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现在是有泡沫的。在硅谷,创业公司的租金是十年来的高位,出现不少十年的租约。这些房东不是傻瓜,他们知道现在的价格是最贵的,才会一次跟你签十年。上一次出现十年租约还是2000年时候。
再看国内,初创企业的融资估值很高。2009年创新工场的李开复融资,三个人的团队就要两千万美元的估值,大家都觉得很离谱。2010年初,我跟晨兴资本的刘芹一起投小米的时候,估值是三千万美金,就觉得小米几乎是个奇迹。Google的首轮融资估值不过六千万美元。现在,随便一个项目出来融资估值都是两千万美金,但是每个公司都能成为小米和Google吗?这不是泡沫是什么?
至于背后的原因,还是跟钱太多有关。美联储给的利息非常低,有大量的钱要去找回报,不然钱放在那里就是贬值。国内在2009年启动创业板后,有几十家公司上市,很多投资人以当初很低的投入获得了巨大的退出回报。现在热钱涌入,还想重复当年的好事,那是不现实的。好多人找到我要我投下一个小米,你以为小米是可以被复制到很多地方吗?不可能。
当然,BAT近两年的频繁收购,一定程度上也会推高估值。他们彼此竞争越来越激烈,有时间抄不如去买,效果就立刻明显了。以前没有并购这种退出机制很糟糕,仅仅靠IPO,现在BAT愿意花钱收购,我觉得是健康的。
2011年曾有过一个小的资本低谷期,正是因为太多资金在系统里循环。以团购为代表,很多公司拿到钱,但是市场格局定不下来。BAT这些大家伙没法发挥影响,腾讯投了F团等几家公司也没做起来。当时巨头自己也在转型,本身急需移动互联网流量,无法发挥太大作用。经过三四年发展,每一家都在移动端有布局,把流量导向细分领域,让控股或参股的公司变现,这是很好的模式。
今年个别行业也比较热,像互联网金融、O2O,因为大家看到电信、零售行业等相继被互联网颠覆,认为金融被颠覆的可能很大。虽然有点疯狂,但并不离谱,不比当年的千团大战。
泡沫归泡沫,这只是一个资本市场的表现。如果你观察到移动互联网的行业趋势,可以发现几个有意思的数据对比:2005年全球网民人数是10亿,现在是30亿,中间增长的20亿人口差不多1/3来自中国。网民数翻了30倍,为什么股市表现还是一样呢?
从全球来讲,移动互联网都只是一个开始阶段,未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所以虽然项目现在比较贵,但是我还是会投。因为我会看增长的网民数量,我会赌下一拨起来的公司是谁。只要价格不是太离谱,贵一点我不会太介意。没有泡沫怎么赚钱?没有泡沫是不会有人创业的,创业是疯狂的事情、低概率事件。
现在私募市场的估值可能比IPO还要高,因为VC/PE怕错失好的项目,还是愿意付这个钱。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期,一旦二级市场的波动,就会影响到一级市场,只是有个时间差而已。
有泡沫吗?有。会破吗?会。但是就算泡沫破裂也不要紧,不会出现像2000年那样的灾难。2000年泡沫时期,全球只有1亿网民,一下子涌现出那么多公司,而且那么贵,做的产品只有几百万人在用,企业无法变现。公司动辄估值几十亿美金,肯定不合理。
现在则不然,有30亿人口在上网,未来这个数量还会增加。而全球真正具备互联网经验和市场的只有美国、中国,或许再加上日本、韩国,其他地方没有经过十几年竞争产生的互联网公司。不然UCweb也不会在印度成为排名第一的浏览器,猎豹的清理大师也不会在全球拥有海量用户。所以中国创业者不要担心是否有泡沫,而是应该想着怎么出海,去外面抢市场,怎么打造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其实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海外很有竞争力,只要想好怎么落地与本地化,怎么找当地的人才加入,真正做一款全球化的产品。
泡沫破灭也不见得是坏事,大家不会那么贪婪,不会那么疯狂,好好利用手上的钱。很多好的企业都是在泡沫破裂后出现的。Facebook是2004年创办的,如果那时候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很热,扎克伯格不一定会那么专心做他的事情。我希望泡沫破掉,这样我可以降低投资成本,我希望一些不应该拿钱的人不要拿钱,真正好的公司拿到钱继续往前走。
就算融资环境受到影响,企业出现资金断裂,我也救得起,看怎么选。2008年危机的时候,我投了15家公司,但是跟我要钱的公司不到5家,相对来讲比例不高。提到泡沫的时候,每个人都说应该多融一点钱,这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讲。但是钱多也可能导致创业者头脑发热,所以不见得是好事。
很多人也在问,阿里上市会不会是一个分水岭?上市的窗口期还在不在?这个没有人知道,但是阿里一直对资本市场很有感觉,两次上市的时机都把握得很好,因为有足够的银行家给他们做分析,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融资最合适。
小米跟阿里的心态比较像,不着急上市。现在有些人讲,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小米发展一定会遇到瓶颈的,这些人没有注意到海外市场。雷军找来Google的Hugo,加上小米生态链,这会让小米在海外充满想象空间。我还是那句话,中国到了互联网创业最好的时代,未来十年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