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初创企业不爱IPO了?私有募资更自由

美国科技初创企业不爱IPO了?私有募资更自由
  仿佛就在不久前,上市还是一家科技初创企业的终极目标之一,公司多年苦心孤诣,只为实现这一梦想。上市不仅意味着源源而来的巨大财富,也意味着业界对其既往工作的肯定。

然而,近几年来,形势似乎完全逆转了。对于硅谷科技企业来说,“上市”已经丧失了它过往的光环,不仅如此,有些创始人甚至对上市视若仇敌避如蛇蝎,千方百计地试图推迟IPO时间。因为在当下,上市带来的问题已经超过了它的收益。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仅有53家科技企业上市,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末和二十世纪初。同时,上市等待时间也延长了,2014年IPO的科技企业一般是11岁,而自1980年以来,这个数据的中值是7年。

对此,初创公司分析机构Mattermark主管指出:“如果一家初创公司能从私有渠道得到2亿美元的融资,那为什么还要把公司放上股市,让它承受一群对公司业务完全不了解的乌合之众的审视、调查?说真的,这很可怕”

  严厉的华尔街

科技企业对上市的突如其来的厌恶,部分根源于华尔街对新科技股的不看好,这一趋势已经成为此次科技浪潮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此外,保持私有有助于创业者排除外界舆论的干扰,也免除了繁琐无聊的每季财报工作,何乐而不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参考上一次科技泡沫的教训,华尔街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投资人擦亮了双眼,使用传统的度量标准、如发展和盈利来衡量一家企业――投资人不看好Twitter,因为它用户增长缓慢;投资人不看好云存储公司Box,因为它迟迟不能实现盈利;同样的,电商平台Zulily也因下调未来销售预期而遭受了投资者的惩罚。

风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最近的报告指出,尽管近年来科技初创公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但科技股却没有表现出与之相当的显赫市值。实际上,数据显示,在上一轮科技泡沫结束后至今的14年间,科技股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

不得不说,收紧对科技企业的限制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即使有朝一日泡沫破灭,广大普通股民所遭受的损失也不会难以承受。

  慷慨的私人投资者

与华尔街的严厉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慷慨的私人投资者。近年来,私人投资者为独角兽企业一掷千金的案例并不少,也正是因为有私人投资者“撑腰”,初创企业才能有恃无恐地推迟上市时间,利用充裕的时间来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诸如Airbnb、Dropbox、Uber、Pinterest等,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进行着数亿规模的融资,以弥补无法通过IPO获得的资金。

针对这类行为,风投公司Maveron合伙人Dan Levitan评价道:“这些公司其实已经上市了,不过是在私有市场。”其言下之意是,对冲基金以及其它投资人本应在公司上市后购买公司股票,而现在他们做法无非是把这一行为提前到IPO之前的后期投资阶段,并美其名曰:私募IPO。

另一方面,推迟IPO也改变了一些风投公司的运作方式。这些企业不必等到所投资的公司上市便可以对所获股份进行交易,比如风投机构Maveron,它在获得大约100倍的投资收益之后,便把手头的股份转手给其它私人投资者。而在过去,这只有在公司上市之后才能做到。

不过,这一趋势并非毫无负面影响。所谓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一旦这些独角兽企业上市,并运转良好、迅速扩张,曾经承担最大风险的私有投资人也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曾经,趁早买进某公司股票的公众投资者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比如,如果某人在1997年亚马逊上市购入1000美元的股票,那么到今天它们就变成了25万;如果某人在1986年买进1000美元的微软股票,那么到今天这些股票的价值将接近50万美元。但如今这一情形已经无法复制了,因为早在初创公司上市之前,它们绝大部分油水就已经被私有投资者抽干,而公众投资者只能跟在后面喝点汤。

  “新常态”下的员工

此外,有些公司会采取股权激励政策,曾经,公司雇员和创始人在公司上市之后可以在二级市场出售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从而获取收益、保障利益。但新形势下,随着上市时间的推迟,无法掌握公司整体运营状况、又无法出售股票的雇员将承担更大的风险。

Mattermark高管Morrill称:“有的公司告诉员工‘我们在进行私募IPO以迷惑员工,让他们以为风险并不是那么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换而言之,员工手里的股权很有可能永远只是一堆废纸、无法兑现,只是他们意识不到罢了。

眼下,推迟IPO俨然成为美国科技企业的“新常态”,因此,有些业内人士呼吁企业应该采取其他措施来保障员工利益。

总而言之,如果当下私人投资的趋势是错误的,那么创始人、员工和许多对冲基金将面临损失;但如果它的确是大势所趋,那么公众投资者就错失了良机。没有人知道,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北京app开发公司 | app开发 | app开发公司 | 企业品牌App开发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 | 一站式o2o app开发大数据解决方案 | 智能设备APP开发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