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耕耘四年后,食谱类APP们不约而同的想要把梦做大。对即将到来的2015年,他们都有一个大计划。
不只是食谱
食谱类APP都不想只做食谱了,至少排名前三位的玩家都这样想。
在食谱类APP行业中,下厨房的创始人王旭升此前像半个隐士:不对外公布融资进度、不参与晒数据的“军备大战”,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但是现在,下厨房正在加快团队扩张,从半年前的10几人到现在25人,接下来还继续招募更多成员,在以产品技术为基础的团队里注入更多商业背景和对外传播的人;而下厨房APP的首页已出现市集入口,在市集里,用户可以购买食材以及厨房器具。
今年上半年率先推出电商业务的豆果美食在商业化上表现的更为突出,在创始人王宇翔描绘的“食谱、社群、电子商务三足鼎立”的发展模式下,豆果在厨房类垂直电商上迈出了更大步伐。与下厨房一个小小的市集展示窗口不同,豆果的底部导航条设置了独立的“优食汇”板块,售卖的商品有生鲜净菜、烘焙用品、腊味干货和汤料茶饮,以食材为主,辅以厨具用品。
作为食谱类APP的前三玩家之一,虽然APP暂未上线电商板块,但是好豆食谱也已将电商列为2015年的发展重点。
要挣钱先做电商
时机似乎已到,电商成为共同选择。
默默耕耘四年,各自积累了千万级用户,沉淀了数十万食谱后,大家都想变现。在三个食谱类APP创始人看来,变现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而电商,是最契合的方式。
结果也在印证这条路径的合理性。王旭升透露,下厨房的市集退货率非常低,整体只有2%,二次购买率很高。在2013年“有点田”农场有机蔬菜售卖的尝试失败后,这次市集的表现让王旭升有了更多信心。王宇翔也对腾讯科技表示,豆果的电商业务发展很好,因为销售量够大,豆果拥有议价能力,能够为用户提供质优价美的商品。
目前,食谱类APP的电商业务主要有两种玩法,第一种是自身只做平台,接入商家;第二种是自营,APP与优质的供货商合作,直接面向消费者。下厨房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豆果是两种方式相结合,比例各占一半。
变现之路逐渐明晰,食谱类APP将目光投向未来。
明年定生死?
“生死之年。”好豆食谱渠道总监方常正如此描述2015年的重要性,他认为,好豆需要在明年获得至少50%的市场占有率才能活下去,“不然会错过机会”。
王宇翔为豆果设定了2015年的目标:取得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这意味着豆果将在食谱类APP业内成为寡头。”
尽管未设定具体目标,但下厨房创始人王旭升同样看重2015年,他认为这是“变换赛道的重要一年”。
正面交锋虽暂未出现,但激烈的争夺战一触即发。对于如何获得胜利,大家各有想法。
方常正判定,好豆的更大机会在于物联网,他认为2015年是物联网初始发展的元年,这一年智能厨电设备会逐步兴起,好豆菜谱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与此不同,豆果美食将生鲜电商视为竞争的决胜点,在王宇翔看来,基于食谱APP这个工具,围绕“食”向用户提供服务才是食谱类APP甚至美食类APP的未来,而生鲜电商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连,这一块做的如何将直接决定胜负。
下厨房同样看重生鲜电商。王旭升认为,围绕生活中“食”的部分有很多领域可以拓展,这也是下厨房重新定位后为自己选择的赛道。在这个赛道中,下厨房将以电商为主要突破口,其中,生鲜电商将从一些相对简单的品类进入,逐渐打通食谱APP与现实的厨房生活。
决胜计划
为了赢得最后胜利,各家已经制定“2015年作战方案”。
好豆的方案是,一方面继续深耕食谱,另一方面挖掘线下资源。方常正认为,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因此,2015年好豆菜谱会持续推出孕妇食谱、婴幼儿食谱等,在饮食健康领域继续精耕细作。
在线下部分,好豆菜谱将在2015年把豆友会从全国30个城市覆盖到300多个城市,成为建立好豆菜谱社交圈的重要组织。
豆果在资本上提前做好准备。为了储备足够弹药,王宇翔接触投资人并最终获得2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这些钱将主要用于优化服务,同时加强对外传播。
从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思路出发,豆果美食已经上线了圈圈和优食汇,圈圈为用户提供社交服务,优食汇为用户提供优质商品。王宇翔认为,基于此的内功修炼是豆果坚持的核心竞争力,包括选品和APP体验等。
王旭升对腾讯科技透露,下厨房已于2013年年底获得一个美元基金的A轮融资,直到现在这笔钱都没怎么动过。但现在,他计划开始花钱了。
“下厨房在2015年有一个商业上的大计划。”王旭升表示,虽然目前在页面上体现不多,但是团队已在底层页的设计上做好准备。“明年我们会兵分几路,”王旭升透露,“围绕食物的一切形态都可能成为下厨房的伙伴,线下的低效率是我们的最大对手。”
没有人能够判断哪个方案会获得最终胜利,但随着新一年迫近,食谱类APP开发上线后的三国杀或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