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2O研究 ] O2O模式是不是会取代传统电商?
传统的PC网站营销会慢慢凋落····而且微信的兴起,是不是对o2o模式的一个催化剂以及一个强冲击?
什么是O2O模式?
O2O模式是线下对接线上,一般都是网上选取服务或商品,到线下去消费,最主要适用于服务业。比如:
做团购的美团;
做家政的阿姨帮;
做洗衣的e袋洗;
做打车的嘀嘀打车;
做租车的PP租车;
做代驾的e代驾;
做汽车维修的有一手(淘宝也在做);
做旅游的周末去哪玩;
做教育的跟谁学;
唱吧也要做KTV的O2O了;
还有现在很火的做美甲的河狸家;
像医药业,甚至垃圾回收也都在走向O2O,每个行业都有很多同类对手,竞争不可谓不激烈。但这些行业对阿里的冲击是很有限的,因为大部分阿里不做。
淘宝是做电商的,电商主要指的是你购买产品后直接把产品通过物流送到你手上,适用于各种日常消费品,颠覆的最主要是线下实体零售店。所以,本质上,一个做服务一个做日常消费品,两者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
从地域来说,O2O模式大多侧重本地服务,电商则不局限于本地,甚至主要是异地服务。
O2O重合部分
当然,两者经常也会有些难以区分,或者叫重合部分。比如顺丰嘿店号称探索O2O新模式,我觉得顺丰嘿店做的不是O2O模式,本质上还是电商新模式,但既然大家都说O2O模式,也可以这么叫,谁让他线下开店了呢。比如优衣库,在大力发展线上的时候也在加速扩张线下实体店,其实无非是线上线下两手抓,并且互相配合互相推进,很多人也非要说是O2O新模式。比如淘宝上也有很多卖服务的,像租个女友回家过年等等,其实本质算是O2O,也可以说是电商。但这都是少数,大部分生意并不存在根本性冲突。
然后说微信。很多人认为微信会颠覆电商,会迈入移动互联网电商时代。还有很多人认为微信是做O2O的绝佳领地。这些都有道理,但过于夸张。为什么夸张?因为微信只能作为电商和O2O模式的一种补充。
一、微信只是电商玩法的一种补充
1、微信朋友圈的电商没有未来
基于朋友圈的微商基本已经宣告死亡。虽然有少数做得还不错,但是这种在朋友圈卖东西的模式不可能大行其道,引起大家反感的东西不会走多远。我也很怀疑平时看到的谁谁做微商月入几万几十万的案例,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更多会觉得大部分都是为了给微商们洗脑杜撰的。
2、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商城/微信小店卖货的成功电商只是少数
虽然在微信订阅号或者服务号上很多卖消费品的卖家做得不错(无论是通过消息推送,还是微信小店,还是口袋通等第三方微信商城),但归根结底成功的是少数,一些做的专业有趣好玩的才会受到欢迎,大家都说淘宝难做,但比起微信,对于大部分普通人,做淘宝可能更容易产生订单。
大家之所以说微信会改变电商,是O2O模式的利器,其实是基于微信对于用户的粘性。比如卖产品,淘宝基本上是一次性消费,但微信却可能产生多次消费,只要你的产品够好够出彩。
但问题是,这只适用于少部分做得好的会玩的公司,事实上,你在生活中需要的商品千千万万,淘宝有几百万卖家,你在微信上可能关注哪怕上百个卖产品的公众号吗?当然不可能。所以,我们最主要的消费方式还是你什么时候需要这种东西了才会到淘宝上去搜索一下,看看款式看看价格看看排行看看评价,微信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你无法在微信上花最短的时间找到所有需要的商品。
现在大家不都在说电商媒体化和媒体电商化吗,微信是把电商媒体化和媒体电商化的利器,但微信也只能作为电商玩法的一种补充,现在来看不可能取代电商。那些有先进理念,能玩出花样的会在微信获得新机会,但大部分不适合。
3、微信作为京东等购物平台的入口,带来的流量很有限
微信本质上是社交性质的产品,微信上线商品精选,投资京东提供微信入口,为京东带来了多少流量?我没数据,但不会乐观,否则在今年双十一为什么没有听到这种消息?微信目前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很难在电商上彻底颠覆阿里。
二、微信只是O2O玩法的一种补充
微信也确实很适合做O2O模式,但归根结底只会成为APP和网站的补充或者增加流量和订单的方式之一。
有了微信的订阅号和服务号,我们的手机上可以少安装很多APP,这确实伟大,手机内存有限,按不了那么多APP,而且很多APP在大部分时间我们是不需要的,所以只需要在微信上订阅一下就可以了,需要的时候再去找到它。
想看,有几个牛逼的专注于一个领域的公司是只在微信上做生意的?
没有啊。所以微信只能作为一个补充,除此之外该做网站做网站,该做APP做APP。
O2O模式总结:
电商有可能被颠覆吗?
当然有可能,但我觉得不是被微信颠覆,虽然微信是一个伟大的产品,我也非常喜欢。淘宝手机客户端虽然被很多人吐槽难用,但对于购物来说,比起微信简直不知道好用几万倍。
未来电商会是什么样呢?
比如以后你在家打开冰箱发现某些蔬菜果品断货了,可以在冰箱上立即进行订购。这种智能家居式的电商极有可能在未来实现,究竟谁能在未来胜出没有人可以预测。现在大家都这么焦虑,尤其是做互联网的,知道得越多,越焦虑,没有人能确定未来在哪,谁都不想输,但赢的永远是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