1618TB,同比增幅也不少。

  2014年的春节八天假日中,累计3674.6万G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每用户平均使用46.6M,比平日流量高35.3%;2013年的七天里,流量达到1971.5万G,人均接入流量达到26.4M,比平日流量高33.6%;随着网络技术的换代,流量增速明显上升。如中国移动的高增速自然归功于过去一年在4G的大力部署。

  另外,根据腾讯微信团队19日晚间发布的数据,2015年春晚共摇出5亿元红包。这期间,全球共有185个国家的用户创作了超过110亿次“摇一摇”抢红包动作。而抢红包的高峰出现在除夕夜22时34分,这一分钟里便有8.1亿次摇一摇互动,这背后庞大的数据流量不言而喻。

  可见,随着移动网络不断发达,终端快速普及,传统通信市场日趋饱和,话音和短彩信业务发展疲软,流量经营成已为电信运营商未来发展主要拉动力。

  中移动去年前三季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移动网络数据流量比上年同期增长98.6%,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流量业务在营收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均有双位数的增长。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移动计划今年推出融合通信业务,基本上等于宣告将放弃短信。

  如此下去不难预见,短信拜年的方式在未来将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手机抢红包 拜年更新潮

  在一些广州、深圳市民看来,“今年短信拜年的人少了,利用微信拜年的人多了。”南方日报记者从腾讯方面了解到,从除夕0时到19时,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4亿次,摇红包总参与人数量达2000万,全民摇动超过2亿次,最高一分钟摇了4000万次。从20时到20时52分,央视春晚摇一摇总次数超过8.57亿次。

  由于除夕当晚的用户信息发送量大增,导致微信服务器一度出现堵塞,使得用户在微信收发信息都出现了延迟。腾讯公关部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夕晚20时左右腾讯后台陆续监测到网络堵塞情况,腾讯方面未称之为“故障”,仅表示“出现延迟”。至23时50分左右,微信再次出现拥堵,红包和信息出现难以发送情况。

  与微信的大塞车相比,今年春节短信拜年的用户则有所减少。南方日报记者从运营商方面了解到,与以往春节期间短信发送严重延迟的现象相比,今年春节的短信发送量并没有出现大幅的增长,用户收发短信的体验基本正常。

  除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拜年外,手机红包在年初一的拜年当中也成为了主角。

  记者了解到,在不少亲朋好友群里面,不少市民选择以发手机红包的方式来表达新年的祝福。微信用户小陈说:“亲朋好友之间发的红包并不在乎金钱的多少,更多的是表达祝福。”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
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短信之死:微信是药引,生态链条断裂是首因

  官方总是喜欢把短信的下滑解释为微信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替代,媒体也很喜欢这个理由。无他,一个是懒政不愿意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一个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挑逗互联网厂商与运营商的仇恨总是能吸引部分注意力。

  短信的确频临死亡,但绝非死于微信

  是的,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说:我今年用微信发了几倍于短信的多少春节祝福;但是令人惋惜的是,至少以我个人的经验,看到那些祝福,与短信时代没有任何区别:内容还是那么粗糙、依然是批发的祝福,形式也了无新意。

  唯一不同的是,有人会发个自己或者全家的视频,这算是微信超过短信的地方。

  我相信,这样的祝福信息即使迁移到微信上来,也不会有生命力。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内容没有任何创新,微信这个通道就会比短信这个通道更有意思?

  或者说,微信是让短信猝死的原因?充其量只是个药引子而已吧。

  短信之死,首要原因是失去了外生动力

  回顾移动梦网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短信增值业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内容生产、营销传播到业务创新,每一个环节都涌动着淘金的激情。

  这种局面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力促动了个人点对点短信的节假日传播:大量的段子手投入了大量的激情展开了短信内容创作,一百四十个字的限制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脍炙人口的短信段子喷薄而出,也激发了老百姓的积极参与热情。

  随着2004年的到来,以及随后持续十年的垃圾短信严管,这些适合短信传播的内容越来越少,以至于通过短信批发感情突然在今天变得成本高昂起来。不信,你此时可以翻开你的手机,你会发现收到的大部分是原创了。

  无他,段子手们早已经转移阵地了。

  所以,短信之死,首先是因为一个围绕他的生态链条的断裂。没有多少人能够在这块土地上获利,这些人只能抛弃这块土地。他们被迫迁徙到了微博、微信

  我想起了葛优大爷的一句话,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失去了人才环绕,短信不死,难道是人才蜂拥而上的微信死?

  短信之死,次要原因四失去了内生动力

  尽管短信依然带给电信运营商大量的收入,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上还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短信业务在运营商内部也早已经是被打入冷宫。

  垃圾短信恐惧症在过去的十年已经蔓延到每一个组织细胞,渗透在组织的血液里,成了每一个运营商人在业务和服务时永远打不开的紧箍咒。

  有识之士们都会绕路而走,实在躲不开也要遵循 宁可错杀一千的原则。内部的激励机制也早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随着电信运营商经营重心的变化而变化的。

  一些人开辟新的创新领域,于是大量的优质智力资源蜂拥而去,也的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至少得到了内部的认可;这更加激励更多人去做短信之外的创新。

  一些人无奈固守短信,为求自保,不得已竖起高高的壁垒,以至于束缚在短信上的枷锁越来越重。而这种自保也到了正向的组织激励。

  内生的动力也已经失去了,人才流失和愈来愈重的枷锁,让短信也失去了发展的可能。

  最后,短信之死,是死于技术进步

  一项技术总有寿终正寝的时候,他的生命周期从繁荣到衰退,按照短信也已经值了。从语音到文字,再到视频,满足人们之间具有现场感的沟通需求,一直是通信运营商曾经梦寐以求的目标。

  现在这个目标互联网厂商帮助全球的电信运营商提前一步实现了。但是运营商也在奋起直追。这就是在国内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的融合通信。

  纯文字互动方式早已经不再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沟通需求。所以短信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单向的通知类、信息确认类、安全控制类的通道。比如各种验证码、各种消费提醒。

  而能够表达感情和情感的沟通方式让位给了微信,微博。这是电信技术进步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进步的综合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短信并不会死,它只不过是变得更加普通而已,退出以前盘踞的历史舞台,在商业短信领域找到自己应有的、不可替代位置,依然有很大的空间。

  短信之死,绝非死于微信微信替代短信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
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手机(手机app)控引发多种新式“节日病”

  好吃的多了,吃出毛病的人多了;手机控多了,控出毛病的人也多了,不良习惯导致了一系列新式“节日病”。

  春节期间,记者走访哈尔滨市几家医院发现,由于过度使用手机导致的神经衰弱症、干眼症等综合症状,长时间低头打牌和使用手机导致的颈椎病,以及自驾旅游者久坐、带病出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等明显增多。

  抢红包玩游戏,引发多种不适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移动通讯用户已超12.35亿,再加上IPAD、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使用电子屏幕阅读、娱乐的人群将不断增加,“手机控”群体正在成为视频终端综合征的高发患者群。

  哈医大二院眼科接诊的患者中,每天都有十多个前来就诊的眼病患者,是因为过度使用手机终端或电子产品而导致的不适症状,他们大多是20到30岁的年轻人。

  在一家银行工作的李女士今年35岁,由于工作需要每天超过8小时坐在电脑前进行操作,下班后也是一名“手机控”--玩微信、刷微博、看电视剧占据了大部分休闲时间。久而久之,眼睛总是出现干涩、红肿、痒、痛等症状,视力明显下降。经医生详细检查后,被确诊为视频终端综合征。

  哈医大二院眼科医生曲利军介绍,视频终端综合征是因为长时间注视荧光屏而出现的一组症状,包括视疲劳、干眼、眼部发痒、烧灼异物感、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部胀痛等。

  同时,还可能伴有肩颈腕部症状如肩颈、腕部出现麻木、压痛以及腰背部酸痛不适,严重者还会出现头痛、头晕、额头压迫感、恶心、失眠、记忆力减退、脱发等神经衰弱症状。

  医生提醒,使用电子设备必须控制时间,经常休息放松眼睛,改变用眼习惯,多食用维生素B族的食物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眼部不适症状。

  低头时间过长,引起颈椎变形

  很少有人计算过,一个人每天要低头看手机多少次,伏案工作的人群每天有多长时间低头操作。哈医大二院骨外科每天接诊的颈椎病患者中,有一半是长期低头的“低头族”。

  21岁的小红就是典型的“低头族”,上学时伏案读书,下课低头玩手机,坐地铁低头看韩剧,回家躺床上看书看剧,就连上厕所时都手机不离手,已经形成了对手机和电子产品绝对依赖。大年三十,小红跟家人一起打牌、玩麻将“守岁”,突然莫名出现眩晕、手麻,肩部以上僵硬、动不了,以为是得了什么怪病。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颈椎严重变形。

  哈医大二院骨外科医生王新涛告诉记者,出现这些症状并非偶然,而是长期低头操作的结果。

  “人体正常的颈椎呈前弓形,长时间低头或者保持一个姿势可能会造成颈椎弯曲弧度变直,甚至成为反弓形。虽然一般骨质增生多见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些年,年轻人过度依赖手机、IPAD、电脑等电子产品,长期保持低头的不良姿势对颈椎损伤很大。”王新涛说。

  医生建议,手机控的后遗症较多,年轻人尤其要纠正不正确的坐姿,注意休息,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如跑步、打球等,劳逸结合,特别是在放假期间,不要长时间与电子产品为伴,或者长时间打牌。

  摸黑使用手机,影响睡眠健康

  不少人在睡前摸黑使用手机,这种不良习惯会影响睡眠。

  有研究显示,临睡前光线太亮会抑制大脑分泌褪黑素,打乱生物钟节奏,影响正常睡眠,导致睡眠不宁、中途频醒,会令心脏病和脑卒中发作风险分别增加50%和15%。

  专家表示,过节须有节,健康最重要。起居无常会引起人体各器官功能紊乱。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饮食;起居有序,春节期间莫让手机变成“健康劫”。

北京app开发公司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
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外媒怎么看春节“抢红包”?

外媒怎么看春节“抢红包”?

作为春节期间最热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中国人过年新风尚,而中国全民“抢红包”的现象也引起外媒的关注和解读。

【红包文化新风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9日以《2015中国新年:传统礼物数字化》为题进行报道。文中说,传统上,中国人在春节期间见面习惯说一句“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吉祥话,随后送出一个装满崭新钞票的红包。今年,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电子红包让这个传统习俗发生了“数字化”的转变。

27岁的上海居民毛慧(音译)说:“这样方便多了……带着现金出行并不是最安全的,特别是带着钱上火车。”她认为,发送电子红包可以在忙碌的春节假期中节省不少时间。在西班牙卡纳利斯公司工作的妮科尔・彭(音译)则认为:“很多中国人在城市工作,远离亲人……用这样的形式传递红包很容易。”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网(CNBC)日前报道指出,中国人有在春节期间向父母、未婚青年、儿童发红包的传统习俗。现如今,人们用智能手机传递电子红包,成为红包文化的一种新风尚。

26岁的广州居民黄静(音译)告诉CNBC记者,虽然她还单身,但她已然开始和朋友们交换红包。她说,电子红包数额可以低至1元,她和她的朋友在微信群里散发红包,然后看谁的运气最好、手气最佳。

【背后是商业大战】

法新社报道了中国春节“抢红包”现象,认为这背后是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商业大战。2014年,腾讯旗下拥有超过4亿用户的手机应用软件微信推出了电子红包业务,很快获得成功。今年,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加入电子红包大战。

报道称,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认为微信的电子红包是对支付宝的“偷袭珍珠港”。

最近几周,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电子红包大战愈发激烈。支付宝允许它的1.9亿用户通过阿里巴巴占股的新浪微博传递电子红包。腾讯禁止支付宝通过微信发送红包,称这些红包可能造成“安全威胁”。近期,微信还屏蔽了阿里巴巴旗下的虾米音乐。

为争夺市场,两家公司拿出巨额资金,通过在线游戏、电子红包的方式向用户发钱。腾讯表示会通过微信和QQ平台在超过十天的时间里发送8亿元的红包。每个用户收到的红包数额可能低至几分或高达几千。阿里巴巴支付宝则承诺发出近6亿元红包,此外还有价值几亿元的电子优惠券等。

法新社指出,腾讯和阿里巴巴不只是在扮演“圣诞老人”的角色,慷慨散钱的背后是推广需求,目标是占有更多用户。

根据艾瑞咨询集团的数据,支付宝控制了中国82.6%的手机支付市场,与之相比,腾讯的财付通占有10%的份额。但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微信红包推出之前,财付通只占有4%的市场。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央视羊年春晚,你可被自己搞的微信红包互动坑了

今天到处都在传颂羊年央视春晚上微信创造的惊人战绩。110 亿次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8.1 亿次每分钟摇一摇峰值,被主持人一遍又一遍播报的互动量着实让人震撼。

不过,今天白天我在做另一件事。我不知道岳云鹏出来了,没看到广场舞,忙着恶补。一场多媒体春晚,对央视来说真是个很大胆的探索,但这些看似美妙的数据,对于羊年春晚和收看春晚的用户来说,真的都是美好吗?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 就怕hold不住的队友

凌晨一点,春晚刚结束,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孙立平就发出一条微博:问了一下周边的人,有人把春晚中任何一个节目完整看完的吗?回答是没有一个。都在抢红包,连累没抢红包的我也没看清一个。一个个小红包就把精心准备的春晚打败了,看来敌人往往来自出乎意料的地方。

而他也在随后转评了自己的这条微博:写这条微博的时候其实我也没弄清楚红包是谁发的,刚才看网友的提醒才知道是春晚自己。那看来敌人确实往往是来自自己的队友。不管怎么说,还是给胜了污点但败于红包的哈文导演以及一切为春晚付出辛勤劳动的人拜年,包括好像确实是放了假的广电总局。而这里所说的春晚自己发的,其实是春晚的新媒体合作伙伴微信在除夕夜摇一摇送的红包,似乎今年春晚选的这个队友不但没有给自己加分,倒是连累了自己。

  摇一摇消耗春晚关注度

必须得承认,微信的摇一摇在羊年春晚风骚无比。从互联网角度看,这真是一款成功的连接了线下的产品,除了摇一摇能同步摇出正在播放的节目外,还能收到相关明星送出的祝福,还在微信上开展了全家福照片的征集活动。当然最终,这些都抵不过现金红包的魅力。有网友开玩笑说,这都说明,威逼不如利诱。虽然摇一摇有 110 亿次的互动,但这 110 亿次大概都是为了红包吧!以微信摇一摇晚上 10:34 产生 8.1 亿次的峰值数据来看,我猜其中有至少 90% 以上的互动是为了摇红包。

对于春晚来说,这未必实现了微信用户的导流。反倒是春晚在播出期间,多次提到摇一摇,这其实是春晚给微信带了流量和用户。很多家长让孩子装上微信,互联网化了一把。这对于春晚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实际上是春晚自己把影响力和和关注度引向了微信红包。

而且摇一摇抢红包让很多观众不能好好看春晚。虽然近年来用户需求分化,但春晚依然是大多数中国家庭除夕团圆饭上的一道最受关注大餐,你喜欢或不喜欢都还是看着。今年因为抢红包年味生变,绝大多数抢到红包的人,摇半天也就抢到几块钱,更多是没抢到红包的人,而没有参与抢红包的人却被打扰,不能安静的看节目。

这则笑话你肯定看过了。

妈妈刚才问我: 老盯着手机干什么?我说: 抢红包。妈妈说: 能抢多少?

我说:看手法,有时候白忙,有时候几分钱到一两块。老妈说:我给你 10 块,你去给我把锅刷了。。。

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很多人已经开始反思了。其实昨晚摇了半天,也就只摇到可怜的几块几毛,但却让家人围在电视机前定时傻摇,一晚上下来春晚表演啥节目一点都没印象。无怪乎有网友总结

  台网联动,到底应该引进来还是推出去?

各行各业都在联网,影视也不例外。半路从电视奔赴平面又奔赴新媒体的黑豆,对台网如何联动始终是很关注的。摇一摇这种互动方式,其实早在去年各卫视的综艺节目大战中已经出现,《中国好声音》就有摇一摇猜学员选导师等方式,之后的《奔跑吧,兄弟》也加入摇一摇跑男互动专区这样的方式,但在效果上似乎都不太理想。

本次微信也想借着摇一摇在综艺节目上打一场翻身战,但春晚互动的结果再一次证明,大家似乎摇的不是节目互动,而是现金红包。再看朋友圈和微博上关于春晚的讨论,也是冰火两重天。朋友圈里关于春晚的讨论很少,绝大多数晒的都是团圆饭,都在送新年祝福。究其原因还在于微信是一个亲密的圈子,在除夕夜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守夜看春晚与身边的家人讨论即可,无需再发布朋友圈讨论春晚。而且,在除夕这样的日子里,在微信上聊春晚比起晒团圆,送新年祝福的重要性要低的多,甚至直接在朋友圈讨红包,也更有效。

反观微博这边,虽然今年微博并不是央视羊年春晚的新媒体合作伙伴(去年是),但微博上对于春晚的讨论丝毫没有减弱。微博作为一个公开平台,其上关于春晚的讨论,好的内容很容易被迅速发现并被广泛传播。特别是今年微博还联手支付宝弄了一个吐槽春晚的段子王大赛,在春晚直播期间,每小时送出 100 份 4999 元现金的吐槽大奖,让这场全民娱乐的晚会在微博上变得更热闹。举个简单的例子,《女神和女汉子》这个小品中,@痞人日记 的一条微博:#春晚#买家秀和卖家秀终于站在了同一个画面里。这条即视感很强的微博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强烈认同,被转发 1 万多次,点赞近两万次。我也把这个段子说给家人听,大家都感觉很有意思。而其他没有看春晚的人,听到这样有意思的内容,也增强对春晚的兴趣和期待,对于春晚的直播和后续的重播都起到推动作用,这都会对春晚的影响力带来叠加的效应。

好像互联网一直是按了葫芦起了瓢。都用微信玩春晚时,第二天一早看微博,又觉得热点全都没看到。再看微博实时热搜榜,前十名几乎全都是春晚的内容。社交媒体,距离真的很重要,平日里大家喜欢刷朋友圈,但对最亲密的人话是应该直接说的,还有一些话就是要到广场上喊出来,让大家都开心的。啊,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大妈要看广场舞吧。

说到微博,它今年的合作伙伴是爱奇艺。双方在春节前夕宣布合作,打通了互动平台,实现微博春晚吐槽和爱奇艺网络直播的无缝链接,爱奇艺也在春晚直播页挂出了“全球独家弹幕直播”的字样。目测效果相当不错,爱奇艺恐怕要感谢央视的拱手相让了。

最后还是要叹息一句,好好的一场春晚,却给微信红包做了嫁衣裳。表面上是万家齐摇、其乐无穷,实际上却被不停的摇一摇分散甚至消耗了关注度,到最后还要帮人发喜报。所以说,台网联动,重点是借助社交平台让电视内容更好的传播,进而吸引用户回归电视,实现数据双向流动。而不是把电视用户推到社交平台上去玩,让人家都忘了你是干啥的。这不是被卖了还帮人数钱吗?

  要反思的社交

连接一切已经成了互联网人的终极梦想了。只是我一直在想,人也该被全方位的连接吗?昨晚我看着微信上三五分钟就几千条的未读,想起昨晚被卡时的焦虑,又想起因为微信不敢错过的工作通知,真是焦虑无比。你看过《楚门的世界》吗?也许到那时,人人都是楚门。

 

北京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