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PP实现用户病毒式增长的运营活动

在获客如此困难的今天,APP活动运营人员们总想通过做活动搞事情,但大转盘、老虎机等活动常常因效果不大被运营人员所嫌弃,在常规活动中,隐藏着一个历史悠久,却不可小视的获客模式–老用户邀请新用户,这一种模式后期更多被作为活动使用。

通过老用户获取新用户这一获客模式,其实早期已有互联网公司采用,Linkedin就是其中的一个。

Linkedin (领英)这一个职业社交平台在早期获取用户的时候,通过给用户的朋友发放邮件,邀请用户的朋友注册使用,但由于文案生硬,并未带来过多的用户,在对文案进行优化后,通过老用户对新用户的邮件邀请,最终为网站带来了可观的新用户。

一.用户为什么乐于分享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通过老用户分享给新用户这一种获客模式,也被广泛应用于APP中,除去现有的一些奖励的吸引,分享行为其实是人类所的本能行为。

保险从业者将亲戚作为自己入行的第一位客户,小游戏频频在朋友圈被引爆,知识分享将陌生人聚集在微信群中,分享的行为无时无刻在发生。在人类的15类本能行为中,家庭与社会关系这两项都决定着,人类会在自己的关系链中,将自己价值观相同的信息分享出去。而信息接收者是否会轻易接纳这一信息,则是由社会关系的强弱决定。

二.有哪些APP使用了分享

分享行为被广泛用于APP之中,而且存在的形式各异,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有趣的APP内容分享

用户在使用APP过程中,遇到有趣的东西,会分享出来。在摩拜单车刚投入市场使用时,大家纷纷尝鲜,一个人刷街抑或约上三两个好友。当时,盒子菌经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朋友分享自己的行程,甚至有朋友发朋友圈斗行程、骑行时间。用户自发性的分享行为,在短时间内为摩拜单车带来了大量的用户。

2.直接分享APP

同类型行业的APP数量多到令眼花缭乱,但每一款APP都会有自己的忠诚用户,通过忠诚用户的分享,能够为APP带来更多的新用户。所以,部分APP会在自己的产品中加入分享功能,借助这些忠诚的用户将自己的APP散发出去。

同为知识付费的产品得到APP和怒马APP在产品的分享设计上便有着这样的不同,在得到APP内,可以看到“推荐[得到]给朋友们”这一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生成海报,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或者是直接一键分享给自己的朋友。而怒马APP没有此功能。

3.分享给朋友求助

分享给朋友,向朋友求助这一功能,常见于游戏中,用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将生命值耗尽,可以像好友求助,以获得更多的生命值,但只有APP的用户才能赠送生命值。好友注册成功,成为APP的用户,为好友赠送生命值,同时完成了新用户的注册。

在Candy Crush(糖果传奇)游戏大火的时候,盒子菌就经常收到朋友们的求助信息,最后也成为了Candy Crush这一款APP的用户,直到现在,盒子菌仍旧沉迷在游戏中无法自拔。

社交电商拼多多APP采用的也是分享的方式,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将商品信息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或者社群中,等待别人拼团,拼团人数达到规定数量之后,拼团成功,用户可以用拼团的价格购买到商品。

通过分享,邀请朋友一起拼团这一种模式,帮助拼多多APP快速实现用户增长,2015才上线的电商APP拼多多已于2017年力压唯品会、天猫,稳坐电商类APP第三的宝座。

4.好处分享

有趣的内容,有趣APP常常令用户自发分享,而优惠券,红包等优惠活动也能刺激用户,完成分享行为。

以滴滴打车为例,用户完成付费打车的行为之后,通过分享,将打车红包发放出去,收到红包的用户输入自己的手机号,就可以获得数目不菲的红包,发放红包的用户也可以领取自己的红包。滴滴打车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取大量用户。

另外一种有礼活动则是直接以现金的形式返现,被邀请的用户通过完成注册,支付灯系统规定的行为,即可认为是完成任务,邀请者可以获得相应的佣金。

知识付费产品喜马拉雅FM采取的是分享APP内课程给其他用户,用户完成课程购买后,分享者就能获得佣金。

APP活动运营工具–活动盒子也为用户提供了邀请有礼这一活动模板,运营人员只需要设置好活动规则,就能够在自己APP内开展这一活动。

总结:老用户邀请新用户这一获客模式看似不起眼,却能够通过社交链,为APP带来可观的用户量,实现病毒式增长,不妨去试一试。

APP交互设计中的特殊情况解决方案

1.网络异常

①网络切换

A. 从WIFI到蜂窝数据,若在产品中有大量耗费流量的内容,需将暂停数据刷新并给予网络切换的dialog提示。一般涉及到多媒体播放及下载的产品才会考虑这种情况,如各大视频APP。

B.从蜂窝数据到WIFI,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网络环境优势,增加用户体验。如微博,在WIFI环境下当前页面下的小视频是自动播放的。

②信号间断、信号丢失、信号减弱

信号间断或丢失,常见场景如:从有WIFI的房间走到室外,中途有切换间隔,造成信号间断;开启飞行模式,或手机停机,造成信号丢失。有两种页面状态,根据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设计方式。如下:

当页面有缓存数据时,给予网络异常的toast提示,用户需再次下拉刷新或点击再次进行后才能再次进行刷新。

当页面无缓存数据时,给予网络异常的toast提示,给用户提供重新加载的Button/点击空白页面任意区域会触发重新加载/提供前往设置WIFI的入口。

2.缺省页面

①有页面框架时:显示页面框架+占位符

②无页面框架时:尽量采用情感化设计,同时可以引导用户去看推荐的内容,如微博的关注界面,当用户没有关注任何人时,会引导用户去关注。

3.加载刷新

①下拉刷新

设计下拉刷新动画,每次给予刷新反馈信息,如果当前已经是最新内容,可以提示用户已经是最新内容。如:微博和豆瓣,每次刷新的时候都会给予更新信息数量的反馈。

②分段加载

因为客户端不可能一次性加载全部内容,得进行分段加载,需规定每次加载多少条。

③分布加载,部分内容先加载,剩余部分再加载,适用于内容型APP。

考虑是先加载文字,后加载图片,如果页面有框架,会最先展示页面框架,再显示文字和图片。由于加载图片的时间稍长,在加载图片过程中会用一个默认的占位符来填充图片的位置,可适当增加用户的参与感。

④预加载

譬如阅读类APP,当用户阅读到当前页面时,已经给加载了下一页的数据,用户到第二页的时候就不用再去等待加载了,APP已经帮忙给加载好了,需良好的预测用户的下一步行为操作。并建议预加载机制在WIFI环境下进行,否则消耗用户太多的流量。

⑤智能加载

根据产品自身的特性,考虑是否分网络环境来加载不同的内容。例如知乎,在设置中可以选择蜂窝环境下只加载文字不加载图片,帮助用户节省流量。

4.其他情况

①是否支持游客模式

②APP启动页面的设计

③token失效时

④服务器异常时

不同的产品根据自身的特点,需要考虑的特殊情况也不一样。

AppStore排名在掉?可能是这8个原因

看着别人家的 App 都在蹭蹭的顺着榜单往上爬,有的甚至一夜暴涨挤进榜单前三(当然这类App 很有钱)。

但!为啥我家的 App 不涨反跌呢?排名一天比一天低,我都要日益消瘦了。

咳咳,你!很!方!

怎么会这样?我要怎么做才能让流量重新回来?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困境,那你不仅仅是 ASO 排名的痴迷者,还是牺牲者。那我们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导致排名下滑的 8 个原因及对策。

ASO 出现了问题怎么办?

App Store 关键词

去年,App Store 搜索中的“自然语言”有了一些变化,用户可以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词组或术语,而不仅仅是一两个关键词。

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把重点放在相关关键词上,很可能会出问题,比如你的关键词已经 out,用户已经不再经常搜索那个关键词。

用户搜索的关键词也是与时俱进的,流行什么搜什么。有些用户可能会使用长尾关键词或短语进行搜索。因此,你也需要每过一段时间更新一次关键词策略。

App Store 排名摇摆不定

要记住,ASO 排名浮动是正常的。每时每刻、随时随地,排名都在变化。Apple 也在不停地通过改变 App Store 的搜索结果来测试新变量。

如果你在做干预 ASO,那你的 ASO 服务提供商或者专业团队会给你发送报告,但是如果你硬要自己追踪效果排名,可能又不一样了。所以过分关注 App Store 优化排名会产生反效果。

ASO 的排名时时刻刻都在变动,如果你的App 在 App Store 的排名有小幅下降,不要太紧张。

 你有一个新 App

如果你刚刚发布了一个新 App,估计你的 ASO 排名会下降,不管你做了多少努力,也不管新 App 的 ASO 做的有多好。

为了防止排名下降太猛,请稳步实施 ASO 策略。有的公司在 ASO 出现重大失误之后就直接关门大吉了。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太冒进。

另外,做好最坏的准备。新 App 上线排名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短暂地下降。 一般来说,会在三到四周内恢复,也可能更快。

眼光要长远

新 App 总有成熟的那一天。产品更新之后,ASO 排名会稍有下降,然后又快速回升,甚至超越之前的排名。然后循环往复。

或者一个新游戏发布几周之后,突然问鼎了分类榜榜首。然后不出几日又跌回原位。这种现象很普遍。此时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要对 ASO 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想要长期保持高榜位,需要不断地努力。

App 自身品质差

几年前,有很多公司会购买换皮 App 或者游戏来吸引流量,扰乱市场。 Google 和 Apple 两大市场也不会坐视不管,相继推出相关政策进行大力打压,现在这些换皮 App 已被视为垃圾。

这些质量低劣的 App 和游戏在应用市场的排名一路下跌甚至消失不见。 Google 和 Apple 始终希望 App 开发者努力开发出高质量的 App 和游戏。

 选错ASO工具

宁愿不做也别选一家质量 low 的 ASO 服务提供商。为什么?

因为你的团队和产品的成败都依赖于 ASO 服务的质量。一定要选一家专业的 ASO 公司,能为你提供靠谱的服务。

最怕的就是排名没上去,直接叫苹果下架了。那这个服务上实在是坑。

强劲的竞品

App Store 搜索排名是一个零和游戏 – 记住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指定关键词来说,如果一个 App 的排名提高了,其它 App 的排名必然下降。

这也就是为什么 ASO 要持续进行的原因,榜位“一飞冲天”是有可能,可是掉的也快。所以 ASO 永远没有做完美的时候,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也在持续做优化。ASO 这座山没有顶峰,想要保持在高位,你就要不断优化。

 App Store 算法的改变

Google 和 Apple 都有成百上千位专家,每天都在研究如何修改算法的问题。每年算法都会更新N多次(随机的,大多数更新都很重要,有时还会造成一定混乱;还有一小部分的影响无足轻重)。

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当 Apple 或 Google 进行更新时,ASO 排名会影响那些不符合规定的 App。 为了避免被谷歌或苹果的更新搞死,请遵循他们的指导方针作,建议少玩“擦边球”。

最后,如果你还没检查以上这些项目,现在就要开始了。这些能帮助你的 ASO 之路走上正轨。

苹果正式允许开发者回复appstore用户评论

苹果本周又不甘寂寞的宣布一项新的 iTunes Connect 功能,便是开发者们期待以久的回复APPStore用户评论终于落地实施。一直以来,开发者非常困扰于用户的差评,因为没办法直接向写差评的用户回复解释,所以造成了这些差评极度影响着下载转化。

笔者认为,苹果正式推出此功能,将有效帮助开发者提升应用程序的下载转化率,同时改善了用户体验,使之用户了解为什么会出现此问题以及此问题解决了没有。拥有社交属性的回复功能,将充当起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桥梁。

允许开发者回复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开发者采取买好评的现象。开发者为什么买好评?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以大量好评增加下载转化

2、提升ASO优化效果

3、覆盖用户差评

我们发现,有许多的开发者并不希望去买好评,因为苹果对于大量购买五星好评的作弊行为的惩罚力度是巨大的,但当开发者发现用户在APPStore针对产品留下差评时,开发者担心此差评会对其它用户下载应用程序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会选择买一些好评把差评顶下去。

开发者查到应用有大量一星差评之时,我想大部分的开发者脑中唯一的想法便是,我怎么把这些差评弄掉,然后选择花钱购买好评便是一条捷径,但这类行为却造成了三方都是受害者的现象:

潜在用户看不到真实的用户评论

开发者面临被苹果下架的风险

用户对苹果失去了信任

三方受害,唯独便宜了卖好评的渠道商,苹果一直本着用户体验至上,绝不会允许自己苦苦经营的良性生态圈被破坏,为此,开放开发者回复评论就势在必行。

随着ios11正式版上线在即,新版appstore的推出,苹果将在帮助开发者获得更多的下载量与完善用户体验这两个方面找到平衡点,而做为开发者,现在,您是否做好好了每天与用户进行沟通的准备呢?如果您没有时间,我们的建议是,是时候招一位善解人意的客服了。

本地生活服务O2O 将跨入万亿时代

第三方研究机构艾瑞发布了《2017中国本地生活O2O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本地生活服务O2O形成了到家、到店两大模式,并且行业整体交易规模接近7000亿元。艾瑞预计,2017年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规模为9780亿元,接近1万亿大关。

在经历了团购大战、美团点评合并、饿了么崛起、新口碑成立等行业大事件后,2017年国内本地生活服务O2O的平台竞争格局已经初步确立。

美甲O2O行业有市场却没钱没人没未来,路在何方?

现在打开APP store,输入关键字“美甲”,排名靠前的应用中,更多的是像“窝趣美甲”、“美甲达人”等专注于内容社区的应用,而专注于上门美甲O2O这一垂直领域的APP的身影却寥寥无几。这样的萧条景象,与2015年的“热捧”形成了令人唏嘘的鲜明对比。

  | “昙花一现”的热闹非凡

曾经的2015年见证了市场对美甲O2O的“偏爱”。

据2015年的公开数据显示,就中国整个美业市场划分来看,美容占比为57.7%,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发,为24.4%;虽然美甲仅占9.8%,但从用户体验过的美业O2O服务类型来看,美甲占比最高,达到40.9%,行业渗透率明显高于前两者。

在O2O概念大火的时机,2014年3月,江湖人称雕爷的创始人孟醒喊着“解放天下手艺人”的口号,河狸家横空出世。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资本瞄准了美甲O2O的领域,表现出“超高速驾驶”的行为倾向。

雕爷刚刚创办河狸家时,产品还未上线,仅仅靠一个创业想法,前IDG资本合伙人李丰就给出了1.5亿元的估值。而在2015年2月,河狸家拿到C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之后,估值上升至3亿美元。

河狸家的“横空出世”掀起了一场以美甲为首的美业O2O投资热潮之后,众多APP紧随河狸家之后陆续上线。

2014年6月创办于上海的嘟嘟美甲上线5个月后获得来自红杉资本和源码资本的共计千万美元级A轮投资。可以预约交易和上门服务上门美妆O2O平台“美到家”,2015年春节期间,也完成约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上门美妆APP美丽多也在2015年3月获得了500万种子轮的融资……在资本的催化下,许多美甲O2O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而这样大规模的融资行为,被看作更像是资本驱动之下快速跑马圈地的玩法,像极了团购网站勃兴时的“千团大战”、打车软件的“补贴大战”的局面。只是资本的热度消退和冷却的速度比想象来的更早一点。

除了自身的烧钱属性,外部环境和压力的步步紧逼,让整个美甲O2O行业都陷入了很被动甚至极度尴尬的境地。

  | 严重依赖资本的“烧钱”属性

一组美甲行业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美甲沙龙的的定价情况是:标准美甲70-120元,法式美甲100-200元,渐变、花色、贴甲片等则需300元以上。然而,这些花费数百上千元做出的美甲,其实成本可能只有几十元甚至更少。有媒体曝光,美甲业平均毛利率超过90%。一瓶15毫升、进价20元的OPI指甲油至少可以给20个顾客用,毛利率高达98%,而光疗甲的收费更高,成本却仅有廉价的光疗胶和光疗灯,毛利率高达99%。

在如此低成本高利润的状况下,美甲O2O烧的钱都去哪了?

嘟嘟美甲的创始人王彪曾在采访中提到,“顾客的付费100%给美甲师,平台暂时不收钱。这就是互联网风格,就像打车软件刚出现的时候一样,前期疯狂烧钱,吸引大量客户,后期再挖掘客户的价值,思考盈利模式。”

前期为了争抢流量以及留住优质的美甲师,“烧钱”成为了美甲O2O的企业不得不、或者说是必须选择的道路。

美甲是一个低价、高频、标准化程度较高、受价格影响较大的产品,比较容易依靠补贴及优惠券的方式获取用户。争抢流量的方式更多体现在了“用户补贴”上。除了价格上的补贴,还有地推的成本:从商场到写字楼、从明星到普通白领、从线上到线下,几乎所有的美甲APP都在搞诸如“一分钱做美甲”等名目繁多的推广活动。

在O2O行业2015年迎来资金额巨大的烧钱大战中,58同城官方曾对外表示,要在58到家“先烧1亿美元”。为了迎战,河狸家亦表示要在河狸家上烧5亿元人民币。就在5月底,河狸家宣布拿出1亿元资金补贴用户,并开始19.9元美甲、49.9元美睫的长期低价服务。孟醒承认,烧钱补贴的一个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客人和美甲师留在河狸家。

另一方面,为吸引美甲师入驻,各大平台也下足了“血本”。河狸家每新招一名美甲师,会为其配置价值3000元的美甲工具箱,并给他们3个月的过渡期,并给予分为8000~10000元不等的补贴。月流水业绩排在前三名的美甲师,还有机会享受国外免费培训、专车接送等“福利”。

58到家在北京的招聘广告宣称,美甲师可获得最高12000元的保底工资,80%全流水提成。另外有交通补助、高温补贴、餐补,有完善的评级体系、带薪培训,并有各种高额奖励“拿到手软”。

实际上,几乎所有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公司烧钱的目的都大体相同,美业O2O平台们也是为了跑马圈地,先把用户牢牢把在手中。只是如此高成本的“跑马圈地”,让资金链断裂的小公司,要么苟延残喘,要么一脚“踏空”,最后,也只回归到了几家头部大公司的战争。

  | 无情断裂的后续融资

如果说“烧钱”的属性是造成整个行业尴尬境况的内部的原因的话,那么最致命的外部因素莫过于后续的融资,被截断了后路。

在经历了2015年的“火爆”的之后,资本对美甲O2O都很默契的选择不再“偏爱”。

除了美甲帮在2016年还获得了一次融资之外,能在网上获取到的关于上门美甲O2O行业的融资记录,基本都停在了2015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中,除了河狸家超过了C轮左右,其他曾获得融资的上门美甲的O2O项目大部分都集中在天使轮或者A轮左右。

这样的轮次对于严重依赖融资的美甲O2O项目,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甚至资本从这个战场的撤退,让这个垂直行业的大部分入局企业面临着生死的挑战。在没有创造可盈利的商业模式的情况下,很显然,这些上门O2O创业者在资金链方面面临着随时死亡的可能。

事实上,在曾经获得融资纪录的应用中,“美丽多APP”背后的广州暧尚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显示的状态是“已注销”;“嘟嘟美甲”也在2016年爆出被58到家收购的消息,还有一些应用,已经在APP store中无法再搜索到。

目前仍然相对活跃的还有“秀美甲”以及已经向全美业转型的河狸家。曾经的繁荣随着资本的退出而成为了走不通的“死胡同”,为了活下去,平台或选择“等死”,或选择“被收购”,或者只能孤注一掷的“转型”,另辟蹊径。

  | 大平台都无力回天的颓势

除了内部原因和资本的困境,大的平台也对这个行业虎视眈眈。

美甲帮的创始人余剑楠曾表示,美甲不是刚需,尤其是单一的美甲业务,很难支撑一个用户持续打开消费,因此消费者端要链接大的流量平台。

美甲O2O行业中的大新闻莫过于此前58到家对嘟嘟美甲的收购行为了。2016年2月17日,58到家方面宣布并购美甲O2O平台嘟嘟美有传言称,收购的价钱在200万元左右,但是58到家称,金额远高于这个价格。完成合并后,嘟嘟美甲品牌仍将保留并且独立运营,两家将对美甲业务进行整合,在美甲师、美甲样式、美甲工具等方面进行资源打通。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被爆出裁员风波的嘟嘟美甲,可以说是元气大伤,而58到家却在这时全盘接受。有业内人士分析,58到家是为了和嘟嘟美甲一起对抗河狸家在O2O美业上的强势发展。

其实,在收购之前,嘟嘟美甲就已经对于应付平台的“争抢能力”,感到力不从心。这种争抢,主要体现在美甲师的争夺上。后起之秀58到家是58同城在2014年初上线的O2O项目,发力在家政、美甲等上门服务上,预计一个月内要搞定6000名美甲师。

嘟嘟美甲创始人王彪后来对媒体表示:“我当时觉得,我们搞了三四个月才200名美甲师,58一来就6000个美甲师,我们压力都好大。当下我和联合创始人都蔫了,这是想死的瞬间之一。”

虽然,资金实力雄厚的58到家的“挖人”行为也让河狸家感到压力,然而,大比例补贴型的高薪挖人似乎并不顺利。2015年3月,58到家美甲师向媒体透露企业降薪。在更换领导后,此前美甲师与58到家签订一年的《协议》突然被公司宣称为“无效协议”,新《协议》中,工资制度、奖金发放制度以及公司制度均有所变化,“可以说是有所下降了”。58到家称,由于前任领导失职,给员工的承诺过高导致公司无法兑现,使公司蒙受了损失。

这样的“收购”并没有展现出1+1>2 的效用,让人不禁思考的是,究竟是公司们自己的原因,还是这一个曾经被视为风口的行业,自身的基因,让它成为了一个连大平台在挽回局面上都力不从心的伪风口?

  | 雪上加霜:人员大规模流失

美甲师的流动凸显了O2O行业短兵相接的现实,而收入成为美甲师们重点考虑的因素。在经历完跑马圈地、美业O2O烧钱大战后,上门美业现在正面临着美容师向传统门店回流的危险,留不住只为图一次新鲜的顾客,美甲O2O已然成为美容师的“中转站”。

美到家的创始人曾莞晴曾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美到家是以美妆作为切入口,整合多数原本就是自由职业者的化妆师资源,解决传统化妆服务信息不对称等消费痛点。”以河狸家为代表,C2C的以单个的美甲师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从侧面反映出了这一垂直领域对于美甲师资源的很高的依赖程度,因此面对资源的流失,上门美甲的平台也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另一方面,虽然O2O解决了美甲业的一些老毛病,但是人员管理同样困扰着O2O企业问题。美甲业市场更新非常快,人员的流动性大,美甲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美甲师更擅长推销而非美甲。尽管早在2003年8月,《美甲师国家职业标准》就规定,美甲师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但考试费用上千,美甲业对此很冷淡。

规范管理的问题,一直是美甲O2O的最大瓶颈。难以标准化的本原问题激发了更多的“蝴蝶效应”,这些不稳定的因素,让越来越多的美甲师宁愿选择回归线下。而作为高度依靠美甲师个人技能的获取更高“复购率”和“存留率”的企业而言,这无疑让他们更加雪上加霜。

  | 接下来的路能怎么走?

在经历了资本的冷却之后,整个行业在总体上都趋于沉寂,除了被收购的企业,还幸存的企业纷纷开始寻求转型,转型之路的思路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大部分企业都放弃了只单纯的做美甲O2O的业务的想法,或离场,或向全美业转变。

最常见是将美甲作为业务的一个切入口,进而转型成全美业的平台。而这部分的代表就是河狸家。对于平台型项目而言,“流量为王”的互联网铁律依然有效,由信息交换带动的流量市场,美团平台之上有商家和消费者为其流量买单,大众点评同理。这种平台模式和流量思维撑起了BAT及各个平台在中国互联网界的绝对地位。这个逻辑也许在美业也行得通。

河狸家雕爷讲美甲视为“不赚钱的栈道”,千亿级市场的“全美业”,才是暗修的“陈仓”。“让每一个有技能有才艺的人,将认知盈余共享出去”,将河狸家打造成手艺人的平台,是雕爷扩展平台的战略手段。而手艺人这个平台是否够大,足够撑起流量的“天”,还需静待市场验证。而有没有D轮的资本愿意陪着河狸家烧出一个“未来”?也需要等待。

第二是开始向B端的用户寻求转型的可能。代表是美甲帮。在绝大部分美甲O2O企业的融资记录停留在2015的时候,美甲帮宣布在2016年完成了一笔1000万美金的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美团大众点评(新美大)领投,大众点评前创始人团队创立的点亮资本跟投。与河狸家,秀美甲,58美甲 2C 业务切入点不同,他们做的是围绕美甲师的生意,也就是B2B2C,目前其核心业务包括:资讯(图片+社区)、在线教育、在线商城(供应链)、招聘等板块。而至于这部分的业务的开展是否能真正帮助行业实现想象中标准化的“乌托邦”,也需要时间来验证。

最后一种,是被越来越多人多看好的是模式,即“轻线上,重实体”,也是一种反O2O的模式。代表是Innail.Innail以线下店为主,将实体店作为背书,扩展O2O业务。这样的模式,让InNail可以将原有的一套培训和产品挪用到上门服务中去,保持高端调性,解决以往上门美甲客单无法做高的痛点。为高端用户建立足够的信任感。

但是基于传统店面的形式,不得不面临着模式偏“重”的困扰,而且,对于中低端用户而言,市场呈现空白的状态,这一部分的市场是否能用这个逻辑“激活”依旧是个丞待解决的问题。

就像滴滴投资人朱啸虎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我本人不看好美甲O2O,比如说,一个美甲师工资通常是比较高的,让他上门给一个收入在四五千的小白领去做服务,这并不能提高行业的效率,如果没有平台的补贴,这个商业模式是不成立的。纵观整个中国市场,低收入人群肯定在为高收入人群提高效率,不可能反过来高收入的人跑过来为低收入人群提高效率。”

即使部分企业都已经选择了各自转型之路的方向,但依旧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他们的想法是否真的切实可行,在“她经济”被越炒越热的当下,如何精确把握“她”用户的真正需求,而不再盲目的一脚踏空,是整个行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网站建设与APP开发 打造互联网信息一体化

在这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在浩如狼烟的网络里发掘自己的信息,宣传自己的产品,除了需要优质的内容外,还需要更多专业的优化深入。

网站建设和APP开发对于互联网信息传播者来说,一向是同步进行的,两者具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通过两者融合,以达到互利互补的网络效果。

任何一种互联网产品都是为了达到聚集整合资源的目的,为网上产品带来引流宣传,起到宣传的作用,以及为网站带来流量,APP开发和网站建设都是为了引流,以阅读信息带动广告信息,取到信息传播中具有广告价值的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互联网产品引发情感共鸣,是打造互联网信息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优质的内容加上网站的流量,将会带更多的宣传的机会,然而,网站建设与APP开发同时进行开发互补,并一步投入使用,无疑是如虎添翼,为自己带来强大的网站引流量。

网站具有很久的历史,至少比APP的历史长。以门户网为代表的早期单一网站时代,再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仅仅一个网站传递信息,已经显得不够。只有将网络可用平台全部使用起来,形成网络矩阵,才能够不断壮大力量。。

九个用于移动APP开发的顶级JavaScript框架

从技术上讲,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上的移动app使用了不同的编程语言进行编码。iOS app使用Objective-C,Android app使用Java,而Windows Phone app使用.NET。但是,掌握一定量的JavaScript、CSS和HTML知识,你就可以构建超棒的移动app。因此,在本博客中,我们将讨论用于开发移动app的顶级JavaScript框架。

对于Web开发而言,JavaScript是一个有前途的编程语言,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依然在这个领域大放光彩。JavaScript在移动app开发上也有同样的影响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ValueCoders研究发现的针对移动app开发的前9个JavaScript框架。

1)PhoneGap / Cordova

PhoneGap(Apache Cordova的发行版)是一个软件开发框架,可帮助重用你现有的Web开发技能,从而快速构建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的混合移动应用程序。因此,确切的说这并非是JavaScript框架。但是,在开始之前,了解PhoneGap很重要。

PhoneGap是Web应用程序代码和移动操作系统API之间的媒介。

在PhoneGap的帮助下,你可以使用用JavaScript,HTML和CSS编写的相同代码,并为Android和iOS等移动操作系统生成API。

除了PhoneGap,还有一些框架可以帮助将JavaScript文件转换为移动API。Xamarin,Ionic,Corona就是这样的框架。

2)Titanium

Appcelerator的Titanium是一个开源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允许你使用Web技术,如HTML,JavaScript和CSS创建原生app(移动的和桌面的)。Titanium Mobile SDK是当今最流行的跨平台移动开发解决方案之一,拥有超过916109名移动开发人员和使用Accelerator支持app的460,587,474个设备。

3)jQuery Mobile

jQuery Mobile框架将“write less, do more”的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它是用于移动的构建应用程序或移动友好网站的顶级JavaScript框架之一。

jQuery Mobile支持许多与现代平台如Android,iOS乃至最早的平台,如Opera Mini和Nokia Symbian兼容的用户界面。在PhoneGap的帮助下,你可以将jQuery Web app代码集成到交互式iOS或Android应用程序。

4)Sencha Touch

Sencha Touch(类似于Ext JS)被认为是为开发人员创建快速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移动应用程序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的唯一框架,且这些应用程序可在Android,iOS,Kindle Fire等平台上运行。它带有大量创造性和有用的组件,可高效地工作于所有类型的移动应用程序。

5)React Native

如果你喜欢Native移动应用程序,那么主要有两个选项——Xamarin和React Native。Xamarin允许你只编写相同类型的代码,而本地编程包括类似的界面设计工具和类似的调用。

另一方面,React Native(来自Facebook)对本地app采用完全不用的开发路径。它使用JavaScript代码,类似CSS的样式表和所有太熟悉的类似HTML的标签来布局。

如果你的团队已经React友好,那么React Native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6)Meteor

Meteor是另一个JavaScript框架,可以帮助你开发交互式移动应用程序。Meteor不仅允许你的JavaScript代码用于移动应用,还可以让你持续控制你的app。使用此功能,你可以更新JavaScript代码而无需开发人员的帮助,并使用热代码推送功能以便于立即将更改部署到所有移动平台上的用户。

Meteor(version:1.0)的另一个特点是它通过在手机内部存储器中实现其miniMongo数据库来维护数据的本地副本。此外,所有的电话到服务器数据通信和同步由Meteor提供。

7)NativeScript

NativeScript是一个用于从单个代码源构建多平台本机移动应用程序的Telerik发明。 NativeScript站点和GitHub页面将运行时描述为授权开发人员利用JavaScript和TypeScript(甚至Angular 2.0)去构建Android,iOS和Windows Phone的本机app,并在平台上提供代码。

8)Rachet

Rachet是用于移动app开发的顶级JavaScript框架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它旨在为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提供构建移动Web app的框架。该框架由提供Bootstrap框架的同一团队创建,这保证了Rachet的高质量。无论你是旨在Android,iOS,还是两者,Ratchet 2.x都行。

9)Mobile Angular UI

顶级移动JavaScript框架之一是Mobile  Angular UI。如果你是Angular迷,那么这个框架绝对适合你。它提供Bootstrap 3遗漏的必要的移动组件。切换,覆盖,可滚动区域,侧边栏,绝对定位不弹跳滚动的顶部和底部导航栏,是一些要提到的功能。

然而,随着Angular 2的发布,概念略有改变。所以对于Angular 2的崇拜者而言,Onsen UI 2.0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写在最后

选择合适的JavaScript框架用于移动开发,从来不在于特定框架可以提供的功能数量。而是在于框架的真正功能,以及该功能如何在你的移动app开发项目中被合理应用。因此,根据你的项目需要选择JavaScript框架用于移动开发以便于节省时间和成本。

APP开发大调查:2%码农拿走54%的移动APP收入

虽然游戏是各大应用商店的绝对主力,但是游戏开发者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只有三分之一的开发者在搞游戏开发,这与游戏在APP总数中占据半壁江山不成比例。 调查指出,移动游戏开发是赢者通吃的游戏,贫富差距悬殊。88%的开发者瓜分了app总收入的11%,月收入不到1万美元。而另外9%的开发者瓜分 了APP总收入的35%,月收入在1-10万美元之间。最大的赢家是不到2%的开发者,他们瓜分了app总收入的54%,月入超过10万美元。

多数游戏,约57%,每月收入不到500美元。为了解决营收问题,很多开发者选择发布多款应用。事实上,大多数月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开发者都发布了至少11款游戏。

开发和推广多款app还有助于开发者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此外,调查还发现那些利用第三方工具进行开发、分析和货币化的开发者更容易挣到钱。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那些面向企业客户而非消费者的开发者开发出收入5000美元的APP的机会要大一倍,开发出收入2.5万美元APP的机会则大三倍。

开发平台方面,有趣的是,大多数iOS和Android开发者都没有使用原生语言开发APP,事实上47%的iOS开发者都没有使用 Objective-C,而42%de Android开发者也没有用Java开发,这意味着他们使用了第三方开发工具,从而可以使用较为简单的语言,例如HTML、CSS和 Javascript开发。

新华字典App付费使用毫无竞争力

《新华字典》App近日上线。但每天只能免费查询两个汉字,要接着用得付费,起价40元人民币的“霸王条款”,引发广大民众不满。指出《新华字典》也许会站出来喊冤,但基本功能付费只会令其蒙上丧失担当的阴影。即便从商业逻辑上说,放开免费查询的基本功能以保证用户数,再开辟服务项目、高端功能以培养付费人群,这才是《新华字典》App发展的明智之举。

由商务印书馆官方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近日上线。但每天只能免费查询两个汉字,要接着用得付费,起价40元人民币的“霸王条款”,引发广大民众不满。

付费App并不罕见,为知识产权付费,也越来越被民众所接受。从这个角度讲,代表权威的《新华字典》App合理收费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免费用户“每天只能查两个字”的使用设置和不符合逻辑的40元定价,让大多数抱着情怀而下载这款App的用户在从一开始就失去了使用的兴趣,愤而离去时还不免留下 “是不是想钱想疯了”的怨怼。

公众对《新华字典》App“想钱想疯了”的批评并非毫无道理。作为陪伴了几代人启蒙教育的必备工具书,有情怀和公信力加持,这款App本不缺信徒使用。然而,若以为这种情怀和公信能成为收钱的理由,就未免低估了互联网时代公众的情商。要知道,《新华字典》App可不是当年的滴滴打车,横空出世、谁与争锋。当今市场上并非只有它一款文字查询App,同类产品不但功能齐全,且大多免费,如有道、金山等,“有困难找度娘”更已是时下年轻人在搜索查询领域的不二选择。

此外,《新华字典》App所推崇的数字版纸版对照、原《新闻联播》播音员李瑞英播读等功能,乍听高大上,实则未必契合用户对“快捷”的需求。也就是说,无论打情怀牌、功能牌,还是 “用户习惯”这一如意算盘,没有“度娘”好用的收费字典都毫无竞争力。相反,一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既不能给用户创造方便,也不能给自己创造价值,这种“小家子气”思维只能徒增信徒的反感。

从更深层面看,作为一种社会公器的承载,《新华字典》在推动汉字发展、延续汉字传承过程中肩负着历史使命,因为文化产业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这种初心也不会因为互联网时代而改变。《新华字典》也许会站出来喊冤,但基本功能付费只会令其蒙上丧失担当的阴影。即便从商业逻辑上说,放开免费查询的基本功能以保证用户数,再开辟服务项目、高端功能以培养付费人群,这才是《新华字典》App发展的明智之举。