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2O研究 ] 农资O2O太焦虑,这里从经营本质三维解析
通过传统电商销售农资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互联网+”和o2o能给农资企业带来转变。不过,看了一堆互联网的研究,还是不能解决农资企业经营上面对的本质问题,互联网概念中的“云”、“网”、“端”究竟能对农资企业有什么帮助?
从2014年开始,传统的农资领域逐渐出现了互联网化概念的实践者。有一些农资企业看到了电商热,在淘宝开设了网店,最后大多不了了之。农资的销售模式与电商产品的销售模式不同,所以农资受电商的冲击也最小,这也间接地解答了农资企业开淘宝店难有下文的原因。在农资的经销模式中,如何提供服务的重要程度要高于典型的电商产品,而通过淘宝来提供农业服务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最终服务还会落到经销商与服务站处,因此通过传统电商销售农资本身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现在,“互联网+”来了,“互联网+”能给农资企业带来什么?从根本上来看,农资营销是一个“产品+服务”的组合,过去的淘宝店完成不了这个组合,所以失败了。现在“互联网+”来了、O2O来了,它可以!
我们从诺普信的布局来看:建立线上云平台、推广田田圈APP、搭建农集网B2B平台(下图为诺普信农业区生态圈示例)
建立线上云平台的最核心目的是为了向经销商、种植大户、小种植户提供更好的、更专业的、更快速的、成本更低的服务。
推广田田圈APP是为了建立种植户与厂家、经销商的沟通渠道、购买渠道,实现促进经销商与厂家共同做大的目的。
搭建农集网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供求信息、发货信息的交流,并可能提高运营效率,尤其是资金周转率。
企业有时会面对一些困惑,听了一堆“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云网端”的概念,看了一堆互联网的研究,还是不能解决农资企业经营上面对的本质问题,互联网概念中的“云”、“网”、“端”究竟能对农资企业有什么帮助?
第一个焦虑点:“云”的回报究竟在哪?对企业有什么帮助?
“云”对农资企业的帮助有三点: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可考核。
“云”的本质是建立一个平台,在该平台上整合企业内现有资源,寻租外界资源,最后形成一个整体的服务产出。
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云平台中的数据资源是不需要下班的,首先就能满足7*24小时服务的需求。云平台中的专家资源,可以远程协助销售、服务站、经销商解决专业问题,销售回答农户问题专业性的意义不言而喻。而专家、专业人员又不需要舟车劳顿的到处奔波,这样整体的服务效率与质量自然提升。
降低服务成本。除了节约最基本的车马费之外,降低最大的成本来自于专家服务能力的释放。为什么?我们可以调研一下这个场景出现的情况有多少。销售人员小王需要农化专家支持回答一些专业要求很强的问题,他向公司要求要一个农化专家来支持销售。可是,专家去了同一个省的另一个县,因为据说那个县的需求更紧急。在大多数情况下,专家的时间浪费在了从一个县到另一个县的路程上。如果专家将这段时间拿出来用于支持销售或者专注于提供服务,自然就提高了整体的服务产出率。这样原本每个省原本需要4-5名专家降低为2-3名专家就可以满足需求。
服务质量可考核。服务另一个头痛之处是不好考核,但是考核不好又不能进行有效地人员激励,也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现在使用“云”技术,服务的过程和方式就留下了一条数据痕迹,针对数据痕迹进行分析就可以进行有效地考核及提出改进方向。
第二个焦虑点:“端”究竟是什么?和企业有关系吗?
“端”究竟是什么?如果是微信那样的手机APP和企业有什么相关性?我们总不能用微信卖农资给农民吧?“端”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它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接触点。根据农资企业的销售模式来看,“端”有三种。第一种是经销商,第二种是厂家自建的服务站,第三种是种植户手机中的APP。
前两种主要的主要作用与现在的相似,是实现销售和提供服务的地方。
第三种,种植户手机中的APP则是一个新的东西,它的作用是用来加强厂商、经销商、种植户的关系,解决种植户提出的需求和问题。我们都知道,农村社会是一个相对关系化较强的社会,有关系、有人情小种植户才有可能考虑购买厂商的农资产品。现在厂商在这里提供了一个APP,建立了一个三方可以交流的场景,关系自然就建立了,销售自然就好做了。对于大规模种植户来说,APP的价值在于满足沟通的及时性和专业性,厂家通过APP可以将已在云平台中建立的服务能力提供给大规模种植户。做好大规模种植户的专业顾问,销售自然不用发愁。
第三个焦虑点:“网”就是渠道电子化吧?能有实质性的帮助吗?
“网”有一部分是渠道电子化、B2B平台,但“网”包含的内容更多、更大,是互联网、物联网等流通与连接的整体,它解决的是企业怎么铺货,云平台与终端怎么连接的问题。短期来看,农资企业在铺货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提升铺货速度、提升铺货的效率、缩短交易周期。
企业可以通过一个B2B平台实现与供销商的对接,直接缩短交易周期。同时在B2B平台上,企业可以明确的分析出经销商、服务站对于企业产品的需求量、急切程度。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工厂的生产计划,以及企业的发货计划。缩小经销商预测需求与实际需求之间误差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以及避免紧俏产品发货看人情,不看实际情况的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